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觅玉 > 第20章 第 20 章

觅玉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行则定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01:10:36 来源:文学城

是夜,新一天的夕阳余晖褪去,天边一整片深邃的蓝,几缕稀薄的云被山风推着动。高悬的上弦月,泛着朦胧的嫩黄色光晕,几点星光点缀在夜空。

姜大叫人开来一辆供电车,指挥着工人用起重机吊起强光灯,对准家庙的方向。

啪的一声,光源亮起。整个太平山岭一览无余,潜藏在森林暗处的蝙蝠,被吓得一拥而出,四处乱窜。

姜觅的右边耳朵,被确诊为鼓膜穿孔,万幸没有伤到软骨层。

她嫌半边脸贴着纱布的样子难看,找了条粉色印花围巾包在头上,和承归并排出现在无名池边,观看莲花祭礼。

砰的一声,橹船下水。

姜琦塬摇动舵桨,哗啦几下,橹船飘到第一座石塔前,她将船只简单停放后,捧起莲花蜡烛放进塔身里,火折子一吹,莲花灯被点亮,橙黄色的烛光沿着波纹散开,整个池面影影绰绰。

姜觅转头仔细听声。

影壁的方向没有任何动静。

几分钟后,姜琦塬开始点第二盏莲花蜡烛。

姜觅举起对讲机,问在影壁面前盯着的姜大:“有异常吗?”

姜大一板一正地回答:“没有,影壁上几乎没水,少数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沿着开裂的石纹滑至壁座,从上至下,除了许多条长长细线外,并没有出现别的。

“测土质的人来过了?”

“嗯,也没异常,甚至没有故宫的红墙中含有的磁性物质。”

姜觅说:“继续等。”

第二座、第三座……半个小时一晃而过,最后一座的石塔也被点亮,无名池的水面浮现出北斗七星的轮廓,倒映在水面的月亮被波光打散,

姜琦塬撑着橹船回到岸边,蹑手蹑脚走过来,悄然凑到姜觅身边,吞吞吐吐说起一件往事。

“我刚刚想有一年的这个时节,山雨猛烈,雷鸣不断,母亲和姐妹说,去家庙关门窗时,看到两侧悬挂着的小木牌在此起彼伏地跳动……”

“没往上汇报?”姜觅挑眉。

“那里门窗常年开着,木牌又轻,我们以为是风太大,就没当回事。”姜琦塬不好意思地说。

“记得清楚是哪年吗?”

姜琦塬想了半天,终于飘出一句:“当时我母亲还在世,那年一直在说什么回归,1997年,香港回归!”

姜觅立马举起对讲机对姜大说:“联系下研究气象的,让他查这前后半个月的气候温度,山上山下,云层厚度,预计降雨量和实际降雨量。”

“走,去家庙里看看。”姜觅又对承归说。

承归本要拒绝,姜琦塬似看懂了他的不愿意,微笑着说:“先人知道有客人前来拜访,总是高兴的。”

他不好推脱,只好说:“好。”

-

姜觅带着承归登上台阶之后,绕过影壁,直奔家庙。

强光灯下,一处宏大的古建筑出现在眼前。

相比影壁,这里显然被人精心维护着,红墙绿瓦,黑漆铜门,青烟萦绕着三足香炉,十级台阶中央雕刻着祥云瑞兽。

登上高台,姜觅转身看向黑暗之中山脚下,“这里是整个太平山岭的最高点,我们就是沿着那上百道弯的盘山公路上来的。”

承归说:“海拔很高,估计中午之前从下往上看,这里都在云海之中。”

“没错!以前还有高人想借我们这里修行,不过不知怎么地,转了一圈后又改变了主意。”

三寸六分高的门槛里,昏暗一片,要借助镂空窗里透来的光源,和油灯烛火,才能将正坐高堂的西王母神像看清,照例是红绿两色为主,慈眉善目。

西王母周身,是满面黑漆牌位。牌位做得精巧,却没有写字,无端的渗人。唯独特殊的是放在香案上那一块,用金漆写着“姜氏历代先祖香位。”

姜觅从香案上取了香,分给承归一束,拿到红烛上点燃。

她鼻子灵敏,被檀香的烟雾呛了下,摸摸鼻子,跪在蒲团上跪拜三次,起身插好三根香。

姜觅回头,发现承归正盯着左右两面墙壁上的小木牌,小木牌比手机大一圈,有红有绿。

她主动介绍说:“刚才姜琦塬说的就是这些。我们家是从其他地方迁过来的,每一块小木牌代表着一位为家族做过贡献的人。牌位则供奉的是姜家历代族长。”

承归问:“为什么都没有名字?”

姜觅垂眸笑笑:“江湖路远,历史丢失了呗。但姨婆说牌位数量是对的。”

“明明历史悠长,却是从其他地方来。是遭难了吗?一般迫不得已才会举家搬迁。”

“这一段我小时候背过!大概的意思是讲一百年前,白莲教的蓝号军攻入秦州。自那时候起,战乱、蝗灾、干旱、饥荒等层出不穷,我族因各种原因,逐渐走向衰败。”姜觅说。

承归停顿几秒,“不对,三代为门,五代为阀,十代成世家,你们这样的家族很难撼动。”

姜觅眼睫颤了下,“你很聪明!但一时半会解释不完,别忘了,我们来这是为了找线索。”

承归嗯了一声,看向西王母,换了话题说道:“神像和牌位放在一起,会不会不太好?”

