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逆流之悲 > 第5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逆流之悲 第5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银河系戏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8:04:59 来源:文学城

安全屋的日子,在记忆风暴过后,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并非停滞,而是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气压低得让人心慌的那种凝滞。每个人都在消化,在准备,在等待着那根不知何时会绷断的弦。

顾夜阑的变化最为显著。记忆的整合像一次彻底的排毒,虽然过程痛苦不堪,但排除了脓疮后,伤口反而有了愈合的可能。他不再被碎片化的恐惧和自责撕扯,虽然那些记忆依旧沉重,甚至因为完整而更加清晰残酷,但他已经能够将它们作为一段确凿发生的“过去”来承载,而不是无法理解的梦魇。

他开始更主动地配合李医生的治疗,甚至会在天气晴好时,要求林未扶他到屋外的小院里走一走,感受阳光和山风。他的身体依旧虚弱,步伐缓慢,需要倚靠,但脊背却挺直了许多,眼神里多了某种沉淀下来的东西,像是被烈火淬炼过的金属,脆弱与坚韧奇异共存。

他手腕上那看不见的“逆流”烙印,成了他与那段经历之间最直接的连接。他有时会无意识地用指尖触摸那个位置,眉头微蹙,仿佛在感应着什么。苏晴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尝试去“倾听”和“解读”这个标记可能传递的、超越常理的细微信息。

“不要抗拒,也不要主动追寻。”苏晴指导他,语气如同在教授一门精密的仪器操作,“放松精神,像感受自己的心跳或者呼吸一样,去感受它是否存在‘背景噪音’的变化。尤其是当你感到情绪剧烈波动,或者……当你做那些特殊的梦时。”

顾夜阑尝试着去做。起初,除了偶尔一闪而过的、类似轻微静电感的麻痒,他什么也感觉不到。但渐渐地,在极度的静心状态下,他仿佛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信号”?那并非声音或图像,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底色,或者一种存在状态的微澜——有时是深海般的沉寂与冰冷,有时是某种遥远方向传来的、模糊的躁动不安。

他将这些极其主观的感受告诉苏晴,苏晴则将其与全球各地的地震、地磁、乃至一些未被公开报道的异常现象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结果令人心惊——顾夜阑感知到的“沉寂”与“躁动”,竟然与南太平洋那片异常海域的能量读数起伏,存在着某种难以用巧合解释的、粗略的对应关系!

这个发现,让苏晴更加确信,顾夜阑身上的“标记”,不仅仅是一个伤疤,更可能是一个极其微弱、但真实存在的“接收天线”。

与此同时,林未也在独自面对着内心的波澜。

顾夜阑记忆模拟中闪现的、关于她的那些时间碎片,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她的意识深处。穿着古希腊服饰奔跑的她?站在未来建筑顶端的她?躺在血泊中的她?这些影像虽然模糊短暂,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真实感”,与她脑海中那些来自“未来”的、冰冷的日记文字相互呼应,又彼此矛盾。

她的“逆行性时间感知”,究竟是一种疾病,一种诅咒,还是……也与那个“逆流”的力量有关?她手腕上的刺青,是单纯的个人设计,还是某种无意识的、对底层规则的摹写?

她开始反复翻阅那本来自“未来”的日记。上面的字迹依旧冰冷,记录着她与顾夜阑从相爱到决裂,最终他走向死亡的过程。但此刻再看,这些文字似乎蒙上了一层新的迷雾。如果时间并非线性,如果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那么这本日记所记录的,是必然发生的“定数”,还是仅仅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

这个想法让她感到一种战栗的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加沉重的责任。

她找到了苏晴,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苏晴听完,沉思了片刻,回答道:“线性时间可能只是人类认知的局限。高维存在的视角下,时间或许更像一片可以任意浏览的海洋,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你的‘逆行性感知’,以及顾夜阑看到的碎片,可能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信息洩漏’。至于那本日记……”

苏晴看向林未,目光锐利:“它可能记录的是基于当时条件推演出的、概率最高的未来,也可能……是某种力量希望你看到的‘未来’,以此来影响你的选择和当下的时间流向。”

林未心中一寒。被某种力量引导?是“它”吗?还是别的什么?

