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 第5章 名为朋友的幼稚行为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第5章 名为朋友的幼稚行为

作者:怀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0:50:33 来源:文学城

从济南回滨南,贺嘉岁拢共没安生待几天。

一周和邻里朋友告别,一周收拾行李,转眼就是月底。

“北京最近是桑拿天,晚上气温又降得快,一定要及时增减衣物。”贺先生看向后视镜。

为了多陪女儿两小时,他特意给贺嘉岁买的机票。

机场远,父女俩能独处一会儿,该交代的都交代。

贺嘉岁一直点头,看窗外景物在倒退,很快就上机场高速。

她问:“您真会去北京出差吗?”

印象中,爸爸画下的饼太多,她总要求证一句。

“嗯,虽然待不了两天,”贺先生想了想,“大概等嘉岁开学,爸爸就到北京了。”

开学。

贺嘉岁想起运动服说的,他们这批孩子不仅要突击花样滑冰,文化课也不能含糊。

冬运中心早联系好了对接学校,该上小学的去师大附小,该上初中的去师大附中。

头顶指路牌的数字在缩小,提醒机场即将到达,破开葱葱郁郁的行道树,航站楼近在眼前。

汽车慢吞吞停下。

推开车门,贺嘉岁有些不安。

“爸爸,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那么宏伟的机场大厅,那么渺小的自己,她会很无力。

即使爸爸总说,她是个很独立的小孩。

停车场的感应门时不时响铃,庆祝相逢或惋惜离别。

贺先生和她一同下车,推着两箱行李:“爸爸也是第一次送嘉岁坐飞机,但只能到安检门外。”

“如果我被拐了怎么办?”

小姑娘的脑子里偶尔会有奇怪想法,大概被言开潜移默化。

“不会。”贺先生摸了摸发顶。

贺嘉岁被带着办手续,托行李,间隙吃了顿午餐,难捱程度堪比断头饭。

“真的会有吗?”

虽然以前也出过远门,去北京也不是第一次,但都有小朋友结伴。

她缺个同病相怜的伴。

贺先生指着标识牌,带她认字。

“嘉岁今天是特殊旅客,最受阿叔阿姨重视,一定不会有坏人。”

好吧,她勉强放心。

但等被工作人员带向安检口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掉眼泪。

她挣开行李,环着爸爸的腰,任由泪迹印上有些小贵的衬衫。

“我前几天才和言开说过,我习惯离开。”

这是她从小就反复经历的事。

但她直觉,这次和以前都不一样。

没有特定的任务,没有回家期限,她必须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在另一个城市学习、生活。

距离滨南两千公里的陌生城市。

贺先生拍拍她的背:“爸爸九月就会过来。”

哭到鼻子不通气,贺嘉岁突然止了泪意,摆出小大人模样:“距离九月还有两天。”

“九月十日。”贺先生瞅了眼日程,打包票。

工作人员催促即将开始登机,安检口的人始终不少,他们不得不拐向应急通道。

流程没有贺嘉岁想的复杂。

两分钟过关,登机口就在眼前,随后是等待。

漫长的等待。

手表指针走过两个小格,她连板凳上的不干胶都撕了干净。

问起原因,漂亮阿姨只说,还有另一名没有家长陪伴的小朋友。

检票队伍走到尾,贺嘉岁才和口中的倒霉孩子碰头。

眼前人穿了身休闲服,头发被打理过,鼻间有颗小红痣。

她已经能够做到凭痣认人。

“应逢年,怎么是你?”

她心里说不出,有种期待落空的感觉。

“我也要去北京。”

“你一个人?”

她不可避免地看向他胸前的同款UM挂牌,挂牌随动作晃了晃,好像在说:你讲废话。

机上座位是特别安排的。

为方便照看,贺嘉岁和应逢年都坐第一排。

舷窗位置不好,头顶没有小电视,他们都不说话,看着像面壁思过。

飞机转弯进入跑道,滑行,加速,让乘客享受了把不亚于过山车的极致推背感。

应逢年很快就坐不住:“你刚才很害怕吗?”

贺嘉岁摇头。

“我妈妈说,起飞时闭眼是恐高的表现。”

她放下靠背探向舷窗,力破谣言。

“哇,你看,珠江。”

一颗脑袋凑过来:“是流溪河。”

“流溪河也是要流入珠江的,”贺嘉岁狡辩,“四舍五入,就是珠江。”

最近恶补数学,她刚学会四舍五入这个概念,正愁没地方炫耀。

应逢年活学活用:“四舍五入,机场还像蟑螂。”

“你好恶心。”

恶心到连小食都吃不下,贺嘉岁把两片面包全扔给应逢年,并怀疑这才是他的目的。

好深的心计。

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上天,哪哪都是新鲜感。

但很快,贺嘉岁就觉得没意思。

G省天气不太好,窗外全是云,灰色的云,白色的云,灰白色的云。

穿过云层,还有或大或小的颠簸。

“还没溜过冰呢,不能交代在这里。”

这是她睡倒前,唯一的执念。

……

师大附小和附中离基地不远,两校是门对门。

冬运中心本着方便训练的原则,走路上学只要五分钟。

9月1日,贺嘉岁和应逢年第一次走进附小,比上课时间要早。

但走廊不见一个身影,各班早读声在暗中较量。

“他们怎么开始上课了。”

主任把他们带进教务处,解释说:“附小和隔壁附中统一步调,已经开学半周了。”

原来九月开学不是铁的纪律。

毕竟面对一屋子老师,贺嘉岁自认没哪门成绩过得去,一声不敢吭。

倒是应逢年不知道利害,先讨水喝润了嗓子,就和教务主任聊起来。

现在是上课时间,他们得等课间再回归班级。

“主任老师,我们得去哪个班?”

