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惹皇叔 > 第17章 第 17 章

惹皇叔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秋色未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6 08:11:58 来源:文学城

他进门,脱了蓑衣,抖了抖身上的雪珠子,抱怨道:“玄安就是多嘴,人家可怜什么,她早就下山回家过年去了,那宅子里只留了两个看守的下人,外头怪冷的,累我白跑一趟。”

他故意瞟了玄衍一眼:“想想也是,女善信那等气度样貌,一看就知道出身高贵,世家大族最是讲究礼仪道德,断不会让自家女郎独自在外守岁过年,你们呢,都是瞎操心。”

玄安拼命朝青虚子使眼色。

玄衍却没有说话,他神情冷漠,站起身,负手走到门外,抬眼望去。

空庭覆雪,枯枝嶙峋,四下皆白,暮岁须臾,浮云将沉去,天与地皆茫茫。

他想起了那日她跪在雪地里,曾对他说的一句话,天地之大,却无家可归。

说得极是。

——————————

花厅的四个角落放着炭盆,里面烧着银丝白霜炭,偶尔发出一点“噼啪”的声响,厅中暖意融融,门窗上的暗金织锦帘子垂落,紫檀屏风后的博山炉里点着雪中春信,恍惚间,寒岁辞去,春意将至。

傅家上下十几口人一起聚在这里,热热闹闹的。

就在方才,宫里送来了沈皇后赐给傅棠梨的节礼,一斛拇指大小的滚圆东珠、一柄松鹤脂金如意、一架珐琅镶碧玺的座屏,外加两匹松江府上贡的浮光云罗缎,此刻,东西还摆在桌案上,琳琅璀璨。

傅家上下众人围着傅棠梨,纷纷恭维,一时笑语晏然。

傅棠梨镇定自若,一一谢过,言行温恭得体,看得傅方旭频频点头。

傅方旭共有三子一女,女儿嫁入河东望族,三子皆入朝为官,如今算得上荣华盈门,儿孙绕膝,傅方旭颇为欣慰。

长房长孙傅殊白凑趣,拿出自己写的春联,笑着问道:“祖父来看看,孙儿这幅字写的如何?”

傅方旭沉吟片刻,朝傅棠梨招了招手:“雀娘,来。”

“祖父有何吩咐?”傅棠梨听话地上前。

傅方旭将那幅春联交到傅棠梨手上,笑吟吟地道:“你大哥的字是极好的,给你,贴到你院子的门上,我看不错。”

傅棠梨接过,客气朝傅殊白致意:“那就多谢大哥了。”

傅方旭拍了拍傅棠梨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你大哥和你一样,聪明又懂事,我们傅家呢,最有出息的孩子就是你们两个了,雀娘,来日嫁入东宫,莫忘在太子殿下面前多多提及你们手足情深,你大哥现如今在户部做事,可惜只是个小小的主事,来日他的官位若有所升迁,于你也大有益处,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傅芍药坐在边上,不屑地撇了撇嘴,大过年的,她终于被解除了禁足,此时心中不服,也不敢多说什么。

傅殊白自己有些脸红:“祖父说这个作甚,我们一家兄妹,自是相互倚望,何须交代。”

傅棠梨微微躬身:“是,祖父今日所言,我懂,也记下了,祖父放心。”

傅方旭捋须而笑。

二房的夫人张氏看得眼热,厚着脸皮挨过去,拉住傅棠梨的手,亲昵地道:“雀娘早前一直在渭州住着,才回来没两年,转眼又要出嫁了,真叫人舍不得,等你和太子殿下成亲后,二伯母能不能时常去东宫探望你呢?”

这个伯母,真不太熟,平日傅棠梨在家时,也不见得她常常过来,不知道如今为什么突然舍不得起来。

傅棠梨不动声色地把手抽回来,还未答话,那边继母杨氏已经开口了。

“二嫂说笑了,东宫是什么地方,哪里能想去就去,就是我们至亲父母,也要待太子妃传唤,才能觐见。”杨氏面带矜持之色,“你若实在想念雀娘,到时候,我也把你带上一两回,让你见见世面。”

她说着,好歹还知道要讨好傅棠梨,端起一碟点心,递给傅棠梨:“雀娘,来,尝尝这个,新鲜出锅的杏花糖酪金铃炙,还热乎着,我特意吩咐厨房给你做的。”

她笑意盈盈,如同往常一般,慈祥又和蔼,仿佛已经忘记了在韩氏忌日时发生的情形。

傅棠梨笑了笑,接过点心,顺手搁到了案上:“多谢母亲。”

外头传来了爆竹声,间或杂着小童的拍手欢笑,把这过年的氛围给烘托起来,傅家的几个男人笑呵呵的,也走出门去,唤奴仆拿了爆竹过来,在廊庑下点燃,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巨响。

三房的小娘子傅玉兰惊叫着,扑倒母亲怀中,张氏笑着一把搂住了她,帮她捂着耳朵。

傅芍药见状,朝杨氏撅了撅嘴。

杨氏会意,马上过去抱着她,笑骂道:“四娘多大,你多大,可好意思?”

