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 第17章 第 17 章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溜溜金雀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0-01 09:35:33 来源:文学城

宋老太内心深处其实也不想分,老头子的劝阻让她有了台阶,她殷切的目光扫过大房刘有山夫妇,二房苏氏,只要他们劝一劝,她便收回这话。

可惜三人一声不吭,目光游离,不愿和她对视。

她苦笑着叹了口气,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个儿子都有分家的心思,她老太婆阻止得了么?她一辈子强势,临老不愿委屈求全,分开一段时日也好,让他们吃些苦头,晓得当家的不易,才知道她的好。

决定了分家,宋老太感觉身上被抽走了一股精神气,瞬间焉巴了许多,她强撑着一口气道:“家里分家,得所有人都到齐,等宝柱沐休回来!”

王氏怕事情有变,推出宝梁:“娘,宝柱还有一旬才回来,宝梁也认字,让他写文书锻炼锻炼。”

宋老太幽幽盯着她,她们连这最后十天也等不及。

她冷笑一声,使唤宝梁取来纸笔,一家子换到堂屋中,连躺在床上的刘有山都被抬了来,嗯,野孩子懵懂的坐在他旁边,心无旁骛的啃着鸡腿骨头。

恩,人挺齐全。

宋老太悲凉的点点头。

刘老头在地上磕了磕他的烟斗:“你们两个弟弟在城里讨生活,但家里还得给他们留一份。所以决定一分成三,我们老两口占一分,你们兄弟二人再分。”

他话还没说完,王氏急了眼:“爹,娘,村子里所有老人都是跟着长子过活,你们这样分出去,不是让村里人笑话当家的么!再说,村子里分家是按照男丁人头数的,您们这样,干脆叫他们兄弟几人饿死算了!”

说完把刘宝梁和宝强往堂屋中间狠狠一推,骂道:“娘对不起你们,养不住,你们走吧,想去哪去哪,在外面的当叫花子也比在刘家饿死强!”

刘宝梁低着头不吭声,宝强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听他娘说不要她,哇一声嚎起来。

刘老头气得拿烟斗的手抖个不停,宋老太恶狠狠呸了她一口唾沫:“你爹还没说完,你阴阳怪气给谁看,眼皮子浅的歪货!”

牵过刘宝强哄着,若不是看在三个孙子的份上,她一定要把王氏给休了。

刘有田不吭声,由着王氏闹,想劝架的刘有山干脆闭了嘴。

刘老头缓了缓,接着道:“家里一共20亩田地,分成五分,我们老两口4亩,宝柱三兄弟一人4亩,老二家没男娃,青青以后招婿,分4亩。”

老两口4亩,大房12亩,二房4亩,苏氏惊喜的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好像占了天大的便宜。

刘青青有些意外,二房竟然分了4亩地,这不符合平时宋老太的偏心哪。

王氏白了脸,凭什么!

二房一个男娃都没有,分给二房,他们有本事种么。难道靠那个如野狗一般的小孩子,他拿个筷子都不会,还指望他种田,爹娘真是老糊涂了。正要说话,刘有田悄悄拉了她一把,问道:“爹娘,家里田地分散,宝柱他们种哪块?”

刘老头沉吟了一下:“二房缺劳力,种村头靠河边那块地,浇水方便。我们老两口种靠着后山那块,每天回家,顺便背些柴火回来。剩下的,都给你们。”

他话才说完,王氏面上露出喜色:“爹考虑得周全,我们大房男丁多,过两年宝栋又是一个壮劳力,不愁担水!河边地不用担水,给二弟很合适。”

听她这么说,刘青青觉得里头肯定有猫腻,难道是靠河边的那块地有什么问题么?

刘有山日日跑山里,但地里的事他还是知道的,只要兄弟和睦,他不介意少分一些,但王氏这样占了便宜还要卖乖就恶心人了。

他冷哼一声:“大嫂既然这么喜欢村头河边地,不如换一换,我们种你们那片。”

王氏惊呼:“这怎么可以,河边全是沙地,如何能换!”雨水多的年份,河水漫涨,庄稼被淹,一年的劳作便打了水漂。

迎着二弟似笑非笑的眼神,她讪讪的闭了嘴。

刘老头咳嗽一声:“行了,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说说房子的事!”

