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倾九重阕 > 第1章 萧氏令仪

雪倾九重阕 第1章 萧氏令仪

作者:漱玉鸣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3 12:18:34 来源:文学城

雪,是入夜后才真正下大的。

细碎的冰晶起初只是疏疏落落,很快便成了扯絮般的鹅毛,无声地扑向灯火渐熄的皇城。宫墙的朱红被这厚重的白一衬,显出几分颓败的冷硬来。我坐在暖阁窗边的软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冰凉的紫檀木窗棂,目光却穿透窗纸上模糊的光影,牢牢锁着府邸侧门那道一闪而过的玄色身影。

是驸马,顾昀。

他动作极快,像一道融入夜色的影子,肩上却斜挎着一个与武将身份格格不入的粗布包袱,鼓鼓囊囊。那形状,我闭着眼都能描摹出来——是伤药,是干粮,是维系另一个人性命所需的、最普通也最隐秘的温暖。寒风裹挟着雪粒子,刀子似的卷过庭院,吹得檐下宫灯疯狂摇曳,光影在他匆匆离去的背影上明明灭灭,最终被无边的黑暗彻底吞没。

暖阁里银丝炭烧得极旺,暖意熏人,案几上那盏刚沏好的君山银针,袅袅的热气却已散尽。碧绿的茶汤凝在细腻的白瓷盏底,像一块沉静的冷玉。我伸手端起,指尖传来的冰凉一直沁到骨缝里。

“殿下,”身后侍立的掌事宫女云岫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夜深雪重,驸马爷他……”

“无妨。”我将那盏冰冷的茶凑到唇边,舌尖尝到的只有一片涩然的寒意,“将军……自有他的去处。”

他的去处,从来只有一个——城西那座早已荒废、被野草和流言缠绕的破败别院。那里藏着大梁朝最著名的通缉要犯,我的表姐,曾经名动京华、被誉为帝国明珠的沈清漪。十几年前,她的青梅竹马、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将军被扣上谋逆的滔天罪名,全家血溅法场,只有她,像一滴水融入沸腾的海,奇迹般消失无踪,留下满城追捕的画像。顾昀的心,也随着她的消失,一同沉入了无人能探的深渊。

我早知道。从他每一次深夜归来,玄甲上沾染的、不属于战场拼杀的清冷药香;从他偶尔失神时,眼底深处那抹化不开的沉郁;从他对我始终相敬如宾、却永远隔着一层无形壁垒的疏离……点点滴滴,拼凑出那个清晰得刺目的真相。他守护着沈清漪,如同守护着早已失落的神明,对抗着整个帝国森严的法度与父皇冷酷的意志。

而我,大梁的长公主萧令仪,选择了沉默。任由这秘密在心底生根发芽,长成一片荆棘密布的荒原。沉默,是我在这场三人戏中,唯一保留的、摇摇欲坠的尊严。

雪,下得越发紧了,扑簌簌地打在窗纸上,像是无数细碎的叹息。

一场酝酿已久的飓风,终究裹挟着血腥气席卷了整个皇城。

叛军首领陈莽,那个出身草莽、据说力能扛鼎的枭雄,竟不知如何探得了沈清漪藏身荒宅的消息。他恨极了与朝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沈家血脉,更欲以这位前朝明珠的鲜血祭旗。在一个风雪最为暴烈的深夜,叛军如汹涌的暗潮,冲垮了别院那早已不堪一击的围墙。

我赶到时,已是破晓时分。风雪稍歇,天地间一片肃杀的死寂。残破的院落里,积雪被践踏得污浊不堪,凝固的暗红血迹如同狰狞的蛛网,触目惊心。叛军的尸体与顾昀麾下亲卫的遗骸纠缠在一起,无声诉说着昨夜惨烈的厮杀。

顾昀背对着我,半跪在庭院中央,玄色的战袍被撕开几道巨大的裂口,内里的软甲也被某种可怕的钝器砸得凹陷下去,洇开大片暗沉的血迹。他微微佝偻着背,宽阔的肩膀剧烈地起伏喘息。而他怀中,紧紧护着一个人。

