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隐秘的守望
新学期开始的第一个周一,程念特意把闹钟调早了四十分钟。天光未亮,她就轻手轻脚地起床,在衣柜前犹豫了很久,最后选了一件新买的浅蓝色毛衣。镜中的少女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那是昨晚辗转反侧留下的痕迹。她仔细梳理着长发,第一次如此在意自己的形象。
六点五十分,她抱着语文课本站在教师办公室外的走廊尽头。这个位置是她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选定的最佳观测点——正好能看见陆清让从校门走向办公室的必经之路,又有一根廊柱可以稍作遮掩。晨风带着寒意从走廊尽头灌进来,她却不觉得冷,手心反而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七点二十分整,那个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校门口。陆清让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高领毛衣,外搭米白色的长款风衣,深棕色的公文包在身侧轻轻晃动。晨曦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连步伐都带着独特的韵律。程念注意到她的发髻比往常梳得松散些,几缕碎发在晨风中轻轻飘动。
程念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假装专注地背诵课文,目光却紧紧追随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在距离办公室还有十米左右的地方,陆清让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朝她的方向望来。程念慌忙低下头,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挣脱束缚。
"这么早就在用功?"温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气。
程念抬起头,正对上陆清让含笑的眼眸。"老师早。"她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我在预习今天的课文,《滕王阁序》里有些句子还不太理解。"
陆清让接过她手中的课本,随手翻到那一页。她的指尖轻轻划过书页,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句旁停顿:"这两句确实需要细细品味。王勃在这里用极其精炼的笔触,描绘出秋日黄昏的静谧之美。'凝'字用得尤其妙,把转瞬即逝的光影定格成了永恒。"
说着,她很自然地伸手帮程念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领。这个突如其来的亲密动作让程念整个人都僵住了,一股暖流从被触碰的地方蔓延开来,瞬间传遍全身。她能清晰地闻到陆清让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清晨露水的清新。
"早读快开始了,快去教室吧。"陆清让把课本递还给她,指尖不经意间擦过程念的手背,"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课后可以来办公室问我。"
程念站在原地,手指轻轻抚过刚才被触碰的衣领和手背,那里仿佛还残留着陆清让指尖的温度。直到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她才长长舒出一口气,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她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回味着刚才的每一个细节,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从那天起,这个"晨间守望"成了程念每天的固定行程。她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有时在背诵古诗文,有时在预习新课,有时在整理笔记。陆清让似乎从未起疑,每次都会停下脚步和她聊几句,有时是关于学习,有时只是简单的问候。程念开始留意陆清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今天戴了新的发夹,昨天换了不同香型的护手霜,前天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这些发现都让她感到莫名的欣喜。
但程念最期待的,还是每周二、四放学后的"作文指导"。为了这一刻,她总是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反复修改作文,就为了能多和陆清让待一会儿。
这周二下午最后一节是语文课。下课铃刚响,程念就抱着作文本快步走向教师办公室。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的心跳随着脚步加快,既期待又紧张。
"老师。"她轻轻敲了敲开着的门。
陆清让正在批改作业,看到她进来,立即放下红笔,眼角泛起细小的笑纹:"来得正好,我刚想找你。这篇《论距离》写得很不错,特别是立意很新颖。"
程念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熟悉的雪松香气淡淡飘来。她深吸一口气,感觉一整天躁动不安的心突然就平静了下来。这个位置她已经很熟悉了,从她的角度正好能看到陆清让专注时的侧脸,以及窗外那棵日渐茂盛的香樟树。
"你看这里,"陆清让俯身指向文中的一段,"'最遥远的距离,是朝夕相处却心隔天涯',这个观点很深刻。不过..."她微微侧过头,这个距离近得程念能看清她睫毛的颤动,能数清她眼角细小的纹路。程念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讲解,心跳却快得不像话。
"...这里可以再加一个文学作品的例子,比如《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的渐行渐远。"陆清让抬起头,正好对上程念出神的目光,"是不是累了?看你最近总是心不在焉的。"
"没有!"程念慌忙坐直身子,像是被看穿了心事,"老师说得对,我今晚就修改。就是觉得...子君和涓生的故事特别让人唏嘘。"
陆清让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红笔:"是啊,爱情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但更需要在精神上的共同成长。若是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程念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她偷偷看着陆清让专注的侧脸,突然希望时间能永远停在这一刻。阳光透过窗户,在陆清让的发丝上跳跃,给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指导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陆清让看了眼手表,微微蹙眉:"这么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老师,我..."