说到房子,刘青青提起了精神。

刘家院子位置很好,正在村子中央,坐北朝南三间正房,中间做了堂屋,东外间是刘老头老两口的卧室,东里间本来是小姑的,小姑出嫁后,给了刘巧儿。

西外间是刘有田夫妇带着刘宝强,里间是刘宝柱两兄弟。

旁边加盖了两间耳房,一间刘家二房挤在一起,一间做了火房。后面羽毛球场大的空地上,挤着猪圈和鸡圈,柴房、菜园子。

刘家二房全家住在小小一间耳房里,苏氏夫妻领着翠翠挤在大床上,蕙兰带着她睡地铺,每天起来还要收拾,烦得很。

她现在对田地没有执念,二房确实缺少壮劳力,但对房子,她很计较,她连床都没有,藏个私房银得藏到鸡圈鸡窝下,不计较不行。

刘老头顿了顿道:“家里现在住的房子还是我和你娘成婚时盖得,后来你们兄弟两成婚才加盖了耳房,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确实不够。”

“我和你娘的意思是,你们哥俩商量着,谁出去外面,重新盖一桩院子,从公中补贴三两银子!”

说完这话,他期盼这兄弟两一人站出来。

别看清水沟村偏僻,但人多。

同刘家一样大的宅地基要三两银子,而且都在村子周边,村子里边根本没有空余的宅基地。

谁愿意从市中心搬到市郊啊。

王氏眼睛骨碌碌转,劝苏氏道:“弟妹,村头你们地旁有一块宅基地空着,才一两银子,剩下的二两银子足够起两间屋子,要不你们搬过去,以后种地也方便!”她打算把刘有山他们住的屋子改成书房给宝柱,儿子抱怨了好多次,里间光线暗,看书费眼睛。

刘青青没去过,但不傻,笑嘻嘻还嘴:“这么好,不如你们去!”

王氏不乐意了:“这丫头,大人商量事情呢,你一个小丫头插什么嘴,一边去!”

刘有山拉过青青,指了指旁边的郭守云:“青青以后招婿,她说的话能代表我们二房!”

他沉吟了一会:“我们出去也可以,不过,银子不够,至少得五两。买地基一两,起房子二两,家里都是妇人小孩,我腿又瘸着,必须要起院墙,需要二两。若你们大房出了这二两银,我便搬出去,不然,我们还是挤在一起,村子里热闹,出门唠嗑方便。”

王氏不乐意,一间耳房换二两银,他怎么不去抢。

最多五百钱。

刘青青呵呵一笑:“那算了,我们不盖房。大家伙挤在一起也行。还省了阿爷阿奶的三两银。阿爹伤了腿,以后日日在家,我和姐挤在一起睡不方便,我们姐妹搬到东里间去,和巧儿姐作伴!”

刘巧儿事不关己看热闹,一不小心火烧到自己身上,她才不要她们搬过来,原本有段日子刘慧兰和她一起住,偏偏刘慧兰起得早,睡得晚,拖累得她也睡不好。而且她悄悄做荷包攒私房的事就会被发现。

她恶狠狠瞪一眼刘青青,扭头对王氏:“娘!”

刘巧儿长得好,还会绣荷包赚钱,她指着这个女儿嫁到城里,带着她享福。王氏嗯了一声,肉疼的加钱:“我们只有一两银!”

刘有山不愿意:“那算了!”

闷声不坑的刘有田最后做主:“行,我去孩他外婆家,再借一两银来!”

王氏不愿意,阴沉着脸扭他。

刘有田拉着她的手,挤挤眼:“强子娘,强子大了,不好再跟我们一个屋!把他搬到里间去。”王氏转念一想,明白了他的意思,上次两口子夜里腻歪,孩子突然翻起来撒尿,丈夫当时就吓得趴下!

为了将来的幸福,她勉强点头,算是同意。

行吧,最大的两项分完,剩下的简单,家里的家具,因是各自成亲时做的,各屋归各房。后院猪圈里一头老母猪归大房,两只小猪归二房,一只公鸡六只母鸡归二老。粮食还剩一袋,按照人头,平均分,大家伙都没意见。

分完家产,剩下现银。

全家人紧紧盯着宋老太抱出来的木头盒子,上面一把铮亮的铜锁,随着宋老太啪拉打开锁,所有人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宋老太冷笑一声,划拉倒个底朝天。

里头的东西全都落在桌子上,只有七两碎银,一堆铜钱,约摸有**百钱。

王氏:“娘,不能吧,这些年风调雨顺,收回来那么多粮食,每年都要卖一些,换的银子呢?”

刘有山:“打猎卖的钱呢?”

宋老太木着脸一笔一笔背诵:“每年人头税,女一百钱,男两百钱,你们算算我们全家一年要多少?”

“私塾读书,镇上束脩每年一两银,村子里一年二百钱”

“宝柱买笔墨,每年一两银”

“宝柱住镇上私塾,住宿伙食费,每年二两银”

“每年人情来往,一两银”

“过节添置被褥布料等,每年一两银”

“每年糖烟酒水茶,一两银”

……

刘青青讥讽的看着王氏:“原来,堂哥花的钱最多啊!”

念书花这么多钱?王氏突然有点后悔,但强撑着:“他花钱多,以后对家里回报也大!”

“不用以后,现在我爹腿受伤,治病还有十两外债,商量商量怎么还吧?”

王氏:后悔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