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策议(下)

诸皇子皇孙上交了策论后,天子先将它们都过了一遍眼,选出了几份比较出彩的。

至于为什么说天子选出的这几份是出彩的,而不是被淘汰的,那是因为,天子连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让他们仔细说说自己的想法。

祁元询赫然在列。

他可不觉得自己会在第一轮就被淘汰——那样也太丢穿越者的脸了,也对不起光幕为他营造的声势、替他开的挂——更何况,如何他们的想法在第一轮就被天子淘汰,又何必说出来呢?

至于被点名的人里居然没有他爹赵王,祁元询只能表示,爹,上次的命题作业没在做完后交给你看不是我的错,没能照抄我的作业,也不是你的错。

老爹放心,还有我为你争光呢!

被天子点名的人,按顺序排起来,分别是三位藩王与两位皇孙。

按长幼排序,发言次序被定为皇次子秦王、皇三子晋王、皇十七子宁王、皇第四孙元询、皇第五孙元訢。

虽然秦王和秦王世子对储位的心思已经淡了许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上交的策论也是敷衍了事的。

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藩王,若是能登大宝也就罢了,目前看来,秦王系能夺得皇位的可能性不大,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宗藩之策上多下点功夫,至不济,也能说服天子施行一部分。

而且,祁元询觉得,秦王系的发言位置,肯定会有一个的。

秦王毕竟是天子现存的年纪最长的儿子,在大部分人的治藩之策都不大可能特别有新意的情况下,秦王是一定能有一个发言机会的,这是他的地位决定的。

秦王如此,被选上发言的其他皇子皇孙,同样如此。

如果没有特别出彩且标新立异的言论,那么在大家的观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更符合嫡长制的皇子皇孙会更容易入选。

秦王、晋王、赵王等人,若说他们这一批受着同样教育、同样戎马征战多年的年长皇子思维截然不同,那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

有两个哥哥顶在前头,目前还不能算是最年长皇子的赵王,就只能拱手把表现机会让给别人。

祁元询:爹,没关系,你还有我!

祁元询的排名比较靠后,就看着三位皇伯、皇叔先发言。

秦王、晋王都是被光幕预言了早死,继位可能性被大幅削弱的宗王,因此,他们的对宗室政策就偏向于宗室一点。

毕竟他们的后代依旧会是宗室,执掌朝廷的可能性不大,还不如多为子孙后代着想。

当然了,天子都让他们好好商议了,照搬天子原本的政策那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还是有着创新的。

秦王和晋王的建议都偏保守,祁元询在心内替两位皇伯总结了一下,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可过分削弱宗室!

他们自己提出的策议里倒是削减了宗室待遇,但是朝廷只是减轻了财政方面的负担,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少改善。

皇子中最后一个发言的宁王在皇子中排名靠后,提出的策议就更有进取性。

“儿臣建议,可效仿前朝,允宗室藩王征别国以为封地。是以,请父皇允诸王扩充王府卫军!”

宁王别的话都还没说,就这么一句,就让文华殿内诸王尽皆哗然。

有不少人暗暗地瞥了赵王一眼,只见他八风不动,便叹他好气度。

赵王得登大宝的希望不小,宁王此言,在当今天子看来尚不如何——毕竟诸王都是天子的儿子,扩充一部分的王府护卫军,并不算什么出格的大事,事实上,北地九大藩王,王府卫军的数量就比寻常的藩王要多——可是,在新皇看来,不就是心大吗?

祁元询默默给宁王叔点了个赞。

男人不狠,地位不稳。

看宁王叔这个提议的架势,说他对自己正常登基成为皇帝有信心,那真是鬼都不信。

不过提出这个提议……难不成,宁王叔现在就有想要开疆拓土的想法了?

宁王的提议,是以扩军、允藩王征别国为主要内容的,真要说到宗藩待遇问题,也只是提了提削减禄米之类的,毕竟宁王的策议里满满都是私货,重心就不在这上面!