“不清楚,我们家各处都有西王母,看久了也就习惯了。”姜觅低着头说。

承归在香案前点完香,移步到蒲团前,礼貌地鞠了三个躬,将线香插好。

姜觅见他面露歉意,知他是想解释不跪的事,摆摆手说:“小事,不用在意。”

一股子浓烈的檀木香气,直冲姜觅的鼻尖,夹杂着莫名的烧灼感,刺得她鼻子又干又痒。

整个家庙都被太平山岭圈着,一点子燃烧的香灰气,哪会掩盖住森林树木、露水的自然气味。

姜觅疑惑之时,左边的耳朵听见木头碰撞到墙体的啪嗒声。

最先开始是一声,之后两声,三声,直至短促的拍子被拉长。

姜觅察觉承归碰了碰自己的衣袖,顺着他的目光看到墙面。

整个家庙里,左右两侧的所有小木牌像在跳舞一样,时而旋转,时而翻转,时而扣到墙上,甚至每一层和每一层之间还有交替。

她后背因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潮热得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她以为会被拉入冰天雪地的世界,不自觉的小步朝着承归靠近。

等待了一会儿,那种预想之中被扯入雪地里时的场景没有来,只是响板声节奏变得规律。

姜觅总觉得板与板之间的响声响,莫名的熟悉,却回忆不起到底是什么乐曲。

倒是承归听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是梆子戏。”

对了,姨婆晚年最爱听这种戏,曾还专门从甘肃请了班子过来唱。

这连唱词都没有,怎么听得懂?

姜觅满脸不解。

承归眉头越来越紧,整个身体像没调试好的机器人那样,很生硬地转到和姜觅面对面。

两人的眼神刚一交汇上,姜觅的心跳就变得剧烈,扑通扑通快要冲破胸膛时,一连串不经过思考的字眼从她的嘴边吐出。

一个词、两个词……断断续续,拼拼凑凑,逐渐增加成长句,再到一整段完整的话语——正是她本想藏住的姜家某段历史。

“1871年,有人把照相机带到了秦州。当时秦州是很重要的贸易站和出口中心,街上有大量的洋人。姜家正好有人外逃,眼睛出问题后寻医被洋人所救,洋人没见过这样的病症,拍下了他的照片。”

“十六年之后,有一位洋人在回欧洲前,拿着当时的照片登门。姜家人大惊,外套的人泄露了什么,但不管是什么,姜家都不能让洋人把这秘密带走。后来,姜家人派出了死士,买通洋人搭载的船只的船工,等船只开出去后……”

“同一年,姜家人担心树大招风,夜长梦多。此时有家族在外巡游的长老寄来长信——东北部有神山,积雪终年不化,山顶同时见得日月,鹿鸟嬉戏,游鱼欢乐,疑似家族旧人说的故地。”

“时代特殊,走西口难,南下乡绅士族扎堆更难,闯关东是唯一的出路。他们走得很妙,1908年,秦州有了第一家照相馆。一个颇负盛名,历史悠久的家族,不走肯定会暴露更多。”

直至小木牌哒的一声,落下最后一个音节,姜觅的两片唇瓣才得以闭合。

僵硬着承归终于能偏头时,姜觅也难以置信地回神。

姜觅射向承归的目光凌厉,“你操控我。”

不是询问,而是肯定。尽管她的内心也很难相信,但她实在想不到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可能。

“不是,我刚也不能动。我也许能让你看到某处东西,但不能控制你的意识。你是觉得不光彩,才懊恼不愿说?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千百年来存活下来的大家族,谁敢说自己的手上没有沾血?”

承归噼里啪啦地一通解释。

他难得说这么多话,姜觅想起他转身时的动作,在相信和怀疑之间的摇摆。

她其实不是因为不光彩才不选择不说,她只是没想好怎么说。

姜觅张张嘴,正要说话,对讲机滋啦啦地发出响声,姜大在那边说:“水汽正在聚集……”

“我马上来!”姜觅飞快逼迫自己冷静,眼下影壁的事更重要,她对承归说:“走!”

一踏出家庙,姜觅就因为突如其来的一阵风而冷得瑟缩了下,她虽然穿着厚实的羽绒服,但整个后背早就被汗湿,衣服黏在皮肤上发凉。

姜觅和承归三步并两步地跑下台阶,在即将到达影壁之前,她抬头看了看天空。

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大团乌云,正在将弯月一点点地吞噬,即将完全遮住月亮本身的光亮。

姜觅想起姨婆的话:“乌云遮月,精怪们要出来抓小孩咯。”

她的左脚才到影壁面前,就猛地感受到那股被什么东西拧住的痛感直击自己的腹部,下意识地捂住肚子,连叫喊一声都没来得及,整个人就和承归,一前一后地被石壁给吸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