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平安 > 第19章 第十九章

小平安 第19章 第十九章

作者:发电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23:20 来源:文学城

薛家三安里,每每薛静安和平安聊话,薛常安保持沉默。

她和薛静安从小比到大,平安回来了,她们两人之间这才少了摩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和解,而是她们都知道,再争,再斗,也越不过平安去。

一开始,她看薛静安按捺着性子,和平安扮姐妹,她就是想看看,薛静安能装多久的好姐姐。

然而如今,过了这么久,薛静安却没对平安暗地里做什么,竟开始替平安着想,真把自己当姐姐了。

薛常安只觉得,如此假仁假义,却不定能在戏本子里看到,真是有趣。

抱着这种心情,她从未与薛静安、平安靠近,总是游离之外的。

就算平安对玉慧说她是她妹妹,又怎么样,不过是回敬玉慧的话罢了。

丫鬟红叶给薛常安揉搓膝盖,她小声说:“这都三天了,瘀痕还没消完,姨娘太狠的心,从前就如此……”

薛常安沉默。

这还是好的,她十岁的时候,和玉慧郡主遇到,被玉慧郡主讽刺了一顿,小孩心性气不过,她没忍住以言语,回刺了玉慧。

那一回,王姨娘恨她管不住嘴,若得罪郡主,只怕更惹得冯夫人不喜,所以她不止罚她跪,还让她一遍遍扇自己巴掌,一遍遍认错。

她若扇得不重,自有老嬷嬷来扇。

那次后,她足有三日没法出门,纵然脸上的浮肿消失了很久,却又好像一直存在。

薛常安抬手,轻摸脸颊。

她是姨娘养的庶女,即使有国公府这么高的门楣,不得大太太重视,若不够出众,这辈子,又能指望什么?

而她好不容易长成,在容貌上压过了薛静安,平安回来了。

薛常安扯了扯唇角,算了,至少这个姐姐回来后,她得以进宫伴读,别的她就不多想了。

红叶刚给薛常安揉好了膝盖,外头,传来彩芝的笑声:“三姑娘,二姑娘有事来找你呢。”

薛常安连忙示意红叶把裤腿拉下来,只是下一刻,彩芝就带着平安,走进了她房中,两人都看到了她脚上的瘢痕。

薛常安不自在地缩起脚。

彩芝说:“二姑娘要写信,正好有个字不大好,大姑娘正好和太太进香去了,只能来找三姑娘了。”

平安也没提方才看到的,叫了薛常安一声:“妹妹。”

这般无视,让薛常安好受点,她生平最不爱旁人的关爱问候,她都挨过来了,再听这事后的一两声安慰,又有什么用。

于是,薛常安被红叶扶着,到长桌一旁的宽纹椅坐下,平安也坐在一旁。

桌案上,都是四书五经、女戒、女论语,摆得整整齐齐,前头平安送的小龙舟,被随手搁在一本书上。

看着就是很不爱惜。

薛常安瞥了眼平安,平安分明看到了,却不以为意,好似送出去的东西如何,与她也没什么关系。

真不知道,这个姐姐的性子,到底是冷,还是热。

自然,薛常安心里再如何想平安,也不会在彩芝面前露半点。

她问平安:“二姐姐,你想问哪个字?”

平安:“龙。”

“龍”字对一个初学写字的人来说,确实复杂了点。

红叶拿来纸笔,薛常安提袖落笔,她写着写着,一撮恶意突的冒了出来,她故意在龍字右边的三道横里,多加了一道。

反正这里除了她,没人看得懂字。

平安拿到了一张大大的“龍”字,她认真地看着它,研究了好一会儿,干脆将自己要写的信件,铺开在长桌上。

她的字相对日常女子所用的簪花小楷,大得多,每一个横折都圆滚滚的,能掐住玩似的。

薛常安不用刻意偷窥,就能直接看到她在纸上写的内容,是她来京城后所见所闻。

这封信,应该是要寄回皖南的。

薛常安心道,这个二姐姐真傻,皖南算什么地方,回了公府,理应和那边断了,不然得惹冯夫人不喜。

但平安握着笔,写得很认真,好像这是什么国家大事,是要呈送到皇帝那的。

薛常安闲来无事,不由撑着手肘,看她写。

平安正在写前几天看龙舟的事,才写到第二个龍字,她张开五指,小小叹了口气。

太复杂了。

再写到龙舟,她笔锋一转,画了一只小船,十分简单的勾勒了一圈,却和案上核雕小船一模一样,惟妙惟肖,别有意趣。

薛常安想,其实她画画还不错,至少比写字好看多了。

这时候,平安写完了龙舟的事,翻了一页纸,又画了两个简单的小人儿,其中一个写上顿顿的“姐姐”,另一个写上圆圆的“好妹妹”。

薛常安赶紧收回目光,好妹妹?她对她有做过什么好事?还有,谁在乎她怎么评价自己?

这时候,平安写完了,她嘟起嘴唇,吹干了墨水,心满意足地收了起来,对薛常安说:“我走了。”

薛常安这才又看她,说:“嗯,走好。”

红叶站在门口,眼巴巴看着两人离开,羡慕:“大姑娘被大太太带去进香,约摸是相看人家去了。如今她既有在宫中伴读的经历,又肯亲近二姑娘,太太看在眼里,自然开始看重她。”

薛常安冷笑:“你若想,你就去春蘅院,让二姑娘收你进房,别在这陪着我吃苦受罪。”

红叶赶紧跪下:“姑娘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的,只是若姑娘和二姑娘关系好点,总归不亏的。”

公府的仆役们都知道,只要对二姑娘好,就是好事,单说怡德院那个刘妈妈,镇日给二姑娘做蜜饯糕点,太太就封了好多银钱送去呢!

