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平安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小平安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发电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23:20 来源:文学城

徐砚绕过宫墙,走向知行殿。

裴诠来知行殿不为读书,是为正名走个过场,因此,他每次过来,便将一些公务带来处理。

短短一阵时间,他在户部、吏部中埋下了一些人脉,徐砚便是其中之一。

七八年前,宁国公府就站队豫王,只是那时候闻风而动的,不止徐家,朝中追随先帝的老臣更甚。

宁国公府在其中,显得不是那么起眼。

如今徐砚得用,是比薛家薛铸、薛镐两兄弟好多了,宁国公夫人却时常叹息,那门好婚事没落到徐家头上。

从前徐砚不赞同母亲,可如今,他冒出一个念头,那确实是一门好婚事,只是不是对薛家,而是对豫王而言。

跨进知行殿前,他瞥了一眼门口,上回他就是在这儿,遇到的少女。

她随手给自己的蜜饯,很甜。

可她眼底太干净了,只因为不忍看到没人吃它,所以她问了他,想来那天不管来的是谁,她都会问,只是他稍微好运了点,那之后,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见到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徐砚下意识看向公主和伴读在的右偏殿。

领路的太监问:“大人,怎么了?”

徐砚:“没事。”

左偏殿中,徐砚低头迈进去,朝主座作揖:“王爷。”

裴诠虽自请了一个正六品官职,却没人敢真把他当小官对待。

等得上面一声“起来吧”,徐砚方抬起头,毕恭毕敬地禀报官吏调动:“户部左侍郎之位尚悬,政绩考核合格者一共有三人……”

说着,徐砚话语一顿。

红木案桌的奏疏案卷之上,放着两只小小的龙舟,它们一模一样,精致小巧,依偎在一处,好似在破浪后,悄悄停泊在此处,烂漫天真。

豫王自幼万众瞩目,向来低调,没人说得清楚他的爱好,他也未曾有过这样有趣的物件。

徐砚突然想起,前几日妹妹徐敏儿无意间提起的一句话:“端午过后,薛家三个姑娘,倒都持有一只小龙舟,看起来有趣得紧,我和家里几个妹妹,却是没这样的缘分了。”

他恍然了一瞬,会是她送的么?

下一刻,案桌后的少年,修长的指节拿起两只龙舟,放在手心把玩,两只龙舟在他手中,更小了。

他浓黑的眉眼,轻飘飘地睨了眼徐砚。

徐砚蓦地回过神,低头继续报着:“三人分别为……”

裴诠垂眸,将两只小舟,揣进了袖子里,想起刚刚他从平安手里,拿走她的小龙舟时,她呆住了,睁大眼睛的样子。

怎么这么好欺负。

他几不可查地弯了下唇角。

这日回到公府,平安先去春蘅院换衣裳。

青莲最早发现她的小香囊瘪了,里面的龙舟也不见踪影,青莲正奇怪呢,怡德院的雪芝来了。

雪芝笑盈盈地唤平安:“二姑娘,老太太让你过去吃饭呢。”

早一些彩芝和青莲,还会因为老太太叫平安吃饭而惊讶,如今却有些习以为常了,这么乖巧的姑娘,谁不想和她一起吃饭呢?

平安洗了手,擦过脸,就跟着雪芝去找吃的了。

今天的小孩菜烧了蜜汁酱排骨,酸甜山楂蒸糕,还有一盅甜甜的莲子汤,老太太桌上十几年未见荤腥,如今却叫小厨房给平安烧上了。

饭菜的香味,压住怡德院的苦药味。

吃过饭,平安就困了,止不住地打呵欠,雪芝说:“让姑娘在这边歇会儿吧,跑来跑去的,困了也成不困。”

秦老夫人点头:“在这歇息会儿。”

雪芝在一张榻上给平安铺了软软的褥子,给她打扇子,秦老夫人在一旁看书。

平安眼皮越来越重,突的,她微微睁开眼睛,指着放在多宝阁上的小龙舟,秦老夫人示意,绿菊赶紧拿来,给平安玩。

平安把它捏在手里,渐渐地睡了去。

雪芝巧了会儿平安,忍不住笑道:“老太太瞧姑娘睡得多安稳。”

好一会儿,秦老夫人才把书合起来,朝她看去,女孩眼睫又长又浓,在眼下打出一片晕影,她侧躺着睡,一边脸颊被压着,软乎乎的,真是爱娇非常。

突的,她攥着龙舟,眉头微微一皱。

雪芝压低声:“该是做了什么梦了。”

秦老夫人看了会儿,轻笑了下,摇头。

而平安确实做梦了,她梦到自己变成一只小小山雀,肚皮白软,毛发蓬蓬的,眼珠子又圆又黑。

突的,她在梦里看到了王爷,他抬起一只手,好整以暇地压住她的尾羽,见她不动,便作怪似的,轻轻扯着她的尾羽。

平安扑棱了下翅膀,飞不动,只好着急——别薅了,她要秃了!