傅芍药牛皮糖似的,黏在杨氏身上撒娇:“莫非我大了,就不是母亲的女儿了,母亲就不疼我了,那不能吧。”

这边杨氏母女两个亲亲热热的挨在一起说话,那边大夫人严氏有些看不下去,“哟”了一下,故意抬高声音,装作玩笑的模样,道:“可惜我家大娘子已经嫁出去了,今儿不在家,雀娘,只有我们两个是没人搭理的,来,要不要大伯母抱抱你?”

此言一出,杨氏当即变了脸色,松开了傅芍药,又来拉傅棠梨,讪讪地笑道:“雀娘胆子却大,一点儿不怕。”

傅棠梨站了起来,避过杨氏的手,她神色恬静,温柔又体贴,仿佛一点儿都没在意:“我记起有件事儿,要出去交代一番,稍后再来陪大家说话。”

她说罢,没有多看杨氏一眼,施施然告退。

黛螺在门外候着,见傅棠梨出来,赶紧迎上去,还想伸手给傅棠梨捂耳朵:“娘子,外头放爆竹呢,快躲躲。”

傅棠梨一偏头,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黛螺只好退后。

少顷,爆竹声停,傅之贺看见女儿出来,笑着招手:“雀娘,要不要过来,和你哥哥几个一起放爆竹?”

傅棠梨笑着摇了摇头,带着婢女走开了。

黛螺不满地嘀咕:“三老爷不知道二娘子最怕爆竹声响吗?还叫二娘子放爆竹,笑话,我们二娘子又不是粗野男儿,怎么玩这个?”

“我不怕的。”傅棠梨淡淡地道,“原先我听到人家放爆竹,就躲到外祖母的怀里去,那样我高兴,她老人家也高兴,如今外祖母不在了,我再撒娇给谁看呢?”

黛螺只好不说话了。

天有些冷,傅棠梨裹紧了身上的大氅,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轻松地道:“你生什么闷气?我自过我的日子,何必去理会那些不相干的人。对了,我要的东西呢,弄好了吗?”

黛螺忙答道:“都好了,胭脂去厨房拿了,送到二娘子的房中去,就等您过去呢。”

不多时,回到房中,果然,胭脂已经带着厨房的仆妇把一碟碟点心摆在那里了,有方糕、圆饼、包子、花卷等等,皆做得精致细巧。

胭脂见了傅棠梨,一脸得色,上前表功:“娘子,这边都备好了,这些点心的口味也是依着您先前吩咐做的,甜的咸的都有,各色花式不重样。”

傅棠梨拿起一个小包子捏了捏、看了看,柔软的谷物香气,骤然叫人觉得温暖起来。

窗外有零星的雪落下,窗沿抹了一层斑驳的白色,天光温存,小熏炉里点着白檀,味道干净而纯粹,远处隐约传来爆竹的声音,今辞旧岁去,无论如何,至少要有些欢喜。

她思忖了片刻,坐到案前,提起笔,微微地笑了起来:“这样吧,待我再写几个字附上。”

——————————

空山寂寥,外头微微地开始下起了雪,风不太大,也只那么一点点,摇落一地黄昏的暮色。

道士们忙着贴春联、画符箓、走来走去地给各个大殿的神仙都供上了香火,还有的道士嘴馋,自己去斋堂抓了两张春饼咬着,师兄弟们见了,也只是笑眯眯的。

道观里仿佛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息。

青虚子年纪大了,抱了个暖手炉,舒舒服服地窝在太师椅上,支使着徒弟们做这做那。

“茶水有些凉了,你们师兄喝得不舒服,去,新沏一壶……熏香的味道有些淡了,再添一把……玄度,爆竹备好了吗,过会儿要放的……”

就在一团热闹的时候,看门的小道童又进来了。

“玄衍师兄,太后娘娘身边闵尚宫过来给师兄请安,说是奉了太后的口谕,师兄既在云麓观中守岁,也不可鄙陋了,太后特意赏赐了一桌素席并两坛素酒,请师兄与观中众人同乐,眼下许多宫人捧着东西候在山门外,再请师兄示下。”

道士们说笑的声音骤然小了下来。

倒是青虚子依旧悠哉自若,打了个哈哈,道:“长者赐,不可辞,毋须多问,接下来便是。”

玄衍垂下眼帘,掩住眼睛里的神色,把玩着手中的茶盏,淡淡地吩咐道:“师父这么说,便这么办吧,东西拿进来,至于那些人,我不想见。”

小道童喏喏应是,拉着七八个道士一起出去,来回搬运了十几趟,将食盒和酒坛提了进来,忙乎了半天,逐一摆放妥当。

只见案上酥琼叶、玉井饭、芙蓉面、菊苗煎、汤绽梅等等等等,以雕花银盘盛之,色香皆妙,无一不精致,零零总总不下数十样,将几张桌案挤得满满当当。

玄衍只是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转头吩咐玄安道:“我不吃这些俗人之食,叫斋堂另给我做一碗素面。”

玄安恭敬地应是,下去煮了一碗清水素面,捧了上来。

众道人于是拜了三清祖师,坐定,开宴。

玄衍才动箸,小道童又进来了,拿了两个食盒随意放到一边:“这两个,多余了,也摆不下,先搁这吧。”

青虚子顺口问了一句:“那个,又是哪来的?”

“是善信的供奉,他们自称主家姓傅,值此年节,送些供神的点心过来。”

玄衍的手顿了一下:“人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