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 第36章 倾囊相授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第36章 倾囊相授

作者:周末慢生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9:08 来源:文学城

不一刻,谢晚舟拿来种植笔记。

陈谷雨打开,手指轻点簿册上一行墨字。

其上的日期、事项、数量等都记录得明明白白。

“选种乃第一要务。”

她仔细解释:“民妇去岁冬闲时,便将购得的棉种以清水浸之,撇浮去瘪,唯留沉底饱满者备用。此法乡间称为‘水选’。”

赵元朗面沉如水,其身后随行吏目却已悄然执笔,于小册上飞快录记。

“次为温水浸种催芽。”陈谷雨继续,指尖掠过另一行记录,“立春后,择晴日,取温而不烫手之水浸种约一刻。捞出后以湿布包裹,置灶台余温处,待多数种粒微露白点,才可播于苗床。”

此法乃谢晚舟悉心相授,经她亲手实践调整,已成定例。

“再就是育苗与移栽。”她引众人目光望向契地旁早已备好的一畦土地。

“需择向阳背风处,细整苗床,土需碾细,拌入腐熟肥。待种子露白,以二寸间距点播,覆薄土。待苗长至二寸余,具三、四片真叶,择壮苗移栽大田。移栽之时,必待天暖霜绝,约在立夏前后。”

“其后便是田间日常照管。”

陈谷雨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棉苗性喜光畏涝。契地虽得青白之气滋养,排水沟渠亦不敢轻疏。行距二尺,株距一尺,保通风透光。苗期勤锄草,以保墒情。待现蕾开花,需重施花铃肥,民妇所用,乃腐熟豆饼混以草木灰并少许骨粉。而最紧要一环——”她略加重语气:“乃适时‘打顶’。”

“待棉株长至约三尺,主茎生出十至十二台果枝时,便需摘去其顶尖,抑其徒长,使全力孕育棉桃。此法亦系琼州崖城赵三娘子所授,乃籽棉饱满之关窍。”

她娓娓道来之际,谢晚舟已于一旁铺纸研墨,伏案疾书。

笔走龙蛇,字迹清隽工稳,偶于陈谷雨叙述间隙添注数语,如‘打顶宜择晴日午后,创口易愈’,‘见蚜虫初发,可喷施烟叶水’等。

言简意赅,直切要害,与陈谷雨所言相辅相成。

“至于收获。大人日前所见第一茬,乃芒种后所种。眼前这第二茬——”她指向那更为壮观的棉山。

“得益於及时追肥、勤抹赘芽,兼立秋前后光足地润,故反胜前番。采摘需分期,见桃絮充分吐露即采,谨防雨湿。”

陈述既毕,陈谷雨将手中簿册奉至赵元朗面前。

“大人,此册详录自购种至今,每种每管之时日、方法、用量,并当日天候、苗情观测。民妇与夫郎皆在此,大人若有垂询,必知无不言。”

其言语恳切,态度配合,竟将这种植关窍,尤是选种、温水催芽、打顶、抹赘芽、分期采撷等法,毫无保留,和盘托出。恍若她本心所愿,便是将此丰产之法广传天下,惠泽万民。

赵元朗接过那记录缜密的簿册,快速检视。

其上字迹清晰,时序、方法、观测乃至简图皆备。

她冷峻面容之上,首现细微松动——那是糅杂了意外、审视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的神情。

她抬眸,目光审视,看向陈谷雨。

“温水浸种?这水温如何把握?打顶之术?十至十二台果枝?此等精细之法,你从何习得?”