是沈清漪。

她脸色惨白如金纸,双眼紧闭,胸口赫然插着一支粗陋却致命的羽箭,箭尾还在微微颤动。鲜红的血,正从她素色的衣襟上大片大片地蔓延开来,像雪地里骤然绽开的、绝望的红梅。顾昀的一只大手死死压在她的伤口上方,试图堵住那汹涌而出的生命之火,他的指缝间,温热的血不断渗出,滴落在冰冷的雪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刺目的深坑。

他抱着她,像抱着世间仅存的珍宝,所有的刚硬、所有的冷峻,都在她微弱的气息前碎成齑粉。一种近乎崩溃的恐惧和不顾一切的疯狂,清晰地刻在他沾满血污和雪沫的侧脸上。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怀中的人身上,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她微弱的呼吸和他自己沉重的心跳。

我站在残破的月洞门下,风雪灌进我的领口,带来刺骨的寒意。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月牙形的血痕,那痛楚却远不及心口被撕裂的万分之一。我看着他,那个我名义上的丈夫,那个我心底深处隐秘地渴慕着的人,为了另一个女人,将自己置于刀山火海,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我,只能像一个可悲的局外人,远远地、无声地注视着这场以生命为祭的悲歌。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腥气涌上喉咙,又被我死死咽下。

那一刻,整个世界的风雪,似乎都灌进了我的肺腑,冻结了所有言语。

沈清漪胸口的箭镞未能夺去她的性命,却将她推向了更深的漩涡。父皇,那个坐在龙椅上日渐多疑冷酷的帝王,将这场叛乱的怒火与耻辱,尽数倾泻在这个“前朝余孽”身上。一道冰冷的圣旨,将她定为祸乱之源,即刻押赴西市法场,枭首示众。

行刑那日,天空阴沉得如同灌满了铅。凛冽的朔风卷起地上的沙尘,抽打在围观人群麻木或惊恐的脸上。西市法场中央的高台,像一个巨大的祭坛,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沈清漪被反绑着双手,跪在那里。她似乎刚从昏迷中苏醒不久,脸色比行刑台上的积雪还要惨白,嘴唇干裂,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早已抽离了这具残破的躯壳。那身囚服单薄破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唯有她挺直的、天鹅般优美的颈项,透着一丝不肯屈服的孤绝。

监斩官的声音在呼啸的寒风中显得尖利而刻板:“……罪妇沈清漪,勾结叛匪,祸乱社稷,十恶不赦!依律,斩立决——”

沉重的鬼头刀被刽子手高高举起,刀锋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寒芒。

“刀下留人!”

一声嘶哑的、如同濒死野兽般的咆哮,猛地撕裂了法场凝滞的空气!

人群像炸开的锅,惊呼声浪猛地掀起。只见一道快如鬼魅的身影,如同燃烧的黑色陨石,裹挟着凌厉无匹的杀气,从法场外围的屋顶上悍然扑下!他手中一柄长剑,剑光如匹练,所过之处,挡路的兵丁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秆,惨叫着倒下。鲜血泼洒,在灰暗的天地间溅开刺目的红。

是他!

那个本该在十几年前就化作枯骨的人——沈清漪的青梅竹马,曾经名动京城的少将军,谢珩!岁月和苦难在他脸上刻下风霜,那双眼睛却燃烧着比当年更加炽烈、更加疯狂的光芒,死死锁住高台上那个摇摇欲坠的身影。

他像一头彻底被激怒的雄狮,硬生生在森严的法场中撕开一条血路,直扑行刑台。刽子手被这突如其来的煞神惊得手一抖,鬼头刀“哐当”一声砸落在木台上。谢珩一脚踹开挡在沈清漪身前的衙役,扑到她面前,动作急切却又带着令人心颤的温柔,一把扯断她身上的绳索。他沾满血污和尘土的手,颤抖着抚上她冰冷的脸颊,声音哽咽破碎:“清漪…清漪!我来了!别怕……”

就在他抱住沈清漪的瞬间,变故再生!

法场外围,一支被收编的叛军小队,在陈莽残部的煽动下突然发难!混乱如同瘟疫般扩散。而谢珩的出现,像投入滚油的火星,彻底点燃了父皇的猜忌和暴怒。

“反贼!逆党!果然是一丘之貉!”父皇在临时搭建的高高监斩台上猛地站起,龙袍因震怒而簌簌抖动,脸色铁青扭曲,指着混乱的中心厉声咆哮,“给朕拿下!格杀勿论!一个不留!”

