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5章 第五章 功业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第5章 第五章 功业

作者:长恨歌行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06 20:10:43 来源:文学城

世上的聪明人永远比普通人想得要多。

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全天下人才汇聚的地方。

光幕记载一日数变的异象,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

祁元询虽然是主角,但是他的存在感并不强。

对于皇帝和朝堂诸公来说,有效利用光幕透露的未来信息进行某些决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皇太孙未来可能会自毁长城、与宗藩对上的可能性,已经是无限大了。

而每一次选择的不同结果,都不利于京师的正统朝廷。

这一点会对太孙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正统而来的声望,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也就是祁元询不愿意出门惹人眼,否则的话,他怕是能亲耳听见街巷之中大变的流言。

太孙以仁孝著称,这“孝”嘛,先太子薨逝,太孙哀毁过甚,无人可以指摘,但这“仁”嘛,现在一看,就见仁见智了。

不同记载里的赵王世子都是同一个人,但为什么,某些记载里是“暴卒”、“病卒”,某些记载里却活得长长久久呢?

要说这和太孙没关系,是没多少人信的。

祁元询是宗室,不是仕途晋身的朝堂衮衮诸公,他们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某些原则,他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

就像做生意,大家都希望和气生财、守规矩,不希望遇到使阴招的家伙,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某些手段你可以用,但是,底线是轻易不能触碰的。

亲叔叔、亲堂弟都敢下手弄死——关键是,下手的人,一向以仁孝示人,不是名声本就不好的暴戾之人——谁敢保证,不会在背后被他下手?

当今天子,在这个时候,就很矛盾了。

大周的元从勋贵凋零,也就意味着武将集团的力量锐减,大周的军事实力会受到影响。

天子之所以不着急,敢下手,就是因为,他有儿子,有一批被封为藩王、屏卫皇室的能干儿子!

天子分封藩王,是有他的用意在里面的!

朝廷想要安稳,就得有兵马,可是,军权控制在勋贵武将手中,天子又不放心,只能让权柄落到自家人的手中,他才能放心。

所以除了嫡长子出身的先太子之外,其余年长的皇子,受到的教育都偏向于统兵。

嫡长子治国,其余诸子拱卫,这是当今天子宣武帝早早定下的方针。

先太子与诸王确实兄友弟恭,而且个人能力很强,长于治国的同时又并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

有太子在,诸王也不敢生异心。

宣武帝的安排很完美,只有一点没料到——先太子年寿不永,将他的一切布置都打乱了。

太孙比之乃父,不仅在幼年的时候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继承人教育——毕竟皇嫡长孙八岁的时候才病夭,最开始被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并不是当时还只是皇第三孙的太孙——而且过于文弱了。

没有乃父的威望与手腕,太孙对掌有兵权的叔王们,是极度排斥的。

能和堂兄弟们兄友弟恭,并不代表太孙不忌惮皇叔啊!

关于这一点呢,祁元询大概是知道天子是怎么教育的。

毕竟每次有入宫见面,天子都要嘱咐他们兄弟们要相互扶持、嘱咐太孙看顾宗藩亲戚,总而言之一句话,咱们老祁家才是一家人,一定要团结!

太孙的心思不可能瞒过天子,天子常在太孙面前提到宗藩,而太孙在光幕未曾出现之前,常被天子夸赞的一点,就是他顺着天子的心思,说日后定会倚仗诸位皇叔,若有敢言废藩的佞臣,定不相饶。

对于皇爷爷在这一点上显出的天真,即便是本身作为藩王世子的祁元询都觉得可笑。

光幕异象出现后,有感于天下或有动乱的宣武帝,提前再版了《祖训录》。

里头有一条,就是诸王有“合法起兵”的权力。

若是朝廷有奸臣,而天子忠奸不分,那么分封在各地的王爷们就可以领兵讨伐。

也就是说,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都是藩王起兵的正当理由。

祁元询简直要为皇爷爷精妙的天才设计鼓掌。

这条目一出,何愁本身就对藩王们忌惮不已的太孙,不将藩王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啊!

*

太孙忌惮诸王,是许多人都能感觉到的。

只有幻想着老祁家一家亲的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后代子嗣,真的是兄友弟恭、叔侄和睦。

光幕关于祁元询的那几条连续变换的记载,就是对天子明晃晃的打脸。

或许天子唯一能从中感到安慰的,就是不管怎么样,肉都是烂在祁家的锅里的,没有像他这些年担心的那样,被哪个开国元从摘了桃子。

而《后周书》这部分的记载,更是证明了,不管怎么样,封建藩王,在这个时期还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与其让《后周书》的记载变为现实,还不如从源头上,将威胁消灭。

本来就经常派勋臣武将、边塞藩王北征的天子,又开始筹划着征北了。

但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刚派以晋、赵二王为首的藩王儿子们帅军北征,再度用兵,劳师过度,反而不美。

况且,年长的藩王们,已经陆续都在上京的路上了。

七月,秦、晋、赵、吴、齐五王入京,还有几位藩王还在路上。

作为获得光幕记载文字彰显次数第一的名人,祁元询欢迎亲爹回赵王府的时候,被老爹用看不知道什么珍稀生物的眼光看了一通。

赵王的眼神,大概类似于“我家的猪仔儿子这么有出息嘛”这样的。

祁元询并不是很想知道,自己在亲爹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印象。

赵王觉得儿子连续上光幕,在本纪里被史臣夸出花儿来的形象很不真实。

然后,光幕就告诉了他,什么叫做真的像假的似的。

“太宗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诏:今年以宣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周书·太宗本纪》

这一段记载很正常,毕竟曾经出现过的仁宗本纪就已经说明了太宗是谁。

但是,夺位之后改年号,还把前头的年号时间给否认的举动,就真的很神仙。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啊,才能把侄子治国的这些年限全部否决掉!

祁元询看着亲爹的本纪,大概体会到了,远在封地的亲爹亲娘看到和他有关的仁宗本纪记载时候的心情。

老爷子还在皇位上坐着呢!

不过祁元询觉得老爹还能抢救一波,虽然他起兵造反抢侄子皇位,但是,他能干啊!

更重要的是,老爹的继承人——也就是他,他的继承人——《后周书·世祖本纪》男主角,都是史书盖章的好皇帝,在老爷子那里怎么说也能有加分项。

当然,看到后面一条记载的时候,祁元询就知道,和老爹相比,庙号仁宗的他,显然还是太菜了一点。

“皇周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

祁元询在心里默默给老爹鼓掌,真是厉害了,我的爹!

“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这一段出自于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文,前头是“皇明”,皇同“煌”,辉煌、盛大、宏大之类的意思,宋朝也称过皇宋——关于这一点,就……咳咳咳——所以在国号前面加“皇”也不是大明的专属啦,换个国号也能用,但是皇明听习惯了,换了以后感觉怪怪的。

发觉后边写年号,又写成永乐了,还是把本章的年号改了算了Orz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功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