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霜华引 > 第1章 临淄风起 隔帘知音

霜华引 第1章 临淄风起 隔帘知音

作者:映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8:25:23 来源:文学城

【阅读指南】

古典权谋风,文笔偏雅致。

主打开局 “隔帘知音”CP 与乱世中的宿命感。

男主风徽羽(隐忍智慧公子),女主姜雪霁(外柔内刚宗女)。

请您静心读满三章。若合眼缘,盼您收藏;若觉无趣,祝您找到更爱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以下是正文)---

圣朝六百六十年,凤都王权式微,天下共逐失鹿。东海之滨扶摇国,风氏推翻腐朽的姜氏而立,如鼎新烹。春分至,临淄城迎来太庙盛典「青阳祀」。

此典承古礼而设,祭告春神,祈愿海晏河清。新君风无忌欲借此吉时,铸就一口「青阳钟」,以新钟之「新声」,宣告新朝之「新声」。

“渔盐之地”的喧嚣自破晓便弥漫开来。街巷间车马如流,市肆中商贾云集,来自八方的珍奇与议论新政的士子,交织成蓬勃画卷。

自新朝推行“开海通商”以来,咸湿海风裹挟货殖气息,为这座古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前朝遗臣与新朝权贵之间的角力,却如暗礁潜藏。

此次大典,国君风无忌的邀请名单堪称微妙。名册之上,除了功勋卓著的扶摇新贵,竟还赫然列着许多前朝宗室的名讳,一道恩诏,便将他们从各地‘请’回了临淄。

其中既有如姜垣这般,因不满旧朝**而支持新朝、被赐「安乐公」虚衔的温和派;亦有如高家那般,因精于筹算、掌度支之能而被着力拉拢,已身居要职的对象。

此一番安排,明为彰显新朝仁德,暗里却是风无忌惯用的权衡制衡之术,让这些旧人看清时势,莫要再生异心。

恰逢此时,一辆马车随着人流缓缓驶入临淄城。

车内,安乐公姜垣儒雅依旧,静默如一柄收入匣中的无锋之剑,唯眉宇间深藏的隐忍,透露出昔年封国公的些许痕迹。他低声叮嘱妻女:“临淄已非往日,谨言慎行,观礼结束便回高唐。”

其妻肖氏年过四旬,风姿依旧惊人,只是眉眼间凝着一丝轻愁。她未发一语,只温柔为女儿理了理鬓角。

驿馆前,一位身着鹅黄春衫的女子静候多时,正是大司田高望之长女高玥。她发间点翠衔珠步摇纹丝不动,恰如其人般端庄。

见马车停稳,她从容敛衽,向姜垣与肖氏盈盈一礼,声音温婉清脆:“高玥见过安乐公、夫人。父亲本欲亲迎,奈何世子相召,商议青阳祀典仪,特命晚辈在此恭候,还望海涵。”

姜垣微微颔首,温言道:“大司田政务繁忙,竟还如此挂念。”

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掠过她身后代表高家权势的华丽马车,心下明了——高望之自己不便与旧臣过往甚密,便让不涉政事的女儿前来。既全世交之谊,又不落人口实。

肖氏浅笑回礼,目光中的审视却更深了一分。

待礼数周全后,高玥执起姜雪霁的手,眼中漾开笑意:“雪霁妹妹,许久不见,待安顿下来,我带你逛逛。”

姜雪霁温婉一笑:“多谢玥姐姐。”熟悉的街景与陌生的人潮交织,让她心生恍如隔世之感。

同一片晨光下,城东最为雅致的“风华楼”早已宾客盈门。

此楼临水起,上下二层。设计精巧,回廊百转。此处汇聚三教九流,更是文人雅士最爱。

一楼开阔,人声鼎沸,市井百态尽收眼底。二楼清雅,静室珠帘。既保一方清静,又能感知楼下烟火,故最得贵客青睐。

此时,一楼临窗的敞轩内,才俊们正聚在一处。最为瞩目的,便是那抚琴的白衣公子——扶摇国二公子,官拜上卿的风徽羽。

剑眉星目,丰神俊朗,一袭月白长袍随风轻扬。阳光在他身上洒下斑驳光点。

他抚琴的左手小指总在不经意间微微抬起,仿佛在风中捕捉着无形的韵律,为其清雅姿态平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风流。

琴音便如高山流水,清越悠扬,令闻者心旷神怡,竟暂时压下了楼内的些许嘈杂。

“好琴!好酒!好景!怎么可以没有好剑相和?”

