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三国贵女日常 > 第8章 我的梦想

三国贵女日常 第8章 我的梦想

作者:珊瑚与夏天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06 16:03:03 来源:文学城

终究是新上任先生郭嘉比较知道心疼人,他叫住了低头剥小胡桃的思齐,道是外头院子里的花已经陆陆续续开了,让她出门随意转转便好。

郭嘉妻子早故,府中只有他和公子郭奕两人。郭嘉本人也不是那等讲排场、爱享受之人,家中仆役数量十分有限,和刘赟书房的人员编制可谓是相差甚远。

思齐一路走来,只遇上了几个年纪不大的书童,并未见任何婢女红袖添香。

思齐刚走出院门不久,就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在乳母的看护下,迈着轻快的脚步向着这边走来。

乳母对前头思齐投来疑惑的目光,跟在思齐身后的婢女魏紫冲着乳母颔首,介绍道:“我们小娘子是黎王殿下府上的女郎,如今也是郭先生的女弟子了。”

思齐图省事,便用牡丹花名给后来的两个婢女取了名字,分别作魏紫和姚黄。

只可惜,这年头人与人之间相互称呼习惯用“阿”加名字中的一个字,于是这两个婢女便分别被称呼为了“阿紫”和“阿黄”。

原本听起来颇有风雅韵致的两个名字,如今这么一叫,倒是让思齐生出了几分“造化弄人”的感慨。

那小郎君正是郭嘉的幼子郭奕,听说这位阿姊是黎王府上的女郎后,忙端正了姿势向思齐问好。

糯米团子一样的嫩生生的小郎君,五官生得精致好看,说起话来口齿清晰,小大人一般地对她作揖,唤她“阿姊”,直叫思齐喜欢得不行。

转过一圈后,思齐对郭嘉附上的布局和构造有了大致的了解,还意外邂逅了郭奕,也算是不虚此行。

衣带诏事件后,刘备仓皇出逃,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后策应袁绍。

曹操接到消息后十分愤怒,准备近日出兵攻打刘备。

郭嘉和荀彧午后还要去曹操那里议事,思齐和刘赟也没有在府中多待。思齐逛完了园子,刘赟用完了茶,两人便乘车回府。

今日的景园也有客人到访,来人正是刘赟的远房堂哥兼故友刘晔。

刘晔也是汉室宗亲之一,族谱记载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

刘晔论身份虽比不得刘赟,但在名气上却又高出了刘赟不少,据说此人明见万里、断事如神,素有“佐世之才”。

刘晔前几年一直跟着庐江太守刘勋打天下,识破了地方孙策诡计,后来又和旧主一起投奔曹操,成为了曹操座下举足轻重的谋臣。

刘晔和刘赟同为宗亲,早先年也曾受过刘赟的救济,同刘赟关系一向非比寻常。

刘晔带了家眷来访,刘赟想着都是自家亲戚,便叫了思齐和刘衡、刘城三个孩子出来见客,章太妃今日心情不错,便叫人开了拂云轩,设宴款待刘晔和妻子孟氏。

思齐另换了一套新衣,跟着章氏去拂云轩赴宴。

刘晔这几年一直跟着刘勋在外,在思齐看来并不算熟悉,比刘备出现在景园的频率更要低了不少。

刘晔面容清秀,这几年在外跑得多了,脸上有了那么几分沧桑意味,但丝毫不减魅力。

刘晔和刘赟一样,都是很会说话的人,席间,刘晔便以侄儿的身份一直同章太夫人说话,奉承得章氏满面红光。

等散了席后,章氏看刘赟用了不少酒,便叫珠红给他打水洗脸,又让珠翠给大王上了醒酒汤。

刘赟半仰在榻上让珠红伺候着洗好了脸,对章氏说明了刘晔今日的来意。

曹操过几日便要带着刘晔出远门,他家中妻子孟氏少不得还要母亲代为照顾。

章氏对刘晔印象好,看孟氏也是个文静知礼的,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思齐方才就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只觉刘晔对章氏殷勤得过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思齐对着刘赟好奇道:“听说伯父年前才刚刚回京,这就又要出远门吗?”

