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 “国营公共食堂” 五个烫金大字在门楣上泛着温润的光,林风抬头看见时,脚步下意识顿了顿。这名字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打开了记忆里的历史片段 —— □□时期的免费食堂也曾红极一时,后来却成了教科书里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注脚。虽然后代人讨论摸着石头过河时踩过的湍流,目光多聚焦于□□的动荡,然而在林风看来,□□时期的急躁与冒进,其破坏力丝毫不逊于后来的风暴,甚至更高。她望着门后整洁明亮的就餐区,心里暗忖:现在生产力这么高,再不会因资源不足而仓促落幕了吧。
食堂里面就餐的人很少,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衬得整个空间格外安静。或许是因为现在吃午饭太晚,吃晚饭又有些早的原因吧。“现在还不到饭点,只能自己单点——每人一菜一汤,不过主食、甜品和水果区一直自助开放。”支南转头看着林风,介绍道:“或许我们也可以先吃点甜品和水果,待会儿到饭点的时候就能直接吃自助餐了。想来你应该没吃午饭,早就饿了吧。”
林风确实是有点饿了,但还是笑着摆手:“还好还好,也不算太饿。那就先吃点甜品和水果等开餐吧。”林风附和道。
林风对甜品的兴趣不大,倒是非常期待未来的水果王国。她知道生产力提升后,科学家们为了丰富餐桌,一直在做育种研究。不仅有传统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不同品种杂交出新品种,比如以家族混乱著称的柑橘家族)、实生选种(选择天然杂交种子的优种培育)和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诱导基因变异选种,比如她最爱吃的巨峰葡萄,就是用了秋水仙素),还有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基因编辑技术(像精准的手术刀修改特定基因,定向改良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优良性状基因标记,就像给优良基因装了定位器,不用等果子成熟,在幼苗时就能知道它将来结的果甜不甜、耐不耐病了)和转基因育种(导入其他物种基因,比把耐寒基因移到番茄里,让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本土番茄)。想想这一路上的惊奇见闻,在这个工业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世界,骨子里刻着“种田”基因的人民,其农业技术一定已经叹为观止了吧。
林风看着鲜果区,琳琅满目的水果像是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圆润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诱人光泽,果香交织弥漫,甜润中带着清新,都是形态各异、色泽鲜亮的诱惑,得谨记着保持淑女形象,才不至于垂涎三尺。她拿了些看着像水蜜桃、葡萄、草莓、柑橘、贵妃枣、芒果改良而来的品种,还准备再拿的时候,支南劝阻道:“会不会太多了?你已经拿了六人份了,超标的热量可能会增加肠胃负担。”
林风看他什么也没拿,想着他多半有较严格的饮食规律。再看看自己,如果他不吃的话,确实拿得有点多,若在平时她也是会根据《居民膳食指南》控制水果摄入量在半斤左右的,只是今天出于对未来农业的无限期待,有些兴奋过度了。她连忙缩回手,讪笑道:“也是哦,一时不察稍微拿多了点,来日方长,今天先尝尝鲜儿好了。”她把六人份的水果拨回去些,四舍五入就算是只有三人份吧,给自己的行为做个开脱,偶尔几次也不算太多。
林风吃了颗新品葡萄,果皮在齿间几乎无感,果肉的甜润混着玫瑰香在舌尖漫开,她忍不住咋舌:“哇哦,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也不影响口感了。”林风觉得新培育的水果非常好吃,其美味程度衬得雾光果只能算一般。想想在车上自己夸下的海口,有些脸红道:“南哥,你在车上果然是安慰我勒,被这般美味养刁了的胃口,谁还能买我雾光果的账啊,也就是个开胃小菜,卖不起价的。”
“也并非全是安慰,现在人民的基础生活都免费了,猎奇份子就更多了,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而看得淡了,你一番故事包装,加上其独特的色泽,大把的人趋之若鹜。”支南乐观地解释道。
林风想了想营销学中的奢侈品消费者心理研究,其独特性体现的四个方面,自己至少能宣传其三。符号价值导向、情感与自我表达需求、稀缺性与独占欲都能给雾光果包装上,所缺的只有品牌忠诚度与文化认同,不过因为其在这个世界的真正稀缺性,大概能完全抵消其他不利因素。
“也对,只要消费者教育做得好,普通的塑料袋都能卖出天价,只能是特别能“装”,总不能是特别能装吧。更何况这是真正的独一无二。”林风又乐观起来了,虽然平常买奢侈品的人和不买奢侈品的人互相就有一种“你看我是大观园里的刘姥姥,我瞧你是荣国府里的傻大姐”般的共轭鄙视链,而她现在又多了一层“除非是卖家”的感悟,果然生活处处是修行啊。
支南不懂营销学,但相信林风能成,继续给她讲免费的事儿。“你去外面的时候,只要看到招牌上挂着国营两字的,那就都是免费的,比如国营供销社,国营食堂,国营药店等。”
林风对此也很是关心,毕竟她现在身无分文:“那食堂是只能在本社区吃吗?”
