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眉中画之我凭破案惹桃花 > 第17章 第17章 杏雨梨云

眉中画之我凭破案惹桃花 第17章 第17章 杏雨梨云

作者:聆聆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3 09:40:57 来源:文学城

春风和暖,催得花开似锦,亦催得花落如雨。

王赟与黎慕白出了霜降馆,一路分花拂柳,见院里还有其她姑娘正在练习技艺,便决定再去四处瞧瞧。

一圈走下来,并未见有如琴霜那种装扮的女子,亦未见有人戴面纱。

两人正打算离去,蓦地,几声箜篌之音响起,带着一点子尖锐。

黎慕白止住脚步。王赟见状,带她步入一丛扶桑花旁的杏树下。

那箜篌之音,正是从这一片杏树旁传来的。

黎慕白留神细听,所奏之曲正是当日她在樊楼桃园所听的《桃花令》,那亦是她第一次听琴霜弹琴。

只是当下这位弹箜篌之人,似是存了争强之意,虽曲调已臻善,却于意境上有些失调,似是强要使那桃花成为花中之王。

岂不知,桃花终究是桃花,哪能轻易成为艳冠群芳的牡丹。

黎慕白正暗叹不妙,忽然“铮”的刺耳一声,箜篌之音嘎然止住,已是弦断了。

旋即,就有瓷片碎裂声与打骂声传出。

王赟正问她要不要去一探究竟,就见两个穿芽绿衣裙的小丫头匆匆跑来。

她们在扶桑花前蹲下,哭哭啼啼,相互安慰着,未瞧见杏树后的黎慕白与王赟。

黎慕白从她们一言一语里得知,弹箜篌的女伎人,想要在技艺上压倒琴霜,每日苦练箜篌,却久未有突破,于是时常拿这两个小丫头撒气。

今日亦是如此。

黎慕白蹙了蹙眉,绕过杏树,突然一喝,把两个小丫头骇了一大跳。

随即,她一番巧语,唬得她二人服服帖帖,有问必答,且知无不言。

原来,今天在霜降馆弹琴的确为琴霜。

这琴霜,去岁春自舒州来至京城,以琴艺高超成为余音阁头牌后,又在京城琴艺赛事中,拔了头筹,获得“琴绝”名号。

余音阁因此名声大噪,先前不太热闹的门庭,亦热闹起来。

只是,这琴霜自入余音阁始,就终日以轻纱遮面,无论是在霜降馆,还是外出,必戴面纱,连余音阁一众人等都未曾见过她的真实相貌。

黎慕白沉吟一下,扫她们一眼,接着厉声问道:“那琴霜外出,是否都会带着一个侍女?”

“是,那服侍她的那个侍女,听说自幼就跟着她了。”一个小丫头老实答道。

“那侍女素日里从不跟我们往来,我们也不知她姓甚名谁的,成日里戴着白色面纱,还一袭白衣白裙的。”另一个小丫头忙补充道。

黎慕白继续厉声问道:“你们服侍的那位弹箜篌的姑娘,是不是也戴面纱?”

“不,我们姑娘从不戴这些东西。”

“我们余音阁的姑娘向来都不戴面纱的,除了那个琴霜姑娘与她的侍女外。”

······

王赟立在树后,静静看着她盘问。

日暖风轻,莺声啼啭。

只见杏花疏影里,她发上、衣上粘着不少冰绡般的花瓣。

她那轻灵的眸、玉洁的额、清透的颜,无一不令他目眩。

仿佛,她仍是四年前与他探案的女孩,他,亦是四年前伴她身侧的少年。

见那两小丫头远去,他轻拂衣上落花,走到她身畔,笑道:“慕儿,你仍旧这般机敏!”

黎慕白一怔,霎时愣住······

花底不知年岁,飞金走玉间,他们已是堪堪三稔多未见过了。

再见,她已是娉婷年华。

再见,他亦成了冠盖满京华的如玉公子。

东风将旧时景象吹来,这密密匝匝的杏花,如当年般,几要把半边天都映粉了。

花下,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人,正笑意盈盈看向自己。

那句熟悉又陌生的“慕儿”,令她眼里情绪千流百转。

那些明媚不知愁滋味的年少光阴,仿佛只要她一回首,就触手可及。

却终究——仿佛而已!

片晌,她轻掩双眸,一字一顿道:“大人唤错了,在下现在是凉王府的司膳官——白黎。”