刘赟道:“此次孟德率兵东征,想来子扬也会跟随左右,再回许都怕是又要几个月下去了。”

思齐后知后觉,既然刘晔这次要跟着曹操出门,那郭嘉作为曹操最倚重的谋士之一,想来也会跟着曹操东征的。

她才拜师第一天,师傅就跟着他的主公去打仗了吗?

那她不等于是拜了个寂寞吗?

事实证明,像思齐这样的小人物永远摸不透大佬的心思。

没过几日,曹操就点齐兵将向东去打刘备了,并留了郭嘉、程昱等人留守许都。

据说曹操临行之前也没有去宫里同皇帝辞行,应该还是怕像元月初一那日一样,再发生什么事情。

思齐记得,历史上有个说法,道是曹操在这件事情过后,便再不去面见皇帝了。

刘备如今已经投奔了袁绍,打完刘备之后,打袁绍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么一来,想来战线会拉长,离开时间也会更久一些。故而曹操临走时带着荀彧、荀攸、刘晔等一众谋士和许褚、张辽等几位将领,却把郭嘉等人留守在了许都。

曹操的决定倒也不难理解,出去打仗固然重要,但许昌这边到底是他的大本营。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协老实了不少,可这边关系错综复杂,太多汉室宗亲和旧臣虎视眈眈,也要留心多多看顾。

创业不易,守业就变得尤为重要,郭嘉此人向来靠谱,机警善变,如今又跟刘赟交好,留他在京中再合适不过。

= =

府上两位郎君的先生卫夫子家中有事,暂时停课三日,思齐的先生郭嘉这几日一直都在衙里忙碌,也无暇顾及这位女弟子。

而刘赟每日上朝也不过应卯,他的身份放在那里,即便不出现在早朝之上也不会有人说出什么话来,便主动承担起了先生的职责。

刘赟和先生到底不同,教课起来也没什么章法,不过半个时辰功夫,便从《墨子》课本聊到了这次的衣带诏事件,询问三个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般人家是不会在家中讨论这些问题的,就连卫先生在教课过程当中也会可以避开这些事情。

但刘赟觉得自己府上身处旋涡当中,孩子们多做了解、提前避开风险,增强自身遇事处理的应急能力不是坏事。

曹操的行事风格想来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董承等人也都被处理得十分干净,就连怀着龙胎的董贵人也难逃厄运。

作为长兄,面对着父亲的询问,刘衡自然也是第一个起身回话。

刘协平日里待刘衡这个堂弟着实不赖,而刘衡作为刘赟长子,在这一代汉室宗亲当中也算是领头人物,刘衡自然还是站在了皇帝这边,对曹操一系列行为不认同的同时还有着隐隐的担忧,担心日后曹操权柄过大,殃及的不光是皇帝,还有整个汉室。

而刘城的想法更是单纯一些,假如这次董承的行动得以成功,朝廷会不会再经历一次动荡,百姓原本稍稍安定的生活会不会再一次被打破。毕竟祖母也一直念叨,从前刘宏在位时候,他们家过得比现在可差远了,若是如今的平衡再次被董承等人打破,府中的境遇究竟是好是坏谁都难以预料。

刘赟听得不住点头,见两个儿子把观点都表达得差不多,又把头转向了一旁的幼女思齐:“阿瑛你呢?可也觉得孟德此举过分了些?”

思齐想了想,道:“如果我是曹公,经历了这些事情,或许不会像他做得那么绝,但我可以理解他的气愤。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这次赢的人是董承王子服等人,相信曹操的妻儿和家眷也不会比董承父女好到哪里去。”

再说了,曹操原本就不是圣父性格的人,若是将来董贵人孩子生下来坐上皇位后,将来又是一番风波。

刘赟点了点头,又谈起了曹操这次东征一事。

刘赟和曹操、刘备关系都不错,对于曹操东征刘备也是持中立态度,只是不好同孩子们明说,便跳过了这项讨论,转而聊起了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会不会爆发,谁会输谁会赢的问题。

