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宁乐 > 第8章 入学

永宁乐 第8章 入学

作者:一枕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10:14:17 来源:文学城

永安城东,左相府中。

偌大的相府庭院深深,却显出一种异样的清寂。偶有青衣婢女端着物什,步履轻盈地穿过曲折的回廊与青石小径。几个健仆低声谈笑着府中趣事,手下却麻利地清扫着院落,一切井然有序,透着不容喧嚣的森严。

一间陈设雅致却气息凝重的书房内,紫铜博山炉中逸出袅袅青烟,沉香的气息在静谧中沉浮。除却这细微的烟缕与众人极力压抑的呼吸,再无一丝杂音。

冰冷的地砖上,跪着几名黑衣暗卫。他们周身萦绕着经年刀口舔血的凛冽煞气,此刻却如同石雕般纹丝不动,汗水早已浸透紧贴背脊的衣衫,额角青筋微凸,气息却控制得极稳。

书案之后端坐一人。玉簪松松束起墨发,几缕碎发垂落额前,衬得肤色愈发有种久不见光的冷白。他身着天水碧云纹锦袍,本应温润柔和的颜色与回云暗纹,落在他清癯挺拔的身姿上,却透出一种疏离淡漠的寒意。正是那位被市井传为“病秧子”的左相二公子。

那修长而略显苍白的手指正缓缓翻动着暗卫刚呈上的信函,纸页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眼帘低垂,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片刻后,他抬起眼,目光沉静如水,缓缓扫过下方众人:“除此之外,你们真就一无所获?”

为首暗卫喉结滚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回公子,属下本欲生擒那贼首拷问,未料其齿藏剧毒,见事败立时自戕!是属下……无能!请公子重罚!”

“同伙?线索?”陶言奚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无形的压力。

“确有一同伙接应!此人武功极高,身法诡谲,属下等数人皆被其所伤,未能……未能将其留下!”暗卫头垂得更低,随即急声道,“然那贼子逃窜时,被韩齐一箭射中后心!箭簇淬有‘牵机引’,循此追查,必能寻得其藏身之处!”

“知道了。”陶言奚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淡淡道,“下去吧。继续查。若再寻不到此人踪迹……”他微微一顿,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便不必回我,直接去父亲处领罚。”

“是!”几人沉声应命,如蒙大赦又似背负千钧,不敢有丝毫停留,身影一晃,便如鬼魅般翻窗而出,消失在庭院深处。

书房内重归死寂。陶言奚的目光再次落回案上散乱的信函,眉心紧蹙,若有所思。片刻后,他长袖一拂,将那些密信尽数扫入一旁燃着银霜炭的火盆中。跳跃的火舌瞬间吞噬了纸张,扭曲的墨迹化作缕缕青烟,只余下灰烬。

“究竟是何等秘密……值得他们以命相护?”

他倏然起身,几步走至窗边,对着虚空吩咐,声音冷冽如冰:“竹渊。”

话音未落,一道玄色身影如同融入阴影般悄无声息地落下,单膝跪地。来人一身劲装,气息凝练如未出鞘的利刃,虽未开口,凛然的杀气已弥漫开来。

“你速去关州,帮我查件事。”陶言奚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切记,绝不可让父亲察觉分毫。”

“是!”竹渊应声,身形一晃,便已不见。

陶言奚静立窗前,望着院中一株枯瘦的梨树。寒风掠过,几片残存的枯叶簌簌作响,最终挣脱枝头,打着旋儿落在积雪覆盖的窗台上。他伸手拾起一片,指尖被冻得微微发红。

"公子。"门外传来老管家恭敬的声音,伴随着轻微的跺脚声,"药煎好了。"

陶言奚收回思绪,转身时带起一阵寒风:"进来。"

老管家端着药碗轻手轻脚地进来,药碗上还冒着热气。见满地灰烬,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公子又劳神了。"

"无妨。"陶言奚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白雾模糊了他苍白的唇色。这些年喝的药,怕是比热茶还多。

老管家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道:"老爷吩咐过,让公子好生休养,国子监的事......"

