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麟 [GB] > 第7章 第 7 章

囚麟 [GB]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闪光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6 17:07:25 来源:文学城

据刘文元所言,何邵素有哮喘之疾,除此之外,许是为病痛所折磨,其近来脾性愈发乖戾,动辄易怒易躁。

因此,月余前,何邵曾与门卒生了些龃龉。

那门卒乃一热忱健谈老者,加上职事清闲,往往与其他礼部属吏高声谈笑或是哼唱曲调。何邵公房邻近门房,不堪其扰,遂与门卒大起争执。

虽门卒自言并未介怀此事,其后亦收敛声息,但近来与何邵显有嫌隙者,唯此一人。若是他有意与人交谈,致使何邵自行紧闭门窗,从而未能及时为人察觉其病笃之状,亦可谓无心之失而害命。

书童乃一位十三岁少年,出身前梁世家,梁亡后,其族人皆阖家南渡不知所踪,唯余他意外孤身留在长安。何邵与其父素有交谊,便将他收为书童。

据书童所言,何邵素喜独处理事,故其于邻室读书习字,唯何邵出声唤其时,方才入内侍奉笔墨、更替烛火,或奉上茶水。

当夜,书童暗忖时辰,觉已远逾平素侍奉的时辰,但何邵始终未传唤他。书童见室中烛火未熄,便未曾多想。

其后,他伏案而眠,迨至翌日清晨日出,方觉有异,闯入何邵房中,才得知其已溘然长逝。

书童言及此处,泣不成声、言语断续,令符瑶心生不忍。

梁朝亡,他方沦为家仆,如今何邵亦逝,这孩子此后又当依附何人?念及此,符瑶向石晃使眼色,后者颇为机敏,立时会其意,后续自当为其寻个安身之所。

只是书童的嫌疑,未能因其年幼而得免。他是当夜距何邵最近之人,倘若何邵曾呼救,而他未能及时报与外人,抑或见死不救,亦非绝无可能。

常言道“升米恩,斗米仇”,外人亦无从知晓何邵与这位故人之子私下情谊究竟如何。

至于何邵之妻陈氏,她于这几人中嫌疑最重。

无他,只因她所送的吃食。

当符瑶问及她当夜给何校书送了何种吃食时,何邵之妻陈氏答道:“我……我不过是送了官人素喜的栗糕、蜜饯、醉里子,还有夜间寒凉,特意烹了一碗胡椒羹与他暖身……”她当即伏跪,朝着符瑶叩首道:“长公主明鉴,妾身断无加害我家官人之心啊!”

陈氏来时鬓发散乱、衣衫不整,可见其惊惶失措。单从此情状观之,符瑶不觉得此话乃谎言,但她的所为却与其言辞大相径庭。

符瑶摇头道:“你可知,哮喘之症多由痰热、寒饮、肺虚而发,如栗糕这般甘腻粘滞之物,还有蜜饯、醉里子此等生热助痰、动火助湿之食,理当避之?况乎胡椒羹乃大辛大热之品,为患哮喘者大忌。”

她知晓这些,还是李怀麟所教。

彼时他染了风寒,她恐其嫌药苦,便寻了些蜜饯送去。虽李怀麟笑着将它们尽数吃下,事后却为尚药局司医所训斥。若非符瑶彼时恰巧途经听闻,他必不会告知于她。

李怀麟必然通晓药理,可何邵之妻却不是。听她所言,何邵先前延请的医者,也只是问诊抓药,亦未曾嘱咐饮食禁忌,故亦不能断言其有加害之心。

至于这最后一位涉嫌之人……

符瑶打量着眼神游移不定、一副局促不安的张季州。

他的嫌疑说来是最为轻微的,毕竟他与何邵素不相熟。但若何邵确因其闹出的声响而关闭门窗,以致无人察其病危而终,那这位张侍郎便难脱干系。

符瑶不愿伤了慕容汐的心,但即便是无心之过,张季州亦恐获失德害人之罪,最轻亦需罚俸,指婚的事怕是需暂缓了。

余下几人,门卒或可免罪;何邵的书童未能及时察觉异样,然念其年幼,眼下又无实证其见死不救,亦当判其无罪。

至于何邵之妻陈氏,或许何邵久病不愈便有饮食失当之故。然再经询问何府他人,皆言何邵与陈氏相处和睦,夫妻并无嫌隙。

毕竟,何邵又非某位太子殿下,明知吃食于己有害,仍为讨好他人而食。既然何邵自身亦未察觉其所喜之食于病情不妥,符瑶便不欲定其妻罪。

如此一来,何邵之死便定为多重外因交织所致,归根结底,仍是其自身病重所致。

案情既已查明,贡举司吏员便着手清理现场,将何邵遗体抬出,殓入棺椁,室中卷宗亦需移往他处。

符瑶于室内滞留过久,顿觉气闷,便领着石晃与杨青往庭院中散心。

杨青见她并未查得真凶,忍不住道:“如此说来,我等仍需回禀陛下,何邵乃意外身故,只不过此意外皆由无心之失所致?”

依眼下推断,便是何邵夜里当值,宿疾突发,食用了其妻陈氏所送吃食而病症加剧,加之其素厌喧哗,或因门卒、或因张季州之故而紧闭门窗,致使其病危之状未被及时察觉,同时,其书童因年岁尚幼,未能察觉异样,是以最终,这位何校书便这般殒命。

只是不巧,日子撞在慕容景下诏重开贡举的头一晚。

此番定论虽合乎情理,然慕容景定为之不悦。只因如此一来,那些欲借此事大发议论之人仍有可乘之机。

符瑶总觉自己似乎有所疏漏,一时却又遍思不得,毕竟她并非专司查案之人,处置此类事务亦属首次。

若是……她未曾察觉,心中自忖之际,手已无意识地拿起腰间白玉坠子反复摩挲,此举引得杨青注目:“公主这枚玉坠当真别致,不知出自哪位名匠之手?”

