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台上,相机快门声咔嚓作响,少女站在台中央被迫承受着刺眼的光。
“黎沫小姐,请问您年纪轻轻就斩获此次奖项,有何感想呢?”
“黎沫小姐,请问您此次的作品《茧》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作品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记者争先抢后地举着话筒提问,试图从眼前的少女口中套出有效的信息。而台上的少女似是没听见般,抬手挡了挡眼前刺眼的光。
少女生的乖巧可爱,一身简单的登台礼裙,干净整洁。面对眼前闪烁的光,她微微蹙眉,而后像是终于下定什么决心般地靠近采访台。
她接过话筒,浅浅鞠躬。
“很感谢此次大赛给了我展现作品的机会,也很感谢喜欢我作品的所有人。”
“获奖感言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说了,因为……”
“此次大赛后,我将封笔不再创作,不再参赛。”
少女的一番话说的平淡,却如平地惊雷般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参赛选手黎沫!横空出世的天赋青年画家!在斩获平城金彩奖金奖后宣布封笔不再参赛?!
这是什么情况?!
有多少选手期盼成名后大显身手,让自己的名气再上一阶。而黎沫,刚至自己的顶峰就要宣布封笔!
反应过来的记者炸开了锅,他们纷纷询问缘由。而少女只是深深鞠了一躬后,在众人的拥簇下无言离场。
当日,天赋选手黎沫宣布封笔的事情传遍了社交媒体,引起不小轰动。
而黎沫本人却不甚在意似的关掉手机界面上的报道,踏上了去A市的路。
-
三年后,A市。
夕阳西下,霞光洒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上,将草木衬得金黄、温暖。下午的最后一堂课将要开始。
临上课前,画室里热闹成群。
“据说学校花大价钱给我们请来了个特聘的美术指导老师,今日上任。我们班走运,正好赶上这老师第一堂课!”
“真的吗?今天真有新老师来?”长发女生展颜道。
“真的!而且据说这个新的指导老师非常年轻!非常帅气!”短发女生翻看手机上的消息,雀跃地说着。
画室里一阵轰动,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新老师的到来。只有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女生扣了扣自己的鸭舌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三年前,黎沫从颁奖台走下后就断了和家里的一切联系,直接飞往A市。
倒不是这座城市有多特别,而是她思来想去没什么地方可去,不如去那幅画作《夜》的展览地看看。没想到看着看着,就呆了三年。
上课铃声响起,画室瞬间安静。
与此同时,一位年轻的教师拿着本教材进了教室。正如他们课前所说,是个年轻帅气的指导老师。
黎沫顺着帽檐下的视线抬头望去,见那人一身衬衫西裤,身姿挺拔。
他温润有礼地介绍着自己,粉笔在黑板上唰唰落下两个漂亮的字——沈弦。
与其他关注名字和长相的同学不同,黎沫从一开始注意到的就是他的眸子。那是双清澈、冷冽的眼眸,沉静深邃,漂亮的似山涧清泉。
黎沫莫名想到了“不咎”的作品《夜》。
当时她机缘巧合来过一次A市,正好碰上了展览中的《夜》,一眼倾心。
《夜》是A市第十三届金彩奖的夺冠作品,评定时轰动了大半个A市。因其太过耀眼,赛后曾在A市展览了三个月之久。黎沫就是在那时近距离接触到了这幅画作。
这幅作品描述了一个身处黑夜中的人。
整个作品画面只有黑白灰三种色调,却画出了或悲或喜,或愿或愁的矛盾情绪,让不同经历的人看了品出不同的感受。
有人说《夜》指的是太阳沉寂后的夜晚,充斥着绝望与恐怖。也有人说《夜》是黎明曙光到来时的前歌,代表着期待与希望。
黎沫第一次看到那幅画时,有一瞬间的失神。
因为她看到的不是绝望与恐怖,也不是期待和希望,而是徘徊于黑暗与明亮间苦苦挣扎的痛。画中人一面不甘妥协地相信着黎明终将到来,一面却又告诉自己黑夜已至,光明永失。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交织,整个人被撕裂成两半的痛,对她的冲击极大。
她又何尝不是画中身处黑夜中的人呢?