"我知道。"陶言奚打断他,声音平静如屋外的积雪,"告诉父亲,我会准时赴任。"

待老管家退下,陶言奚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玉质温润,雕着精巧的兰草纹样,与他的气质极为相衬。只是那玉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痕,像是曾经摔碎在冰面上,又被精心修补。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那道裂痕,指尖因寒冷而略显僵硬。

"国子监......或许会有新的线索吧。"他低声喃喃,呵出的白气在窗前短暂停留,又迅速消散。

******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穿过学堂窗棂,将青砖地面映出斑驳的光影。许佑宁正低头整理书箱,纤细的手指将一卷卷竹简仔细归位,发间银簪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案几上投下一道细碎的影子。

"佑宁。"严夫子的声音从讲席处传来,不似平日的严厉,反而带着几分温和,"你留一下。"

许佑宁指尖一顿,抬头望去,只见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正慢条斯理地收拾着案上笔墨。

"夫子。"她连忙放下手中书卷,规规矩矩站好。

学堂里其他学子已经三三两两离开,薛衍抱着手臂倚在门框上,挑眉投来询问的目光。许佑宁微微摇头示意他先走,却见那人反而往里迈了一步,靴底碾过地砖缝隙里的一粒砂石,发出细微的声响。

严夫子咳嗽一声,戒尺在案几上不轻不重地一敲。薛衍这才不情不愿地退出去,临走时还故意用指节叩了叩门板,惹得许佑宁耳尖发烫。

“世子这性子可真是随了王爷……”夫子摇摇头,从案几后站起身。他今日穿了件半旧的靛青直裰,衣摆处还沾着几点墨渍,走动时带着淡淡的松烟墨香。

许佑宁垂手而立,余光瞥见夫子案头那摞批改完的课业——最上面正是她前几日写的《春秋》释义,朱笔批注密密麻麻却不失工整,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红圈,这是夫子给优秀课业的标记。

"先坐吧。"夫子指了指讲席旁的蒲团,自己则从书架上取下一个桐木匣子。开合时发出"吱呀"轻响,露出里面几封盖着朱印的文书。

"你可知国子监下月要举行入学试?"夫子突然问道,苍老的手指抚过文书边缘,那里印着国子监特有的云纹徽记。

许佑宁呼吸一滞。国子监——那是天下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连薛衍那样的王孙公子都要经过严格考校才能入学。

"学生...略有耳闻。"她声音有些发紧,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裙裾上细密的针脚。

夫子从匣中取出一封荐书,纸质挺括,在暮色中泛着象牙般的光泽。"你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因常年执笔而略显粗糙的指尖,"《礼记》能倒背如流,《左传》释义连博士们都称赞。若去应试,未必没有机会。"

"新任少学监陶言奚正在选拔通晓医理的学子。"夫子从袖中取出一封烫金名帖,"老夫举荐了你。"

许佑宁接过名帖,指尖触到那精致的云纹时微微一颤。帖上墨迹遒劲,写着"国子监少学监陶言奚谨拜"的字样。她忽然想起早晨那个被官兵按倒在地的书生,和他散落一地的《孟子》。

"夫子,可我..."她嗓子发紧,"可我只是个平民女子..."

"医道不分贵贱。"夫子打断她,枯枝般的手指点了点名帖,"陶言奚虽出身相府,却是个真才实学的。他现在正需要你这样既有医术又通文墨的人才。"

窗外传来学生们放课的喧闹声,许佑宁攥紧了名帖,纸张边缘在她掌心留下浅浅的压痕。

"此事不急。"夫子见她犹豫,缓声道,"你三日后给老夫答复即可。"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装帧考究的书册,"这是陶言奚新著的《医林正脉》,你拿回去看看。"

许佑宁双手接过,沉甸甸的书册散发着新墨的清香。翻开扉页,一行清隽的小字映入眼帘:"医之为道,非独疗疾,亦以济世。"

"多谢夫子。"她郑重地行了一礼,将书册小心地收入布囊。走出书房时,夕阳正好落在她肩头,像是为她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

长廊尽头,薛衍正倚在朱漆柱子旁等她。见她出来,他直起身,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那老头又让你抄书了?"

许佑宁摇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布囊里的书册。她望着薛衍被夕阳勾勒出的轮廓,忽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暮色渐浓,街边店铺陆续亮起灯笼,暖黄的光晕透过纱帘,在车厢内投下斑驳的光影。车轮碾过石缝间新生的青苔,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许佑宁靠在软垫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布囊里那本书。薛衍坐在对面,正用匕首削着一块桃木,木屑簌簌落在铺着锦缎的坐垫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今日夫子……”她犹豫着开口,声音比往常轻了几分,“给了我一个国子监的荐书。”

匕首突然在木料上打了个滑。薛衍猛地抬头,刀尖在指尖划出一道细小的血痕。他迅速将手藏进袖中,故作轻松地问:“哦?那个老顽固终于肯举荐学生了?”