"这……"符瑶方才察觉李怀麟所赠那枚木槿花佩竟握于手中,“并非出自名匠,乃一位略通雕琢的友人,赠予我的习作罢了。”

“那公主这位友人当真是心灵手巧,只是为何选用木槿?”

若论匹配符瑶身份,自当是牡丹、芍药、莲、梅更为相配,木槿素雅清淡,朝开暮落,不常为宫中显贵所喜。杨青既为贵胄之后,对此事颇有了解,故有此一问。

“此中缘由我亦不明,”符瑶于花草寓意素不甚了了,心道总归既然李怀麟认为适宜,应当是无误……

“且慢!”

她忽地想到一事,对石晃道:“速令室内之人停手,莫要破坏现场!”

石晃虽不明所以,仍立时依令行事,倒是杨青一脸不解:“嗯?为何?”

“杨青你既然于花草之道略知一二,适才竟未曾察觉?”符瑶快步折返室内。

“我不过略知皮毛……”杨青本欲再说,却见符瑶已指向室内墙隅,彼处供着一盆娇艳的柳叶桃,“此乃……啊!此乃柳叶桃,有剧毒!”

“正是,只是我对此物所知不详,适才方想起此花只可远观,不可触碰,于常人而言,倒也无碍。”符瑶道:“但何校书本就体弱,气息不畅,杨直使,依你所学,此物于他可有妨碍?”

“有!”杨青此时应得极快:“据属下所知,患哮喘者本就对许多草木气味过敏,即便不直接触碰,亦会影响病情,可致咳嗽加剧、胸闷气短,但……应不致殒命。”

“那亦是一条线索了。”符瑶立刻传石晃,命其询问贡举司吏员,此盆柳叶桃究竟为何被置于此室之内。

查问结果却出人意表,此花并非贡举司公物,也非何邵自行购入的私物,而是他人所赠。

赠花的人亦非生人,正是其在贡举司的同僚——刘文元。

未曾料想,方才为众人引路分说的刘正字,竟亦有嫌疑。张季州似是唯恐天下不乱,哂道:“刘文元,你怎地也有了嫌疑?方才还说我,如今你我怕是要一同受罚俸了罢……”

刘文元却未理会他,神色僵滞,默然不语。

符瑶指着置于二人之间的那盆花木道:“你为何要赠何校书此盆柳叶桃?”

刘文元沉默片刻方答道:“我闲逛西市时,见此花妍丽非常,彼时恰逢何校书生辰将近,售花者又言,此花因花期甚长,故有‘祝寿花’的别称,便购下了,其余皆不知晓。”

“是么?”符瑶面上神色不变,只是足下轻挑,将那盆柳叶桃挑至半空,复又向刘文元怀中踢去。后者大惊失色,急忙侧身避让。

“为何不接?”她复又道:“刘正字购花之时,那售花之人莫非未曾告知此花有毒?倘若刘正字不慎误食此花,那店家岂非惹祸上身?”

“……”

刘文元垂首不语,稍候片刻,方才伏地叩首求饶道:“臣……臣知罪。臣确知此物有毒,然售花者仅言不触碰便无碍。臣将其交予何校书时亦曾嘱咐过,臣实不知此物于何校书的病情有碍!”

“正是,正是,何校书又非中毒而亡,此节岂非与我一般?”张季州插言道。

“我适才未曾提及半字柳叶桃于何校书病情有碍,刘正字又是从何得知的?”符瑶却道。

此言一出,室内鸦雀无声。

符瑶随即又道:“刘正字若果真是无心之失,那当我等入此室查验之时,便应提醒此花有毒不可触碰,当时缘何一言不发?再者,你若当真为如何校书精心择选生辰贺礼,且知其身有旧疾,按理说定会留意所赠之物于病情是否无碍,为何明知其有毒,却不进一步询于售花者?莫非是尔有意为之?”

她此番言语并非无懈可击,不过意在诈他一诈。

果不其然,刘文元闻言身躯颤抖不已。无需再多言,符瑶便命石晃将其押回明心司仔细审问。自己则与杨青留于贡举司,协助料理何邵后事。

待她返回明心司时,刘文元已然招供画押。

刘文元与何邵本皆为前梁旧吏。新朝伊始,何邵因蒙上意赏识,先一步晋升校书郎,加上其勤勉于职事,再进一步擢升在即。刘文元心生嫉恨,遂故意赠以柳叶桃,虽无存心杀人之意,然较其余几人的无心之过,其责更重,按照惯例,论罪必当革去官身,永不叙用。

虽实际未必能断言刘文元所为便是致死主因,但慕容景需要一定论以塞众人悠悠之口,故而这刘文元,恐将成儆尤之例,受以重惩了。

如此,何邵一案尘埃落定。符瑶于贡举司奔忙一日,又入宫回禀了慕容景,及至回府,天色已暮。

她本以为今日诸事已毕,孰料一进门,就撞见了她于这京中最为不愿相见之人,还恰恰撞破了她吩咐徐兰所办的事。

只见裴进直挺挺立于正堂之中,指着徐兰及其身后七八名身材容貌均极好的男子厉声道:

“慕容瑶,你,你……你暗蓄一名面首尚嫌不足,竟还要如此明目张胆豢养如此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