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 第13章 哼,两种一周跳的男单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第13章 哼,两种一周跳的男单

作者:怀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4 00:56:11 来源:文学城

考级之后,离开之前,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甩开教练的时候。

六人组只向服务生打听了景点,就那么冲动地出发了。

但也不是完全随心所欲。

“海滩很远,不能去。”

“海鲜市场坑人,也别去。”

辛嵘作为半途加入的第七人,总会出来扫兴。

趁他打车,林风致一一是问。

“谁带他出来的?”

贺嘉岁没敢说话。

他们看似奔着自由出逃,但她和应逢年担心自己看不见明天的日出,偷偷把行程告诉给辛教练。

辛嵘是她找来的临时监护人。

少年才十五六岁,轮廓还残留柔和的孩子气,但眉眼有掩饰不住的疲惫感,又像成年人。

除了偶尔煞风景的发言,他还算尽职的保镖。

不止负担费用,还得时不时清点人数,像鸭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们。

到骑楼老街,孩子们越走越散。

林风致馋那两口吃的,万斯乐和项熠迷上街头电玩,贺嘉岁和应逢年抱团行动,漫无目的地溜达。

这里的建筑有些岁月,墙面比滨南的老城还要斑驳。

这里最不缺椰子。

但据说,椰子都是用来迎合游客的,本地人更喜欢喝清补凉。

自以为挖掘到隐藏美食,贺嘉岁怂恿应逢年买了两碗。

“好像我爸爸买的糖水。”

她蒯了一勺,看汤底重新滴入碗中。

“海口和滨南本来就离得不远,”应逢年咬着勺子,含糊说,“不过他们更喜欢加水果。”

和一口中药味不同。

下一站在西秀海滩,沿着滨海大道,他们看到之前错过的海景。

“现在还不是看海的最佳时机,”司机介绍说,“等六七月,夏天最盛的时候,蓝天白云就在海里。”

贺嘉岁点头。

他们都懂,他们也是生长在临海的孩子。

车窗灌进海风,也裹挟着食物的味道。

“烤生蚝。”林风致嗅了嗅。

扯到吃,司机的话也多起来:“我们这儿的海产最新鲜,你们要是去海鲜市场装本地人,生蚝都论斤卖。”

说完,他又主动教授装本地人秘籍。

听着嘴馋。

但贺嘉岁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

无论是从前的舞蹈,还是现在的花滑,她不能随意饮食。

夜市就开在海边,路边摊没有尽头,甚至还可以看到纪念品商店。

“这种商店都从义乌进货,没有纪念意义。”辛嵘说。

有道理。

贺嘉岁在店里逛了一圈,最后买了一毛钱一把的包装袋。

应逢年看不懂:“你好别致。”

贺嘉岁说着她的打算:“等回到北京,我还要买一个箱子。”

应逢年更一头雾水,眼看她从兜里掏出一把沙。

应该是在海滩随便抓的,沙质不算细腻,还有一只不规则的贝壳。

“你连沙子都要偷?”

贺嘉岁倾斜手掌,让沙粒滑进密封袋,压好封口条。

“你不觉得,这个纪念品最有意义吗?”

“或许。”

“我要把它带回去,装进我的箱子,”贺嘉岁说,“以后每去一个地方比赛,就带一件纪念品,直到把它装满。”

“那得去多少地方。”应逢年也拿了只密封袋,将她剩在兜里的沙粒分装。

还挺有趣。

“对,那时就可以证明,我们去过足够多的地方。”

参加了足够多的比赛。

无论天南海北,无论国内国外。

……

辗转岸北,星未来俱乐部依然包下酒店附近的冰场。

贺嘉岁彻底见证了这个俱乐部的实力。

“好有钱。”

到底有多厚的家底,可以为几十名学员一连包下半个月的冰。

但辛嵘说,俱乐部根本没花钱,这就是他们的训练中心。

贺嘉岁想不明白星未来和辛教练的关系,完全把辛嵘看成俱乐部的少爷。

少爷在介绍自家的商业帝国。

“对吧,我也这么觉得。”林风致找到共鸣,开始重新审视辛嵘。

哪有这样的龙套,作者多少有些不知好歹。

不过毕竟在东北,遍地是冰场的地方,买张卡就能畅滑,终于不用寄人篱下。

教练也跟了过去。

考前模拟,贺嘉岁的一级步法达到良好,是六人里最出色的。

但她永远有拖后腿的科目。

教练捧着笔记本摇头:“旋转的成功率太低了。”

这几天,贺嘉岁能一连掌握后内结环和后外结环一周跳,旋转反而更糟了。

“我每天都在练。”贺嘉岁发誓。

在此之前,她想兼顾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

毕竟节目是教练琢磨出来的,他们六人的都是同一套。

但跳跃练得越多,她发现逆时针进转越别扭。

摸不准旋转轴是小事,很多时候,她甚至找不到进入旋转的时机。

应逢年说,她这是把信心给滑没了。

她打心底不认为自己能做好逆时针旋转。

考级期限渐近,必须马上调整。

教练拍案:“燕式后右足转三,顺时针压步进转,在失速前打开前外刃,注意,弧线要给充分。”

