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台城春暖 > 第33章 一枝春

台城春暖 第33章 一枝春

作者:闻竹柳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18 09:49:54 来源:文学城

颜笙在画卷上落下最后一笔,江南春色跃然纸上。

天色渐暗,园中的星点灯火自花窗漫了进来,他起身点起桌案上的白瓷莲座灯。烛光摇曳,映着颜箫半明半暗的面庞。

“为父母守灵,尽人子之责,此言何意?”她缓缓开口,嗓音干涩。

“顾司徒先母钟氏,亦在那时亡故。”颜笙的声音在空荡的房中回响。

当年西凉军主力尽数被怀远军剿灭,消息传回西凉王都居延城,西凉王铁木易震怒,将责任归咎于临阵倒戈的凉州刺史。

他亲自带领剩余残兵,趁武威生乱,偷袭了顾行之的都督军府,挟持了留守后方的钟氏,以期胁迫顾修昀。

哪知派出去给顾修昀送信的武官尚未离开半个时辰,钟氏便趁人不备,一头撞在了守卫的佩剑上,待西凉王闻讯赶来时,已是血流成河。

“顾氏满门忠烈,只是如今已少有人提起了。”颜笙轻声喟叹。

颜箫听罢,良久无言。

她忆起那日曾问过他,若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在乎青史的评说,亦不在乎功名利禄,那他究竟在乎什么,他是如何回答的?

“在乎心安而已。”

当日她并不清楚这前尘往事,今日,若仍有机会站在他面前,她还想问另一句话。

值得吗?

究竟是怎样的光辉伟业,值得让他失去一路走来的这一切?

颜箫喉头发紧,说不出话。

几步开外,颜笙立在窗前,静静地看她。

阿箫自小便是活泼好动的性子,在书塾中时,向来是片刻也坐不住。若是几时见她安静坐在席上,那必然是悄悄睡着了。

可今日,他讲了这许久,她始终静坐一旁,垂着头,教人看不清神色,像一尊岿然不动的雕像,不曾有过半分不耐。

记忆中调皮的小女孩如今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颜笙心里一软。

“阿箫不妨亲自致信顾司徒,言明流民一事。”

*

那日从平乐镇带回的孙氏家仆出奇的团结,不知孙迁许了他们什么好处,还是当真毫不知情,面对廷尉狱的酷刑咬紧牙关,冯益搬出顾修昀坐镇都无济于事。

顾修昀不在乎他用怎样的方法撬开他们的嘴,可瞧着冯益愁眉苦脸的模样,还是提点了他一二:先去查清这些人的家世背景,看是否还有亲眷在世,若有,便接来好生安顿,赐宅院,置奴仆,绫罗绸缎,予取予求。过上几日,再派人日日将他们的近况传与狱中人。即便他们心志如铁,也未必能经得住这样日复一日的消磨。

对于一心赴死之人来说,考验其意志有多坚定只是徒劳,唯有不断诉说生活的美好,才能唤起他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冯益恍然大悟,正要再与顾修昀探讨一二时,宫里却来了人,说是陛下急召顾司徒,冯益不敢挽留,只好毕恭毕敬地将人送走,独自埋首钻研。

六月中的日头已有些毒辣,蝉鸣声阵阵,刺破了午后凝滞的寂静,不仅搅扰清梦,还惹得人莫名烦躁。

轺车在太极殿前落轿。

殿内不独予琰一人,除了肃王、颜太傅和杜司空,还有一人立在中央,是度支尚书曹允。

予瑢神色严肃,见顾修昀来了,向他颔首,“司徒既来,曹卿便说吧。”

殿内置了冰鉴,丝丝缕缕地冒着凉烟,曹允却恍若未觉,不停的用衣袖擦拭额间的汗。

他站出一步回话,“回陛下,先前因黄河决堤,沿途的并州、青州、兖州纷纷上报灾情,度支部便各派了一名水部郎中往这三州探查。其中派去并州和青州的人已于半月前返回,派往兖州之人却迟迟未归。微臣正欲再派人手北上,此人却于昨日夜间突然造访。”

昨夜,水部郎中陡然出现在自家书房,面容消瘦,形同鬼魅,与数月前从建邺出发北上时形容大不相同,他此刻回想起来仍是心惊。

“水部郎中率工匠先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嘉陵县,没想到才一踏入荥阳郡城,便被乔郡守软禁起来。乔郡守举止怪异,虽将几人软禁在府,却只是限制他们外出而已,并不算苛待,倒像是在掩饰什么。如此近半月,恰逢城中内乱,他便扮做府中家丁混入人群,这才有机会侥幸逃脱。发现郎中逃跑后,乔郡守立即派了府兵沿途南下,往建邺的方向暗中追捕。”