混乱中,另一道身影如同扑火的飞蛾,不顾一切地冲向那对相拥的恋人。

是顾昀!

他显然也一直潜伏在附近,此刻眼见谢珩暴露,兵丁的刀枪和叛军的冷箭齐齐向那两人招呼过去,他再也无法隐藏。玄甲身影闪电般掠出,长剑荡开刺向谢珩后心的长枪,肩头却被一支刁钻射来的冷箭狠狠贯穿!他闷哼一声,动作却丝毫未停,将谢珩和沈清漪猛地推向相对安全的角落,自己则转身,以身为盾,迎向潮水般涌来的攻击。

“顾昀!”谢珩目眦欲裂。

“护好她!”顾昀只嘶吼出三个字,便被更多的刀光剑影淹没。他悍勇无匹,但肩头的箭伤和腹背受敌的困境,让他如同陷入泥沼的猛虎,挣扎得异常艰难。

“好!好得很!”父皇在高台上怒极反笑,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狠毒和快意,声音响彻法场,“顾昀!朕的驸马!竟敢私通朝廷钦犯,勾结叛军!给朕拿下!将这三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禁卫军统领得令,狞笑着拔出佩刀,带着最精锐的御前侍卫,杀气腾腾地逼向被重重围困的三人。顾昀拄着剑,半跪在地,肩头的箭伤血流如注,染红了大片甲胄,他□□,眼神却依旧凶狠如狼。谢珩紧紧抱着昏迷的沈清漪,将她护在身后,手中的剑已经崩了几个缺口,虎口震裂,鲜血淋漓。两人背靠着背,面对着步步紧逼的、闪着寒光的兵刃,眼神里只剩下困兽般的绝望和决绝。

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藤,缠绕住每一个人的心脏。顾昀和谢珩的抵抗越来越微弱,禁卫统领那闪着寒光的刀锋,已高高扬起。

“住手!”

一声清喝,并不如何响亮,却如同冰锥击碎琉璃,清晰地穿透了法场所有的喧嚣和杀伐,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骤然炸响!

人群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转向声音的源头——监斩台侧后方。

我,大梁长公主萧令仪,一步一步,踏上了监斩台冰冷的木阶。每一步,都踩在凝固的血污和肮脏的积雪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绣着繁复鸾凤纹样的宫装裙摆拖曳而过,拂去尘埃。寒风卷起我鬓边的碎发,露出一张毫无血色的脸,唯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如同淬了火的寒星,直直刺向高台之上,我那震怒的父皇。

“父皇,”我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法场上,平静得可怕,“法场之上,滥杀功臣驸马,诛连无辜女眷,岂是明君所为?请父皇三思!”

“放肆!”父皇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额头青筋暴跳,他猛地一拍面前的桌案,震得笔墨砚台一阵乱跳,“萧令仪!谁给你的胆子干涉朝政!滚下去!否则,休怪朕不顾父女之情,连你一同治罪!”

周围的禁卫军统领和监斩官,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危险,如同盯上猎物的鹰隼,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无形的杀机,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我包围。

我迎着父皇那双因暴怒而几乎喷火的眼眸,迎着周围无数道或惊疑、或恐惧、或幸灾乐祸的目光,缓缓地,扬起了唇角。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温度,只有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父女之情?”我轻轻重复着这四个字,声音里带着一丝奇异的嘲讽,在寂静的法场上清晰地扩散开去,“父皇,您还记得这个?”

话音未落,我猛地抬手,用力扯开了身上那件象征皇室尊贵身份的、雪白的狐裘大氅!

沉重的狐裘“哗啦”一声滑落在地,露出里面早已穿戴整齐的——一身耀眼的龙纹金甲!

黄金打造的甲片在阴沉的天光下骤然迸射出刺目的光芒,龙纹盘踞于胸甲与护臂之上,张牙舞爪,威严凛凛。冰冷的金属光泽映照着我苍白却异常坚毅的脸庞,瞬间驱散了所有的柔弱与迟疑。那金甲之下,是劲装包裹的、属于战士的线条,挺拔,悍利,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锋芒!

