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听见证物说爱你 > 第3章 第二个受害者

听见证物说爱你 第3章 第二个受害者

作者:一叶落luo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7 04:27:33 来源:文学城

从城西拆迁区回来后的两天,气氛更加凝重了。

晏微将自己埋首在实验室和办公室之间,试图用繁复的检验工作和文书报告填满所有的时间,以此来压制脑海中不时闪回的情绪碎片和那双透过金丝眼镜审视她的眼睛。

毒化报告和详细的微量物证分析还需要时间,但初步结果显示,死者体内并未检出常见毒物,这让死因更加扑朔迷离。那亮蓝色的纤维和闪亮的碎片也被送去与更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等待结果的过程煎熬而漫长。

裴昀则似乎完全沉浸在了犯罪心理构建的世界里。他拥有了一间临时的办公室,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关系图、时间线和心理特征描述。并且频繁地与李队和专案组成员交流,调阅大量过往卷宗,试图寻找类似的作案模式或行为特征。

只是偶尔在走廊或茶水间遇见晏微时,会微微点头致意。

晏微甚至有些庆幸这种暂时的“相安无事”,这让她有机会喘息,重新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然而,这种短暂的平静,在第三天清晨被彻底打破。

电话刺耳地响起时,晏微刚换好白大褂,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是李队打来的,声音沙哑而急促,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晏法医,马上过来一趟!东郊,废弃的‘光华’纺织厂!又发现一具女尸……手法,很像。”

晏微的心猛地一沉,握着电话的手指骤然收紧。东郊纺织厂?和第一个案发现场几乎是对角线的城市两端!

当她驱车赶到位于城市东郊的废弃纺织厂时,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荒草蔓生,锈迹斑斑的残骸沉默地矗立在那,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尘土和织物霉变混合的怪异气味。

比城西拆迁区更加荒凉和压抑。

李队脸色铁青地迎上来,裴昀已经先到了,他正站在厂房入口处,神情凝重地观察着周围环境。看到晏微,他微微颔首,目光快速地从她的脸上扫过,没有多余寒暄。

“在里面,一个废弃的浆纱车间。”李队的声音低沉,“发现者是几个来探险的年轻人,吓得不轻。”

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昏暗的厂房内部。高大的空间里,废弃的机器投下狰狞的阴影,地面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和杂物。浆纱车间更深处,空气中漂浮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尘埃和一丝若有若无**气息的味道。

第二具女尸,就仰面躺在车间中央一小片相对空旷的地面上。

同样年轻

同样被粗糙的塑料布包裹着,但这次的包裹方式,似乎……更“整齐”了一些?

晏微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

死者穿着普通的牛仔裤和毛衣,外表看同样没有明显外伤。但晏微敏锐地注意到,她的双手指甲,似乎比第一位受害者更干净一些,像是被仔细擦拭过。

“死亡时间初步判断比上一个受害者晚大概24到36小时。”先期到达的辖区法医低声向晏微介绍情况。

晏微深吸一口气,戴上双层手套,这一次,她做了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她知道,不可避免的接触即将到来。

她蹲下身,开始进行初步的尸表检查。动作依旧专业、冷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靠近这具冰冷的躯体,都需要巨大的勇气。裴昀站在稍远的地方,没有说话,但他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她的背上,关注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当她的指尖,隔着乳胶手套,不可避免地触碰到死者冰冷的手腕皮肤时——

预期的冲击如期而至,但感觉……却有所不同!

依旧是恐惧,铺天盖地的恐惧,冰冷刺骨。但这一次,恐惧之中,夹杂了一种更强烈的、几乎能灼伤灵魂的情绪——

被欺骗的愤怒!

一种炽热的、带着巨大失望和难以置信的愤怒感,不是对陌生人的恐惧,更像是对某个曾经信任的对象的背叛所产生的、极致的愤怒和恐惧交织!

这股情绪比上一次更加复杂、更加剧烈,冲击得晏微眼前一阵发黑,胃里翻江倒海。

她强行咬住舌尖,用痛感让自己保持清醒,继续完成检查。她的额角迅速渗出冷汗,指尖的微颤被她极力控制住。

她注意到死者的耳垂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孔,但耳环不见了。脖颈处,似乎有一道极其轻微、已经几乎消退的浅红色压痕,不像是暴力所致。

“耳环缺失。颈部有轻微非暴力压痕。”她尽量用平稳的声音汇报,同时小心翼翼地提取了死者看起来很干净的指甲缝和衣物纤维的样本。

站起身时,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脚步虚浮。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适时地扶住她的胳膊,稳住了她的身形。

“没事吧?晏法医。”裴昀的声音很近,带着关切,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紧紧盯着她瞬间失血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嘴唇。

晏微像是被烫到一样,迅速而僵硬地抽回自己的手臂,拉开距离:“没事。地方有点闷。”她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避开他的视线,转向李队,“需要尽快送回中心进行详细解剖。”