"走吧,正好我也要回家。"陆清让已经开始收拾公文包,动作优雅从容,"路上还可以聊聊你刚才问的那个关于《诗经》的问题。"
这个理由让程念无法拒绝。她默默地跟在陆清让身后,看着她锁好办公室的门,看着她把围巾仔细系好,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赏心悦目。走廊的灯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程念故意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影子与陆清让的影子轻轻重叠。
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夜色中的护城河比白天更加静谧。路灯在河面上投下粼粼波光,像撒了一池碎金。初春的晚风还带着凉意,程念却不觉得冷,反而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你刚才问为什么要在《论距离》里引用《诗经》的句子。"陆清让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温柔,像月光一样流淌过程念的心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正好能呼应你的主题。而且《诗经》的质朴与真挚,能让整篇文章更有感染力。"
程念认真地听着,心里却想着别的事。她注意到陆清让今天换了一条新围巾,浅灰色的羊绒材质,衬得她的肤色更加白皙。围巾的流苏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像在程念心上挠痒。
"你觉得呢?"陆清让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她。月光洒在她的眼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啊?"程念猛地回过神,脸颊发烫,"老师说得对,我确实想表达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补充道:"就像有时候,我们明明离得很近,却总觉得隔着什么。"
陆清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往前走:"这个意象用得很好。距离确实不只是空间的概念,更是心理的感受。"
走到小区门口时,程念鼓起勇气问:"老师,我以后还能继续来找您指导作文吗?我怕耽误您太多时间..."
"当然可以。"陆清让微笑着说,眼角的笑纹更深了,"看到你这么努力,老师很欣慰。教书育人本就是我的职责,何况是像你这样有天赋又勤奋的学生。"
这句话像蜜糖一样在程念心里化开。她站在门口,目送着陆清让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直到再也看不见,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家。一路上,她反复回味着刚才的对话,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从那天起,"晨间守望"和"作文指导"成了程念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她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陆清让——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换了什么发型,心情好不好,说话时有没有特别的语气...这些发现都被她小心翼翼地记录在一个带锁的日记本里。有时候是一句"今天老师戴了那副银丝眼镜,讲课时的样子特别迷人",有时候是"老师今天好像有点感冒,声音比平时沙哑,真让人担心",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今天又闻到了老师身上的雪松香,这味道让我一整天都很安心"。
这个秘密像一颗被精心呵护的种子,在她心里悄悄生长。她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与陆清让有关的信息,关注她喜欢的作家,看她推荐的电影,甚至不自觉地模仿她写字时的笔锋。这些细微的改变只有她自己知道,却让她的生活充满了隐秘的喜悦。
周四的作文指导时间,程念特意带了一盒润喉糖。昨天上课时她注意到陆清让的声音有些沙哑,肯定是连续讲课太辛苦了。她精心挑选了包装,还在盒子上贴了一张便签,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请老师保重身体。"
"老师,这个给您。"她把润喉糖放在桌上,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听说这个对嗓子好。"
陆清让明显愣了一下,拿起盒子端详了片刻,随即露出感动的笑容:"谢谢,你真细心。"她拆开包装,取出一颗含在嘴里,眼睛弯成了月牙,"很清凉,感觉好多了。"
指导结束后,陆清让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纸盒:"这个送你。昨天在书店看到的,觉得很适合你。"
程念接过纸盒,里面是一支深蓝色的钢笔,笔身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上面刻着一行清秀的小字:"书山有路勤为径。"笔尖在灯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看就价值不菲。
"老师,这太贵重了..."程念手足无措地说,心里却涌起一阵狂喜。
"收下吧。"陆清让温和地说,眼神柔软得像春天的湖水,"希望你用它写出更多动人的文字。我相信你有这个天赋。"
这支钢笔成了程念最珍贵的宝物。她舍不得用它写字,每天都带在身边,用丝绒布袋仔细包好,放在书包最里层的隔袋里。偶尔拿出来摩挲,感受上面精致的刻字,仿佛这样就能离陆清让更近一些。
周五的早晨,程念照例在走廊上"预习课文"。今天陆清让来得比平时晚了一些,脚步也有些匆忙。程念注意到她眼下的黑眼圈比前几天更明显了,心里不由得一紧。
"老师早。"程念迎上前,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担忧,"您没事吧?看起来有点累。"
"没事,昨晚批改作业睡得晚了点。"陆清让揉了揉太阳穴,勉强笑了笑,"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她快步走进办公室,很快又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把这个喝了,早上熬的姜茶,驱寒的。我看你穿得有点单薄。"
程念接过还带着温度的保温杯,感觉眼眶有些发热。这种被人在意、被人关心的感觉,让她心里的种子又开始不安分地生长。她小口喝着姜茶,温热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一直暖到心里。
"谢谢老师..."她小声说,声音有些哽咽。
"快去上课吧。"陆清让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记得多穿点,春天容易感冒。"
这一整天的语文课,程念都处在心神不宁的状态。她一直盯着讲台上的陆清让,注意到她确实比平时疲惫,讲课时常不自觉地揉按太阳穴。程念的心也跟着揪紧,连同桌和她说话都没听见。
"喂,你看陆老师看得眼睛都直了。"同桌小声调侃,用手肘碰了碰她,"这么喜欢陆老师的课?"
