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速快的好处就是,面前的人没抢到我手里的手机,说完后才反应过来的。
“这可是你自己承认的,你说你不学抽烟。”:我
无奈笑出声的支意:“人是不会无语两次的,尤其是短时间里面。”
“我就见到过的,你自己也清楚是谁了。”:我
我为了表明,支意演技的认可,还装模作样的拍了几下,就是没声音。
像是早有预料的支意:“这下可好了,可算出来罚站了。”
刚才后续我俩的聊天,忘记去管外面巡逻的老师了。
刚好就被抓到外面罚站了,扣的那2分我们倒是不介意。
就是可惜刚才那个录音了。
还是被抢过去删掉了呢,不过有备份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先炫耀的比较好。
“刚才就应该和他们几个,一起去玩那个牌的,这样至少我不是被首杀的那个。”抱怨吐槽说还不如,跟那几个人一块玩牌的支意。
“都是靠近走廊的位置了,还有那么大块玻璃,旁边那几个不也被拽出来了。”:我
“都是刚认识的新同学,不到一个月就翻破脸合适吗?”:某个扣了2分出来后,继续和其他人一块玩牌的某个人。
率先抬头开话的。
“我觉得刚才我快赢了,我手里的牌就只剩下6张了。”
倒数第二位的发言。
“你觉得自己有胜算?”
那部分人都蹲在旁边,对面的墙边那个位置。
“如果我没记错,其他人都剩下5张牌,就你自己一个人手里是6张。”
是最开头那位吐槽的语气,说话期间还让旁边那位踹了一脚。
“我手里的卡牌好。”
开头那位也是踹回去了,就是旁边那个说自己卡牌好的,那个人依旧不服气。
“得了吧,就咱们几个人里面,就属你手气是最差的。”
其实虽然说他们在这争论,但是手气真的都差不多了。
我之前也和那几个玩过,除了第一次输过以外,好像就没输过了。
第一次说是因为支意和我说,得给他们点面子别上来就赢。
那样做有点太打击,别人的自信心了。
“就那么一点好牌,咱开头的时候不就都压上了?”
说出这句话的那位,再次从口袋里拿出了那副扑克牌,打算在外面来一次。
本来那几位刚把扑克牌,给收起来都不打算玩的,结果又掏出来了。
旁边那几个人就安安静静的,场面非常和谐的玩上扑克牌了。
“看到没有,合理计划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我和他们几个人玩,每次都赢的原因。”
是支意趴在我耳边,用着很小的声音说的这句话,带着一些笑意的。
思考一下支意说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
但这个似乎不是,能够相提比较的。
如果说是经常混在一起,闲着没事就打牌练手的人。发现自己和别人玩就输这件事情,确实很打击自尊心了。
“你怎么好意思说的,你作弊被我发现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我
支意和其他几个人玩,胜率最大的意思是因为,支意作弊的技术,比其他人好的多。
而且其他人看不出来的情况下,也就间接性导致了支意,本人赢的概率非常大。
随口反驳了一句的支意:“哎呀,真的就只有那一次。”
很快就堵住了我嘴巴,并做了个小点声的手势。
不太喜欢嘴巴被别人用手捂着,兴许是我想说话的目光过于强烈了。
没等我伸手,去扒开支意的手。
面前主动将手拿开了并呈现,一个高高举起的方式。
“是那第一次被我发现了,还是就那一次被我发现了。”:我
支意打牌作弊的那个手法,很像是惯用的习惯性的。
你就不太相信支意口中,所谓的就一次作弊的行为,自己不爱作弊之类的。
“我其实还是挺老实的,你看我就不抽烟,不喝酒,不纹身,连耳钉都没有。”
支意不抽烟,因为没钱。
不喝酒,因为没钱纹身。
而没打耳钉是因为没钱。
那你能说没钱,就拯救了一个少年吗?
似乎没钱才是,毁掉一个人的开始吧……
“你不是已经,打算开始学了吗?”
我依稀的记得某人,确实打算开始学了。
如果只是想体验新鲜事物,我也会觉得抽烟会比喝酒好一些。
但我想到的是支意的母亲,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所导致的。
支意:“未学会的技能,也算是一种吗?”
抽烟算是一项技能吗?
感觉思路被带偏了,又没有任何的理由。
迎着我的视线,简单解释的支意:“我说又不是这儿的人,想抽就能抽上的,而且我也不着急学。只是想体验一下自己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一些新鲜事物。”
支意将视线放在了,那几个正在玩扑克牌的人身上。
我下意识的疑惑的嗯了一声,面前的人就像是因为我没听懂,又刻意说了一遍。
“所以选了个成本低的?”:我
支意:“嗯,我选的成本较低。”
应该可以回去了,查课的老师现在,都已经回去了。
一直到坐在桌子上,下意识的往走廊处那望去,我才发现支意还待在原地。
我看到的用口型说出来的,隔着玻璃有些模糊,看不清楚口型的两个字。
这货在外头骂我智障?