宁王的提议是不错,天子也动心,但是这件事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就行了,讨论还得放到后面来。

于是乎,三位或是过于保守、或是和稀泥、或是说不到点子上的藩王退场后,终于轮到了祁元询上场。

明明在皇孙中排行第四,却有了皇孙辈第一人的万众瞩目级别的关注度,祁元询都不知道这对自己是好还是不好了。

唉,怪只怪他太优秀。

因为提出的想法太优秀了,就连开口,都是天子直接开口询问他,而不是让他慢吞吞按顺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元询啊,你这个‘恩封’、‘考封’,是什么意思啊?”

祁元询上交的“作业”是他准备了很久的,光从厚度上,就比其他的叔伯兄弟要厚不少,所以在上交的时候,他还特意仿照前世某朝内阁票拟的做法,贴了一张黄签,提取了策议内容关键字,在“作业”上头写好了简述。

天子方才虽然大致看过了每个人的策议,但是数量太多,还不可能每个都看得很仔细,像祁元询的策议,他同样是没翻完,好在前头有简述,他想说的内容

“禀皇祖父,孙臣的想法是这样的:

古语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皇祖父宽待子孙,子孙后代,永享世爵,如今宗室人丁稀少,尚无异状,日后枝繁叶茂,难免需要国朝花费更多力气供养宗室。”

这一句虽然听起来是套话,但是还是有用的,祁元询又强调了一遍光幕所显的,国朝宗室过多,以至于朝廷要花费大量禄米去养宗室。

“宗室支出不少,若削减宗室禄米,孙儿又恐其日子难过。”

祁元询这一句,就是否定了在场不少人都提出来的削减宗室开支的想法。

在场的诸王、皇孙看着祁元询的脸,都觉得他怕不是为了先得到皇位,不惜做好人、烂摊子等子孙后代收拾。

虽然他们的想法被祁元询否决了,可是,有这么一位为宗室着想的帝国未来准继承人,他们真的没什么意见。

天子宣武帝是知道祁元询话只说了一半的,是以也不觉得他敷衍,而是示意他继续说。

祁元询继续道:“宗室自然要供养,只是,这宗室的范围如何论,孙臣觉得,还是要限制的。”

祁元询说到这,才是真正要开始说自己的意见,在场的聪明人也知道,戏肉来了。

“皇祖父为子孙定爵八级,孙儿以为,宗室有爵者,至末爵奉国中尉后,便不可承爵了。且宗室世子世袭其爵,庶子降一级承袭,人数太繁,不如定下规矩,若无大功于国者,其爵皆降袭!”

诸王这下都听懂了。

什么叫杀人诛心?这就是啊!

不声不响,连根儿都给人刨了!

天子规定是子孙的爵位,世子都是世袭罔替的,其余诸子降一级袭爵,祁元询倒直接来了个皆降袭。

本朝注重嫡长,若是世子都降袭了,那其他人呢?岂不是降得更多?!

不过,这方法对朝廷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便不需要担心宗室过多了。

天子是知道这一点,可是,他是苦孩子出身,平生一大愿就是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再过他那样的生活。

所以天子一反前人的惯例,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永为宗室,且永享爵封。

更何况,天子还久违地给了藩王们实际的封地。

本朝之前,藩王有实封的,只有汉晋二朝。

汉唐之前,出五服者便不为宗室,出服后的宗室不算天家人,似寻常人一般科举或参军方可兴家。

赵宋的宗室虽然不能参政,但是在宗室认定这个方面,却是要比汉唐宽许多。

只不过赵宋的宗室不仅不能参政,还被圈定了居住范围,宗室大规模聚居,相当于被囚困在某几个城市。

赵宋也因宗室过多,面临过本朝在光幕显示中需要面对的宗室供养问题。

只不过,赵宋有位王荆公,这位敢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佬,发动的变法当中,有一项就是削减宗室待遇、开革远支宗室。

不管怎么说,赵宋的宗室问题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得到了缓解,后来靖康之变,赵宋的诸多宗室因为聚居被金人一网打尽,剩下的远支又不成气候,唯一逃过金人魔掌的康王赵构也死在南渡的半路,天下很快陷入动乱,区区的赵宋宗室问题,也不再重要。

天子是学了赵宋对宗室的宽待,还不愿后世再出个王荆公,干脆将宗室的一样待遇全部规定好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天子护短,还要让自己家的子孙全都世世代代永享富贵,即便不能做皇帝,也能做个富贵的宗室!