裴昀看着自己空落落的手,又看看晏微刻意挺直的背影,眼神深邃。他刚才看得很清楚,她的反应绝不仅仅是“闷”那么简单。那是一种近乎生理性的不适。两次了……

现场的勘查继续进行着。裴昀的注意力也很快回到了环境上。浆纱车间……染料……他仔细检查着地面灰尘上的痕迹,试图分辨出除了发现者和警方之外的脚印。他在一个废弃的机器角落,发现了一小段被踩进灰尘里的、颜色鲜艳的丝线,不是死者衣物上的材质。

“李队,这个。”裴昀将丝线样本放入证物袋,“或许和案件能有关联。”

晏微看着那截丝线,心中那股被欺骗的愤怒感再次隐隐浮现。凶手,似乎与“纺织”这个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返回法医中心的路上,车内的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压抑。晏微闭着眼,靠在车窗上,这一次不是假装,而是真正的疲惫不堪。两次强烈情绪碎片的冲击,加上凶手的残忍和案件的扑朔迷离,让她身心俱疲。

裴昀安静地开着车,偶尔从后视镜里看她一眼。他没有再试图交谈,只是默默地调整了车内的空调温度,让暖风更柔和一些。

到达中心楼下,晏微低声道谢,准备下车。

“晏法医。”裴昀再次叫住了她。

晏微动作一顿,没有回头,只是侧耳听着。

裴昀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两个受害者,都年轻女性,死因成谜。现场处理冷静,这不是随机作案,凶手有明确的挑选标准和行为模式。他在改进,也在享受这个过程。”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的观察很敏锐,无论是现场的推断,还是对尸体细节的捕捉。接下来的解剖,任何不同寻常的发现,无论多细微,无论你觉得多……不合理,都请务必告诉我。”

他的语气不再是试探,而是带着一种基于专业判断的、近乎请求的郑重。

“我们需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方向。时间,可能不多了。”

晏微的心猛地一跳。她没有回答,只是推开车门,快步走进了大楼。裴昀最后那句话,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上。她知道,时间不多了……意味着很可能还会有下一个受害者。

而她,是唯一能“听”到受害者最后呐喊的人。

她回到冰冷的解剖室,看着台上第二具等待解读的年轻躯体,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无力感交织着涌上心头。

解剖刀在灯光下泛着寒光,新的轮回即将开始。而这一次,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死者的愤怒与恐惧,还有来自凶手的、步步紧逼的冰冷威胁。

第二解剖室的光线比往常似乎更加惨白,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气味也压不住那股新添的、来自废弃工厂的霉尘与死亡交织的独特气息。

第二具女尸,代号“东郊受害者”,静静地躺在不锈钢台上,等待着揭示她最后的秘密。

晏微已经换上了全套防护装备,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但这一次,那种熟悉的隔离感并未带来多少安全感。脑海中反复回荡着触碰尸体时感受到的那股炽热愤怒与极致的恐惧,像余烬般灼烧着她的神经。

还有裴昀最后那句“时间可能不多了”更像一句咒语,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她知道,这次解剖必须更快,更仔细,必须找到比上一次更有力的线索。

小林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动作格外小心翼翼。

解剖程序再次启动。刀刃划开皮肤,晏微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脏器检查依旧没有发现明显的致命损伤,心脏、肺部、肝脏……形态颜色大致正常。

“重点采集胃内容物、血液和肝脏样本,做更精细的毒化筛查,包括一些罕见的有毒物质或生物毒素。”晏微吩咐道,声音透过口罩,略显沉闷。常规毒物检测的阴性结果,意味着需要扩大搜索范围。

当她检查到受害者颈部时,动作微微一顿。那道在现场发现的、极其轻微的浅红色压痕,在更充足的光线下显得清晰了一些。痕迹很细,位置在颈后发际线下方,痕迹边缘没有破皮,不像是勒痕或掐痕。

“小林,近距离拍摄颈后压痕特写,多角度。”她边指示道,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接着,是耳垂。那个不起眼的小孔,边缘很光滑,说明佩戴耳环是习惯性的。但耳环不见了。是凶手拿走了?还是挣扎中脱落?如果是凶手拿走,是作为纪念品,还是因为耳环可能暴露了什么信息?

最让她在意的,是死者的双手。指甲确实被清理得很干净,几乎看不到任何污垢。凶手在抛尸前特意处理过?这符合裴昀侧写中凶手的“冷静”和“注重细节”。但晏微没有放弃,她用更精细的工具,极其小心地刮取着指甲缝最深处可能残留的微量物质。

“这些样本,单独标记,做最高精度的微量物证分析。”她对小林说,语气凝重,“凶手可能清理过,但未必能完全清除。”

完成了所有常规检查和取样后,晏微的目光再次落回尸体全身。除了科学证据,尸体的姿态、皮肤上细微的痕迹、甚至肌肉的松弛程度,都可能传递信息。

她注意到,受害者的右脚踝外侧,有一小片不太明显的、已经淡化了的陈旧性淤青,看起来像是几天前不小心磕碰所致。这似乎是个无关紧要的细节。

但当她试图将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时,却感到一阵无力。颈后压痕、丢失的耳环、干净的指甲、脚踝的旧伤……它们像散落的珠子,缺少一根能将它们串联起来的主线。

