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 > 第4章 第 4 章

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水晶翡翠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8-14 04:15:48 来源:文学城

第四章:真养眼呢

闻夏看到了闻老太太和闻明的脸色变化,知道他们又误会她了,果不其然,闻明很生气地问:“你是不是又要给徐知青送肉吃了?”

“不是。”闻夏立刻否定。

“你那想干什么?”闻明紧跟着就问。

闻夏实话实说:“我想赚点粮票。”

“我们都有粮了,还要票干什么?”

“想让粮票再生些粮票出来。”

“你净说瞎话!”说这话时,闻明不仅仅是生气,嫩嫩的声音里还带着埋怨:“就会骗人!”

闻明有些婴儿肥的小脸,气的都成了一只小包子了。

闻夏哭笑不得,转而看向闻老太太说:“奶奶,我真的不是为了徐知青,我说过了,我对他一点心思都没有了,我真的就是想要赚一些粮票,贴补家用。”不然以后会经常性地饿肚子。

“怎么赚?”闻老太太问。

“我还不确定。”她只是有个隐约的想法而已。

“不确定?”

“嗯。”

“不确定你就卖麦子?”

“总要去试一试。”

“你知不知道二十斤麦子有多珍贵?”

“那我就要十斤。”闻夏退一步说。

“……”闻老太太顿了一下,又问:“我要是不给你,你是不是就偷偷地拿了去?”

“不是。”闻夏很真诚地说:“奶奶,我不会再做以前那样的事儿了,你不给我,我就不要了,绝对不会再偷偷地拿了。”

闻老太太不作声了。

闻明将小脸偏到一旁。

片刻之后,闻老太太起身朝厨房走。

闻明跟上。

看得原闻夏伤了闻老太太闻明的心,他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自己。

闻夏自知不能太着急了,赶紧收起卖麦子的心思歇了,主动上前做饭,动作利落地把剩下的红薯饼和红烧肉,做了半锅的红薯面丁肉汤。

祖孙三人吃饱之后,开始淘洗新麦子,晾晒在院子。

一个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照下来。

等到下工的时候,麦子上的水全部晒干了。

闻夏闻明跟着闻老太太来到生产队的石磨前,磨了二十斤的麦子,磨出来十七八斤的面粉。

当晚就吃了一顿白面馒头。

也就只能吃这一顿。

接下来肯定是拿一斤麦子换数斤红薯,继续吃红薯饼豆酱野菜什么的,这是闻夏可以预见的,同时她也知道哪怕把麦子都换成数倍的红薯了,他们的红薯还是不够吃,她想改变困境的念头又一次冒起来。

晚上躺在木板床上,闻夏再一次思考自己的计划。

忽然听到门口传来声响。

她转头一看,看到闻老太太。

“奶奶。”闻夏立刻坐了起来。

闻老太太走了进来,递给闻夏一个自缝的化肥袋子。

闻夏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

“十斤麦子。”闻老太太说。

闻夏惊讶地看向闻老太太。

闻老太太说:“你从小到大就是这样,不撞南墙心不死,不给你麦子,你肯定又会想别的办法,拿去吧,撞到南墙了,你自己就回头了。”

闻老太太把袋子递给闻夏。

闻夏伸手接过来,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情。

她的奶奶也是这样的。

每次她提无理的要求的时候,奶奶强硬的拒绝,接着又温暖地抚慰她,换一种方式给予她想要的,此刻她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心里又暖又酸。

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闻老太太叹息一声说:“都怪我以前带你去了几次黑市,你现在三天两头朝那边跑,你要知道,黑市就是黑市,要是碰巧遇到公安了,会抓你进局子的。”

“我知道。”闻夏点头。

“这次失败了,就别朝那个地方去了。”闻老太太说。

“好,奶奶,我都听你的。”闻夏笑着答应。

“睡吧。”

“奶奶。”闻夏拉住闻老太太枯瘦的手。

闻老太太转头望向闻夏。

闻夏认真地说:“奶奶,我不会再惹你生气,我一定会让你和明明过上好日子的。”

闻老太太说:“只要你和明明好,奶奶就好了。”

闻夏笑着点头。

闻老太太到底是疼爱孙女,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闻夏的头。

闻夏心里暖的不得了。

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还没有离异,爷爷奶奶就去世了。自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感受过亲情,没有被重视过。

可是现在她从闻老太太身上得到了。

闻老太太走后,她把十斤麦子藏起来,躺在床上觉得这个物质贫瘠的时代也有美好的地方。

她嘴角带笑地进入香甜的梦乡。

第二天她去生产队上了半天的工。

中午在家吃了两个烤红薯,一个人去石磨处。

把十斤麦子磨成了九斤多白面粉。

用筛子过滤一遍,只有七斤多点纯白面粉。

她找出一个闻老太太自制小化肥袋子,装了五斤白面粉。

在闻老太太闻明离开家门以后,她才抱着五斤白面粉,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来到县城。