祁元询说完爵位皆降袭后,天子没说话,他便继续往下说,但好歹多加了几句解释和补充,不然的话,殿内众多藩王的眼神就能把他戳死:

“孙臣以为,诸王有大功于国朝者,其爵位世袭罔替,此为恩遇,非有大功于国者不得轻易受封。

而寻常宗王,则爵位世袭递降——若有功,亦可原爵承袭抑或加封品级。

以亲王为例,世子受封,爵位递降一级,为郡王,若亲王有功,则世子可原爵承袭,或世子继爵位后有功,则其郡王爵复升亲王爵。”

祁元询这个补丁一打,年长的诸侯王看他的眼神就和缓多了。

当今天子教儿子是相当有一手的,本朝的诸侯王们,脾气不好归脾气不好,但是能力真的都很出众。

现今已经到封地的藩王们,有许多都已经有战功了。

若说他们无功于朝,怕是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死。

感觉好一点的,觉得自己家这一系的爵位有希望世袭罔替,即便不认为自己的功劳特别大的,也觉得自己的爵位怎么着传下去的时候,世子也能原爵承袭。

至于认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不如兄弟的,呵,天子诸子里,还真没这样的人。

当然了,祁元询说的这些都还是提议,不一定会成为现实,只不过藩王们觉得他的提议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下意识地现在就开始代入了。

停顿得差不多,在场的人都脑补好了,祁元询又继续道:

“孙儿之前说的,便是孙儿对宗室的袭封想法。皇爷爷您问的考封,便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有爵封者,唯有世子可降袭父爵,无世子则由朝廷封选。

除世子外,其余诸子年至二十加冠后,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汇题,考刑律、儒经、骑射等,考试科目可有数项,使受封者择其中三项。按结果之优、平、劣,使其受封应受之爵,或降一等、二等、三等袭爵,劣者过多,则停封,不授爵。

末爵奉国中尉,世子可参加考封,爵袭三次后,便消爵。

非因功受封者,皆为恩封,恩封不可世袭罔替。

无爵宗室有功,亦可复封爵。”

“无爵宗室?”到这里,天子终于开口反问了一句。

“是,孙臣以为,皇爷爷欲令子孙代代富贵,此天子亲亲也,纵使无爵,亦不可逐离宗室。”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祁元询是很明白的,照他爷爷这个双标的劲儿,若是改革太过大刀阔斧,天子是不会同意的。

更何况,无论是赵宋还是之后的金、夏、原,都是没有开革过宗室的,汉唐之前的出五服不为宗室,已经是过去式了。

从制度上来看,这算是倒退,但是,这么多前朝旧例摆在那里,让天子接受子孙过五服出族这件事,是很难的,而且,出五服不为宗室后,就能让那些人不胡作非为吗?

也不一定。

那还不如直接按宗室条例统一管理起来的好。

“既然无爵,又如何证明其宗室身份呢?”

祁元询不慌不忙,感谢前世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皇朝,不管怎么说,那个大一统皇朝在许多制度上,都吸取了各个前朝的许多经验,制度的完善程度还是值得参考的。

“孙臣以为,仁祖之子孙,俱为宗室,皇祖父子孙为大宗,皆束金黄带,以示身份。余者为小宗,束红带子。”

祁元询这个宗室区别法,话其实说得很狭促,因为仁祖便是天子追封的父亲,仁祖子孙就是天子与其一众兄弟的子孙。

当今天子的诸多兄弟、子侄俱已殁,唯一剩下的、如今受封爵位的便是靖江王。也就是说,唯一的红带子,其实就是靖江王一脉。

但是,如今的靖江王毕竟只是天子的侄孙,其父又犯过大错,祁元询是天子的亲孙子,举出的这个宗亲区别法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在场的人也不会说有什么不妥。

