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 第10章 第 10 章

天幕直播我谋逆篡位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点江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21:13:09 来源:文学城

天幕还在喋喋不休:

【萧宜春第一次破功,就是被中宗气的。两人因为太子之位起了争执,在长达数年的争执中,中宗一步也不退。

萧宜春和善于纳谏的仁宗相处三十多年,突然遇上中宗这个棒槌,真是被气得险些吐血,最后直接要求退休,可惜中宗根本不理他的奏折,把人晾在原地当空气。】

棒槌这个称呼,着实把众人逗笑了。

从天幕的形容里,他们能逐渐拼凑起中宗的形象——一个执拗、刚愎自用、从不后退的人,或许他还算擅长带兵。

刚硬。

这是弘安帝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

没人看见的角落里,萧宜春的神情越发悲苦:他真的不想一直掺和皇室之事,如果可以,他一定会有多远跑多远。

既然闹得君臣不和,那么这件事一定很大条。

【不知道多年以后,萧丞相回忆当年,到底有没有后悔帮了中宗。但在当时,他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弘安三十一年,中宗被禁足。纵观宁朝江山,北狄虎视眈眈,几个亲王也并不老实。怀王世子继承王位后,一直闭门不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摆明了谁都不帮。

如果让五皇子登基,那么他能不能镇住几个如狼似虎的叔叔?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这时候,中宗几乎等同于一个摄政王的身份。以萧宜春的眼力来看,能带兵的中宗,外能镇守国门,内能震慑亲王,实在是居家旅行之必备良药。

至于让四皇子断腿这种事情……这重要吗?明明是他自找的嘛。】

五皇子心里苦。

我就真的这么没用,这天幕居然这样诋毁我?

他掐指一算,弘安三十一年,自己也快二十八岁了。

难不成我真只长年龄,不涨阅历?

旁边肩并肩的四皇子则心里更苦。

好你个萧宜春,什么叫我断腿不重要?要叫我逮住机会,一定要你好看!

【在后人看来,很难想象仁宗会轻飘飘放过中宗。但就和他的庙号一样,本就举棋不定的仁宗,在萧宜春的劝告下,只罚俸三年,随后让中宗迅速回到北疆。

有人想问,为什么仁宗不担心中宗谋朝篡位?明摆着的,他这么心眼小的人,胆大包天到把皇子变残疾,他真是什么都敢做啊!

对此,史学家的解释是……】

天幕渐渐暗了下去,片刻后,一道微光重新亮起来,原来是一盏昏黄的烛火。

众人仔细看去,这次的景象是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跳动的烛火只照亮了前方的方寸之地,一个人影背对弘安帝跪着。

【这是电视剧景化大帝选段,有部分艺术加工,但总体还算贴合历史,咱们刚好来看一下。】

画面中,弘安帝往前走了两步,他的声音有些疲惫。

“行远,我知道你是故意的。”

那背影微微一颤,片刻后,他转过身来。年轻的中宗看起来很沉默,大约也是长久的禁足中,终于磨去了他那些浮躁的气质。

他正对弘安帝叩首,只说了一句:“臣有罪。”

弘安帝没有理会他的回复。他缓步走到蒲团前,看到前方摆着的牌位,忽然笑了笑:“你倒是会装模装样。”

被烛火瞬间照亮的,不只是弘安帝须发灰白的脸,还有牌位上的几个大字。

“皇宁 孝贞安皇后 温氏神位”

弘安帝眼角的锐利触水般温和下来,抬手轻轻抚摸着牌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他道:“朕可以饶你一命。”

这番话显然没有说完,青年没有急着谢恩,而是静静等待后文。

“朕早知你为人梗介,不通权变。你一去北疆五年,穷成这样,竟也不舍得向朕求饶。”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说得太长,因此缓了口气,看着青年朴素的衣衫和袖口,这才继续道,“你这脾气,换了朕,谁能容下你?”

这不是一个问句。长久的沉默之后,青年俯身拜道:“臣知陛下多有宽容,陛下天恩,臣万死难报。”

弘安帝没有理会他这番废话,思考片刻后,继续道:“朕之五子钟钦,朕要立他为太子。你在北疆耕耘多年,想来有些心得。”

青年怔了怔,痛快承认:“北疆巡安军,是臣一手扶持。”

“朕要你世代镇守北疆、庇佑一方百姓。若无皇命,永世不得入京。”

最后四个字,说得凌厉,仿佛刀刻一般,钉在青年身上。

也似乎钉在了天幕之下,某些蠢蠢欲动的人身上。

画面定在弘安帝的眼中,渐渐淡去。天幕的声音再度响起。

【弘安帝晚年手书的悲铭帖,明确记载过他这时的心境。

他本质上是一个尊重夫妻关系的帝王,共情能力也很强,因此对于中宗的愤怒,能够理解一半。

但作为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这种理解不能作为他放过中宗的根本原因。本质原因有两个:其一,弘安帝对中宗有恩。

