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行路难 > 第3章 第 3 章

行路难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林八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6-09 16:56:30 来源:文学城

大书房里头有两人正在闲谈。

坐上首的那位年约不惑,身量颀长,着一身玄袍,不必开口言语,自有一派威严,正是吴王庄巍。

坐下首者风姿特秀,爽朗清举,嘴角含着笑意,此时双手拢在袖中,没骨头一般靠坐着,乃是吴王世子,庄随月的嫡亲大哥,庄随玉。

门外小厮叩门,通报:“楚公子来了。”将门推开一扇,请楚瞻明进去。

大书房内隔了三间,外间留作府中议事厅,里头两间堆满了几代吴王从各处搜罗的经史典籍、名家手书,普通官宦人家重金寻不得的宝贝,在此处倒成了寻常。

楚瞻明入内,双手执礼躬身下拜,向吴王问安。

吴王受了他的礼,朗笑:“见过老三了?”

楚瞻明答:“回王爷,已见过三公子了。”

书房里从不熏香,书稿竹简的陈墨气息懒散地浮动其中,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雅来。

这时庄随玉向身旁一座点了点,等他坐下了,才说:“老三知道你要回来,高兴了大半月,如今可算是安生了。”他素来随和,笑盈盈地说着话,又将桌上茶盏推过去。

庄随月小时候成天被他这大哥逗弄欺负,暗地里咬碎了牙,日日盼着能再得个弟弟,等到楚瞻明入府,更是将亲近之意写在脸上。

庄随月平日里自在惯了,总爱寻着机会跑到清凉山上去打搅他修行,也不管别人眼色来往,又或者里外风言风语瞧不上他亲近这打秋风的破落户。

好在楚瞻明同他一样并不在意人言,更是一向拿自己当外人,哪怕私下里也只称“世子爷”、“三公子”,叫人挑不出错处。此刻楚瞻明拿捏着分寸,先谢过世子爷的茶水,才道:“三公子赤诚以待,瞻明受之有愧。”

庄随玉被他这一番格外生分的话逗笑了,无奈道:“都是自家兄弟,瞻明同我们当真见外。”

“好了。”吴王懒看他们你来我往地客套,直接出言打断。

吴王府子嗣单薄,世子行仕途,四公子走江湖。唯有三公子性子懒怠,玩乐之心关也关不住,当年被吴王打瘸了一条腿,叫人搀着也要出去喝茶听戏。吴王怒了再怒,最终怒而放弃,随他自个儿逍遥。

眼风将楚瞻明上下一扫,吴王道:“老四这趟回来,总算是壮实了些。”话中一片关爱之意,好似对这位贤侄当真极为看重。

楚瞻明面上浮出些含蓄的笑意来:“劳王爷挂心。”随后就主动开口,将这大半年来的事情细细道出。

楚王周诚出身粗鄙,一朝跃过龙门,反而无所适从,仍用行伍的路数治国,手下兵痞恃强凌弱,将百姓扰得苦不堪言,于是楚地动荡难安,四处有揭竿而起之声。

先武安节度使如今官拜大相国,手腕凌厉,接连将几名颇得楚王倚重的兵将论罪下狱,这才将风气一肃,可也使得节度使一派在朝中与楚王旧臣渐成水火不容之态。

江湖中人同样关切风云变幻。如今天下四分,维持了五十年的平衡已成了一张破布,只等一把火烧起来,便能成燎原之势。如此情势下,天下间又有何人能跳脱世外?

楚瞻明少时忧思深重,拖累了精神,不曾常居王府,而是跟随当时仍在世的吴王妃久居山中清修,机缘巧合下,被吴越剑圣山南道人收为关门弟子。

彼时他仍以秀为名,山南道人喜他心思灵秀,以瞻明二字相赠,教他“外观天地,内照本心”。他不胜感激,三叩首入了剑圣门墙,从此改称瞻明。道人又按和字辈给他起了道号“和颐”,再教他“道法自然,长生久视”。

楚瞻明悟性极高,十六岁才开始习剑,却凭借多年苦练,如今跻身一流高手行列,不输江湖中一众少年成名的天才好手,此番借了剑圣名帖入柳州,更是被饮雪山庄名刀祝风奉为座上宾。

荆楚民风彪悍,今日楚王是周诚,明日可能就成了王诚、杨诚。吴越暂无结交之意,只是不敢掉以轻心。

楚瞻明此次奉命将一支暗卫散入楚地,以商号明月楼为幌子四处走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初入楚地时,柳州一带仍是武安节度使治下,楚王揭竿后,他手中刚刚打下的桩子被冲散了大半,好不容易才重新排布下去。

现下地基不稳,轻易无法动用,他吩咐下非大事不传回,这就急急地赶了回来。

如今外头传言已换了百八十个模样,一会儿说那藏宝图是李周皇室的,一会儿又成了前朝的,还有人说那是江湖神偷从赵晋王陵里挖出来的。

楚瞻明沉吟片刻,道:“消息从北边来,看不出有几分真假。只是如今满江湖的人都在寻,这张图却连影子都没现过,私以为命人留心打探即可,若是专门为此耗费心力,倒是不值了。”

“看不出真假,那便不看了。反正不是咱家的,若宝藏是真的,自然有人着急。”庄随玉此时笑盈盈地一摊手,又转向楚瞻明道:“江湖上还出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么,你同我讲讲。”

吴王笑着骂他一句:“老大不正经。”却也懒得管教,随他们去了。

书房里窗户大开着,日头照在门帘上头,像是外头起了雾。

楚瞻明略一思索,道:“饮雪山庄庆贺庄主耳顺,广邀四海豪侠,北山剑容一前辈也到了。”

庄随玉问:“可是那位与晋太子做了同门师姐弟的女侠?”