王赟神色顿僵,眼底笑意渐渐消散。

两人默立不语,唯杏花堆满枝,又落下一点粉在他衣上,在她发间。

日影悄移,黎慕白拍去满头满脸的花,正待举步离去,忽见一妇人领着一个公子模样的人往扶桑花这边行来。

她与王赟忙再次转入树后。

有花枝的遮挡,他们隐约可见那公子戴了一顶石青色帷帽,身量颇高,肩阔背挺,步履稳健。

快至院墙角门时,他转过身,似是对妇人在嘱托什么,妇人不停点着头。

一阵风刮过,帷帽被撩起一角,又很快垂下。

但黎慕白仍窥见了他的小半个侧面,顿觉有一丝熟悉。

戴帷帽公子离开后,妇人锁上角门,叹了一口气才返回。

黎慕白见那妇人,正是领他们去霜降馆的余妈妈。

余妈妈走远后,王赟告诉黎慕白,适才那戴帷帽的公子在角门处提了“琴霜”二字。

黎慕白微震,心下擘画着。虽然适才她根本听不清他们之间的言语,但王赟听识过人,她相信他定不会听错。

两人披一身落花,快步出了余音阁正门,杜轩正候着。

三人快速绕至余音阁的后墙角门处,戴石青色帷帽的公子早已不知去向了。

黎慕白本想四下逛逛,看能否找到那人,可杜轩用肿着的手比划着,坚持让她回府。

王赟苦笑,主动陪着她往街口行去。

日西斜,路上车马络绎,胡笳沥沥,琵琶阗咽。急管繁弦中,锦屏街业已喧腾起来。

黎慕白与王赟并肩而行,一路无言。

将至街口,便见一辆朱轮华盖车停着。车厢脊梁朱红,錾刻着渗金铜铸祥云纹。

夕晖浅镀,使得那祥云纹直如天畔一抹幻紫流金的霞,瑰丽无比。

是凉王府的马车。

王赟与黎慕白上前,隔窗行礼问好。

见赵曦澄有些冷淡,王赟与他寒暄几句后,就告辞了。

黎慕白目送他离去。

成绮的余霞,姗姗穿过丛楼群院,一时流光溢,笙歌起,裙角扬。

当真是烟花繁盛迷人眼,锦屏如画思归难。

“还不上车?”淡漠的声音里,蕴上了一丝烦躁。

黎慕白忙转身,赵曦澄一只手伸下,恰恰停在她面前。

手指修长,指甲干净,指节微凸而不显,在霞光里泛着暖玉般的光泽。

她诧异抬首,正对上赵曦澄的注视。

他幽深的眸子,似也被霞光染,呈现出琥珀色来。而她的身影,正清晰地倒映在那琥珀色中。

赵曦澄皱了皱眉,语气放重:“上来!”

她踌躇了一下,终是把手搭上。

他紧紧攥住,拉着她上了马车。

马车继续前行。黎慕白欲汇报余音阁之行,赵曦澄却递给她两个油纸包,命她先吃东西。

奔波一下晌,的确饿了。她忙谢过,先拿了一个樱桃煎,入口只觉格外酥脆,三两下就吃完了。

赵曦澄见她吃得香甜,不由半笑道:“今日你还强调你是我府中的司膳官,现下倒是我管起你的饮食来了!”

黎慕白闻言,面皮一红,尴尬地咳了两下:“那个——殿下,您还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尝过的?我回府后立即去研制。”

赵曦澄立时收了笑:“不必了!今日余音阁之行,有何收获?”

她忙细细徐叙了一遍,略去王赟已认出她一事。

赵曦澄听完,突然抬手向她头上探去。

黎慕白一慌,身子一偏。

赵曦澄微微一愣,俄而低低命令道:“别动!”

他拈起她发丝间一瓣杏花,问道:“王赟是不是认出你了?”

黎慕白见他盯着指尖的花瓣,脸微窘,点头道“是”。

又见他面色罩着点阴冷,她忙又补充:“不过,我只承认自己是凉王府的司膳官。”

赵曦澄淡淡斜了她一眼,一手掀开帘子,轻弹指甲。

花瓣随风飞出窗外,瞬间踪迹杳渺。

“你还算信守承诺!”

“我答应过的事,即使赴汤蹈火,我也定会做到!请殿下放心!”

赵曦澄擎帘的手一顿。

经过一整日春阳的熏陶,傍晚的风已濡染了满满的草木花卉气息,流过窗子,又盈满他的袖袍,如丝绸般柔软,如诗酒般令人沉醉。

他合上帘子,道:“你记着便好!”

少顷,又命她好生思量下王府司膳官的职责,翌日他要来考她。

黎慕白一听,顿觉头大,暗暗将他瞪了瞪,又把包樱桃煎的纸搓了又搓。

日沉,人定,一弯弦月悄然挂树梢。

王赟回到大理寺,蔡修拙忙前来汇报。

今日,他奉王赟之命,领人继续在发生命案的小树林附近勘察。然而,收获甚微。

王赟安慰他几句,亦知那小树林素来人迹罕至,落叶极为厚实,委实难查。

蔡修拙忙感激上峰的体谅,见瓷盏空了,立时提壶添茶。

王赟啜了一口茶,问那疯妇人可否有了踪迹。

蔡修拙忙禀道,那疯妇人今日出现了。然而,她力气奇大,跑得又奇快。是以,他们未抓住。

根据蔡修拙的描述,王赟判断,那疯妇人,应就是寻找徐绣绣时他与黎慕白遇到的那个疯妇人。

他吩咐蔡修拙次日带人继续去守着。若那疯妇人再次出现,务必抓住。

蔡修拙领命退下。

王赟走到长案前,拿起案卷与验尸记录,细细推敲着。

上巳节发生的两起命案,因出现了罕见之花水晶兰,大理寺遂将其定为水晶兰白骨案、水晶兰女尸案。

许是上巳节那日出游之人太多,短短两日,这水晶兰面世一事便在民间传开了。

今日,他着便服去余音阁,途中就听到有不少人在议论,说道这水晶兰来自冥界,如今乍然现世就生了命案,摸不准还要带走人的。

更有甚者,道十几年前的上巳节,也有人差点被水晶兰带离人世······

王赟揉了揉酸胀的额角,又禁不住想起漫天杏雨中那双轻灵的眸来。

此时,若她在,又将如何与他推断这两起案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17章 杏雨梨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