整个法场,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啸的寒风都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父皇的咆哮卡在喉咙里,脸上的震怒瞬间被难以置信的惊骇取代,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死死盯着我身上的金甲,手指颤抖地指着我:“你…你…逆女!你竟敢僭越!穿…穿这……”

“僭越?”我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金铁交鸣般的铿锵,清晰地、一字一句地砸在所有人的耳膜上:

“今日,谁敢再动他们三人一根汗毛——”

我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缓缓扫过那些蠢蠢欲动的禁卫军统领、监斩官,最后定格在父皇那张因惊怒而扭曲的脸上。右手猛地按在腰间佩剑的剑柄上,“锵”的一声龙吟,半截寒光凛冽的剑身悍然出鞘!

剑尖斜指地面,冰冷的杀气随着我的话语轰然炸开:

“——便从本宫的尸首上踏过去!”

话音落下的瞬间,法场四周,那些原本只是沉默围观的百姓、混杂在人群中的小贩、甚至是一些维持秩序的普通衙役兵丁之中,无数道身影猛地掀开伪装!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无声而迅捷地亮出兵刃,结成严密的阵型,如同磐石般迅速向我所在的位置靠拢,将整个监斩台与法场核心区域牢牢拱卫起来!刀锋向外,寒光闪闪,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这些,都是我这些年暗中培植、蛰伏于市井、朝堂、甚至禁军边缘的心腹与死士!他们如同沉睡的火山,在这一刻轰然爆发!数量虽不及父皇的亲卫精锐,但那整齐划一的气势、视死如归的眼神,足以形成强大的威慑!

高台之上,父皇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再由煞白变得死灰。他死死盯着我身上那刺目的龙纹金甲,又看看台下那些无声拱卫的甲士,身体剧烈地摇晃了一下,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发出一声短促而嘶哑的抽气,如同被扼住了喉咙的老兽。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名为“众叛亲离”的恐惧。

他环顾四周,曾经匍匐在他脚下的臣子、侍卫,此刻眼神躲闪,竟无一人敢真正上前,与那些沉默如山的甲士对抗。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站在摇摇欲坠的权力之巅。

“反了…都反了…”他喃喃着,声音嘶哑得不成调子,踉跄着跌坐回冰冷的龙椅里,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帝王躯壳。

法场上的对峙,在死寂中凝固。只有寒风吹动旗帜的猎猎声,和伤者压抑的呻吟。我身上的金甲在阴霾的天光下,依旧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冰冷的威严。顾昀捂着肩头的箭伤,半跪在血污之中,猛地抬起头,那双因失血和搏杀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穿过混乱的人群,死死地钉在我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极致的震惊、困惑,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强行撕开的裂痕。

谢珩紧紧抱着昏迷的沈清漪,也抬起头望向我,眼神复杂难辨。整个法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如同注视着从漩涡中心升起的、无法预料的星辰。

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而权力的天平,在染血的刀锋与冰冷的金甲辉映下,已然倾斜。

父皇被“护送”回宫,名为静养,实为囚禁。他像一头被拔光了牙齿和利爪的困兽,被关在曾经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乾元殿内,所能发出的,只剩下空洞而愤怒的咆哮,徒劳地撞击着厚重的宫门。

法场之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打破了朝堂表面维持了许久的、脆弱的平静。暗流汹涌,各派系都在观望,在权衡,在恐惧,在等待最终落下的铡刀。

而真正的铡刀,落下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都要无声。

就在法场对峙后的第三天深夜。

乾元殿内,灯火通明。被幽禁的父皇,正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脸上交织着不甘、暴怒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惶。殿内侍奉的太监宫女早已被屏退,空旷得令人窒息。

沉重的殿门,却在此时无声地滑开了一道缝隙。

没有通报,没有侍从,只有我的母后,当今的皇后,穿着一身庄重得近乎肃穆的深紫色宫装,独自一人,缓步走了进来。她手中,托着一个明黄色的锦盘,上面覆盖着同样明黄的绸缎。

“皇后?”父皇猛地停下脚步,狐疑地看向她,随即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锦盘上,瞳孔骤然收缩,“你来做什么?手里拿的什么?”

母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她走到殿中,将锦盘轻轻放在父皇面前那张宽大的御案上。然后,她缓缓抬手,揭开了覆盖在上面的明黄绸缎。

绸缎之下,赫然是一方通体莹润、雕刻着盘龙祥云纹的——玉玺!

