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 第50章 那些风流人物2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第50章 那些风流人物2

作者:金非鸽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13 19:44:19 来源:文学城

张惠贞,或者说,应该称呼她为徐绘真——这是她更愿意被称呼的名字。

如今已有三十几岁,早年的经历让她显得憔悴,皮肤上已有细碎纹路,生育的经历也让她的腹部松弛。

但她很坦然地素着脸,顶着一头被剪短的齐耳短发,穿着旗袍,站起来和杨金穗握手,浑不在意她是今日在场的女性中,装扮最简单的那位。

“我叫你金穗了,你叫我绘真姨可以,叫我绘真姐也行。

我的年纪,若是当年生的孩子活下来,想必也同你差不多年纪了。不过,我们又是同行,以文相交,或许叫我姐会更方便交流。”

有个社交礼仪是这样的,能喊哥姐就不喊大名,能叫姐就不叫姨,能叫哥就不叫大爷,以及,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所以杨金穗果断喊了对方“绘真姐”。

此外,这次茶话会,还有以下人物在场。

冯启元,一位虽然也写散文杂文,但是主要进行诗词研究的文学家,目前正在大学任教,且出版过诸如《古诗今选》《唐诗译评》等著作,还参与过国文课本的课文选编。

嗯,一句话概括,是个会让学生们恨得牙痒痒的人物。

李望川,和林芳许算是半个同行,也在进行翻译工作,同时在此时的政府担任过外语专家的职务。

因此,不同于林芳许主要翻译文学方面的书籍,李望川更多是在进行社科类书籍论文的翻译。

也就是说,杨金穗想科普吸烟的危害,找他就对了。

陈述礼,主要进行戏剧剧本的创作,而且热心于各种社会活动,算是热血中年一枚。

有个趣闻是,他是最早一批主张女性□□解放的人士,因为极力反对束胸这一陋习而参加游行、写文抨击、甚至是搞行为艺术,然后被家里长辈视为耻辱,差点没把他逐出家门。

一些世交家里也觉得他不正经,一度影响了他家中弟弟们的婚姻。

不过,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解禁,慢慢地,疼爱女儿的家庭反而觉得陈家是个开明而进步的家庭,反而愿意和陈家结亲了。

尤其是陈述礼的儿子们,可是抢手货呢。

不过陈述礼既然思想进步,自然也是反对订娃娃亲和父母操控子女婚姻这一点的,所以都没有同意。

自然了,他也很擅长把自己的两个兴趣结合起来,创作了很多和社会热点话题结合的戏剧,而且反响不俗,所以收入也颇丰。

秦玉汝,另一位女性作家,因为家世不错而且长辈开明,所以比徐绘真的人生顺遂太多了。

她写作风格也不像徐绘真那样沉郁和残酷,更偏向写一些现代诗,小品文,散文,风格清新自然,主旨积极昂扬。

杨金穗和她还有一点缘分是,她们都给《家庭报》供稿,《恨也依依,爱也凄凄》接档的就是秦玉汝写的长篇小说。

不过,这一点,秦玉汝是不知情的。

认识了一圈人,还都是杨金穗有所了解的资深前辈,她都觉得有点荣幸了。

这么高质量的朋友圈,就让她闯进来了?所以她应该说点什么吗?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杨金穗乖乖坐下,还要拉着连莲的手,或许是看出了杨金穗的紧张,林芳许没立刻继续之前话题,而是问:“我听说《楚惊鸿探幽录》后日终于要发售了?可真是让我们好等啊。”

“我印象里,金穗之前和我约画的时候,就说已经在印刷了,后来还给我送过一版样书,我已经和朋友们炫耀过了呢,然后就没了音信,怕是冯知明对工作不上心,才拖到了现在吧,哈哈哈。”

连尹调侃着,他和冯知明也相熟。今日本来也叫了对方,觉得这样杨金穗更自在一点,但冯知明忙着统筹后日的销售事宜,没有过来。

连尹也是因此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之前都已经打算好等书上市后多买几本赠送亲友了,结果却迟迟等不来。

然而,《京报》又早早在报纸上做了杨金穗的个人采访专题,还透露出出版书中有新增的一些内容,导致身边有听连尹炫耀过样书的朋友们,纷纷来和他借书去看。

成年人们还好,比较克制,而且没那么着迷于一本小说,即使真的借去看,也很快就还了回来。

倒是亲友家的那些小魔头们,不仅要看,还要把新章节抄下来,甚至还要呼朋唤友地叫朋友来一起看,于是,连尹手里的那本样书,都被摸旧了。

好在这些孩子还算守规矩,没有一边吃东西一边看借来的书,否则,这书怕是都不能要了。

杨金穗叹气,谁说不是呢,类似的话题,已经有很多人咨询过她了。

即使是繁忙的考试月,学校里的学生甚至是教职工们,也要一个挨一个地问为什么还不开售,他们已经准备好钱了。

杨金穗为此问过好几次冯主编,对前因后果也是很清楚了,此时解释道:

“还是受前段日子的路矿工人罢工活动影响,北平的工会也加入声援队伍中了。

因为路矿当局迟迟不愿意答应工人的条件,北平的很多工人也走上街头举行罢工示威了,《京报》的印刷厂工人也加入其中了。

这是正当维权行为,冯主编也不好阻拦。

等罢工结束后,天又冷了,印刷厂的机器效能不佳,因天寒坏了好几次,坏了修,修了坏,一度还印坏了不少书。

起初都没人发现,就这么算入了可销售的合格品行列,还是冯主编心细,检查了一遍,才发现有问题,又重新安排工人加班去印刷,这才推迟了一段时间。”

周培安双手环胸,眉头紧皱,“罢工,唉,这是民众的呐喊之声啊。

当局一味地宣称这是“聚众闹事”,是“暴民冲击政府”,却总是不愿意真正睁开眼睛看看民众的生活,去听听他们的呐喊,宁愿花高价去解决报社传媒,也不愿真正去解决问题。”

陈述礼已经点燃了一支烟,杨金穗的注意力稍微转移了一点,特意看了一眼,嗯,大刀牌。

他说道:“没错,我也曾看过报纸上刊登的12项协议内容,不过是承认工人俱乐部合法地位,发放拖欠的薪资,开除工人时能给予正当理由,允许请病假等等。

这明明是再应当不过的权益了,竟然还需要各地工会纷纷响应罢工来进行施压,方能达到目的。”

徐绘真似乎是觉得冷,身体往沙发里靠了靠:

“这只是个开始,这只能是个开始,我之前为写作《纺织工厂夜话》一书时,曾和一些纺织女工接触过一段时间。

她们的生活,说句惨不忍睹也不为过,你们大概没见过她们的手罢,那很难被称为人的手,是被磨损过度的工具,是被刑具折磨的一团血肉。

当然了,当然了,是比妓女要好一些,挣的钱即使微薄也能拿到自己手中,也不必受人凌辱。

但谁又说,被日夜不停的驱赶着上工,徒手接触那些损害身体的物质,不算是种凌辱呢?”

李望川不好发表什么观点,在场诸位中,他家和连家是家世最好的,曾经家中的多数产业是土地和铺子,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开始开办工厂。

他不参与管理,但也不敢说他家的工厂给工人的待遇有多好,大概只是不至于让工人聚集起来罢工的程度吧,因此,他只能简单陈述一下国外的罢工运动:

“全世界的工人,都举行过类似的争取权益的运动,结果普遍不错,算是维护了工人的权益。

像阿美利卡,纺织工人一周原本要工作56个小时,政府提出缩减工时,纺织厂主们却把本就过于微薄的工资也缩减了。

好在,他们的工人也进行了罢工运动,获得了涨薪的支持。”

徐绘真接话:“望川,或许可以将国外的罢工运动写出来,发到报纸上,能够让我们的工人进行借鉴。

我们国内的罢工运动,还是不成体系啊,很多时候,工人并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杨金穗忍不住也加入了讨论:

“就是缺乏理论指导呗,想要解决工厂主们的剥削问题,但是又不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一次次靠罢工运动去争取权益。

但这毕竟需要发动足够多的群体为其发声,且每次只能解决一部分工人的待遇问题,声势不够大的,获得的支持不够多的,还是会面临之前的困境。

甚至可能被工厂主在内部进行分化,从而降低他们的待遇。”

林芳许沉默了好一会儿,一直没参与讨论,此时才说话:

“是这个道理,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看得透这些。不过,工人们并未接受过教育,又极易被煽动,一次两次或许还能得到旁人的同情和理解,次数多了,影响日常生活,难免会被排斥。

所以,罢工运动还是不可取的,或许应该采用更和平的手段,比如谈判等。”

是不可取,杨金穗想,因为这就是治标不治本嘛,罢工会让人忌惮,但归根到底还是在奢求政府的良心,其他阶层的同情。

真正能一劳永逸的,是从变革生产和分配入手,而这当然是要革命的,要流血的。

这并不是多数人愿意看到的,即使在座的各位,都属于思想进步、同情底层百姓的人士。

但他们多数都是有产者,生活稳定,家中靠工厂、土地供养,狠得下心来反对自己所处的阶级,是极为困难的事。

[捂脸笑哭]已经两周没有排上榜了,没榜单就没有收藏,没收藏就排不上榜单,也是恶性循环了。还好有183位珍贵的读者在支持我,就像我珍贵的头毛一样,掉哪一个都很让人不舍[求你了][求你了][求你了]请继续支持我们金穗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那些风流人物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