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盛世大隋 > 第一章 风起

盛世大隋 第一章 风起

作者:墨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6 06:39:17 来源:转码展示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xiaodiaodayacom周末七国分,合于秦;秦末楚汉争,归于汉;汉末三国霸,终于晋;晋末南北划,统于隋。

往事越千年,人多已不识。在岁月的冲洗下,有很多过往的历史已经模糊,需要后来者去一一搜集整理。此刻,我们要说明的便是那南北朝末年至隋朝的往事。关于这段往事,前人之述备矣,本不必再多笔墨。然吾观史书,却得不一结果。今把所得,撰写出来,权为个人之言。

这段故事的起点是从皇宫中一座大殿里的两个人的对话开始。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天气很好,皇宫各处的行人来来往往,看起来心情都不错。

“皇叔,这段时期,幸好有你帮忙治理国丧,要不然朕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才好。现在,先帝的丧事已经处理完毕,接下来在治国理政上,朕有一些事要问皇叔,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在皇宫的正武殿里,皇帝宇文赟坐在行榻上正与一旁坐着的齐王宇文宪说着近来的一些事。

多日前,先帝宇文邕听闻突厥人意欲南下,侵扰边关,他不顾众大臣反对,亲率大军前去,不料大军行至中途,身体不幸患病。在折返回到京城长安后,因为时日过长,医治无效,驾崩于当晚。

先帝崩,新帝立。在处理完先帝的国丧以后,这位才刚步入弱冠之年的宇文赟登上了皇位。成为皇帝以后的他,开始着手实施很久以前就在他心中存在很久的计划。

扑通一声,刚才还是坐着的宇文宪,突然间就跪在了宇文赟的身前,“陛下这样说,真的是折煞我了。为君分忧,这是臣下分内事。”

“皇叔您这是做什么,朕不过就是随便说了几句话,你何必这样。父皇在世的时候,常说皇叔足智多谋,是社稷的栋梁之才,现在正是皇叔出力的时候,还望皇叔莫要推脱才是。”宇文赟一边扶起宇文宪,一边说道。

“既是如此,那臣就说几句。”宇文宪重新坐定以后道,“现今陛下初登大宝,臣以为有两件事要做好。其一,是京城之外,那齐地虽平,但伪朝余孽还在,为防其死灰复燃,微臣希望陛下择一良臣前往那里好生安抚。说到安抚,陛下倒也不必忧心,先帝在时,便已经制定好方略,陛下只须依策而行,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等把齐地完全化入我国后,积蓄国力,等南陈有变,陛下命一上将,则天下一统不是难事。届时,海内唯一,陛下也便成就万世之功;其二,则是京城之内。近些年来,世家显贵权势日盛,臣观随国公普六茹坚有异心,望陛下要早做准备。以免到时候危及自身,祸延我大周天下。”

“皇叔是觉得普六茹坚不忠?”宇文赟带着疑惑问道。

“是的,陛下。此人先帝在位时,便想要除去,不料因为种种事端没有下手。今日陛下临朝,当继先帝之心,除却叛逆之人,让我大周天下传之万代。”宇文宪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可普六茹坚是朕岳父,女儿是朕皇后,你让朕如何下得了手。”虽然心中早已经有谋划,但此刻的宇文赟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

“陛下,姻亲又如何。陛下尝读史书,当知,汉有诸吕作乱,晋有贾后祸国。君王以天下为重,岂能以儿女私情为先。”宇文赞这个时候站起来,厉声的说道。

“皇叔,你这是做什么。莫激动,坐下来,我们好好说。你说的这事,朕一直都在想。不过,此事重大,当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宇文赟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皇叔,示意他坐下,不要那么着急。

到了此刻,宇文赞算是明白了自己这个叔叔的意思,所以才那样说道。

“陛下既然明白,那臣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凡陛下有所命,臣无不遵从。”宇文宪拜服在地说道。

在听完宇文赟的最后的话语后,宇文宪顿时明白了皇帝所想。于是干脆利落的不再多言,只说听命。也是到了这个时候,要是还不明白,那真的就算太蠢!宇文赞今日召见,不过是试探,不过是为了寻求朝中力量的支持。

“好。”

宇文赟这个时候也不再多加掩饰,很是直白的说了这个一个字。

后世史书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写道:“帝闻宪语,大喜。”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说这普六茹坚是何许人也!普六茹坚不是旁人,正是那后世隋朝的开国国君。讲到此处可能有人就要问了。隋朝的开国之君不是叫杨坚吗?你怎么能说他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诸位会这么想,那也没错,毕竟这段过往,以前的时候很少有人提及。这里,小生就给诸位讲讲。