“无爵宗室,到底是天潢贵胄,孙臣以为,不可使其无爵后便虚度日子,亦可使其参加考试入朝为官,无爵宗室参加考试,可与寻常科举相别。”

祁元询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在场的人听到部分内容,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想法确实出众。

其实除了刚才提出的主要建议,他还有一些参考其他朝代的补充,只不过这些,都已经写进策论里了,天子后面自己会仔细看一遍。

剩下的时间,祁元询决定见好就收,把舞台让给皇嫡孙祁元訢。

有祁元询珠玉在前,没有前世见识作弊的祁元訢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但还是有新想法提出来的。

不知道是东宫一脉的意见已经进行过统一还是什么,祁元訢提出的内容就是进行了包装的削藩建议,只不过里头还真有点想法。

他们五人全部说完,天子又咨询了没被选中的一些宗王的意见,耗费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离开。

正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光幕又更新了。

这一回的光幕更新,还是针对大周的宗王问题。

其上记载,周末,天灾**交织,各地世袭罔替的宗王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横行霸道、霸占民田、横征暴敛者不在少数,民怨之下,起义军杀死的藩王、宗室不计其数,死法也花样百出。

到周末,人数多达几十万的宗室,最终百不存一。

祁元询默默望天,这份记载,是如今尚未改变政策后的结局吧?

有这么惨烈的结局做对比,皇爷爷用他的办法的可能性,应该会很大。

相比于其他人,他参考来的这个制度,还是比较有普适性,又相对温和的。

才过了半天不到,回府后,用过今日偏迟些了的午膳,祁元询就看到天上的光幕又起了变化。

史载有周一朝,因实行降等袭爵与考封制度,宗室有爵位者占总人数一成左右,才干过人者众。

朝廷供养宗室支出禄米过多与藩王横行不法以致民怨沸腾等记载,皆已消失。

祁元询发现了一个点,自己早上才提出了想法,光幕马上就捧场了。

联系起光幕显字后,有许多次都凸显出他这件事,他默默地摸起了自己光滑还没长胡子的下巴:莫非,他就是光幕爸爸最爱的那个崽?

主要的参考对象还是清朝的制度,因为我看了一下,其他朝代的制度都或多或少不适用,还是参考了前朝例子的清朝宗室制度最中庸,比较成熟。

话说回来,我还记得我从哪里听到还是看到的,说清朝作为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对各种朝代末年的乱事都有经验可以借鉴,什么农民起义啊、外戚专政啊、宦官专权啊、后宫干政啊、天灾**啊【小冰河期、粮食减产什么的,还有明朝引进的红薯、土豆等食物广泛种植】、胡人入侵啊【清朝本来也是草原民族,还特意和蒙古修好,还推行了某些制度让蒙古人丁减少】,万万没想到,他们碰到了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所以,综合起来,现在所有经验都能借鉴的我朝,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啊!

*

因为主角所在的朝代,是稍有的藩王有实封的朝代,所以后续还有一点点手续需要解决。

但是推恩令是绝对不可能的。

汉武帝能推行推恩令,是因为他爹那时候已经平了吴楚七国之乱,主要诸侯王已经变成了他的兄弟,诸侯王们也受到了中央朝廷的控制。

而且汉武帝是推行推恩令的同时还配合着酌金夺爵——那时候他手上已经有立下大功、掌握军权的卫霍外戚集团可以倚仗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先打一顿的。

而且不是实封的藩王,也没必要用推恩令去整他们啊。

所以汉后推恩令就逐渐被淘汰了,是有原因的,藩王没封地不需要推恩,有封地的,你得能打赢再说。

历史上朱棣能在之后削去藩王们的军权,也是因为这位大佬打赢了。

木仓杆子里出政权,果然是至理名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策议(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