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野星灯 > 第1章 光年以外

野星灯 第1章 光年以外

作者:钟仅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0-03 00:37:57 来源:文学城

文/钟仅

十七岁末尾的初夏。

顾嘉年离开家的时候,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钱包和手机充电线,行李箱和书包剩余的空间全都塞满了书。

爸妈开车送她到高铁站,便匆匆返回了各自的单位。

她背着包,拉着小小的行李箱,茫茫然站在望不到头的候车大厅里。

环眼四顾,大厅里人头济济,或坐或站,每一个都从容地或玩着手机、或和同伴笑谈、或吃饭打瞌睡,统统是熟练的旅人。

阳光从两层楼高的落地窗外倾泻而下,将她瘦弱局促的影子投在冰冷光亮的地砖上。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远行。

顾嘉年深吸一口气,再次拿出车票确认候车口、车次和发车时间。

好在全神贯注下,总算没有出什么差错。

高铁缓缓驶出车站,平稳又难以察觉地攀到极快的速度。窗外成片高大的居民楼如同电影倒带般飞速倒退。

后背靠在结实的座椅靠垫上,有一种如履薄冰后终于上岸的踏实感。顾嘉年缓缓地吐出提了许久的气,从包里拿出一本小说。

“姑娘,这是去上大学?”

顾嘉年反应过来是在问她,从书里移开眼抬头看去,问话的是邻座的阿姨。

没等她回答,阿姨又问道:“你是今年刚高考完吧,这才七月初,是去军训吗?”

接踵而至的关心,让顾嘉年瞬间涨红了脸。

她还没学会敷衍和转移话题,只好低下头,窘迫又乖巧地回答:“我高考没考好,不去上大学了,爸妈让我去外婆家住一阵子。”

阿姨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半天没说话,许久之后拍拍她肩膀:“没事,复读也不错,休息一阵子再出发!”

顾嘉年这次学会了沉默,笑着点了点头,又埋头进书里。

她没有打算复读。

不管将来怎么样,她都不打算再读书了。高考成绩出来的一个星期里,爸妈像念经一样在她耳边威逼利诱,她却坚决不低头。

直到外婆的一通电话打来。

“你们别念叨了,让停停到我这儿来过个暑假吧,乡下凉快。”

于是才有了这趟旅程。

*

七个小时之后。

顾嘉年坐在二舅的皮卡副驾驶上,眺望车窗外层层叠叠的竹山。

风扫过,竹林像一朵朵竖立的羽毛般摇晃。天空是通透的青色,潮热的空气中夹带山林与竹叶的气息,吸一口进去,熨开身上每一个毛孔。

皮卡车在曲折盘绕的公路上前行,四周竹山连绵起伏。山与山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偶尔又有零星几个水潭,像是镶嵌在绿丝绒布上的水晶。

有一只大青牛卧在水潭边的湿地上,身上停了几只在旅途中休憩的鸟。

顾嘉年忽然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车子停下。

外婆家是两层砖楼,早年间刷了白色和棕色的漆,现在已经剥落了大半。

外婆拄着拐杖、腰背挺直地站在郁葱的桂花树下等她,记忆里她的头发是花白,现在已是全白。

顾嘉年跳下高高的皮卡车走向她,伸手拨开桂树枝桠,露出了高考出分之后的第一个笑容。

之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且毫不费力。

没有人问她高考或者读书的事,也没问她未来要怎么办,似乎她只是某次放假回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外婆和舅妈带她去二楼的房间。

床铺、衣柜都整理好了,枣红色的实木柜子里放着许多她小时候的衣服和相片。

粉色的碎花床单、青色棉布枕头、雕花木头床架……

顾嘉年摸着这些似曾相识的家具,被试卷和作业埋葬的童年记忆慢慢浮上心头——她在云陌乡下长到七岁,才被爸妈接到北霖读书。

吃过晚饭,二舅妈给她端一盘葡萄放在竹案上,笑着摸她的头发:“停停瘦了好多,还高了好多,真漂亮。”

停停是她的小名。

顾嘉年拿了一颗塞进嘴里,冰凉又酸甜。

外婆在帮她收拾行李,从箱子里拿出七八本厚厚的书,眉头一下子皱起来:“是你爸妈让你带的?两个混账。”

顾嘉年急忙摇头:“这些不是读书的书,是看书的书,是我自己要带的。”

——云陌方言里,“读书”通常指的是上学,而“看书”才是阅读。

爸妈确实在行李箱里塞了两本五三,但临走前被她偷偷拿出去了。

外婆的眉头总算松懈下来,笑着帮她把书一本本摆上架子,说道:“是了是了,停停小时候就喜欢看书。也就看书的时候能少闹腾点。”

舅妈也笑她:“是啊,没想到停停现在性子这么静,小时候那么闹腾,能跑就不愿意走,都怀疑有多动症——所以你外婆才把你小名取成停停,希望你能停一停。”

顾嘉年被她逗笑。

那夜顾嘉年没再失眠,拥着棉被一觉睡到了天亮。

或许是长途奔波身体疲惫,又或许是重重的棉被压得人安心。

*

次日。

吃过午饭后,又吃了二舅冰镇一天的西瓜。太阳爬到高处,外婆带着她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做起了点心。