一道赤色身影应声而动,纵身跃至厅中。束发的金环流火一闪,长剑已然出鞘,宛若游龙!

来人面容英挺,眉宇间自带三分爽朗笑意,正是风徽羽至交好友、北境虞有芳将军之子——虞欢喜。

剑光闪烁,与琴声相和。琴音舒缓时,剑式如流风回雪,飘逸灵动;琴音激越时,剑芒如雷霆乍惊,气势磅礴。

虞欢喜的剑舞矫健凌厉,招式间隐现沙场锋芒,引得不少宾客喝彩。

邻桌几位看似游侠的客人低声交谈:“听闻去年北境边患,正是二公子奉君命巡边犒军之时。虞小郎君当着二公子的面,献了百骑奇袭的妙计,直捣敌营主帐,解了高唐之围!君上赏识其勇,已授‘骑司马’之职,掌一部车骑,可是咱临淄城里年少有为的人物!”

另一人接口道:“可不正是!人家是正经的将门虎子,北境虞大将军之子。难怪今日巡防未见虞司马,原是休沐在此。”

又一人叹服:“难怪琴音隐透金戈之气,虞小郎君的剑势又与琴韵契合无间……这沙场过命的交情,果然非同一般!”

二楼雅间,珠帘微垂,姜雪霁与高玥正凭栏下望。

“是虞小郎君。”姜雪霁轻声道。见到他,便如见到那位接替了父亲、如今镇守高唐,同时监视自家的虞有芳将军。两家虽是毗邻旧识,但这份相识背后,却总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高玥目光随之望去,唇角含着一抹得体的浅笑,柔声应和:“虞小郎君在临淄城中,因其在北境的义勇,很是有些声名呢。”

此时,楼下琴音微微一变,似在回应虞欢喜愈发激昂的剑势,需更强的音韵相和。姜雪霁心念微动,自袖中取出一支竹箫,她抬手抚箫时,袖口露出一截少女特有的纤细手腕。

箫身色泽温润,尾端系着一缕褪色的旧穗,显是常年随身之物。她自幼受母亲熏陶,于音律一道造诣极深。

只见姜雪霁将身形向帘后隐了隐。她深知自己旧朝宗女的身份敏感,在这临淄的波涛之下,谨慎方是立身之本。

高玥虽意外,但也未开口说什么,只是一同退到帘后。

姜雪霁将竹箫送至唇边,一缕清音自二楼飘然而下。不知是否错觉,袖中那支从不离身的旧竹箫,今日音色似乎格外清冽通透,恍如冰泉漱玉。

那箫声清幽缥缈,不高不低,却恰到好处地融入了琴韵之中。音色空灵如月下流泉,清冷中带着三分暖意,温柔地托着那激昂的琴音,仿佛春雪初融时第一缕破冰的溪水,环绕山峦,伴随明月。

原本略显刚硬的琴剑合鸣,因这箫声的加入,顿时多了一份柔韧与圆融。

琴箫合鸣,意境顿生。

连楼下的一些喧嚣似乎都在这奇妙的音律中安静了几分。

风徽羽抚琴的手指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讶异与欣赏。他乐艺高超,自然听出这箫声的不凡,其人对音律的理解和气韵的掌控,绝不在自己之下。

他抬首向二楼望去,却只见到珠帘微动,一道朦胧的淡青倩影,以及那支隐约可见的竹箫。知音难觅,他心中已生结识之意。

楼下,虞欢喜的剑势也随这突如其来的合鸣而微微一顿。

箫声入耳,他手中剑势竟不由自主地随之一缓。心中蓦然诧异:这箫声…苍凉阔远,竟像是…北境的风穿过枯树林的声响。

一曲终了,余音似有灵性,在风华楼的雕花梁柱与悬垂的竹帘间袅袅回转。楼外的天光透过窗棂,映照得满堂宾客神色各异,更映出雅座珠帘后,那些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思。