这时候的县城虽然不能和后来的比。

但是却比乡下繁华很多。

到处都是砖瓦房。

什么供销社、国营饭店、照相馆的也都有。

街上男男女女身上的补丁也少了很多。

闻夏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不免有些好奇。

不过她这次的目的是去黑市,她就没有再多看。

凭着原闻夏的记忆,七转八拐地走过一条条冷情的胡同,在她怀疑自己可能走错路时,一转头,看见一条热闹喧哗的小胡同。

胡同里有很多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

有的两手空空,有的挎着竹筐,有的提着网兜,有的捧着一个盆等等,红薯、红糖、麦乳精的都在这个胡同里出现了。

这就是这个时期的黑市。

它某种程度上调和了计划经济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人有钱没票买不到粮食,有的人有票没钱又办不了事儿,于是在这儿中和一下,互相解决问题。

闻夏本来打算换粮票或者糖票的,但是她把胡同来回走了一遍之后,她的想法改变了。

“小姑娘,你抱的什么,粮食吗?”

不等她出手,就有人询问她了,她转头一看,是个穿着灰蓝色上衣的老人,她小声回答:“是粮食,白面。”

老人一听,眼睛发亮:“白面?怎么卖?”

闻夏说:“不卖。”

老人眉头一皱:“不卖你来这儿干什么?”

闻夏接着说:“我来换东西的。”

“换什么?”

“红糖。”

“怎么换的?”

“四斤白面换一斤红糖。”

“太贵了。”

“这儿的东西有便宜的吗?”闻夏反问。

据她所知,城里的一些工人每月拿十多块左右的工资和微薄的粮票,通常粮票吃完了,钱还有不少,所以愿意化大价钱来黑市买粮食吃。

估计老人就是这一类型的。

“我看看你的白面。”老人说。

闻夏把面袋解开给老人看,说:“自家磨的,筛过一遍的。”

老人也看出闻夏做工的精细,比黑市里倒爷的白面良心太多了,他问:“非得红糖换不可?”

闻夏点头。

老人心里犹豫了一下,接着下定决心说:“你等着,我马上过来找你,等着我啊。”

“好。”闻夏站着没动。

没一会儿,老人真的拎着一斤红糖过来,递给闻夏,爽快地说:“给你,换四斤白面。”

闻夏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做成这个买卖了。

是运气太好了吗?

她爽快地给了老人。

老人掂量了一下手里的白面的重量,目光落向闻夏手里的一斤白面粉。

闻夏抱紧一斤白面说:“这一斤还有用。”

老人没再说什么,拎着白面走了。

闻夏又在黑市逛了一圈,从各个方面观察研究这个黑市的种种,心里有个大概之后,她用一斤面粉跟一个小孩子换了他们家晒的数颗红枣、一些红薯和一个鸡蛋。

这才从黑市离开。

五斤的白面粉换成了一斤多的红糖、红枣和红薯,手上轻松了,心里充盈了。

她步伐轻盈地向前走。

走着走着,闻到一阵阵的饭菜香、肉香。

抬眸一看,是国营饭店。

饭店门口还贴着菜单,鸡蛋面、猪肉饺子、肉包子、肉丝面等等都有,但是没有标价格。

听说价格都很贵,而且还要粮票。

闻夏没有钱也没有粮票,吃不起。

正经抬步走时,国营饭店出来数个说说笑笑的年轻人。

闻夏一眼就看到了徐汉平和张玉勤,差不多同一时间,徐汉平和张玉勤也看到了闻夏,二人皆是一愣。

“是闻夏。”张玉勤小声对徐汉平说。

徐汉平没有理张玉勤,而是直直地看着闻夏。

闻夏目光坦荡地望着这群知青。

他们大部分都是从首都过来的知青,知青们除了领山湾子生产队的粮食外,还可以到县城知青办领粮票钱,一些家境好还能得到家里人寄过来的钱和粮票,所以可以下馆子买自行车什么的。

这些人和她就不是一个世界的。

闻夏目光将要收回来时,看到一个顶级帅哥,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男知青,五官深邃,身形高大,气质出众,低头在收拾着钱包,哟,居然还真有帅哥。

真养眼呢!

不过闻夏打小就听过太多关于知青为了回城,抛弃妻子的事情,又碰到徐汉平这么个渣男,她现在对知青没有一点好感了,长得好看也没有什么用,她收回了目光。

“闻夏,你怎么来县城了?”徐汉平开口问。

“想来就来。”闻夏硬邦邦地回一句,抬步就走。

她不管身后那群知青询问自己是谁,拐个弯,踏上了回山湾子生产队的大路。

听到背后叮铃铃的自行车车铃铛响。

她头也不回向前走,看见两个知青共乘一辆自行车,迅速地超过自己。

就在这时候,一辆自行车忽然停在了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