程念猛地回过神,脸颊瞬间烧了起来:"没、没有,就是在认真听讲。"
"得了吧。"同桌促狭地笑了,"你最近特别奇怪,老是盯着陆老师发呆。该不会是..."
"别瞎说!"程念急忙打断她,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我是在思考老师讲的内容。"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把程念浇了个透心凉。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思可能已经明显到会被旁人察觉的地步。整节课她都坐立不安,既担心被看穿心事,又控制不住地想要关注陆清让。
从那天起,她开始刻意掩饰。晨间守望时不再只盯着陆清让看,而是真的认真预习课文;作文指导时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再偷偷观察陆清让的一举一动。她甚至故意在同学面前减少提到陆清让的次数,装作对语文课不那么在意的样子。
但越是压抑,那份感情就越是汹涌。她发现自己会在夜深人静时反复查看和陆清让的聊天记录,会在写日记时不自觉地写下"今天老师穿了我最喜欢的那件米白色风衣,真好看",会在经过教师公寓时下意识地抬头,寻找那扇亮着灯的窗户。有次她甚至梦到和陆清让一起在图书馆看书,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
这种隐秘的守望成了她生活中最甜蜜也最痛苦的仪式。她知道这份感情永远不能说出口,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靠近,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每次作文指导前,她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开始准备,挑选最得体的衣服,练习最自然的笑容。每次分别后,她都会在日记本上详细记录当天的点点滴滴,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又一个周二的作文指导时间,程念照常来到办公室。今天陆清让的心情似乎很好,指导的时候一直带着浅浅的笑意。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篇《守望》可以投给校刊。"陆清让满意地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特别是这段对'无声的守候'的描写,很打动人。'就像晨露守望黎明,流星守望夜空,我守望着那个永远不知道我在守望的人',这个排比用得很巧妙。"
程念低下头,心里五味杂陈。她写那篇关于"守望"的作文时,满脑子都是自己在走廊上等待陆清让的身影,那些清晨的寒风,那些期待与忐忑,那些不敢言说的心事。
"怎么了?"陆清让关切地问,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你最近好像总是心事重重的。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没有..."程念强迫自己露出笑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就是在想报考大学的事。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
这个借口似乎很有效,陆清让立即开始认真地和她讨论起志愿选择。程念看着对方毫无察觉的侧脸,突然感到一阵心酸。陆清让认真分析各个专业特点的样子那么专注,那么真诚,却完全不知道眼前的学生正怀着怎样隐秘的心思。
"我觉得你可以考虑文学专业。"陆清让翻开一本招生简章,指尖划过相关专业的介绍,"你的文字很有灵气,对文学也有独到的理解。不过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兴趣。"
程念点点头,心里却在想:如果我告诉你,我的兴趣就是你,你会怎么想?这个念头让她既羞愧又难过。
指导结束时,夕阳已经西沉。陆清让送她到办公室门口,突然说:"对了,下周三我要去外地参加一个教研活动,那几天的晨读和作文指导可能要暂停。"
程念的心猛地一沉,像是突然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她勉强维持着笑容:"好的,老师一路顺风。"
"我会尽快回来的。"陆清让似乎看出了她的失落,轻声补充道,"有事可以给我发消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程念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短短几天的分别,对她来说却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她开始想象陆清让在外地的日子:住在什么样的酒店,见到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偶尔想起她这个学生...
她知道,在陆清让眼里,她永远只是个需要指导的学生。而那些隐秘的心事,那些不敢言说的感情,都将永远封存在带锁的日记本里,成为青春里最深的秘密。
回到家,程念打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心事:"今天老师说我的《守望》写得好,她不知道这篇文章就是为她而写。下周三她要出差了,虽然只有几天,我却已经开始想念。这样的感情很傻吧?明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沉溺。也许青春就是这样,总要有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人,让我们学会什么是守望。"
写到这里,她停下笔,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阑珊,每一盏灯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而她故事里的主角,永远都是那个带着雪松香气的人。
她取出陆清让送的钢笔,在月光下细细端详。笔身上"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有些守望注定永远没有回应。但只要能继续这样远远地看着,对她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这个夜晚,程念做了一个决定:她要继续这样守望下去,不要结果,不求回应。只要还能在晨光中看到那个身影,只要还能在夜色中听到那个声音,她就心满意足。这份感情或许永远不能见光,但它会像那支钢笔上的刻字一样,永远留在她的生命里,成为青春最珍贵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