琢磨两天,贺嘉岁发现一个事实。

旋转是她的弱项,不分方向。

即使站上考场,她的旋转位移严重,不出意外被打为轻微失误。

不过因为改了编排,她的节目多了一次半周跳和交叉蹬冰,也算加分通过。

“回北京之后,加练。”

……

贺嘉岁觉得,自己一定和星未来俱乐部有些缘分。

自从辛嵘跟着他们混了两个月,现在走哪都飘着“星未来”几个字。

甚至在回京后不久,她还拜访了俱乐部的总部。

为了协商注册的事。

新赛季将以俱乐部挑战赛打响,他们必须以俱乐部的为单位报名。

有辛教练这个门路,联系不算难。

辛教练和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谈了半天,续了两杯茶,才言归正传。

“今年改了新规,即使他们拿到考级证书,也没办法参加精英组的比赛。”

敲门砖放得高。

滑协规定,只有通过双五级,他们才能被划归精英少年组,青年组和成年组的要求则更高。

贺嘉岁抬起眼皮,轻声说:“大众组也可以。”

她不挑剔比赛的规格,只要能有踏上冰面的机会,打败别人或被打败,都无所谓。

她不是为了输赢而去。

顺利地填完信息,像已经把选手名单握在手里,离开办公室的路上,贺嘉岁在哼歌。

辛教练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参观了俱乐部。

“这里也有荣誉墙?”贺嘉岁问。

突然回忆起第一次来京,走入逼仄的室内通道,墙上高高挂起的巨幅海报昭示着华夏花滑的辉煌。

星未来的荣誉墙,比那条路更长。

“毕竟是我们招生的招牌,一定要做好。”

时间下限在几个月前,容/张刚为华夏拿到四大洲冠军。

荣誉墙延伸到展览室,贺嘉岁和应逢年很容易被最中心的展柜吸引。

“居然有金牌。”应逢年说。

两枚金牌的成色有些旧,边缘破皮。

看来不是纯金。

“这是运动员捐赠给俱乐部的,”辛教练介绍,“你们应该听说过,我国的冰舞运动员叶绍瑶/季林越,他们为国家获得了第一枚青年组大奖赛的冰舞金牌。”

贺嘉岁点头。

关于这批奥运选手的故事,她零零碎碎听到很多。

两个单人滑选手因为训练难题,毅然决然选择转项,周围的人提起,首先赞颂他们的勇气。

她好奇:“辛教练,转项很难吗?”

应逢年警觉:“你准备把我丢了?”

这说的什么话,贺嘉岁没理会。

辛成林说:“当初你们选择跨项来到花滑,难吗?”

贺嘉岁摇头。

以前,舞蹈是她的追求目标,现在,舞蹈是学习花滑的基本功,从始至终都很重要。

辛成林对她的反应很满意:“只要没有选择困难症,选择是最简单的事,难的是承担选择后的责任。”

一谈到哲学道理,贺嘉岁就皱着眉,听起来太费劲。

“简单来说,你要做到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还是似懂非懂。

照她自己理解,一旦选择一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这叫不后悔。

辛成林看她仍然迷惑不解的模样,自语说:“和你讲这个做什么。”

他示意贺嘉岁顾及身后的搭档。

应逢年真觉得自己快被抛弃了。

“我没想转项。”

回基地的路上,贺嘉岁解释了很多次。

他不听:“很有嫌疑。”

哪有正常人会听这个津津有味。

“对,转项吧,”贺嘉岁不惯着,“我转女单去。”

应逢年点头,顺着她的话呛声:“嗯,三种一周跳的女单。”

贺嘉岁咧开嘴角:“哼,两种一周跳的男单。”

……

玩笑归玩笑,贺嘉岁和应逢年在回基地前达成一致:

他们在过去一年结下深厚友谊,一定不抛弃、不放弃。

但林风致或许真遇上了问题。

一回宿舍,贺嘉岁感觉自己凋谢了。

大热的天,没开窗户,也没开空调,林风致直挺挺地倒在床上。

贺嘉岁问:“你没被杨教练扣下加训吗?”

稀奇。

“试问哪个教练忍心。”

林风致坐起,双眼还挂着红晕。

贺嘉岁被吓了一跳,张着嘴问不出声。

林风致盘腿,又抽了张纸:“我讨厌佢。”

她和盘托出,自己和搭档的关系一直算不上好。

刚来北京时,肖奇志就偶尔挑她的毛病,说她既不努力,也不认真。

今天,滑协官网张榜考级结果。

林风致的一级步法未通过,更坐实了他的说辞。

“他还说我长得高,托举不了。”

贺嘉岁一直和应逢年练双人技术,隔壁冰舞组也没落下,都在为七月的挑战赛做准备。

贺嘉岁听得生气:“他有多矮,跳起来还没冰鞋高?”

就算是真比自己矮的应逢年,都能说出一定可以托举的话。

她推开窗,任蝉鸣涌进来,像万箭破空。

“听见了吗?楼下是我们的臣民,听日去削佢。”

算伏笔吧应该[吃瓜]

2025.06.17

2025.06.18 小修

2025.07.14 小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哼,两种一周跳的男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