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荣城,一个算是半知识分子的家庭,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中学老师。
为什么说是半知识分子的家庭呢?因为我妈妈家是祖上往上数三代的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妈妈是第一位出来的大学生,她迈出了农村的泥坑,踏上了教书先生的行列。
听她说,奶奶不止一次抱怨,妈妈辱没了她谢家的门楣,让谢家沦落到半知识分子的行列。
爸爸是接受过新时代洗礼的大学生,对于他们口中的门第没那么多偏见,据说当初看上妈妈,不仅仅是因为她是老师,还因为她长得漂亮。
后来爸爸调侃,说妈妈不仅没拉低他家门第,还让谢家颜值哐哐上了几个档次。
妈妈虽然出生农村,却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瘦高个,有文化,(还是当年那个时代的文化人。)这样的姑娘,打着灯笼都难找,何况还是在村里。
据说外婆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结果被爸爸捷足先登,虽然那个时候妈妈的岁数有点大。
加上妈妈对爸爸也有好感,所以两家家长都在忐忑的情绪中让他们结了婚。
奶奶不喜欢这样的儿媳,觉得和谢家门不当户不对,外婆担心妈妈嫁过去受婆婆的气,于是在结婚当天,除了爸妈那对新人高高兴兴地,双方家长都是一片愁容。
好在后面爸爸是真的很爱妈妈,也很维护妈妈,从中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调色机,楞是让他们把日子过了起来。
刚结婚那几年,奶奶便催着爸妈要孩子,但是那会儿爸爸才参加工作不久,觉得现在就要个孩子,不仅不能给他们很好的生活环境,还影响两人评职称,所以每次奶奶来家里,爸爸都会说自己还想着早点当教授给敷衍过去。
奶奶见自己儿子这里没戏,便转头找上了妈妈,妈妈早就和爸爸商量好了一套说辞,答复奶奶也是滴水不漏。
以至于奶奶在她的老姐妹那里被人看不起,总是有意无意的找妈妈的茬。
刚开始其实大家都没在意,真的就是为了事业而选择暂时放弃家庭而已。
可时间长了后,连外婆也担心,再这样下去,妈妈会被人戳脊梁骨,于是逮上自己院里养的鸡鸭就进城找了女儿。
苦口婆心地说明来意,也是想让他们去看看,到底是双方哪个身体不对劲,反正家畜什么的她包了,只要这两口子好。
结果妈妈笑着说了她和爸爸的计划,但外婆还是很担心。
关于这个女婿,她是很喜欢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还因为他没看不起她是农村人,每次和女儿回乡下还会下地去帮忙干活,走的时候还约定好下次还回来,村里没人不说妈妈嫁了个好人。
可再好的人,如果没有孩子,那也是白搭,她就不说了,单是亲家母那样的老顽固,也得把两人给闹散了。
所以农闲的时候,外婆经常进城,给他们送些蔬菜水果,顺便和妈妈打打预防针,就这样持续到爸妈结婚的第五年。
爸爸的工作有了起色,妈妈又一次评上了优秀教师,两人的存款也够他们养孩子了,于是两人一商量,是时候准备要孩子了。
可老话说得好,想要的时候,天使不一定会降临。
一开始,奶奶听说爸爸妈妈准备要孩子了,高兴得恨不得拿喇叭到处宣传,每周都往儿子住处跑,连续大半年,风雨无阻。
可人就是这样,当你急着要孩子的时候,反而那孩子就不容易怀上。
在一家人折腾一年后,妈妈意料之外没有怀上,爸爸和妈妈分别在两家医院看了医生,得到的结论都是两人都没问题,说大概是心里压力大造成的。
可两人都是心平气和安排的生活,真没什么压力。
所以在公开备孕的第一年,两家人相安无事。
公开备孕的第二年,奶奶慌了,各种给妈妈找医生,正规的不正规的都给安排上,外婆看了心疼,一到假期,就让妈妈回家去,免得被婆家拉着训人。
妈妈这时候也有些慌了,不仅仅是奶奶催的,更是担心是不是自己岁数大造成的。
公开备孕的第三年,奶奶发飙了,开始暗里撺掇着爸爸和妈妈离婚,并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小区里的一媒婆保媒,她似乎很肯定自己儿子会听她的话离婚。
一开始这事就是在妈妈这边进行的,据说当时妈妈还在上课,就被奶奶喊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在慌神。