前面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弘安帝和中宗关系很好,虽然他把中宗撵到北疆,但中宗认同这是必然、也是必须,和弘安帝本人的需要无关。

抵达北疆后,中宗起初颓废、放任自流。直到妻子的鼓励,和来自弘安的激将法,才让他有了改变。

后来的几年里,弘安为他挡下了来自京城的明枪暗箭,中宗羽翼渐丰的同时,弹劾的奏折也能把他压死。但为表亲信,弘安只写了一封信,上面是八个大字:放手施为,无需再问。】

这是历朝历代,在外武将少有的恩典。

弘安帝有些讶异。他认真地看着天幕,然而天幕又变成了白底黑字的图片,上面只写着“施恩”二字。

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到底未来发生了什么?

难道当真是忠臣逆反么?

尚书府里,任恒狠狠道:“陛下恩加四海,我同样能辅佐陛下左右,还需要他一个乱臣贼子来作甚?”

他从武将转为文官,听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陛下骂他:“你长的是狗脑子么?!”

何曾如此和蔼过。

任恒酸溜溜的,在心里把玷污陛下真心的中宗大卸八块。

萧宜春则有些感慨一般,声音压得很低,几乎只有他一人能听见:“陛下恩德仁泽,若是重情之人,便唯有忠心耿耿,从一而终了。”

他就是因陛下的圣德,一心只为宁朝、陛下。

天幕果然也道:

【仁宗太了解他了。他知道中宗的性格,绝对不会忘记自己对他的宽容,因此也知道中宗会听从他的话。

当然,这也被庆朝略微修改,稍作抹黑,演变成后世熟知的“弘安八大罪”之一,即弘安帝阴险小人,施恩于人,其实早就等着这一刻了,好一招道德绑架!】

听到这句话,弘安帝神色未变,嘴角却微微僵硬。

历史的篡改,果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前有倒霉的盛朝,后有庄始,现在也轮到他了。

想到这里,弘安帝放松了一些。至少他的身后名还是仁,这证明大部分人依旧认可他的德行。

相比之下,跳得更高的是任恒,好似被污蔑的是他本人一般,他涨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陛下信重万分,这些无礼之人,竟敢胡乱揣度!!妄加猜测!!”

兵部侍郎已不敢说话,只能看着上司完全沉浸其中。

【中宗到底有没有被绑架成功,这是争执不休的难题。我们先来说第二个原因,也就是刚才说过的萧宜春的帮助。

在萧宜春的劝告下,本就举棋不定的仁宗,彻底偏向了轻轻放过的一方。大众一致觉得,在这个左右摇摆的过程中,其实仁宗本来就倾向于放过,只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挣扎而已。

但萧宜春出手帮助中宗,其实还有一个人背后出力。让我们在这里隆重请出——萧宜春的好孙子,和庄始被并称为中宗朝两大佞臣的萧见和,萧大人!】

座位都没坐热,萧宜春就感觉自己身上似乎有钉子。

花厅众人的视线都若有若无地扫来。原本萧宜春已经习惯了被注视,但这种略带探究的目光,尤其是皇帝的视线,让他浑身发毛。

被点名的好孙子萧见和站得比他还快,一张俊美的脸霎时青白,只能勉强维持着冷静,朝前走了几步。

周涉光明正大地在人群里嗑瓜子,借着前面人的肩膀,把自己缩在后面:“所以那个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孙子……”

破案了,还真是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

谭昭大为讶异:“这不应该啊。”

谭昭和周涉这个无所事事的纨绔不一样,他和萧见和还是有些来往,直觉这小子不像佞臣的样子。

他们的声音虽低,在寂静的空气里,却仍然被弘安帝捕捉到了。

顺着声音的来源看过去,只见两个肩膀压得极低,头挨在一起,正窃窃私语着什么。

周涉还在认真吃瓜,毫无自己已经被抓到小辫子的自觉,正要添油加醋继续往下说,忽听一声轻斥:“说些什么?!也让朕听听?”

周涉:“……”

谭昭:“……”

两人磨磨蹭蹭地站起身,片刻的沉默后,谭昭年长些许,率先道:“臣与表弟说……说,这天幕居心不良……”

周涉:“?”我说过吗!

他用余光狠狠瞪了谭昭一眼,露出个尴尬的笑容,找补道:“臣是与世子说,这天幕虽说神迹,只是似乎对许多事都一知半解……呃……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可怜见的,那萧见和平日里多么光风霁月、进退有度一人,如今站在正中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唉,我周涉,当真是天生的好心肠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