这对顾嘉年来说无疑是新鲜事。在北霖的家里,妈妈从来不要她进厨房,也不许她学做饭,说学习会分心。

葡萄架缝隙里透出灼热的阳光。

顾嘉年手忙脚乱地捏面团、压模具,忙得满头大汗。

外婆把压好的点心胚子放在烤盘上,之后又教她生火,不直接烧木头,而是要用干透了的松叶枝和枯草当引子。

木头怎么放也有说法,不能毫无缝隙地堆叠在火苗上,要给新生的火留口呼吸的空间。

外婆讲话很慢,但每一个字都说到实处,顾嘉年照着她说的步骤执行,没一会儿就生起了火。

之后的烤制也是外婆说,她来操作。

点心是加了葡萄干和梅干的梅花酥样式,放在旧时烧瓷碗的土窑里烤。

半小时到了,梅花酥还没出炉,香味就飘了满院子。一次性烤了许多,分装到十来个玻璃罐子里。

顾嘉年拿了一块热乎乎的酥饼,迟疑着咬一口,初咬是脆的,再嚼几下又很松软,油润的香味充满口腔,又带着醇厚的甜味。

她不可思议地回头看外婆:“这是我烤出来的?”

外婆笑了:“傻姑娘,那还能是我中途掉包了不成?快去给你大舅、二舅家都送一点,还有隔壁的张婶家,你小时候还在她家住过。”

顾嘉年上楼拿书包,背着五六盒梅花酥出发。

乡间的路除了几条主要的马路,几乎都是泥路。

南方的夏天湿润,泥土地走着比水泥地更加绵软。

她四处张望着,满眼都是山和树。

去大舅、二舅家,又是少不了一番寒暄,隔壁的一些邻居也来串门,都围着她说她小时候在云陌如何如何的事。

顾嘉年大部分都不记得,反倒被别人科普了很多自己的事。

原来她小时候特别皮,是乡间邻里的孩子王,整天带头在村子里乱窜。

她想象不出来,只在一旁笑嘻嘻地听,偶尔插几句。

又觉得这种感觉很奇妙。

北霖城里大家都住在高楼大厦的某个单元,回家就闭门锁户,常常住了几年连邻居是谁都不认得——更何况租户居多,所谓邻居通常只有一两年的缘分。

*

从大舅家离开的时候,舅妈给她指了去张婶家的路。

“从这条路左拐,三层楼……”顾嘉年站在一座灰白色建筑物的院子门口,有些迟疑,“应该,是这里吧?”

这是一座三层高的老式洋房别墅,和村里其他朴素的砖房不同,采用了欧式建筑的风格。

灰褐色花岗岩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墙虎,拱形的木色格子窗整齐排列,顶部镶嵌着彩色珐琅。

院子里红色的山茱萸和白色蔷薇杂乱丛生,还有许多她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分不清是刻意种的,还是随风飘来了种子自己长成的。

洋房的大门紧闭、窗帘也拉着,院子的铁门倒是没关。

顾嘉年犹豫了一会儿,从几乎被草木完全遮掩的鹅卵石小路走进院子,走到石阶下,拨开门口那串红色的山茱萸,敲了敲门。

许久后,门从里面打开,有冰凉的、不属于夏天的冷气,以及寡淡的、清冽的烟草味道,向她袭来。

房子里没有开灯。

门内外的强烈明暗对比之下,视觉神经元似慢动作般缓慢调节。顾嘉年终于能够看清漆黑一片的门里站着的人。

个子很高,穿着件灰色衬衫,配黑色棉质居家裤,都是简单松垮的样式。

顾嘉年的视线不自觉地上移,于明暗交接处分辨出属于成年男性的清晰分明的下颚线。

他长得很……英俊。

其实“英俊”这个词用在现实生活中容易显得太正式太重,但此刻顾嘉年脑海里只能闪过这个词。

“好看”和“帅气”似乎不足以形容——

皮相骨相都绝佳,皮肤白澈,眉睫如墨。那咬在唇间的半截烟头猩红,于这黑暗之中,仿若夜色里的篝火,一圈一圈地燃烧着。

顾嘉年怔忡着,对上憧憧烟雾后的那双眼。

克制地藏匿着不耐烦。

她不由自主地攥紧了书包背带。

男人的视线轻飘飘地掠过她的脸。

片刻后,他将燃了小半的烟头取下,夹在指尖,问她:“什么事?”

他是……张婶的儿子?

颓废作家x迷途少女,希望大家会喜欢!

下本开《无差别暗恋》求收藏!

盛衾从小就有情感缺失症,缺乏共情能力,难以理解爱。好友兼心理学专业高材生孟许甯建议她找个暗恋对象。

“最好找个大帅逼,身边妹子一大把的那种,多痛个几次你就好了。”

盛衾听话,拉了张霖大各个学院的系草名单,投色子确定了她的“暗恋对象”————金融系院草,傅知黎。

盛衾学着同校无数傅知黎的追求者那样,研究他的喜好、去篮球场看他打球、千方百计要到微信……

可惜傅知黎周遭虽然莺燕环绕,却从不见动心,始终没能给她“致命一击”。

一年后,盛衾终于等到傅知黎恋爱,亲眼见他守在寝室楼下,给大一的漂亮学妹带早餐,吊儿郎当摸她头发。

盛衾深知孟许甯说的时机到了。

她抚着胸口————心跳平稳有力,一分钟七十二下,毫无痛感,疗程失败。

盛衾灰心丧气,转头删掉他微信。

*

许久后霖大科考社再次偶遇。

她和傅知黎被困南山洞穴,暴雨倾轧。

逼仄昏暗缝隙里,男生裸着上身拧干T恤。

“听说你暗恋过我。”

他把包里唯一干燥外套罩她头上,又递过来一块化了又凝固的巧克力,嗤道:“暗恋人都不会,学着点。”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光年以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