一样的在泥泞中挣扎,沦陷……
黎沫晃神间,教室已一片寂静。待她回过神来时,一道视线已紧紧盯住了她。黎沫下意识地抬头看向讲台,好巧不巧,对上了那双清澈深邃的眸子。
“没人举手,那就由角落那位戴鸭舌帽的同学上台为我们展示人物速写。”台上那人静静地盯着黎沫,不紧不慢道。
黎沫:“……”
此话一出,教室由静转闹,纷纷松了口气地看向角落里的黎沫。看着四周投来的视线,黎沫尴尬笑笑。她已经尽量降低存在感了,为什么还会被点到……
不知是不是她错觉,在被点名的一瞬,她似乎从沈弦眼中看到了一丝一闪而过的不同。
“老师……我的右手伤了,画不了。”黎沫起身看向讲台上的人,随口胡诌道。
她不是本班的人,更不是A大的学生。如今蹭课被点,能不上台最好。
黎沫本以为手伤画不了这个借口足够让沈弦作罢,谁知他听完后只是淡淡点头,若有所思道:“那用左手画。”
黎沫:“……”
见推脱不掉,黎沫只好硬着头皮上台用左手作画。她左手提笔,像模像样地画着,只是画完展示的一瞬……教室内哄堂大笑。
因为——她画了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要多丑有多丑,要多没形有多没形。
沈弦在看到那幅速写时也是眉心一跳,不过最后他什么也没说,好声好气地让黎沫回了座位。
就在众人感慨沈弦脾气好,黎沫逃过一劫时,殊不知这场闹剧才刚刚开始。
由黎沫的速写为起点,每讲到相关知识点沈弦就会抽她起来回答问题。回答结束后,他再在她的速写边上更改形状。如此往返流程,反复鞭尸黎沫。
且从头到尾,沈弦用的都是左手。
一堂课结束,黎沫起码起身了十几次。
是以,鸭舌帽同学的形象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心里,包括沈弦。
放学铃响后,黎沫窘迫地压低帽檐收书走人,一秒也没多留。她算看出来了,这位名为沈弦的特聘指导老师,明面上温润有礼文质彬彬,实际上腹黑记仇精于算计。
人物速写检验是假,杀鸡儆猴立威是真!
可耻。
可恨!
待所有人都离开教室后,沈弦才不紧不慢地拿着教材准备离开。他刚迈出教室几步,似是想起落了什么东西在教室里又退转了回来。
他看向那副稀里糊涂的人物速写,深感头疼。一番停顿后,沈弦掏出手机将画拍了下来,邀好友共享。
【。】:上任第一天,我班的天才学生。
-
夜色渐黑,道路两旁的灯光亮起,整座城市逐渐霓虹闪烁起来。
黎沫并不知道自己被调侃了。她刚从一家蛋糕店兼职完出来,正背着包慢悠悠的走在街上。她一边小口吃着路上顺手买的煎饼,一边看着行业内的最新报道。
自她封笔离开平城后,平城杀出个了新的青年画家。
据说那个青年画家自两年前获得了新一届平城金彩奖金奖后画技像是开了挂一样,一路过关斩将,一跃成为了平城数一数二的人气青年画家。
各处都在报道,说她年少有为,才华之盛不亚于当年横空出世的天赋选手黎沫,甚至还可能超越黎沫成为平城画界新一代的青年标榜。
看着眼前的报道,黎沫笑笑不语。
超越她成为新一代的青年标榜她没什么意见,但报道不至于拿她做比较来博人眼球吧。只怕当事人看了这些文章后,气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说到绘画,黎沫觉得那已经像上辈子的事情了。
自她三年前离开平城来到A市后,就断绝了与绘画相关的一切。她不以绘画谋生,更不提笔创作任何作品。
她就像个最普通不过的人一样,每日忙于生计,安于生活。
画画于她而言,已经成了过去。
今日因沈弦点名的偶然提笔,波澜了她压抑在心底许久的记忆。
画画对她来说是如此美好,可惜……
如果当年没有发生那些事情,或许三年后的今天,她也会是平城的杰出青年画家代表之一。
但……世上没如果。
人们永远看不到未发生和未选择的另一端,事情会怎样发展。
只能浮浮沉沉,随命运的船只向前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