在烛火下,它散发着温润又沉重的光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陛下,”母后的声音平缓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如同在陈述一个早已注定的事实,“您连日为国事忧心,龙体欠安。太医方才诊过脉,说您…已不堪重负,需得安心静养,不能再操劳国事了。”

父皇的眼睛猛地瞪大,死死盯着那方玉玺,又猛地抬头看向母后那张平静得可怕的脸,瞬间明白了什么。一股寒气从他脚底直冲天灵盖,巨大的恐惧和荒谬感攫住了他。

“你…你们……”他伸手指着母后,又指向殿外那无边的黑暗,仿佛要穿透宫墙指到我所在的方向,手指剧烈地颤抖着,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是你们…是那个逆女…你们合谋…夺朕的江山!毒妇!贱人!”

他猛地向前扑去,似乎想要抢夺那玉玺,或是掐死眼前这个陪伴了他半生、此刻却变得无比陌生的女人。

然而,母后只是微微侧身,轻易地避开了他踉跄的扑击。她的动作依旧从容,甚至带着一种近乎优雅的冷漠。她抬起手,并非攻击,只是轻轻拂了拂鬓角一丝不存在的乱发。

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抬手间,殿内四角的阴影里,无声无息地闪现出数道身影。他们如同没有实体的幽灵,穿着最普通的太监服饰,动作却快如闪电,精准地制住了父皇的所有关节,让他如同被钉住的标本,动弹不得,只能徒劳地嗬嗬喘息,眼中喷薄着滔天的恨意和绝望。

母后看也没看被制住的父皇,目光重新落回那方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玉玺上。她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指尖拂过那冰凉的玉石盘龙,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光,有释然,有疲惫,也有一丝尘埃落定的决绝。

“国不可一日无君。”她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最终审判般的重量。她双手稳稳地捧起那方沉重的玉玺,转身,一步步走向殿门的方向,走向那片象征着权力更迭的沉沉夜色。

“陛下,安心‘静养’吧。”她最后的声音,随着殿门缓缓合拢的沉重声响,被隔绝在乾元殿内,只剩下父皇如同受伤野兽般绝望的嘶吼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最终也归于沉寂。

翌日,一道震惊天下的诏书由皇后亲颁:

皇帝陛下因“忧劳成疾”,龙体难支,需长期静养,朝政难继。为江山社稷计,皇后以国母之尊,顺应天命,暂摄帝位。

诏书墨迹未干,第二道诏书紧随其后:

皇后深感才德不足,难承江山之重。念及长公主萧令仪,聪慧果决,法场护忠良于危难,有定鼎乾坤之魄力,深孚众望。特此,禅位于长公主萧令仪,即皇帝位!

诏书颁下,朝野震动。然而,法场上那身龙纹金甲的光芒与那决绝的宣言,早已烙印在无数人心中。我多年暗中经营的力量,在母后以迅雷之势扫清所有潜在障碍后,终于浮出水面,牢牢掌控了京畿军权与六部要冲。反对的声音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微弱的涟漪,便被更强大的力量无声地吞没。

登基大典的筹备紧锣密鼓,而我的第一道旨意,在正式登基之前,便已发出:

“查前将军顾昀,法场护持忠义,其心可悯,其行可恕,着即释放,官复原职。”

“查谢珩,旧案存疑,尚待详查。念其法场救人有功,暂释其罪,准其戴罪之身,照料沈氏清漪,待其伤愈,再行论处。”

旨意传到诏狱最深、最阴暗潮湿的那间牢房时,顾昀正靠着冰冷的石壁坐着。肩头的箭伤并未得到妥善处理,只是草草包扎,渗出的血迹在肮脏的囚服上晕开大片暗红。他形容憔悴,下巴上布满青黑的胡茬,那双曾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此刻深陷,布满了疲惫的血丝,如同蒙尘的星辰。

当沉重的铁锁被打开,刺眼的天光从狭窄的牢门外涌入,狱卒恭敬地宣读圣旨时,他猛地抬起头。光线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那上面写满了极度的震惊与茫然。他扶着墙壁,挣扎着想要站起,却因虚弱和突如其来的消息冲击而踉跄了一下。

“奉……长公主殿下,不,新帝旨意?”他沙哑地重复着,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释放我?官复原职?”

