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一位hr的穿越之旅 > 四十一、灰度与专断

一位hr的穿越之旅 四十一、灰度与专断

作者:甘豫鲁4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11 01:37:38 来源:飞哥

后殿兴安阁,安王范哲看到紧随而来的四人,不禁笑骂:“我说几位,老子上个茅厕你们都要跟来。”这四位随范哲南征北讨多年,是真正从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又都是武将,所以私底下说话自然随意一些。

“殿下……”“黑白子、鸟娃子,你们俩先给老子闭嘴,你们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什么口型。”范哲直接堵住元、鹰二人的嘴。“小楚,你把方圆策论的内容讲给老皇甫听听,我桌上还有方圆之前写过的几首诗,一并拿给老皇甫,老子要去茅厕,你们就在这呆着,该喝茶喝茶,别堵老子的门。”范哲离去。

楚江南有过目不忘之能,几乎一字不差的将方圆的《平胡策》复述了一遍,“这小子,可以啊!”皇甫端眼睛放精光,又看了方圆的几首诗作,“这小子,真可以啊!”皇甫端眼睛放贼光。

元、鹰两人对视一眼,大感不妙。“皇甫前辈,您看哈,方小子才十二岁,先到我鹰骑师练练,等再长长,我亲手给您送去如何?”鹰长空以退为进。“鸟娃子,一边去,你小子肚子里那点坏水谁不知道,虽不知方圆身手如何,但这布局和策略老夫欣赏,如若殿下恩准,就先放到我长宁军做个参军从事吧,老夫亲自操练他,说不定将来又是一个小楚。”皇甫端连方圆的职位都给安排好了。“皇甫前辈,您就别争了,长宁军人才济济,我们兵部主司还没凑齐,下官还想申请把方圆直接安排到兵部呢。”楚江南也发声。

“我说,各位你们咋也争起来了,安排到哪以后再说,关键方圆放在什么名次上最为合适?”范哲回到安心阁。

“要我说,乙榜就乙榜了,一来可以堵那些文官的口,二来以这小子的才华,放到军方,立功升官也不难。”元黑白小眼珠子滴溜溜转,他有自己的盘算,四象军虽深得安王信任,又直属安王管辖,但毕竟编制还挂着禁军,无形间比长宁军、六部的级别低上半筹,从乙榜中选人更适合一些。

“不妥,臣以为方圆甲榜之位实至名归,甚至可以争一争前三。”楚江南定调最高,因为兵部缺主司啊,各部主司从五品,虽然即使三甲也只授从七品官职,离从五品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可以先任命兵部员外郎,品级相等,再慢慢培养。

这些小狐狸的心思,哪里能瞒得住范哲,“老皇甫,你什么意见?”“殿下,老臣看了方圆的策论,确实精彩,对于沙寇屠族灭种并没有错,但文臣接受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因此放入前三不可取,甚至前十都难免再打嘴仗;放入乙榜,对方圆这样才华横溢的爱国热血少年郎又太不公平;因此,老臣认为放在十名之后,二十名之前会少一些非议,也是对方圆的一种保护。”皇甫端思索良久。

“我说小楚、黑白子、鸟娃子,跟老皇甫多学学,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见,你们心里那点小九九,能瞒过老子的法眼。”范哲教训。“殿下英明,臣知错,谢殿下教诲。”马屁必须跟上。

“方圆未到十二岁,那就先放在第十二名吧,你等随我回勤政殿吧。”一行五人回归。

勤政殿里文官还在讨论,见安王殿下回归,刹那禁声。

“众位爱卿可有结论?”范哲询问。

“禀殿下,各位大人一致认为方圆不能竞争三甲;是放在甲榜还是乙榜,工部祝大人,户部典大人保持中立;左仆射秦大人,礼部秦大人认为应在乙榜;其余大人均认为进甲榜更为合理,支持方圆进甲榜的要多一些。”国子监祭酒柳闻之禀报。

“为一人不宜纠结太久,就放在甲榜吧,十二名,就这么定了,赶紧议一议三甲之人。”安王范哲拍板决断。

“三甲的候选人员,臣等列了六位,分别是肃州学子温厚,长宁城学子安盛,秦州学子杜英山,凉州学子赵承平,甘州学子甘青川,豫州学子王锋锐。”柳闻之呈上考卷。

“安盛就剔除吧,再补一人进入三甲候选,落榜人员中也再补一人进榜。”安王范哲说道。“安盛有何不妥,殿下能否告知?”柳闻之小心翼翼。“安盛乃化名,实则是本王长孙范青藤。”“安盛安盛,安国兴盛,臣等怎么没有想到呢,王孙才华横溢,安国后继有人。”彩虹屁此起彼伏,范国洋洋得意。

“那第七名陕州学子丁焕递补入三甲候选。”

范哲仔细阅读了三甲候选学子的试卷,转其他重臣,又要来了前二十其他学子的试卷查阅。

半个时辰过去了,“众位爱卿对三甲人员及排名有何见解?”范哲心里虽已有决断,还是想考究一下朝臣。

“臣等四人,一致认为肃州学子温厚当为此次国考状元,温厚诗作上乘,策论更是精辟,堪称一篇治国治民之良方,阐述全面,重点突出,有解决之策,更难能可贵的是有数据、实例佐证,可见温厚不仅苦读圣贤之书,且深入民生调查走访。至于其他几位候选学子,基础诗作相差无几,策论在民生、商业等的某一方面有真知灼见,实难分高下。”柳闻之说道。

温厚也是范哲心中的第一,“温厚点为状元,其他爱卿如何看?”“臣等附议。”尚书左仆射秦不归等说道。

“至于榜眼,臣认为秦州学子杜英山之商论更为出彩,探花之人选,臣也拿不定主意。”秦不归接着说道。

“臣认为可点豫州学子王锋锐为探花郎,原因有三,一则王锋锐本就学识不凡,其七国论,点出外交之精髓,可见也不是死读诗书之人;其二,我安国外交之人才最为稀少;其三,此次周边晋、豫、鄂、蜀四州均有学子赶考,点王锋锐为探花,可彰显我安国爱才惜才引才之决心,有助于吸引更多其他州的读书人到来。”吏部尚书王公明谏言。

“秦卿、王卿所言极是,前三就这么定了。其他学子的名次也尽快排出来,还要注意长宁城及各州之人员分布,另外各位爱卿再辛苦一下,每人再抽取二十份落卷一看,就在八十名之后,三百名之前的落卷中抽,酉时再最终议定。退朝吧。”安王范哲做最后的布置。

“臣等告退。”

一直到亥时,最终中榜名单才确定,三甲:状元温厚、榜眼杜英山、探花王锋锐;孔青松也中甲榜排在第九;方圆因为范青藤的退出,上升一位到了十一位;洛小河、郭兴国中乙榜,分列五十五位、六十六位;意外的是自认为落榜无疑的老庄同学,竟然中榜了排名七十七位;这样肃州的学子一共中榜六人,三位甲榜,三位乙榜,这个比例以安国参考学子的人数来说,已经非常之高了。

长宁不亏为国都,此次中榜多达十七人;秦州也不逞多让,十六人;依次是甘州十二人,陕州九人,陇州七人,凉州五人;另外八个名额分给了晋、豫、鄂、蜀四州,每州两个。

安国第一次国考中榜名单,尘埃落定。

本章对应HR关键词

1、部门级别:四象军虽深得安王信任,又直属安王管辖,但毕竟编制还挂着禁军,无形间比长宁军、六部的级别低上半筹。

2、职位:参军从事、兵部主司等。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