“那我该如何判断?”林未问。

“证据,以及你的内心。”苏晴道,“日记的记录与你亲身经历的细节进行比对,寻找矛盾或者可以改变的节点。同时,信任你在‘当下’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一本来自不确定‘未来’的文字完全束缚。记住,观测行为本身,就会影响被观测的系统。”

苏晴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林未心中的一道枷锁。她不再将那本日记视为不可违逆的神谕,而是将其看作一份充满偏见和不确定性的“情报”。她需要做的,不是被动接受命运,而是主动去解读、验证,甚至……挑战它。

这个认知,让她感觉肩膀上那无形的、名为“预知”的重担,似乎松动了一丝。

而在所有人都在进行内部调整和探索时,苏晴对外界信息的监控,捕捉到了新的动向。

这天傍晚,她将林未和状态稍好的顾夜阑都叫到了书房。巨大的显示屏上,展示着复杂的全球金融流向图和卫星通讯拦截数据。

“‘影子’的资金和资源,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出现了极其隐蔽但高效的二次转移和集结。”苏晴指着屏幕上几个闪烁的红点,“最终的目标,不再是模糊的公海区域,而是精确地指向了这里——”

她放大了南太平洋的地图,一个坐标被高亮标记出来。那是一个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远离任何主要航线和陆地的、几乎不为人知的微型环礁,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

“魔鬼礁。”苏晴说出了它的非正式名称,“根据有限的资料,该环礁由火山岩构成,几乎无法提供淡水,没有常住人口,只有偶尔的科研船只或冒险家会靠近。但它的地质结构非常古老且稳定,而且……处于多个大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磁活动历来复杂。”

“他们选择这里建立新的信标?”林未立刻意识到了关键。

“可能性极高。”苏晴点头,“地质稳定便于建设,地磁复杂可以掩盖信标运行时的能量波动,远离人群则确保了行动的隐蔽性。更重要的是……”

她调出了一张经过增强处理的卫星图片,图片上,魔鬼礁附近的海域,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深沉的墨蓝色,与周围海水的颜色有着细微但确切的差异。

“这片水域的深度和热盐环流数据显示异常,可能存在一个深海热液喷口群,或者……其他我们尚未认知的地质结构。这种环境,可能特别适合‘逆流晶体’的某种形态运作,或者更容易……‘打捞’什么东西上来。”

“打捞?”顾夜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

苏晴沉默了一下,调出了另一份加密档案,权限等级极高。“这是‘观察者’内部一份未被证实的推测性报告。有理论认为,‘信标’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或‘召唤’,在某些极端条件下,它可能像磁铁一样,将游弋在维度间隙或时间乱流中的某些‘碎片’……吸引到我们的现实层面。我们称之为……‘实体化打捞’。”

书房里一片寂静。

吸引维度间隙或时间乱流中的“碎片”实体化?这听起来比单纯的连接更加匪夷所思,也更加危险。谁也不知道会被“打捞”上来什么——是某种超越理解的造物?是一段被凝固的古老历史?还是……某种无法名状的、活着的“存在”?

顾夜阑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手腕内侧似乎又传来了那熟悉的、细微的麻痒感,这一次,带着一种明确的、指向性的悸动,仿佛在呼应着屏幕上那个遥远的坐标。

林未则感到一阵寒意。她想起顾夜阑看到的、那些关于她的时间碎片。如果“打捞”是真的,那么被吸引过来的“碎片”,会不会就包括这些……来自其他时间线或可能性的“投影”?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顾夜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能再让他们进行这种危险的实验了。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他们会从‘外面’拉进来什么东西。”

苏晴看向他,又看了看林未,缓缓点头:“是的。被动防御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怎么做?”林未问。面对一个隐藏在暗处、掌握着超常科技和资源的庞大组织,以及可能涉及高维力量的威胁,主动出击谈何容易。

苏晴的目光落在顾夜阑身上,眼神深邃:“我们需要一个‘向导’,一个能在茫茫大海上,为我们精准定位信标,甚至提前感知其能量波动和潜在风险的……**雷达。”

顾夜阑瞬间明白了苏晴的意思。他抬起自己的左手腕,看着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皮肤。

“我可以。”他没有任何犹豫,声音平静却充满了力量,“既然这个标记甩不掉,那就利用它。如果它能让我感应到那个信标,能帮助我們阻止更大的灾难,那我愿意做这个‘雷达’。”

他没有看林未,但林未能感觉到他话语里的决绝。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将自身痛苦转化为力量的承担。

风,已然起于青萍之末。平静的安全屋,即将成为风暴行动的起点。目标,魔鬼礁。目的,阻止“影子”打开那扇通往未知与灾难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