他像是听不懂这些话,目光死死盯着那卷明黄的圣旨,又像是穿透了牢狱的墙壁,望向皇宫的方向。震惊过后,一股更加汹涌复杂的情绪在他眼底翻腾,混杂着难以置信、被愚弄的愤怒,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隐秘的刺痛。他为了救沈清漪和她的恋人,不惜对抗皇权,身陷囹圄,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最终,将他从地狱边缘拉回来的,竟是那个被他长久忽视、甚至带着愧疚疏远的妻子?那个如今已一步登天、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女帝?

这巨大的反差和荒诞感,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摇摇欲坠的认知之上。

新帝登基的日子,定在一个雪后初霁的清晨。

昨夜肆虐的风雪终于停歇,天空被洗练得如同巨大的蓝宝石,澄澈通透。阳光毫无保留地泼洒下来,将覆盖着琉璃瓦的宫殿群照耀得金碧辉煌,积雪反射出细碎的、钻石般的光芒。象征着新朝气象的明黄仪仗从宫门一直铺陈到太和殿前,肃穆而威严。

我身着衮服,沉重的十二章纹冕服压在身上,象征着无上的权柄与责任。十二旒白玉珠冕冠垂在眼前,随着我的步伐微微晃动,将视线切割成无数细碎的片段。云岫小心地搀扶着我,一步一步,踏上通往太和殿那象征着九五至尊的、漫长而陡峭的汉白玉丹陛。

靴底踏在冰冷的石阶上,发出清晰而庄重的回响。每一步,都仿佛踏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暗涌与牺牲。龙纹金甲下的决绝,法场上的剑拔弩张,母后捧着玉玺走入乾元殿的孤影,诏狱铁门开启的沉重……无数画面在眼前飞掠。

终于,踏上了最后一级台阶。

太和殿前,百官身着朝服,依照品级肃立,黑压压一片,如同凝固的潮水。阳光照耀在玉笏上,反射出无数细小的光点。当我的身影出现在丹陛顶端时,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骤然爆发,如同实质的洪流,席卷了整个广场,直冲云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在空旷的殿前广场上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就在这排山倒海的朝贺声中,我的目光却越过了匍匐的百官,投向丹陛之下,靠近宫门的方向。那里,站着两个刚刚脱离囹圄的身影。

顾昀已经换上了崭新的武将朝服,深紫色的袍服衬得他身形依旧挺拔如松,仿佛诏狱的阴霾并未真正侵蚀他的筋骨。但他肩头的位置明显有些空荡,伤口显然尚未痊愈。他微微仰着头,目光穿越层层叠叠的官员和卫士,复杂地、一瞬不瞬地凝视着丹陛之上的我。阳光落在他脸上,清晰地映照出他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有震撼,有迷茫,有挥之不去的沉郁,还有一种被这辉煌场景和巨大身份落差所深深刺中的、难以言喻的刺痛。

在他身旁不远处,谢珩也站在那里。他换了一身干净的布衣,虽无官服,但那份历经生死磨砺出的沉凝气质,让他在这百官朝服中也不显突兀。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个人。

是沈清漪。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衣裙,裹着厚厚的雪白狐裘,脸色依旧苍白,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她站得很稳,那双曾经空洞绝望的眼睛,此刻清晰地映着阳光,带着劫后余生的脆弱,却异常明亮。她的目光,没有看向丹陛之上的新帝,而是微微侧仰着,温柔地、全心全意地落在搀扶着她的谢珩脸上。谢珩也正低头看着她,目光里充满了失而复得的珍视和无尽的疼惜。他们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温暖的屏障,隔绝了周遭所有的喧嚣与威仪。

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依靠动作,便已诉尽千言万语。

就在这时,顾昀动了。他似乎再也无法忍受这无声的凝视,排开身前的官员,一步步向我所在的丹陛走来。他的脚步有些沉重,肩头的伤显然影响了他的动作。守卫的甲士立刻警惕起来,手按刀柄。我微微抬手,示意他们退下。

他最终在丹陛前停下,距离我还有数步之遥。他抬起头,目光穿透我眼前晃动的玉旒,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此刻只剩下一种近乎灼热的、带着血丝的困惑和质问。他张了张嘴,声音因为激动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而沙哑异常,甚至盖过了尚未完全平息的万岁声浪:

“为什么?”他死死盯着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带着滚烫的、不甘的温度,“陛下!为什么?”

