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枭姬驯鹿记(三国) > 第29章 当年

枭姬驯鹿记(三国) 第29章 当年

作者:钟子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1 01:49:20 来源:文学城

日落时分,宴会结束,鼓乐喧嚣渐渐散去。

陆议陆绩与相识的世族长辈道别后,正往府外行去,忽闻一声“陆公子且慢”,转身一看,是一个侯府侍女追了上来。

陆绩面露疑惑,陆议却是瞬间认出来,她是孙尚香的贴身侍女。

冬歌微笑着福身行礼,上前一步,低声道:“郡主有请,陆公子请随奴来一下。”

陆议敛眉还未回答,陆绩便冷笑一声,望着大堂的方向道:“礼记有云,男女不杂坐,不亲授,看来侯府上下连这基本的礼教都未学过。”

冬歌双眉一蹙,但想到郡主的吩咐,还是极其有涵养地笑道:“郡主就在廊下,只是有几句话想问陆公子。”

陆议垂眸沉吟片刻,温声道:“阿绩,你先去马车上等我。”

陆绩皱眉看向他,本想劝阻,可心知他已经决定的事,便再难更改,只得重重哼了一声,挥袖离去。

孙尚香乍然知晓陆孙两家的恩怨,内心是崩溃的,她终于明白陆绩的敌意、陆议的冷淡从何而来,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占据了她的心,沉沉的,压得她心里很难受。宴会一散,她下意识地就让冬歌去叫住陆议,但当他真的站在她面前时,她却不敢直视陆议那双清亮的眼眸,反倒想逃开。

她眼神闪躲,支吾了半饷,才找到话说,“我……我没想到你们会来。”

陆议垂下眼睑,唇角微微一弯,“实不相瞒,在下和小叔今日前来,是因为周将军。”

她面露诧异,立刻抬眸看向他,“你认识公瑾兄长?”

“有过一面之缘。”他淡笑着点了点头。那件事于周公瑾而言,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陆氏来说,却是不能遗忘的恩德。

她蓦然想到,周瑜的故乡也在庐江舒城,难道是以前大族间往来时见过面?她眼中盛满疑惑,可陆议惜字如金,并未接着说下去,她为了找话题,只好尴尬地笑了笑,继续问道:“是大族聚会的时候吗?”

刚一说完,她就看到陆议眉心微微蹙了一下,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陆议微微偏过头,将目光落到远处晚霞映照下的飞檐,静默良久,当她以为对方不会回答时,蓦然听到他柔和的声音缓缓道:“当年庐江之围,各家纷纷将老弱妇孺送出城,孙将军的军队并未阻拦,可从祖担心孙将军不会放行陆氏妇孺,正巧那时周将军也回城接送本族亲眷,从祖便拜托他将我们一起护送出了城。”

孙尚香怔怔地看着他,这是他第一次谈及当年的恩怨,虽然他的语气依旧淡淡的,听不出喜怒,但她却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如千斤重,压得她心头沉甸甸的痛。不知为何,就口不择言道:“你……恨我大哥吗?”

陆议垂眸又陷入了沉默,恨吗?当庐江城破的噩耗传回吴郡,当他听闻陆家长辈大半身亡的那一刻,自然是恨的。

可他心里也明白,身逢乱世,随处可见这般家破人亡的悲剧,袁术对庐江觊觎已久,派来攻打庐江之人不是孙策也会是别人。

凭借孙伯符的军事才能与他数倍于庐江的兵力,速战速决攻下庐江并非难事,然而整整两年围而不攻,无论是城里百姓出城避难,还是休假的官兵偷翻回城守卫,他概不阻拦。

孙伯符希望不战屈兵,尽最大可能减少双方伤亡,为庐江百姓留一条生路,亦为陆氏留下薪火血脉。而从祖宁死不降,抵抗至粮绝城破的最后一刻,以全其对大汉的忠心。

各为其主,各得其所。

这或许已是最好的结果。

陆议嘴唇微动,正欲开口,孙尚香一个激灵,急忙道:“是我冒昧了,你不用回答我。”

她暗自懊恼,他陆家长辈几乎全死在庐江,怎么可能不恨?自己也是脑抽了,竟问如此愚蠢的问题。

又是片刻无言的沉默,唯有不远处大堂外传来的人声,陆议唇畔又浮起淡淡的笑,温言道:“郡主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孙尚香心乱如麻,避开他的目光,怔忪地摇了摇头。

陆议退后一步,端正揖礼道:“那在下便告辞了。”

*

晚霞尽敛,夜幕降临,各家门户皆闭。

一身着黑衣的青年人,趁着夜色,从角门走进了吴县一座高门大宅。

他轻车熟路地找到这家人的书房,轻轻推门而入,再迅速关上,屋内无人,也未点灯,他径直走到左侧墙面前,扳动格架内隐藏的机关,转眼间一道暗门出现在格架后。

暗门后是一间不大的密室,角落里一座半人高的青铜七枝灯发出昏黄的光亮,靠墙的一排格架上,有序地堆放着众多密封的书信卷轴,格架前是一方桌案与几张坐席,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一高冠博带、神情肃穆的中年人正坐于案前,他身侧站着一位灰衣男子,年纪在二十出头,做武士打扮,抱着一柄长剑,此刻也是眉头紧拧。

黑衣年轻人进入密室后,便微笑着拱手一揖,分别向两位问候道:“盛公,许兄。”

中年人点了点头,算是回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子正啊,白日人多眼杂,老夫只好趁夜唤你前来议事,你别见怪。”

青年人撩袍正坐而下,扬唇笑道:“盛公此言真是折煞我了,小心为上,晚辈懂得。”

中年人长叹口气,愁眉紧缩,“如今周瑜回吴,孙策如虎添翼,恐怕接下来又会有一番大动作了。”

灰衣男子眼中恨意浓烈,忽然开口道:“之前算孙策运气好,逃过一劫,我们总能找到机会再行刺杀。”

中年人略带责备地看了他一眼,严厉道:“之前行动就是因你手下门客不听号令,以致失败。多亏子正当机立断,将逃回来的杀手灭口,又用令牌嫁祸陆家,这才转移了吴侯府的视线,你还不吸取教训?”

灰衣男子冷冷地瞥了一眼被唤作子正的青年人,“被灭口的不是他手下,当然果断。”

黑衣青年被讥讽也不恼怒,并未理会他,从容微笑道:“盛公无须过于忧虑,孙伯符势头虽盛,但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山越为乱,即使是孙氏内部,也并非上下一心。”

“子正的意思是……”

“听说前不久在侯府家宴上,定武中郎将孙暠得罪了孙策的小妹,被打成重伤抬出吴侯府,后又被孙策降职削兵,定然心生怨恨,或能为我们所用。”

中年人沉思后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不过孙策对我已起了疑心,我府已被孙策派人暗中监视,以后众多事都得拜托子正出面了。”

青年人起身合手一揖,胸有成竹地笑道:“盛公放心,子正定不辱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