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升斗小民古代生活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升斗小民古代生活日常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和琼木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01:33:12 来源:文学城

果然接下来就是沈海问沈荷她们今天的收获了,沈荷直接将炮制好的槐花数量一说,沈海的眼睛都亮了,“五斤啊,单论炒槐花那价儿来卖都有不老少钱了吧。”

秦黍也兴奋,“外祖,今儿我一算可比上次挣得多了。这次不仅是数量上要比上次的多上一些,连带着槐花炭也比上次的多。这次槐花炭足有三斤多呢,再加上两斤多的炒槐花,那都有一百三十文呢。哪怕其中有一些质量稍差上一些的,药铺老板价儿算低一点儿,那咱们最少也能挣一百一十文左右呢。”

秦黍小账算得啪啪响,那些数字都是脱口而出,秦家几个大人都有些恍惚,心内不由同时道,这么一想,那一场水还是落得好啊,不然也不能得了这参天的造化!

在秦家都是文盲的的情况下,算一下几文钱的小账还行,一旦扯上几十文的大钱,家里的人不说都迷糊了也差不多远了。

这个时候也就经常在大集上贩鱼的沈海因为过手的钱数有一些,掰着手指花上一些时间勉勉强强能算上个大概数字出来,秦家其他人却是都不行的。毕竟古代的算术也是一门重要学科,没有在书塾受过正规教导的,这些稀松平常的小账普通农户是算不明白的。这样一对比下,可不就显出了秦黍的那场造化的可贵了嘛!

秦黍不是这几个人肚里的蛔虫,自然是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的,所以她还在自顾自地说着她的想法,“外祖,镇上离我们这里太远了,我们要是只为去卖槐花跑上这许多路程尤其还是在这儿农忙时节还是有些不值当的。您不是会捕鱼嘛,要不咱再捕些鱼一起带过去。这样不仅能多换一些钱回来,还能顺便打个掩护,不然时间长了,村里的人瞧见了我们老是去镇上总会要问上一句的,到时候……”

沈海沉吟几秒,他不得不承认秦黍考虑得比他们周全甚至他们这些大人都还没想得到的事情她居然先一步已经先想出来了。

他目光掠过一抹深思,看来他回头还是要再关照一下秦关夫妻俩,可千万不能因为秦黍的年龄和个头就还把她当普通孩子一样对待。

沈海的顾虑是有必要的,毕竟就连他有时候都还是囿于秦黍的外表,还是将她当一个孩子对待。可是在树下得过造化的秦黍却是经历过生死轮回的,要真是按每一世的年龄来算,她的年龄都要赶上他们几个加在一块儿都不止了。

沈海心里警醒一番后,也赞同秦黍的意见,“那我稍晚一点便和你爹一起去将渔网放下去。”说到这里他想起老李头的话,“老李头说他前些时候也捕了一些鱼虾,鱼倒是在家里养了几天等着大集开了在大集上卖了出去了,只是那些虾太小了,身上没什么肉都没卖出去,最后只得喂了家里的鸡。”

他们家隔壁地头的那一块田地就是老李头家的。老李头因着自家地和秦家的田地挨着,又因着他和沈海都会捕鱼所以和沈海一向交情好。

秦黍有些可惜,“咦,虾子太小是没什么肉,但大集上没有人换回家去做酱吗?”秦黍现在满脑子都是生意经,依她看小虾子也是能变出钱来的。

当然秦黍这想法是没错的,但她忘记了一点,这里是各种资源都缺乏的古代,虾子变成虾酱,多了一道工序价格自然上涨,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成本也上涨了,毕竟虾子不能平白无故地变成虾酱不是。

“虾子制酱得添糁还得加盐,这两样都不便宜。能用得起虾酱的人家是不会到大集上来的。”沈荷也是会做各种鱼鲊的人,对于这些酱制品腌制品的成本心里是门儿清。

虽然沈荷这样说,但秦黍还是没打消自个儿的念头,秦关一看她面上的表情,便道:“你是想做虾酱这门生意?”

“不止是虾酱这门生意,我们还可以将河鲜的生意都做起来。”秦黍考虑问题是系统性的,既然秀水河这条大河摆在这里,秦关会捕鱼,而沈荷会鱼鲊,这已然形成了一条自产自销的产业链了,所以不防将原有的产业链再拓展一条出来——他们还可以再发展一下河鲜烧烤业。

秦黍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秦家人都开始思考起来,沈海第一个提出问题,“咱们手上没钱也没人力。”

沈海会捕鱼这门手艺不是一天两天了,沈荷会鱼鲊这门手艺也不是一天两天,但为什么迄今为止他们从来没动过去镇上做生意的念头?

一来是因为秦关这一支劳动力不够,就分下来的田地就够家里人忙活了,没有余力再去想别的事了。这是人力不够的问题。

二是手上没有余钱。田地的收成得看天气还得看各种灾害,这里的灾害不仅限于旱灾水涝等,还有一些虫灾和稻灾。再加上现有的亩产量不高的原因,就秦关家三口人一年的忙活,交完两次税收后家里也不剩下什么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沈海沈荷秦关都算是勤勉之人,手上还会一些手艺但家里就是没余粮的原因了。手上没有余钱就没有本钱去做生意,现如今盐铁都是官营,那些腌制品单是盐一项就要不少钱了。

但这些在秦黍这里却都不是问题,她觉得本钱可以从槐花这里、还有掌柜说的那些止血的药草那里开始慢慢攒。这些东西只需要些花些人力和时间,算是成本最低的买卖了。

秦黍将这个一说,秦关和沈荷都有些犹豫。他们并不舍得将到手的钱去当作成本去够那些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生意。毕竟秦黍设想再好,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任何的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他们也不能肯定他们就能从这上面挣到钱。长久的种地的生活让他们思想趋于保守,更喜欢一些低风险最好是无风险的赚钱方式。

秦黍在秦关沈荷这里得不到支持便将目光看向了沈海,老实说,沈海也是犹豫的,但他因为贩鱼的经历在大集上算是见得多,多了一些见识,因此比秦关夫妻俩要多一些魄力。

他可能没有秦黍那一套现代人最前卫的丰富知识做依傍,但他却有更脚踏实地的生活经验。就他贩鱼的经历来说,贩鱼也是要承担风险的,毕竟鱼死了也就卖不出去了,换不到稻谷、菜蔬、布匹这些物什了。当然如果只靠这一点他还是很犹豫的,但上一次和秦黍一起去镇上药铺成功卖槐花的经历又给了他一些信心,再加上秦黍得造化这事儿,沈海不免信心就更足了一些,于是他便咬着牙点了点头。

沈海算是秦家的镇海神针,秦家的一些大事上的主儿都是他做的,而秦关夫妇俩也信服他。

这下见他也点了头,秦关夫妇也不好再说什么反驳的话,便也点了头。

于是秦家第二条的生财之道就么定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