“正是。”

北山剑与赵晋皇室素有干系,在江湖中地位非比寻常,这一遭应邀赴宴,更是备下豪礼。眼见那一抬抬贺礼从山庄正门入府,当时堂上众人心思各异,面上却装得一派热闹和乐,纷纷恭维不止。

容一未及笄便成名,乃是上一辈中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可她行事乖张,叫人摸不清底细,虽然携重礼道贺,面上却不冷不热,好似不是自个儿的事情一般。

她身边带着的一位半大少年却十分热络,替她将人情做得妥妥帖帖。他怀中抱着那柄名扬天下的北山剑,想来正是容一门下的剑侍,只是不知为何,似乎颇不得她眼缘,连冷言冷语都欠奉,随他在旁边殷勤伺候,一个眼神未赏。

堂上众人多为长辈,少有人同他搭话。楚瞻明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同墙上壁花儿一样,茶水灌满一肚子后,忽然听见有人特意点了他的名字,叫他:“和颐小子,过来给我瞧瞧。”

他抬头一瞧,正是容一。

前辈有请,楚瞻明自然过去。容一盘腿坐在椅子上,等他在旁边坐下了,先是语气熟稔地问起山南道人:“你家老头儿怎么不来?”

“师父连帖子都没接,叫人直接拿来给我。”楚瞻明无奈道,“我身边可没师弟好谦让了。”

“他倒是躲得好。”容一扑哧一笑。身旁剑侍见桌上茶盏空了,主动上前为他们添上茶水。

楚瞻明朝他微微颔首:“多谢。”

容一却说:“他乐意伺候人,你随他伺候,多余礼貌。”

剑侍眼神动了动,面上故作沉稳,只微笑鞠了一躬。

楚瞻明装作没发觉她二人之间暗潮汹涌,随口起了话头:“前辈这一回好大的手笔。”

容一啧地一咂嘴,向后仰了仰,整个人窝进靠垫里头。

她自个儿穿一身麻布劲装,袖子已洗得松垮,用一根红绳绑了许多圈,扎得不伦不类。楚瞻明向一旁看了看。那剑侍身上的料子极好,便是吴王府中,也只有世子与王爷用得起。

这样一思量,心中就有了数。他正思索着,只听容一大方道:“花的不是我的银子,再大的手笔都与我无关。”说完,她瞥一眼剑侍,哼出一声冷笑:“耳报神,我说的话记下没,回头可要一字不差地说给你老子听。”

那剑侍到底年纪小了些,也不是个泥人儿脾气,被她呛得红了脸:“你!”可是未将话说完,好似顾忌着什么,最终悻悻地闷下头去,抱着剑退远了些。

容一得意一笑,又朝楚瞻明抱怨一句:“麻烦!”

她斜靠在桌上,扯了扯他的袖子,叫他附耳过来:“和颐小子,回头同你师父说说,叫他下个请帖给我,就写邀我上山比划武功,要快快地送来。”

楚瞻明点点头:“晚辈回山后定当报给师父知晓。”至于师父应不应,那便同他无关了。

那边容一已美滋滋地盘算起来:“路上得走个两月,我先到金陵小住一阵,入秋前上山去,到时候随便同你师父比划两下,我再装作被他打伤,留在你们观里休养个十天半月。”

楚瞻明无奈道:“前辈赏光,定当扫榻相迎。”

容一瞧了他两眼,忽然伸手照着他的脑门敲了一记:“年纪不大,装什么老成,我不爱看。未及冠就这般做派,等到行了冠礼,怕不是如老夫子一般古板。”

她手掌一拂,将他脑门上的几根碎发梳到后头:“越长越不可爱了,上回见到,还愿意喊一声‘容师父’呢。”

楚瞻明低了低头,随她折腾自己的头发,听了这番抱怨,忍不住笑起来:“容师父,叫我师父听见了,又要同你吵了。”

“你师父可吵不过我。”容一放过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皱眉道:“什么破茶,怎的没味儿。”

那剑侍在旁边哼了一声:“这可是上好的明前竹叶青。”

容一将茶盏一放,横眉道:“我问你了?”这一大一小又斗鸡一般瞪上了眼,楚瞻明看热闹看得高兴,露出个促狭的笑,见容一正神色莫测地盯着自己,连忙收敛,正色道:“前辈喝惯了酽茶,叫人重新沏一壶来就是了。”

剑侍却白了他一眼,好似怪他多管闲事。

楚瞻明自然不会同他计较。容一的脸色却骤然一冷。她道:“和颐同你一般大的年纪已能在我手下走二十招,你不成器便罢了,连眼皮子也这样浅。若不是你老子就你一个儿子……”

剑侍脸色刷地一白,牙缝了狠狠挤出两个字:“……放肆!”双手却将那把剑抱得更紧了。

容一看见他这怂样,嗤笑:“我要杀你,用不着拔剑。”

周遭声音静了静,各异视线或明或暗地扫过这里。

“容师父。”楚瞻明将茶杯塞进她手里,在她的注视下轻轻摇了摇头。她孤身一人带晋太子入楚,无论如何不能声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