从支意嘴里说出来的,那两个字就不可能是什么好的。
也就是在外面,象征性的站了一会。
伴随着再次下课的铃声,这次是中午放学的下课铃声。
检查的老师离开后,那几个打扑克牌的也都进来了。
就已经放假了,像什么责任通知书,昨天就签的差不多了。
“出来。”
这次听清楚了,其他人都走了。
零零散散其他几个人,也在安安静静的,收拾要带回家的东西。
以及那部分住校生,都拿着一些东西打算回去了,都提前准备好了。
这次还就真是刚巧的看到了,拿着行李箱往外走的景遇安。
“要上去打个招呼吗?怎么说也是你的半个朋友。”:我
支意:“不去,半个朋友而已,有什么好聊的。”
很显然某位的老朋友,不仅嗅觉方面比较好,眼神方面也要好的很多。
景遇安:“又见面了,某位布留。”
似乎由这句话说出来,是这里的气氛有些怪怪的。
以及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听起来和我我很熟的语气和我打招呼。
支意:“差不多我们也该走了,你也该现在就回去了。”
令我意外的是支意,毫不留情的语气,以及眼神中那份厌恶的情绪。
不是半个朋友吗?
当时我这样询问的时候,支意也并没有拒绝,并大大方方承认了,确实是半个朋友。
而现在为什么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吵的架,我怎么不知道?
“支意那么大的恶意干什么,布留对于你来说难道不是半个朋友吗?”
依旧是很和善的语气,那份奇怪的笑容总是淡淡的,也是让我看不透的。
“只是认识。”:我
支意:“算是朋友”
我们的那两句话,是重叠在一起的。
“支意那我就先走了,你俩记得好好打一架哦。”
不是这个叮嘱的语气是怎么回事,就像是叮剧主邻居家的小朋友,记得好好吃饭一样。
好奇怪的违和感。
我倒是觉得我们并不算朋友,认识的时间并没有久到可以,称之为朋友或者好朋友的程度。
就这样走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我倒是觉得这样安静一会也挺好的。
这里的学校离着那个花店,并没有特别远走个几分钟就到了。
走的路是熟悉的,身边的人也是熟悉的。
包括墙外面那个刷了一半的,剩余一半需要涂到墙面上的油漆。
在路上还遇到了正在打车的,家里面卖日用品的那位。
打了个招呼,继续往花店那边走着。
不出意外。
未来的7天我们都要,在这个花店里面度过了。
之前那个店长姐姐,说我们可以在这儿待着,反正活也是需要我们干的。
支意:“只是认识?”
是在快到花店之前,支意才开口问出的这句。
“差不多吧。”:我
因为真的觉得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朋友的那种程度。
我是觉得现在的处于的阶段,就只是算刚认识的阶段。
还有一层同班同学,以及同桌的身份然后就没有了。
桌子上有一盒饼干,上面贴着标签,写着练手做的饼干,可能不太好吃。
以及最右下角的那行字,不过就算再难吃,我想你应该也能咽下去的。
我当时还在想为什么,一定要在盒子上贴上这个标签。
直到我看到有一半,都被烤糊了的饼干,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看起来很难吃。
而是只糊了一半,也许我真的能咽下去了。
但这种只黑了一半,又还有一半是黄色的饼干,是怎么烤出来的?
我也是比较好奇。
当成晚饭吃的话,随便对付两口,正好就不用买别的吃的了。
支意:“这里的客人多吗?”
很显然支意就是之前,那个店长姐姐说的没耐心的某位。
“来这买花的不是很多,要我微信的倒是有好几个了。”:我
我还是如实相告了,没怎么有人买花,大多数人看完之后就走了。
支意:“你要是加上了,就是烂桃花了。”
这句话倒是说的没毛病,我也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偶遇到的会烂桃花多一些。
“咱俩好像没加微信,要不要现在加一下?”
“我之前不是给你发过?”
倒是轮到我有一些疑惑了。
还是说之前发消息的,那个是支意的同学用支意的手机发给我的,而不是用自己的手机发的?
所以我起同班同学的备注,的那个就是面前的微信。
已经晚了,我把手机给出去了。
甚至给出去之前,还一脸平静的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有你的微信之类的。
现在差不多应该已经看到了,给出手机后有20秒钟了。
“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还就真巧合发现你有我微信呢,你说这个灵异事件,是不是好好管管?”
支意:“你还就给我一个人,备注了同班同学?”
其实有时候偶尔装一下,死人一样不回答问题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