其辞锋锐,直指技术源头之疑。

崖城赵三娘子之名,显不足解释此似超乎当世认知的系统农艺。

陈谷雨敛衽而立,身姿若竹,容色沉静,不见半分惶乱。

坦然应道:“回大人,水温之度,全凭手感,温而不灼即可。”

“温水浸种之法,乃民妇幼时偶闻一过路老农提及,言其乡间用以催发难芽之种。民妇大胆试於棉种,果见奇效。至於打顶抹芽之术,确系赵三娘子所授关键,其言崖城老农皆循此例。而果枝台数——”

她微顿,目光扫过自家丰饶棉田。

“亦由赵娘子提及大概,民妇再结合本乡气候、契地沃力,数次躬耕体察,方得此验。故此每每都做了详细笔记,以便从中找出最适合的方法。契地棉株长势旺於常地,故才有稍多方才打顶。此间种种,皆为亲身实践、逐次记录所得,大人皆可详查。”

“不过,”她重重加了一句,“寻常北地,即使按照此法亦恐难成活,契地才有可能。”

她的解释言辞凿凿,有来源,有实践,有记录佐证。

态度更是坦荡,配合之彻底,竟令赵元朗一时寻不出诘难之隙。

陈谷雨和上书册,手轻抬,将其再度奉上,姿态恭谨却不失气度。

赵元朗默然片刻,目光在记录册与陈谷雨坦荡的面容间巡睃。

终,她合上册子,辞色虽仍冷硬,却缓了三分。

“你所言种种,本官自会核验。棉种样本,仍需取回呈验。”

“谨遵大人命。”

陈谷雨毫无迟疑,立时吩咐身旁村民:“去库房,取今年预留的上好崖城棉种一斗来,供大人取样。”

吩咐既毕,她转而面向赵元朗,语气拿捏得宜,含着一丝坦率的关切。

“大人,民妇斗胆多言一句。前番风闻京畿及省城上佳契地试种此崖城棉种,却未得成,民妇心下亦感诧异。若大人核验民妇之法无讹,许是……水土差异实大?抑或,彼处所获种籽,千里迢迢,保管或有疏失,致其生机受损?民妇之种,购回后一直以燥陶瓮密封,存於阴凉处。”

她再次主动触及“异地试种失败”之敏感处。

并将因由引向种籽转运保管或水土,而非己身技术之“独秘”。

赵元朗眸光倏深,似有千钧重量压於陈谷雨面上一瞬。

终未置一词,只向身后吏目略一颔首。

很快,一斗颗粒饱满、色泽棕褐的棉种取至。

赵元朗亲自验看,撮起一把於指间摩挲,甚至取几粒入口轻啮,察其硬度与胚乳。

最终,方示意吏目取样封装记录。

正当吏目欲将取样棉种封装带走之际,一旁静观的神殿值事缓步上前。

她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份量:“赵大人且慢。”

赵元朗动作一顿,侧目望去。

值事目光扫过那斗棉种,语气淡然却坚定:“司农寺查验农事,厘清本源,自是职责所在,神殿亦乐见其成。然契地所出,一籽一絮,皆承地母恩泽,蕴养不易。朝廷律例亦明,官需民用,当循市价。此间棉种,乃今岁精选预留之良种,价值非比寻常。大人既欲取之,还请依律照价支付,勿使地母眷顾之地,徒受折损。”

赵元朗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色,似不悦于这突如其来的干涉。

然她目光触及值事袍角那山峦禾苗交织的纹样,又扫过周围悄然屏息的村民与神色凝重的县令,终是将那丝不悦压下。

她深知地母神殿超然地位,其值事当面发声,绝非她可轻易驳回。

片刻沉默后,她冷声道:“值事所言甚是。是本官疏忽。便依此地市价,照付便是。”

随即示意吏目称量核算,按市价支付了足额银钱。

银货两讫,陈谷雨双手接过那袋沉甸甸的银两,未有任何迟疑,转身便向神殿值事躬身奉上。

“值事大人明鉴。此银钱本非民妇份内之财,皆因大人主持公道方才得来。民妇恳请将此银献于神殿,充作供奉之地母香火之资。民妇既蒙地母恩赐,忝为青白契主,愿恪尽本分,却不知具体章程几何?需供奉何物?何时献祭?还请值事大人明示,民妇必定谨遵无误,不敢有丝毫怠慢。”