卫先生还是很推崇袁绍的,刘衡和刘城对也听他说了不少袁绍的事迹——袁家四世三公,真正的世家大族,袁绍年少英才,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袁绍还是领路人,不管刘赟,曹操还是刘备,都在他手下办事。

况且曹操现在论兵力的确不如袁绍,刘衡和刘城都一致认为,如果两方之间发生战争,袁绍应该会占据优势,最不济也是平手。

刘赟也表示同意,这次孟德的确是着急了些,虽然不至于大败,但应该会胜利得比较艰难。若是在这场战争里,袁绍最终压过曹操,不知会不会改变朝廷格局。

言下之意并不是太过看好曹操。

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作为一个对这段历史相对熟知的穿越女,思齐觉得有必要给家人打一下预防针,防止他们因做出什么失误的判断,影响到日后一家人的未来。

思齐对着刘赟委婉道:“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没准曹公就能赢呢。再说了,我从前听舅父说过,打仗这事能不能赢主要还是看那带兵的将领,以少胜多的事情战国时候就有了,比起素未谋面的袁绍,我倒是更看好曹公一些。”

刘赟听了这话后,转头看了思齐一眼,半晌无语后,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 =

许是在之前的衣带诏事件中受了不小的打击,曹操走后,刘协变得更安静了些。

朝廷众臣也都各司其职,少了之前的那些猜测和较劲,政事推行顺利了不少,郭嘉等留在许都的曹操属臣反而比从前时候更闲了几分。

在思齐拜师的半个月后,终于见到了便宜师傅的第二面。

思齐一大早就穿好衣服套了车去郭宅,等她到了授课用的书房时,郭嘉还在衙里没有回来。

倒是留在家中的郭奕还记得思齐,听说那天遇到的长得好看的阿姊来了,便过来书房见她,还给她带了朝食过来。

上次见面匆忙,此时两人坐了下来,思齐才正经打量起郭奕来。

作为一个只有四五岁大的孩子,郭奕的衣服料子虽然称不上不好,但跟他的年纪不太相符,有些老气横秋。

郭奕这身衣服料子质地不够柔软,绣线也不精致,而章氏和刘赟都是惯会享受的,府上各色好东西都是不缺的,几乎是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巅峰之作,郭奕身上的这套衣裳跟思齐小时候穿的衣服可谓是天壤之别。

郭奕带来招待客人的朝食是菜饼,豆羹和酱菜。

虽说在这个时代里,大多是人家早餐吃得都是类似的这些东西,但思齐已经不吃这么素简的早餐很多年。

她是早上用过糕饼出来的,就算是没用早餐,想来也是吃不下去的。

而郭奕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食上尤其不能懈怠。

思齐想起景园距离郭宅这边并不算远,而看这情况,郭嘉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于是就吩咐了今日跟着出门的仆妇罗氏回去一趟,取了煮好的鸡汤放在瓦罐里,将配菜过一遍热水装盒,再取两把新制的细面原样儿带过来。

等将食盒带来后,将那细面在先生府上那开水滚了端过来,莫要提前煮好了,否则面粘在一起就不好吃了。

而郭嘉从衙里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在书房里看到思齐的身影。留在书房看门的书童回禀,女郎现在小郎君房里。

郭嘉去到郭奕房中之时,看到郭奕和思齐两个正坐在那里用鸡丝面,白瓷碗中的细面之上点缀着各色菜肴,而一旁佐餐的酱菜大抵也是从黎王府上,和他们家常吃的那些小菜很不一样,味道好不说,颜色看着也鲜亮。

郭奕显然吃得很是高兴,昂着小脸唤他“阿父”,又问思齐,阿父可不可以一起坐下来吃。

思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看到郭嘉到来后敛了神色站起身来,对他发出邀请:“当然。不知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厨房那边还有一半的面条没有下锅,听说先生早上出门匆忙,想来朝食也没用多少,不如坐下来一同用一碗鸡丝面可好?”