而在阁楼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位身着玄色劲装的男子独自饮茶。他姿态闲适,执杯的手指骨节分明,不似舞刀弄剑,倒像文人执笔。

看似随意,目光却锐利如鹰,似不经意地扫过全场,最终与邻座一位商贾打扮的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一纸密信已借着衣袖的遮掩悄然易主。

此人,正是朔方雪域的行者廉弈,他此行潜入临淄,只为探查圣物“霜华”的风声。方才交易完成,他本欲离去,不料却被二楼雅间传出的一缕箫声攫住了心神。

这箫声空灵澄澈,非寻常乐伎所能为,吹箫者绝非普通人。他心头好奇,下意识地驻足凝神。

虞欢喜还剑入鞘,朗笑声顿时打破了这片宁静:“痛快!二公子,这是哪位知音?琴箫合鸣,真是酣畅淋漓!何不请下来共饮一杯,让我等也结识一番?”

风徽羽灼灼地望着二楼方向,扬声道:“在下风徽羽,偶闻仙音,三生有幸。琴箫相和,实乃快事!不知楼上执箫的是哪位高人?可否现身一叙?”

他的声音清朗温润,带着真诚的赞赏与期待,清晰地传入了二楼雅间。

珠帘后,姜雪霁心头微震。原来他便是那位名满临淄的二公子风徽羽。

她与高玥对视一眼,高玥点头,姜雪霁心下微动,一缕结识之念方起,便被理智压下——旧朝宗女与新朝公子,相见是否会为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犹豫间,阁楼楼梯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一名侍从神色匆匆而入,目光一扫,便径直到风徽羽面前,躬身行礼,语带焦急:

“二公子!君上急召,命您即刻入宫,同世子一同处理「青阳祀」祭典事宜,不得延误!”

风徽羽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他与兄长风伯璋素来不睦,父君此举,与邀请旧朝宗室观礼如出一辙。思及此,他心下雪亮,却唯余无奈。

青阳祀关乎国体,耽搁不得。风徽羽只得按下心中遗憾,再次向二楼方向郑重地拱手一礼,语速稍快却依旧保持着风度:“在下有急事先行一步。佳音难忘,盼有缘再会!”

说罢,与虞欢喜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便随那侍从快步离去,白色身影迅速消失。

虞欢喜却并未即刻动身,他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二楼雅间,随即招来自己的一名亲兵,低声耳语:“去,探探方才吹箫的是哪家人物,莫要惊动。”

那随从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入人群。虞欢喜这才整了整衣袍,跟了上去。

阁角处的廉弈,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深邃的目光在风徽羽离去的方向和二楼雅间之间流转片刻,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随即如同融入人群的影子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姜雪霁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箫,望着那空荡荡的楼梯口,心中竟泛起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莫名怅然。

高玥在一旁亦是默然,望着那空荡荡的位子,轻声自语:“这位二公子,当真是…名不虚传。” 她话语极轻,仿佛只是无意间将心中所想喃喃出口,随即意识到失言,微垂眼帘,恢复了端庄姿态。

姜雪霁默然不语,只是将竹箫轻轻收回袖中,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方才吹奏时的微温。

那短暂如惊鸿的琴箫合鸣,似一缕清风,出其不意地吹入了她平静已久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而那道匆匆离去的背影,以及风徽羽三个字背后所隐含的宫廷波澜,也一同清晰地印入了心底,让她愈发感到这临淄城的繁华之下,水深浪急,暗涌重重。

一次偶然的隔楼知音,汇聚了各方视线,却在这突如其来的王命与微妙的兄弟阋墙之影下戛然而止。

风徽羽与姜雪霁,这两位本非同道之人,命运的轨迹却已悄然交汇,即将身不由己地卷入那即将席卷天下的巨大洪流之中。

他们并不知道,太庙那口为祈愿海晏河清而铸的青阳钟,即将敲响的并非盛世之音,而是一段传奇的序曲。宫阙之外,风云悄然汇聚,一场交织着国运与深情的乱世悲欢,已如无声的雷鸣,滚过临淄城的上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