许佑宁敏锐地捕捉到他瞬间绷紧的状态,从药囊里取出金疮药递过去:“你是不想我去?”

“我哪里能管的了许大小姐的想法。”薛衍接过药瓶时指尖微凉,故意碰翻了她放在膝上的布囊。书册啪嗒一声掉在车厢地板上,翻开的扉页恰好露出陶言奚那行清隽的字迹。

他弯腰去捡,月白衣袖扫过她绣着忍冬纹的裙角。借着灯笼的光,许佑宁看见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久到烛火在他睫毛下投出一片阴翳。

“国子监……”薛衍突然合上书册,声音里带着她从未听过的冷硬,“那里规矩森严,晨钟暮鼓,就连如厕都要记档。阿宁你这样的性子,怕是熬不过半日就要翻墙逃跑。”

许佑宁噗嗤笑出声:“说得好像你去过似的。”

“我自然——”薛衍话到嘴边突然刹住,将书册塞回她手中,“总之那地方不适合你。况且……”他目光扫过她发间那支朴素银簪,“那里尽是些眼高于顶的贵女,你……”

“我怎样?嗯?”许佑宁挑眉,“嫌我粗鄙?”

薛衍突然倾身过来,带着桃木香气的影子笼罩住她。许佑宁下意识往后仰,后脑勺抵在车壁上。他伸手取下她鬓角不知何时沾上的一片柳絮,指尖在簪头一触即离。

“我是嫌她们配不上你。”他坐回去时声音很轻,像是自言自语。

车轮碾过一块凸起的石板,车厢猛地一晃。许佑宁怀里的书册又滑落在地,这次扉页朝下。薛衍的靴尖无意识地抵住书脊,像是要阻止什么秘密被发现。

“其实……”许佑宁低头整理着裙摆,刚好错过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晦暗,“夫子说新任少学监陶言奚在招通医理的学子,他才举荐我的。”

“陶二那个病秧子能教你什么?”薛衍突然冷笑,“如何用那些书治自己的咳血之症?”

许佑宁诧异地抬头。暮色中薛衍的侧脸线条绷得极紧,像是一张拉满的弓。她忽然想起早晨他提起陶言奚时同样古怪的语气。

“你果然认识他!”

“……都说了不熟了。”薛衍别过脸去看窗外流动的灯火,喉结滚动了一下,“只是听说……他最近在查赵鸿的案子。”

许佑宁敏锐地注意到他转移了话题。街边飘来糖炒栗子的甜香,混着车厢里桃木的清苦,让她想起薛衍书房里那盏永远煮着的药茶——却从不见他喝。

“所以你是担心我卷入朝堂纷争?”她故意用书册轻拍他膝盖,语气故作轻松,“放心吧世子爷,我只是去学医……”

“你根本不明白!”薛衍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让她吃痛。灯笼的光照进他眼底,许佑宁惊觉那里面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暗潮。

马车恰在此时停下。薛衍像是被烫到般松开手,方才的失态仿佛只是错觉。他飞快地掀开车帘跳下去,衣袂翻飞间甩落几片木屑。

“总之你别去。”他背对着她伸出手,声音已经恢复成往常的懒散,“那国子监的饭食还难吃得很,就连糖醋鲤鱼都能做成木炭。”

许佑宁看着那只骨节分明的手,上面还留着方才削木头时留下的细碎划痕。她下意识伸手想碰那道划痕,却在半空被他一把握住手腕。

“阿宁,答应我好吗?”他忽然放软了声音,拇指轻轻摩挲她的腕骨,“不要去……”这三个字轻得几乎融进暮色里,却带着不容错认的恳求。

“薛衍,”她慢慢抽回手,将名帖小心收好,“你让我好好想一下。”

夜色终于吞没了最后一丝天光。薛衍沉默地解下马鞍旁的灯笼点亮,暖黄的光晕在两人之间划出一小片光明。

他伸手替许佑宁扶正被风吹歪的银簪,指尖在她耳畔停留了一瞬,声音轻得几乎散在风里:“阿宁,你要知道,有些路可是走上去就回不了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