就在这时,解剖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李队和裴昀站在门外,神情严肃。显然,他们急于知道解剖结果。

晏微示意小林继续收尾工作,自己则走了出去,在走廊里与他们交谈。她摘下了口罩,露出那张愈发苍白疲惫的脸。

“情况怎么样?晏法医。”李队迫不及待地问。

晏微将主要的发现客观陈述了一遍:无明显致命伤、颈后特殊压痕、耳环缺失、指甲被清理、以及需要等待精细毒化结果。

“颈后压痕?”裴昀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点,他拿出手机,调出在现场拍摄的死者衣物照片——一件普通的毛衣,标签是柔软的布料,不太可能造成那种压痕。“不是衣物造成的。”

他沉思片刻,看向晏微:“除了这些物理痕迹,晏法医,你对这名受害者,有没有什么……整体的感觉?比如,和第一位受害者相比,凶手对待她的方式,有没有让你觉得……不同?”

他又来了。

晏微的心瞬间揪紧。她感受到的不同太明显了——那强烈的被欺骗的愤怒。但这能说吗?怎么说?说我觉得受害者死前非常愤怒,这听起来像疯话。根本不会有人信,法医就是靠数据说话的。

她垂下眼睑,避开裴昀探究的目光,选择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回答:“凶手的处理手法更……‘熟练’了。包裹尸体的方式,清理指甲,都显得比上一次更从容。可能……凶手在第一次作案后,获得了某种‘经验’。”

这确实是她的客观观察。

裴昀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反驳,他转向李队:“李队,两名受害者的身份核查有进展吗?”

李队叹了口气:“正在大面积排查近期失踪的年轻女性,但符合年龄段的失踪报告不少,逐一核实需要时间。两名受害者体貌特征有一定相似性,都是长发,身材苗条,但目前还没找到能将她们直接联系起来的点。社交关系、工作背景……都是一片空白。”

“空白就是线索。”裴昀的声音冷静,“说明凶手可能有意选择了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或者不易被立即关注的目标。这需要更强的预谋和观察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第一个案件的拆迁区,到第二个案件的废弃纺织厂。凶手对城市的废弃、边缘地带非常熟悉。抛尸地点或许不是随机选择。纺织厂这个地点,结合受害者指甲里曾出现的染料颗粒,指向性非常明确。”

“我们已经加派了人手,对全市类似的废弃工厂、仓库,特别是与纺织、印染、服装加工有关的,进行秘密排查。”李队说道,“但范围太大,如同大海捞针。”

“或许……可以缩小范围。”裴昀的目光再次投向晏微,“晏法医,假设你是凶手,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作为‘工作室’?一个需要满足抛光精细物件,又能接触到特殊纺织品,且足够安静、私密,不会被打扰的地方?”

这个问题将晏微推到了舞台中央。她不是侧写师,但她是法医,对空间、痕迹有深刻的理解。

她强迫自己冷静思考,抛开个人情绪,运用专业知识和那点见不得光的“感觉”。

“需要水源。”她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抛光和清理痕迹需要水。空间不能太小,要能容纳操作和一个……‘安静’的受害者。可能不是完全的废弃,而是半废弃,或者有合法外衣掩护的地方。比如……一个看起来正常,但内部有独立封闭空间的手工作坊、古董修复店,或者……某个看似普通的民居地下室,如果隔音很好的话。”

她一边说,一边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触碰第二名受害者时,那愤怒情绪中隐约夹杂的一丝……沉闷的回音感?就像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

这个念头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到底是基于逻辑的推断,还是情绪碎片带来的潜意识提示?

裴昀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晏微的回答,补充了一个他之前没太重视的点——水源。更重要的是,她提到“半废弃”、“合法外衣掩护”,这比纯粹寻找完全废弃的地点思路更开阔。

“很好的方向。”裴昀肯定道,这次的眼神里少了几分探究,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李队,或许我们可以调整排查重点,优先关注那些具备上述特征的场所,特别是近期有人员异常变动,或者业主行为可疑的。”

李队点头记下。

谈话暂时告一段落。李队匆匆离开去布置任务,走廊里只剩下晏微和裴昀。

裴昀没有立刻离开,他看着晏微疲惫的侧脸,忽然轻声问:“你还好吗?”

简单的三个字,只是纯粹的询问。

晏微愣了一下,抬起头,对上他镜片后那双此刻显得格外清晰的眼睛。没有了之前的锐利和审视,反而有种……不易察觉的温和?

“我没事。”她下意识地回答,声音却比刚才软了一丝。

裴昀点了点头:“这个案子很棘手,压力大是正常的。别忘了,我们是一个团队。”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专业判断和……观察力,对我们很重要。”

晏微的心微微一动。她看着裴昀转身离开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个看似永远理智、步步紧逼的男人,或许并不像她最初想象的那样,完全站在她的对立面。

团队吗?

她转身,重新走向那间充满死亡气息的解剖室。还有大量的样本需要处理,报告需要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