话说北魏末年,北方大陆重燃战火,帝国一分为二。当时的行台左丞宇文泰,即后来的北周太祖,以关中大地为根据地,迎天子令不臣。在建立国家的时候,有八人功劳最大,于是北周太祖便把这几人封为八柱国,那八柱国里面的一位就是杨坚的父亲杨忠。自晋末以来,中原混乱,五胡入华,汉人地位低微。杨坚一族本是汉人,因为建有大功,于是被宇文家赐姓“普六茹”,以示恩宠。后来隋帝开国,为收人心,复天下汉姓,自己亦遂复称杨。

此刻,在另一边,随国公府,也在发生着一些事。

看着底下朝贺的这人,杨坚的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一方面,先帝骤然驾崩,这让他心底里顿时卸了一口气。别人不知道,他是清楚的。先帝虽然和他结为儿女亲家,但那是因为政治需要。先帝从心底里,是希望除掉他的。其实,说心里话,他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位英明神威,雄才大略的皇帝会轻信妖人之言把自己赶尽杀绝。什么叫自己会篡位称帝,会杀尽宇文一族。别逗了,自己放着好好的岳丈不做,去做那种没谱的事情。简直就是开玩笑,一点都不切合实际。

不过,虽然对于先帝的猜测很是不服,但谁让人家是天子,自己是臣子。除了小心应对,那也没啥子办法。现在好了,他突然驾崩,自己以后的日子应该也能好点。怎么说自己的女儿当了皇后,自己算是皇帝的岳父。再者当今的圣上也不似先帝那样神武,对自己或许不会太苛刻。

“恭喜随国公,荣升国丈,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啊。”赵昭说道。

这赵昭是什么人?说来他不过是一个相士。早年间,他曾受当时皇帝宇文邕的所托去为为杨坚看相。在看相的时候,因为被杨坚的人品所折服,所以他对宇文邕说,“坚,此人,不过将军耳,何虑之。”后来两个人在交往的时候,友情日深,关系愈好。这天,赵昭应杨坚之邀坐在随国公府钓鱼。

“是啊,是应该高兴。”杨坚看着鱼塘,随口说道。

“不过,国公还是要小心些才好。虽说先帝驾崩,但是朝中想对您不利的人也有很多。我看圣上虽然年幼,但心思缜密,您不可不防。”赵昭喝了一口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知道。不过,此事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才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奈何?”杨坚看着池中的鱼,无可奈何的说道。

就在赵昭要说什么的时候,突然,随国公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没过多长的时间,便有一名太监与数名宫廷侍卫进入府中。听到外面有声音传来,杨坚赶紧让赵昭先行离去。

来到府中后,这太监用特有的声音说道:“圣旨到,随国公普六茹坚接旨。”杨坚与府中一并人立刻跪下听宣。

“随国公普六茹坚两代忠良,为大周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现特封普六茹坚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钦此!”

宣旨完毕以后,杨坚起身。

“随国公真的是好福气,咱家在这里先恭喜了。日后您要是什么用得着咱家的地方,尽管开口,不要生分才是。”太监宣旨之后,笑着说道。

“怀恩公公哪里的话,以后是我要仰仗您才是。管家,快去库房取一些黄白之物来。”杨坚一面让这名太监坐下,一面吩咐下人。

没过多长时间,管家就回来了。

“公公,这些钱您拿着,虽然有点少,也就辛苦费,您不要嫌少,收着就是。”杨坚笑着把钱递了过去。

“国公您这也太客气了,平常的时候皇后娘娘就已经很照顾奴才们了,您这样实在是使不得。”虽然嘴上很是推辞,但是眼睛却一直盯着那银两。

“公公这是哪里话,小女在宫中就劳您照顾,这些是应该的。”

“既然国公这样说了,那咱家就收下了。”

说完,怀恩笑眯眯的把银子装好了。

“国公安顿一下府中,然后就随我入宫吧。”就在杨坚以为今天这事就算过去的时候,怀恩突然说道。

骤然闻得此话,杨坚颇有些急切的问道:“公公,我想问一下,皇上召我入宫,可还有其他的事。”

“国公放心,陛下召见您也没多大的事,不过就是谢恩罢了。”

“好,公公稍等片刻,我安顿一下,立刻随你进宫。”

说着杨坚就走入内堂,去和自己的夫人说了一些话。

“国公,已经说好了。”看到杨坚出来后,怀恩说道。

“已经好了。”

就这样,杨坚随着怀恩一起入了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