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国丽人1960s > 第10章 巴比松大饭店(1)

美国丽人1960s 第10章 巴比松大饭店(1)

作者:三春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0:24:09 来源:文学城

实际上,新机会很快出现了。

7月中下旬时,丽莲依旧每天和玛丽出摊卖饮料,除非下雨——下雨的时候,会走进游乐场的人本来就很少了,会想要在饮料摊买饮料的人就更少了,根本没必要出摊,就当是难得的休假日好了。

就是这样一个早上就开始下雨的日子,华莱士家的小男孩儿从邮箱里取出了今天的报纸、信件等。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其中有一封信居然是给丽莲的。

“给我的吗?”丽莲接过米黄色信封的信,看了一眼就顿住了,撕开信封的动作都变得小心了很多。

信封上的寄信人信息显示这封信来自一家杂志社,就丽莲所知,自己和这家杂志社唯一能扯上的关系,就是她曾经投稿过——她上辈子毕业后找的是对口的工作,虽然目标是做电视剧编剧,但因为初出茅庐、没有选择,最后被安排到了真人秀做编剧助理......

嗯,没毛病,那时候综艺节目必不可少,除了参演本来就有‘剧本’,还在于节目也需要剧本。就以丽莲唯一参与过的那档节目来说,是个户外真人秀,每期要设定故事背景,没编剧不行。

总之,林千秋也曾是个和文字、故事打交道,甚至以此为生的人了。在意识到没有本钱,即使身在六十年代的美国也没办法发财后,当然也想过写故事赚钱,谁让这一行不需要本钱呢?

只是这一行也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写剧本和写小说有很大不同,更何况她在剧本写作上其实也只是个菜鸟。

这一点恢复上辈子的记忆也没太大帮助,和中文打交道的能力显然不能完全平移到英语上——她或许可以有超出这个时代的‘创意’,但创意没有文字做支撑也是空中楼阁。就像钻石包裹在石头里,绝大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其价值。

察觉到困难后,丽莲并没有放弃。一方面是,日常有空了写写,也不妨碍什么——反正这个年代都没什么可玩儿的!至少在她身处萨凡纳这个南方小城,也没什么钱的情况下,情况就是这样。

另一方面,其实也和丽莲想在这个时代继续上辈子的理想有关...上辈子从事编剧这一行,就是因为理想。这辈子的话,她觉得根据‘先知先觉’的优势,不说巨富,成为广义上的‘富人’是不难的,即使她现在还在为大学学费奔走。

财务自由的未来她一点儿也不怀疑,这种情况下,当然会优先考虑实现理想。

而仔细想想,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要做电视剧编剧或者综艺节目编剧,都还挺合适的——美国电视产业在六十年代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就在1960年的当下,每10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家庭没有电视机。换句话说,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突然就要为90%以上的家庭提供节目了!

可想而知,这一行业钱途无量、朝气蓬勃!而一个钱途无量、朝气蓬勃的行业,在资本主义大本营,理所当然就会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才、技术。

不过丽莲都重生了,当然不会将目标定为简单的编剧。虽然电视产业中,编剧经常是中心(很多国家的电视剧制作都是编剧中心制,和电影的导演中心制相对应),但这不够!编剧也是打工人,实际也没办法真正掌控自己的项目。

丽莲想要成为能做主的那个,**oss什么的。

这样一来,事情就又回到了原点,她需要钱——不过花钱当老板什么的先不说,至少成为作家也是不错的曲线救国的路子。毕竟作品受欢迎,影视化改编在这时也很常见了。到时候手握版权,进而要成为编剧就很简单了。

反之,如果手里什么牌都没有,大大咧咧就要去做编剧,好一点的项目都是不收的(尤其她还是个女性,1960年代的美国,‘创造性’的岗位可是很少为女性打开大门的)。或者收了,进去也是打杂、当枪手,真正出头不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等多久!