郭嘉的思绪似乎还停留在衙内,听得思齐这话忍不住重复了一下:“这是……面条?”

思齐“嗯”了一声。

其实汉代的面条不叫这名字,而是被称作“汤饼”,种类也没有后世齐全,只不过思齐上辈子这么称呼习惯了,在家时候总点名要这么吃。

这名字听起来也贴切,她说了几次后,章氏和刘赟等人就也跟着这么叫了。

在两个孩子的盛情邀请下,郭嘉从善如流地用了一碗鸡丝面,也大大地赞了声好。

思齐也开心起来:“正好,日后我来先生府上读书时,便带了朝食一并过来。”

否则说不定要跟郭奕一起吃菜饼和豆羹,她真的做不到啊!

郭奕一直没有像刘衡他们那样请了专门的先生讲课,大多数时候都是郭嘉自己亲自上阵指导儿子的功课。现如今学生里多了一个思齐,不过是多讲上几句,倒也不劳累什么,郭嘉便把两个小的笼在了一处上课。

郭嘉对思齐的课业程度并不了解,便先查问了她的功课。

通过查问,郭嘉发现,思齐底子很牢固,记忆力很好,书本通读三遍后基本能够复述出来,是个天资聪颖的好学生。

难得这段时间不忙,郭嘉就每天尽量抽出时间来教书,连着而给郭奕和思齐上了小半个月的课。

小半个月下来后,郭嘉发现自己这位女弟子对四书五经兴趣平平,却对朝政、用兵、土地政策等东西最是感兴趣,倒是同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很不一样。

这日课讲到一半,郭嘉临时有事出门,放学之前丢给了思齐一个问题。

“阿瑛你可曾想过,将来要做些什么……或者说,你想成一个怎样的人?”

思齐一时怔住。

这是她穿越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从前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年纪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生长,故而一直保持咸鱼状态,也可以回避一些大人才需要考量的事情。

如今一转眼,她在这个世界已经长到了七岁,到了红学家们推定黛玉进贾府的年纪,就连章氏和刘赟也开始不再单纯地把她当做小孩子,的确要思考一下将来该做些什么比较好。

思齐愁眉苦脸地应了下来。

活了两世都不擅长写作的她,却要完成新先生留下的课后作业,命题作文——古代版《我的梦想》。

= =

曹操率兵东征刘备,刘备毫无悬念地很快败了下去。

刘备败阵以后,袁绍紧跟着发了一篇指责曹操“包藏祸心,打压忠良,意欲颠覆汉室”的檄文,曹操也没有跟袁绍客气,转头北上攻打袁绍,两方之间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郭嘉那天被临时叫走就是因为这件事,此时的他需要出面去调度粮草,起码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

而思齐也有足够的时间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思齐本来就是知天安命的性格,穿越过来后,有刘赟和章氏在上头顶着,她也乐得清闲,放任自己变成六七岁的小孩子心态,安心做一只咸鱼。

可能因为命题作文的事情让她有了点压力,这日清晨,思齐起床后就觉得嗓子有些疼,章氏请了医女来看,得知是果然是有些上火。

前世她感冒上火的时候,爷爷都会给她熬冰糖银耳雪梨汤,爸爸也会特意做一些容易消化的清粥小菜。

现如今的时代,植物油还不普及,菜品主要以凉拌、烧烤和蒸煮的方式烹饪。

今天阿玉给思齐带来的朝食就是白粥和小米面、麦子面加野菜烙成的饼,章氏可怜她生病了不能像平时一样吃东西,特地违背医嘱给她一份拿腌制的鸡肉片做好的嫩炙,但现在的思齐对于这种烧烤过的食物也提不起半点兴趣。

这时候的生产力跟后世实在是不好比,若是让思齐说一下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吃够八大菜系的特色菜和小吃,有吃不完的甜点和糖果,穿更轻薄美好的衣服,把寝室的窗户换成透光更好且挡风遮雨的玻璃,日常当中能用得上更精美的瓷器,有抗生素类药物能在关键时候保障生命安全……

换言之,她想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并愿意为之奋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我的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