“全市的食堂都可吃的,在食堂吃饭时预约制,你提前把每餐在哪个食堂吃告诉智能管家就可以了,偶尔没预约或预约了未用餐也没关系,如果经常这样就可能被教育或罚款了。”
“智能管家这么智能啊,我还以为它只管家里勒。那这种食堂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有分布吗?像居住区,步行街,景区之类的。”
“没错,是这样的按人流量安排。”
“那供销社呢?是像原来大集体那样什么东西都有么,那能送货上门么?”林风又问起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并非什么东西都有,只有免费的才供应,主要是食材,衣物和日用品。”支南解释道:“一般不会送货上门,主要还是鼓励大家多出门少宅家,只有行动不便的家庭才会安排送货上门。”
“原来是这样。”林风习惯了快递外卖,一下得天天出门吃饭购物,还颇有些担心会不习惯,不过细想来,刚刚来到新环境也不可能宅屋里,那不就跟千里迢迢去旅游,结果只在酒店内看电视一样搞笑了嘛。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尝水果,不知不觉饭点就到了。林风也是兴奋异常,要看看怎么开餐,惊奇地对支南道:“才发现诶,我在食堂一个工作人员的没见到。”
支南点点头,说:“是这样的,不仅是食堂的准备、烹饪、上菜、保洁这些工作全部由机器自主完成,还有之后我们会去的供销社,以及药店公交等免费场所,也都是无人运营的。人工主要负责定期巡检和意外处理工作就可以了。”
作为老早就在食堂等开饭的无业游民,她自然是排到了第一个,虽然都是日常菜式,但看起来就色香味俱全,美味异常。墙壁屏幕上还在滚动播出着今日所用食材溯源和有机农场的视频,想想自己薅社会主义羊毛的免费党也能吃上曾经需要大价钱购买的,甚至可能还是被商家抽智商税的绿色食品。她准备每个菜都取一点,虽然支南欲言又止地看了她好几眼,但她觉得不吃主食,整个十二分饱还是可以承受的。
“哇哦,每道菜都这么好吃,这是想让人每天胖三斤啊。”林风又开启了她的夸夸模式。
“都是机器人按标准程序烹饪的,你多吃几天习惯了可能就没那么好吃了,只要菜谱不变,都是相同的味道。”
“但是架不住菜式多啊,吃不腻——吃不腻的。”林风惬意地摆摆头,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对于只会黑暗料理的厨房杀手来说,菜都熟了又没糊就是美味。
“今天就带你吃免费的食堂,逛免费的供销社吧。明天再带你去商业区吃付费的餐厅。”支南带着含蓄的微笑,轻声说道。
“那多不好意思啊,免费的食堂已经很好吃了,不用破费了。”林风连忙拒绝,南哥已经对她很好了,不能再占便宜了。
“没有破费啦,当志愿者也是有补贴的,其实我才上任没多久就接到你了。在我之前的那个志愿者当了一年,什么消息都没有,自己就退了。”支南向她讲起这份兼职工作。
“说明我们有缘份啊,快两年了都没有交流的两个世界,就在我去青屿旅游,你上任志愿者的时候产生了交集,这就叫缘妙不可言。”林风发挥起她的营销天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支南大概听多了这类商业话术,免疫力较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仍然带着他那含蓄的微笑,附和道:“嗯,真是运气啊。”
饭后两人又去社区供销社拿了些日用品和衣物,供销社里还供应生鲜食材给想自己做饭的家庭,不过林风是没有做饭兴趣的,倒是嘴馋了可以约支南烫个火锅,反正食材都是处理好的,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