没过几日,宁国公府设了一场赏荷宴,向薛家几位姑娘递了请帖,平安、薛静安和薛常安同去。

这是平安来京城后,第一回出门做客,冯夫人让人把东西都备好,连换用的衣裳都带了两身。

要不是这是姑娘们的宴席,她都想跟着去了。

薛静安道:“母亲安心,我不会离了妹妹一步的。”

冯夫人如今看薛静安,自是顺眼不少,便笑着点点头:“好孩子,平安交给你了,我向来是放心的。”

一旁,薛常安默默看着二人母女情深,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不一会儿,平安刚和祖母告别回来,她身上背着的小挎包,薛常安知道,那是薛静安缝制的。

薛常安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心烦,挪开视线。

不多时,永国公府的马车走出永安街,往宁国公府的万宁街走去。

当年宁国公府没有永国公府受圣祖器重,不像永国公府有圣祖亲题的牌匾,宁国公府的牌匾,虽也是圣祖御赐,却并非亲题。

宁国公府门面自也厚重威严,过了仪门,再走深一点,又是一番天地,绿植葱葱,三五步就是花草,繁茂非常,给暑意带来凉爽。

几个姑娘自绿竹下走来,徐敏儿当先,她笑道:“可算你们来了,方才说要开诗社,没有你们三人,定是开不了的。”

薛静安一愣:“诗社?”

徐敏儿:“怎么了,你从前也不是一听作诗,就不大乐意的人。”

薛静安看了眼平安,她事先也没听说要开诗社。

前头永国公府做过两回东,当时平安还不识字,冯夫人是尽量避开诗词歌赋的桥段,只管玩就是。

她还以为,宁国公夫人也能意会呢,然而这次诗社却避不开了。

薛常安插了一嘴:“作诗也有意思,这是个什么诗社,谁是社主?”

这时候,徐敏儿身旁,一个穿着月色妆花半袖的姑娘突的笑了下:“今日赏荷花,就是荷花诗社,社主自然是敏儿了。”

这位是武宁侯之女何宝月,武宁侯是当权派,任兵部尚书,何宝月几个兄长各有出息,得万宣帝器重。

何宝月向来随心所欲,从前还和玉慧郡主有过口舌之争。

她既然这么说,大家都点头同意,正说着呢,突的,天上落下两滴水。

平安先被滴了一粒,她抬手,又接了一粒雨,紧接着,那雨珠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

下雨了。

姑娘们“哎呀”了一声:“怎么突然下雨了?”

“这不快到六月,天也是说变就变……”

还好雨不大,众人一边笑着,以扇挡雨,聚在宁国公府院中一方亭子避雨,却也别有意境。

薛静安给平安拍拍身上的雨珠,就听徐敏儿说:“也是不赶巧,遇到这样的大雨,不过大家瞧——”

便看亭子后,就是一片莲叶,随着雨水波涌,噼啪声不断。

“真漂亮。”

“这雨成及时雨了!”

平安望着一池荷花,也看得津津有味,再想想,这里面,可以结好多莲子呢,她看得更津津有味了。

何宝月说:“那就这样,社主起头来一句,既是避雨即兴所得,咱们也无需讲对仗工整,随心便是了。”

众人:“这个好。”

徐敏儿思忖片刻:“我有了!莲叶田田接天雨,五月更胜三春景。”

何宝月:“我也有了一句: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注”

小船?平安看向藕荷深处,可惜,没有小船。

一时,众人皆做了诗句,薛静安和薛常安也随其后,薛静安说了一句后,便替平安想了一句,正待要偷偷知会平安,无奈亭子不大,再如何动作都大了些。

她正犯愁,何宝月一一点过作诗的几人,她笑道:“我说呢还缺一句,原来是二姑娘还没做。”

竟是直指平安。

平安本是向着池面莲叶,听见叫自己,她回过头来。

她身后是宽广的湖面,碧翠的莲叶,远处屋甍参差,悠悠烟雨,天光黯淡之下,愈显她肤质莹润,眼眸明澈若清泉,无端让此处景致明媚,更有种“亭不在工,有她则雅”的风流。

姑娘们饶是都知道薛家平安有鼎好的容颜,难免被晃了下神。

何宝月先回过神,叫平安:“到你了,二姑娘。”

薛静安有些着急,这下大家都看着平安,她那准备好的诗句,用不上了。

平安没回何宝月,却又看向池面,她缓缓眨了下眼,似乎在发呆。

见平安沉默,一时,众人笑语停下,都看着平安,何宝月皱了皱眉,她语调微抬:“二姑娘?”

平安依然没回。

徐敏儿笑着说:“平安妹妹许是没听到呢。”

何宝月只觉被下了面子,她一笑,说:“二姑娘进宫伴读这么久,连一句诗都做不出来么?”

薛静安:“在宫中伴读,倒也不学这些,我家妹妹说话慢,再等等吧。”

何宝月:“算了,她若从小被拐子拐走的话,不会作诗也是该的,我不该非要叫她作诗。”

这话语落,恍若惊雷,却整个亭子都炸得雅雀无声,就连事先知晓的徐敏儿,都狠狠怔住。

薛静安浑身一颤,她想回句什么,但什么都说不出来,她就没想过,薛家瞒下的事,竟被何宝月这般不留情面,直接戳破!

下一刻,只听“啪”的一声。

一言不发的薛常安上前两步,抬手,扇了何宝月一个清脆的巴掌。

而此时,平安总算想好了,她方从痴痴的状态里绕出来,学着徐敏儿,又轻又软地说:“我有了——”

“雨似珠、荷是伞,落伞听得、声声脆。”

注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下章v了,感谢大家支持www!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