值事闻言,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与赞赏。

她并未立刻去接那银两,而是仔细打量着陈谷雨,见她目光澄澈,态度恳切真诚,绝非虚伪作态。

良久,值事方缓缓开口,声音较之前多了几分温度:“陈娘子有心了。然青白晶契主,与众不同。地母赐下福缘,更重契主本心虔敬与勤勉耕耘,而非世俗供奉多寡。你于此地所为,周济乡里,惠及孤寡,丰产不忘本,危局守正道,此等言行,便是对地母最好的奉献。目前而言,你无需忧虑特定供奉之规,一如往常,勤勉尽力便是。”

“供奉之事,待你成为青晶契主时再议,神殿自会关注。”

事毕,赵元朗目光似不经意扫过一直静坐案旁、刚搁下笔的谢晚舟。

在其清俊侧颜与那执笔的、骨节分明的手上停留一瞬。

尤当瞥见纸上那工整间蕴藏着独特筋骨风神的字迹时,其瞳孔几不可察地微一收缩。

她并未多言,收回目光,对陈谷雨道:“今日便至此。你所呈种植法及记录,本官带回司农寺。棉种样本,一并上呈。望你所言,句句属实。”

“民妇不敢虚言。”陈谷雨躬身应道。

赵元朗不再多言,利落翻身上马。二随从紧随。

三骑如来时般迅疾,携了棉种样本与吏目现场誊录的法门抄本,卷起尘土,绝尘而去。

李家坳阒然无声,徒留无数惊疑难定的心。

直至蹄声远逝,凉棚下凝滞的空气方重新流动。

乡民面面相觑,犹带惊惶。

县令长舒一口气,觉内衫已被冷汗浸透。

她走近陈谷雨,欲言又止,终压低嗓音:“谷雨,你方才……”既惊其坦荡,又觉此或是上策。

柳青亦近前,目中满是探究与深忧:“谷雨娘子,坦荡虽为君子之风,然恐怀璧其罪,惹来觊觎,永无宁日。你所献之法,尤是那温水浸种、精细打顶之术,恐怕……”

陈谷雨望向赵元朗消失之处,脸上平静渐褪,换作一丝深沉凝重。

她轻声打断柳青,音低却清醒:“柳先生,县令大人,今日之势,藏掖不住。不如主动摊开。我尽数托出,她们反难寻错处。至於那‘璧’……”

她微顿,目光落向正默默整理记录的谢晚舟。

他指尖微凉,几不可察地轻颤。

“真正的关窍,或许不在‘法’,而在‘地’,更在……‘人’。”其声轻若叹息。

赵大人最后投向晚舟的那一瞥……绝非无意。

谢晚舟整理纸张的动作蓦然一顿。

抬首,面色倏尔褪尽血色,眼中惶遽难掩。

尤其在听到那“人”字时,喉间一哽,几难成言。

“妻主……她……”

陈谷雨行至他身侧,轻轻握住他冰凉微颤的手,用力一握,传递无声支撑。

她转向柳青与县令,语意坚定:“兵来将挡。她们取了种,拿了法,若别处仍种不出,便是天意或她们自家的事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将这些——”她指堆积如山的物资,“送到急需之人手中。立秋了,天说凉就凉。”

其言驱散部分阴霾。县令与柳青见她目光沉稳,与谢郎携手并肩,心中虽忧,却莫名安定几分。

凉棚下,分派之事於短暂惊悸后重启,然气氛已迥异先前。

人人心中皆似压上了一片自京城而来的沉郁阴云。

陈谷雨表面平静指挥若定,内心却波澜暗涌。

她交出了所有“明面”技艺,暂堵赵元朗之口。

然司农寺骤临与赵元朗终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如两根冰刺,扎於心底。

棉种之秘暂以“坦荡”掩过。

然谢晚舟之秘……

似正被一双来自京城、锐利如鹰隼的眼睛,自层层“寻常”农事背后,悄然剥离。

一阵秋风穿堂而过,卷起地上几片早凋落叶,打着旋儿。

立秋的凉意,此刻方砭人肌骨,透体生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