“你们被分在四年级(1)班,班主任是体育老师。”

听着像量身打造。

贺嘉岁问:“可以直接溜去教室吗?”

主任抿口茶,呵呵笑:“插班生,少不了自我介绍。”

这说得有道理,姓甚名谁,总要让同学知道。

但主任没告诉他们,是当着全校的面。

六个年级,三十来个班,一千多号学生,挤满整个操场。

校长的声音在教学楼间回荡:“今天,有两位新朋友加入附小的大家庭。”

贺嘉岁从没觉得这么尴尬过。

当初站上主席台领奖状,在市区展演舞蹈,也不是这样的场景。

应逢年也在犹豫:“要上台吗?”

他俩还背着书包,几天奔波暴晒,像刚下过地的农民。

贺嘉岁盯着运动鞋,话从咧开的嘴角钻出来:“敌不动,我不动。”

架不住校长招手邀请亮相,讲了相互勉励的鸡汤,最后点题:“你们是大家庭中的两员,要一起生活、成长。”

台下小朋友不管听没听懂,拍着巴掌当气氛组。

好在班主任没换场地继续折磨,只让他们介绍了姓名。

选座位也是门学问。

教室后排空了好几桌。

据好心人说,班里转走了好些同学,桌椅板凳都没主人。

在过道分道扬镳,贺嘉岁选择当窗神,应逢年选择当门神,谁也不挨着。

但等放学,他们距离同桌只剩一个座位。

奇怪呢。

“你挪过来干什么?”

“门口的拖把长小虫,垃圾桶里有垃圾。”

有理有据。

她交换理由:“窗边风大,给我吹迷糊了。”

检查清洁的班主任敲着教棍赶人:“不必要的文具留在学校,只把作业带回家。”

好吧,现在不是思考的时候。

贺嘉岁只能把他们的幼稚行为简单归结为“朋友”。

“贺嘉岁,”一个晃神,应逢年的声音已经远在门口,“放学不积极,会赶不上校车。”

“走路只要五分钟,你懒过条蛇哦。”

校园喧闹,四面八方是陌生的方言,都没应逢年那声“贺嘉岁”悦耳。

哦,最后一排的抽屉里装满了书。

是两个相邻的抽屉。

……

生活计划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五天文化课不能落。

下午四点放学,五点开始训练。

但对于对花滑一无所知的白纸,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对此,一生只和冰面打过交道的教练破天荒做了几十页PPT,从花滑的定义讲到现状。

他说,这是华夏花滑最好的时代。

男单走出温哥华冬奥会无人参赛的窘境,有陈束晰和秦森河两架马车为平昌保驾护航。

女单的尹谊萱还算亮眼,是这周期的国家队大变动后的重点培养对象。

栗桐刚升组,难度比较吃亏,但有挖掘出3A的潜力。

双人滑是最人才济济的项目。

不仅人才厚,容翡/张晨旭在这两赛季多次揽获国际大赛冠军,大有在冬奥会争金夺银的优势。

相比之下,冰舞则比较荒凉。

一号金荞麦/陈新博受伤病和难度双重困扰,安雨/廖惟和叶绍瑶/季林越时常没有消息,几乎处在半失联状态。

“所以,”教练叹口气,转折说,“体育总局尝试跨界跨项选材,改善华夏花滑的结构。”

所有孩子都被带入名为使命的荣誉情绪。

他们是被选中,寄希望改变华夏花滑的人。

只有贺嘉岁皱眉。

这些高大上的话术,她在爸爸的公司里也见识过。

甚至爸爸也有这个坏习惯。

都是说得好听。

他们的心态和那群夹克衫一样,把人当成添添补补的砖,当成玩具。

像抽积木游戏。

贺嘉岁一阵头脑风暴,没头没脑地问应逢年:“你觉得呢?”

应逢年点头:“我觉得我们不该选双人滑。”

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

贺嘉岁讨了没趣,他本来就不知道前因。

她换了个问法:“难道选冰舞,就是正确的吗?”

经教练介绍,她知道冰舞也是男女搭配的项目。

但她没想到答案,应逢年也没回答。

谁能答出这个问题呢。

冗长的理论课还没结束,贺嘉岁坐在地板上,有些犯职业病。

大好时间,开开韧带也不错。

几天没上功,自觉软开有些退步,她弹着小胯,试图激活身体。

痛感断断续续,分散心里的不平衡。

她能从几千人的竞争中拿到体校“十佳运动员”,又怎么不能从几支组合中脱颖而出呢。

她想较劲。

嘉岁宝宝从小就要比同龄人成熟[可怜]

但也经常可爱:

上语文课,往右边挪挪。

上英语课,往右边挪挪。

上科学课,往右边挪挪。

最后质问小应,你挪过来干什么[狗头]

2025.06.03

2025.07.14 小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名为朋友的幼稚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