所以,为了理想,也出于‘闲着也是闲着,试试不亏’的心态,丽莲自从恢复上辈子的记忆,就一直向杂志投一些小故事了。但之前的投稿都石沉大海,偶尔有的杂志社比较体贴,还会发一封退稿函让她死心,多数则是杳无音讯。

这次又是来自杂志社的信,丽莲说不准这是退稿函,还是带来好消息的校稿信(一般很少有直接采用的,特别是新人,修改个一两次再发表很正常)。

“哇哦!”丽莲打开信纸,看到开头一小段就忍不住欢呼了一声,这引来了餐桌上其他人的注意。

只看开头就知道这是稿件被采用了,而且和信纸一起的不是另一张信纸,而是一张支票——她的故事不需要修改,直接被采用了,所以稿费就直接发过来了。

珍妮弗坐在丽莲一侧,瞥了一眼,以一个《少女》杂志客座编辑的敏锐,一下意识到这是什么东西。她惊讶地瞧了瞧丽莲:“...《红龙》杂志?我记得是一本纽约的杂志吧,虽然登载的作品多数是小众的惊悚故事,发行量不算大,但也不算无名之辈了。”

“丽莲还投稿给杂志?”

玛丽立刻说道:“当然了!丽莲把出去约会的时间都节省下来写作了...我看过她写的故事,很不错呢!说不定她和你一样,也有写作上的天赋。”

所谓《少女》杂志的客座编辑,本来就是征文比赛选出来的,当然每一个都是善于写作的,至少在同龄女孩中是如此。

“那倒是不错。”珍妮弗说不准丽莲是这次运气好,还是真有天赋,但这个时候也不可能说扫兴的话,所以她也只是点点头、随口问道:“拿到稿费了吗?《红龙》杂志为你的故事出多少钱?”

丽莲将支票晃了晃:“还不错,5000词左右的故事有60块呢!”

珍妮弗‘唔’了一声:“以《红龙》的档次,这个价格有点儿低。这个篇幅的故事,哪怕是新人,他们一般也能给到**十块...不过这一行也没什么可说的,新人的话,再荒谬的低价都有可能。”

作家这个行业,上下差距很大,功成名就是他们,经典的文人受穷也是他们。

这个时候如果算丽莲为了写这个故事付出的劳动,60美元肯定是划不来的——不算这个故事被录取的情况下,更多的故事沉没,单纯说写这个故事,也比丽莲卖几天饮料费精力多了。

新人一般也都是这样,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大家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热爱,也是因为怀着成功的希望。

丽莲看重的也不是60块的稿费,而是稿子被录取就说明她多少还有点天赋。

这样的‘肯定’至少能让她多坚持半年——而事实是,根本不需要半年,只过了半个月又有两个邮件寄给了她。一个是新一期的《红龙》,杂志给当期有作品登载的作者寄一本是惯例,另一个却来自一位‘文学代理人’。

哈!文学代理人。

在丽莲的理解中,文学代理人兼具编辑、经纪人、律师等的作用,但又和那些不完全一样。因为他们在美国出版界非常常见,所以丽莲有稍微了解一些。

文学代理人一般会从杂志上搜索文章,发掘他们觉得有潜力的新人,然后在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穿针引线——这要求他们有很好的文学品味和市场嗅觉,同时还要有出版社那边的关系,而这二者都是新人急缺的。

新人需要有人能指导他们写作前进的方向,也需要有人能帮忙向出版社推介自己的作品。

当然了,代理人也会从作家的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只是新人阶段那点儿收入根本没人在意,这阶段代理人甚至会接济穷困潦倒的作家...不过,一旦客户里有一个新人走红了,那之前的所有投入都不算什么了。

这位文学代理人是怎么得到自己地址的,丽莲不用猜也知道,估计是和《红龙》杂志有关系。而他写信给自己,目的也是不言自明的,肯定是看好自己,想要签下自己的代理合同——丽莲并没有做决定要不要和这个文学代理人签约,不过多出一个选择总是好的。

丽莲不确定这个文学代理人是否可靠,不过从他的信来说还是很诚恳的。这封不算短的信中,对方分析了她那个发表在《红龙》上的故事。重点指明了她创意很好,但文字功底撑不起文笔的现状,觉得他最好能去纽约(这个文学代理人显然在纽约活动),他可以给他找一份文字工作,一边挣钱、一边训练写作能力。

嗯,还愿意给她负担路费...这真是文学代理人非常看好才会有的做法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巴比松大饭店(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