曹允说到此处,还不忘夸耀两句,以显示自己知人善任,“幸而那水部郎中为人有几分机敏,先是在荥阳城中躲藏了几日,后又折返回嘉陵县,探查一番后,才悄悄逃回京城。”

他从怀中摸出一份皱巴巴的折子,“荥阳城中灾情严重,所幸郡城四周城墙坚固,尚可勉强支撑。但嘉陵县却是惨不忍睹,屋舍倒塌,百姓流离,竟也无人将他们安置起来。此为水部郎中见闻手书,供陛下御览。”

高展上前接过折子。

“嘉陵县地势平坦,黄河流经此处,流速趋缓,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于此,使河床高出两岸数十丈,一旦决堤,农田庄稼皆会毁于一旦。”颜炳捋着胡须。

“正是。黄河流经嘉陵县郊,连日暴雨,河水决堤,倒灌入县城,致使嘉陵县灾情格外严重。”

“可这三州早已拨付赈灾银,兖州更是拨款两次,如此说来,竟无分文用于加固堤坝、防灾救民?”杜景皱眉道。

予瑢一目十行地看完手书,沉声道:“再派人北上,将乔连淮给我押回来!竟敢欺上瞒下,扣押朝廷官员,朕倒要看看,他到底还想不想做这个郡守!”

曹允脑袋都要垂到地上,下意识就要抬手行礼,一句“遵旨”已滚到嘴边,却忽然惊醒。

谁去?谁遵旨了谁就得去!

这可不是普通的出公差,这是明晃晃的火坑啊,连陛下亲派的水部郎中乔连淮都敢扣押,若此时将自己送上门去,和羊入虎口有何区别?

他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

他都能想通这一层关窍,其他人不可能想不到,但在场之人个顶个的金贵,更不可能揽下这烫手山芋。诸人静默不语,殿内一时寂然无声。

“嘉陵县百姓流离失所,那他们会去哪儿?”顾修昀忽然问。

这倒把曹允问住了,“呃……陈留郡是兖州州府,想必流民应当会去陈留郡吧。”

“应当?”顾修昀低声重复,“若是流民涌向建邺,又该如何?”

曹允一惊,“这个……不大可能吧。兖州与建邺相隔千里,又有长江天险,夏季多雨,不便渡江,他们如何会逃向建邺?”

“曹尚书如何能保证?”顾修昀凉凉瞟他一眼,“若此时建邺周围已有流民,曹尚书难道还要装聋作哑,视若无睹?”

“若真如此,自当是好生安置,偌大一个建邺,天子脚下,岂能容不下区区几个流民?若是没有,顾司徒莫要危言耸听,以免引起恐慌。”肃王面色不虞。

予瑢觑他一眼,小声道:“司徒此言不无道理,还是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水灾之后易生时疫,若真有流民在建邺周边聚集,此事便非同小可。”

“臣以为,若真有流民往建邺中来,应该开仓赈济,善加抚恤,以彰陛下仁爱之德。微臣愿协同官医署,为陛下解忧,护卫京城周全,以尽臣子之责!”曹允扑通一声跪下,顺势请缨,声如雷霆,响彻四方。

予瑢没理会他,安静思忖片刻,“若是仓中无粮呢?”

他这句声音不大,殿上诸人恍若未闻,一个个垂眸敛容,殿中再次陷入沉寂,无人回应他。

予瑢端坐高台,目光缓缓略过每一张脸。冰鉴腾起的凉烟将台下这几位肱股之臣的面容笼在朦胧中。唯有顾修昀,因站得最近,尚能将他看清,可随着沉默越拉越长,他的眉眼也在水雾中隐去了小半。

予瑢挥了挥手,凉雾便被搅散,众人的面容又清晰起来。他道了句“改日再议”,便将所有人打发走,独留下顾修昀。

“司徒方才为何也一言不发?”予瑢略带抱怨。

朝廷并无太多存粮,早在年初顾修昀推行禁酒令时他便知晓,顾修昀自然也清楚。若真有流民涌至建邺,势必要开仓赈济。若是朝廷无粮可用,自然该找有粮之人筹措。

京城之中,谁人能比朝廷有更充足的钱粮,人人心知肚明。

“若是能使士族开仓放粮,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借机削弱士族势力,可谓是一箭双雕。”予瑢揣摩其意,“司徒是因太傅和司空在此,不便言明,故而一言不发?”