他猛地抬手,指向丹陛之下那对在阳光下相互依偎的身影,指向沈清漪和谢珩。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力量:

“为什么救她?又为什么放了他?!”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痛楚和不解,“您明明知道…明明知道……”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但我知道。他是在问,我明明知道他爱的是沈清漪,明明知道谢珩是父皇钦定的反贼,为什么还要成全他们?为什么还要将他顾昀,也一同从地狱里拉回来?这对他而言,究竟是救赎,还是另一种更残酷的折磨?

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将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身影拉长,投在冰冷的汉白玉地面上。广场上,万岁声已经彻底平息,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位刚刚被释放的将军和新登基的女帝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疑问。

我微微垂眸,目光透过晃动的玉旒,落在他指向沈清漪和谢珩的那只手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然后,我缓缓抬起眼,迎上他那双燃烧着痛苦与质问的眸子。

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胜利者的骄矜,没有帝王的冷漠,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怼。它平静得像初霁后澄澈的天空,却又带着一种洞悉一切、掌控一切的、难以言喻的威严和力量。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质问。

我的视线越过他紧绷的肩线,越过丹陛之下无数颗低垂的头颅,清晰地落在宫门旁那对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的身影上。沈清漪似乎感受到了这跨越距离的目光,她微微侧过脸,苍白的脸上对我露出了一个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感激笑容。谢珩也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随即又低下头,更紧地护住了怀中的人。

阳光勾勒着他们依偎的轮廓,温暖而圆满。

我抬起手,并非指向他们,而是用戴着沉重玉扳指的指尖,轻轻点向丹陛之下,那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眷侣。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风声,如同金玉相击,带着一种宣告般的穿透力,响彻在整个太和殿广场:

“因为,顾昀——”

我的目光终于重新落回他脸上,落进他那双翻涌着惊涛骇浪的眼眸深处,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烙下:

“朕要你亲眼看着——”

我的声音微微一顿,指尖的力量仿佛透过虚空,指向那对沐浴在阳光下的身影,更指向脚下这广袤无垠、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万里河山。每一个字,都带着新雪初霁般的凛冽与不容置疑的锋芒,清晰地凿进他的耳中:

“——这万里江山,”

冕冠的玉旒在我眼前轻轻晃动,切割着阳光,也切割着他脸上瞬间凝固的、混杂着震撼与某种被击中的茫然表情。我的声音继续,如同无形的锁链,缠绕住他动荡的灵魂:

“与你的真心——”

“都只能属于朕。”

话音落下,整个广场陷入一片绝对的死寂。

风,似乎也在这一刻凝固。阳光灼灼,照耀着崭新的衮服,龙纹在光线下流转着威严的金芒。丹陛之下,顾昀如同被无形的重锤击中,挺拔的身躯猛地一震。他脸上所有的愤怒、不甘、困惑,都在这一瞬间被彻底冻结,然后碎裂、剥落,露出底下最原始的空茫。他仰着头,那双曾映照过沙场烽火、也曾盛满对另一个女子深情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我冕旒之后平静面容的倒影,和那倒影深处,不容置疑的、如同初生朝阳般灼目的——帝王的意志。

他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只发出一丝模糊的、意义不明的气音。肩头尚未愈合的伤口传来尖锐的刺痛,却远不及此刻灵魂被洞穿般的震撼来得猛烈。他长久以来的认知、他固守的情感、他以为坚不可摧的世界,在这短短几句话前,轰然崩塌,又在某种更强大、更耀眼的光芒下,被强行重塑。

而我,已不再看他。

我缓缓转过身,面向太和殿那扇洞开的、象征着至高权柄的巨门。阳光从门内倾泻而出,为我周身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沉重的衮服曳过光洁如镜的玉石地面,无声无息。前方,是空置的、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盘龙宝座,在殿内幽深的光影中,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

身后,是万里江山,是初霁的晨光,是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的崭新纪元。

还有一道灼热的、复杂的、仿佛第一次真正“看见”我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烙印在我的背上。

新雪初霁,天地澄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