刘妈妈说这是本分,不肯收,老太太还替她收下了,这种事不管心意情谊是否真假,传出去多好听啊!

薛常安不想说话,拿起一本书瞧了起来。

到了黄昏,突的,红叶急匆匆回来,满脸含笑:“姑娘,我们明天起,就搬去听雨阁!”

薛常安一愣:“什么?”

听雨阁在明芜院的对面,离春蘅院也不远,但搬出去便意味着,薛常安不再归王姨娘管教,而是养在冯夫人名下。

她第一反应,就是平安跟冯夫人说了,她膝上有伤的事,冯夫人许是猜到了,因此就让她搬出来。

那王姨娘会不会被冯夫人打发去庄子里?

薛常安一急,站了起来:“是不是二姐姐说的?”

红叶知道自家姑娘要强,最受不了被人知道自己被姨娘惩罚,便说:“我是去问过彩芝的,彩芝说,平安姑娘是说了一句话:想和三妹妹一起玩。”

薛常安低头,死死咬着嘴唇,又说:“就因为她想和我玩,我就得搬出去,谁想和她一起玩?”

她语气很重,不过红叶却觉得,三姑娘并没有生气。

既是太太的命令,当晚,薛常安就把东西收拾得差不多,第二天,王姨娘冷眼看着她搬出去。

那个眼神,好似在说:早知你是不可靠的种,当日吃滑胎药就是了。

倒也不是薛常安多想,这种话,她从小听到大,此时竟也毫无伤怀,临走的时候,她还是道了一句:“姨娘,日后莫要熬夜抄佛经,对眼睛不好。”

以前,都是她替姨娘抄的。

王姨娘摆摆手,懒得多说一句话。

薛常安回过头,轻轻扯了下唇角,她其实还记得的,小的时候,王姨娘也会一边哼着歌,一边给她扎头发。

听雨阁外种了一排芭蕉,落雨的时候,滴答声不绝于耳,便由此命名。

这日是晴天,夏日芭蕉长得好,绿汪汪的。

薛常安才带着丫鬟们把东西放好,她站在听雨阁正中央,有些怔忪,她真是平安口里的好妹妹么?不然,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完全可以不用理她的,她又不像薛静安,整日往她跟前凑。

突的,身后一阵轻轻叩门声传来。

薛常安回过头,平安扶着门,她两汪清泉一般的眼望着她,一只小手朝她招了招,道:“妹妹。”

她叫她:“出来玩。”

平安记得,在皖南,找小孩玩,或者找上门,或者隔着墙嚎一声。

当有谁被醉鬼爹揍了,就赶紧集结好多好多小孩,都去叫她,得把她叫出来。

小平安总跟在张大壮后面,她一边跑,一边喘气,弱弱的声音,淹没在一群小孩的喊叫声里:“二妞,出、出来玩。”

“出来玩!”

因为被打,真的很疼。

太寿宫。

裴诠同元太妃请安。

元太妃向来清苦的面庞上,又多了几分愁容:“如今薛家平安回来,你也参政了,昨日,陛下找我谈了你与薛家的指婚。”

裴诠愣了愣,虽然已料到就在最近,但听到这话,就如一个石子掉到池中,蓦地波动起涟漪。

这倒有些新奇的感受。

所谓成家立业,是得放在一起谈的,不过,万宣帝是越过了张皇后,亲自找元太妃的,态度恭敬。

想来将来史书记载万宣帝为弟弟张罗,也是一段佳话,就是张皇后那边又是积怨。

裴诠垂眼,听元太妃说:“这门婚事,算不上顶好的。”

十几年前,万宣帝指婚时,显然只想让豫王做个闲散王爷,一世不愁富贵。

永国公府好就好在军功发家,爵位世袭罔替。

当年公爷薛瀚在都察院品级不高,但万宣帝已算好,等裴诠大婚,薛瀚定已当上左佥都御史,手握督查百官之权,名声清贵。

但也有不好的,第一代永国公随圣祖打天下,忠心耿耿,交出兵权,且定下薛家祖训:薛家后人只可从文,不能从武。

所以,永国公后人改去读书,于兵部的人脉,全都消磨殆尽,没能续上。

到如今,薛家大爷薛铸读书十分勉强,在新山书院是年纪偏大的那一批,靠着祖荫,会试考了两次,次次落榜。

二爷薛镐更是一窍不通,整日斗鸡走狗,游手好闲。

永国公府的落败,几乎是可预料到的,这也是从前裴诠漠视的缘故。

元太妃与儿子见得不多,却很能理解裴诠的心情,他从小过得并不顺遂,对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会漠然不管。

既然漠视,就是不喜,就算如今因玉慧的冒犯,罚了玉慧,也是维护豫王府的体面。

元太妃叹气,说:“陛下问了我,要不要将婚期定在半年后。”

裴诠身形不动,不着痕迹地握了下指头,他声音淡淡的:“母妃的意思是?”

元太妃:“我想着,你从前也不太看得上薛家,便先替你回绝了。”

裴诠:[裂开][裂开][裂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