他二人私下里从不讳言,故而予瑢特意留下了顾修昀,便是为了能让他畅所欲言。

顾修昀转动着拇指上的金镶绿松石指环,仍是沉默。

予瑢近来颇有进益,他不必言明,予瑢就能想出这一箭双雕之法。他理应毫不犹豫的答应,哪怕是颜炳和杜景就在眼前,他也从不避讳自己对士族的态度,直言不讳。

可他直到众人离去,都没有站出来说话。

脑海中似有一道声音在说:“士族倒台,手中职权便能回归朝廷,这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吗?”

另一道声音紧跟着响起:“可士族若是倾覆,族中之人也就随之飘零。”

念及此,他心中猛然一揪。

可他早知会有这般结局不是吗?因果轮回,天理昭昭,门阀盘踞朝堂多年,若当真一朝倾覆,岂会无人落井下石?从前他从未在意这些,今日却为何踌躇不前?

“顾卿?”予瑢见他迟迟不语,关切地唤了声。

顾修昀俯身行礼,“臣御前失仪,请陛下责罚。”

“司徒何须多礼。”予瑢丝毫不在意这些,“方才所说,是有何不妥吗?”

“并无不妥。”顾修昀声音平静,“陛下所言极是,削弱士族,理应如此,不该心软犹疑。”

*

离开台城时落了雨,日光隐去,消去几分暑热,顾修昀弃了轺车,独自驭马徐行。

细雨朦胧如薄雾,眼前似被蒙了层素纱,目光所至,到处都是乌沉沉的。衣衫氤着潮气,贴着肌肤泛起丝丝凉意,让人感觉不到雨的存在,却又真实地将人笼在湿漉漉的冷雾里。

难怪会有人觉得这梅雨恼人。

许是因落了雨,街上行人并不多,往常喧闹的街巷今日格外安静,雨声细密,沙沙作响,除此之外,耳畔唯余清脆的哒哒声,是马蹄踏在积了水的青石板上发出的声音。

拐进府山街后,吵闹声陡然入耳。

只见司徒府开阔的门前,赫然聚集了十数个乞儿,其中不乏妇孺,尖利的啼哭声混杂在呼天抢地的哀求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顾修昀勒住缰绳,却晚了一步,马蹄声踏碎了哭啼,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望过来。

这条街上只有一座府邸,着官袍骑骏马之人出现在此处,除了这座府邸的主人,还能有谁?

乞儿们先是一愣,哭喊声骤停,他们脸上出现了一种似是惧怕又似是犹豫的神情,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不知是谁先被推了出去,随后众人像是得了号令,一窝蜂地冲向顾修昀。

然而他们低估了府门前那些守卫,尚未到顾修昀近前,便被冰冷的刀剑团团围住。

岳陆一夹马肚,为顾修昀清出一条路,迎他入府。

“怎么回事?”顾修昀沉声发问。

司徒府的府兵上前领罚,“这些人不知从何处而来,自晨起郎主出门后便围在门口,怎么赶也赶不走。下官护卫不力,请郎主治罪!”

顾修昀看着一张张仰望过来的面容,微微蹙眉,“退后,别为难他们。”

府兵迟疑了一下,到底不敢抗命,一个抬手,围住乞儿的守卫便纷纷归位。

但经此一事,那些人也不敢再上前。雨势陡然转急,他们纷纷奔向街对面的墙檐下避雨。

顾修昀纵马一跃,跨入府门。

二门上的管事候在书房门口,“今日来信一封,已放到书房中了。”

顾修昀迈步而入。

书房的桌案上躺着一封信笺,上书“门下给事中颜笙”,字迹娟秀清隽。

他见过颜笙写的文书,这笔字并非出自颜笙之手。

他拆开信笺,取出其中几页纸,信中字迹与封面如出一辙,三言两语讲述了在京郊遇到的劫匪实则是北地的流寇,通篇未提及写信人身份,落款处也并未署名。

他翻到后面一页,竟是另一封完好的信笺,上书“吾妹阿箫玉展”,署名“平湖陆鸣渊”,行书飘逸潇洒,分明又是出自另一人之手。

拆开的信笺鼓鼓涨涨,似乎还藏了什么,他将它倒过来。

几息之间,香气扑鼻,一枝槐花飘然掉落,恰落在他掌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一枝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