后来又到爸爸的学校里去转转,跟他灌输有孩子的好处,和不能生孩子的女人不行的难处。
一开始,爸爸并没在意,直到妈妈经常被外婆接走,又因为回去乡下的时候,村里的人有些指指点点才知道,自己老婆受了多大的委屈。
将妈妈接回家后,当着双方老人的面,把他们的生育计划说了一遍,并讲就算他们这辈子没孩子,也不可能离婚。
奶奶气得红了脸,外婆感动得掉了泪。
于是备孕的第四年,外婆经常抽空就进城给两人做饭,说外面的食物没那么好,也是顺便给两人补补身体。
爸爸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只是丈母娘做啥他都吃,就这样平淡地过了一年。
直到备孕的第五年,有一天妈妈不舒服,刚起床就差点晕倒,爸爸眼疾手快把人扶住,看她气色不好,转头就给同事打了个电话换课,又帮妈妈请了假,两人一块去了医院。
医生面无表情的看了,看不出个所以然,爸爸那会儿不知道哪里来的预感,多说了一句,他们在备孕,于是医生又开了一个单子,让妈妈去做检查。
检查报告出来得很快,妈妈怀孕了,孕六周,从检查结果上来看,是双胎。
爸爸妈妈当时就激动坏了,除了感谢医生以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妈妈因为岁数大,又是双胎,怀得很吃力,在孕期六个月的时候,已经不能自己一个人去学校,爸爸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接送妈妈去学校。
就这样,又在学校里坚持了一个月,妈妈的身体越来越笨重,孕七个月的时候,停了学校的工作,开始在家待产。
因为这次一举双胎,奶奶终于没了话说,也不挑三拣四了,逢人就说自家媳妇怀了两个孙子。
只有外婆,每天担心不已,双胞胎这要是在农村生,那是要半条命的,于是外婆进城的次数越来越勤,特别是待产的最后两月。
更是直接住在了家里,奶奶说什么难听的话她都不管,一心照顾着母亲。
直到某天早上,妈妈起来觉得身体不对劲,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就跟外婆说,自己见红了。
那会家里还不流行待产包这个词,但是外婆早早就准备好了要生产的东西,和爸爸一起带着妈妈去了医院。
生孩的过程是煎熬的,妈妈痛得牙齿打颤也没哼一声,只是捏紧了产床的栏杆,骨节白得和她脸色一样,外婆拿着手帕不停地给妈妈擦着手里和脸上的汗,嘴里不停地念叨:乖闺女,痛就喊出来,娘在咧!不怕啊!不怕……。
爸爸在一旁焦急地转着圈圈,把临床一个孕妇的头都转晕了,那孕妇的老公差点和爸爸打起来。
直到护士过来喊家属将孕妇推进产房,过道里才安静下来。
于是在千禧年冬,我和妹妹在荣城寒冷的冬季出生了。
妈妈因为大出血住了院,外婆和爸爸抱着我们哭成了泪人。奶奶从长椅上起来,看了看孩子,转身就回家了。
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不高兴,这年妈妈四十岁!
妈妈在医院住了7天,身体好转后,便开始办理出院。
妇产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只要不是生死,按理说在我们出生的第二天孕妇是要出院的,但是因为妈妈大出血多住了好几天,这几天看着身体有了好转,各项指标也算正常,于是在一个早上,各位医生来查房后,就给妈妈开了出院证明。
医生嘱咐妈妈回去好好休息的时候,顺便把孩子的名字想好,到时候去医院开出生证明,几人都诶诶的应着,走的时候再次感谢了医生的救命之恩。
爸爸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辆车,又给妈妈整了个防风的大斗篷,一家人这才风风火火地回了家。
奶奶没出现,直到妈妈坐完月子都没来,爸爸气得连起名字的大事都没告诉她,觉得老太太重男轻女的思想太重,妈妈劝说还是给奶奶去个电话,但爸爸犟着没打。
外婆又心疼又为难,一边是自己女儿,觉得亲家母对自己女儿不好,心里是有怨言的,一边是女婿,女婿好得她拿他当半个儿,很欣慰,但又怕他和自己母亲的隔阂太深,也只能偶尔劝劝。
于是去医院开出生证明那天,爸妈手里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去了医院,后面跟着外婆背着大包小包孩子的东西,却没有除了爸爸以外的谢家人的身影。
从此我和妹妹有了名字,我叫谢引北,妹妹叫谢指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