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零声母 > 第7章 第 7 章

零声母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胡辰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14 12:21:00 来源:文学城

如果二零二零年有钟声,那么它应该低八度敲响。

入冬初,一封信寄到了乔治理发店。郑姐交给叶慈仁,只说了一句话:你的信。她或许知道什么,又或许不知道。

叶慈仁拆开信读了,然后把它塞进了抽屉,锁上。

天空空空荡荡的没有心,但一片云飘过天空都尚且会暂时留下痕迹,更何况她是有心的人。

从那以后,叶慈仁再也没有见过刘知遇。

她避开所有可能遇上他的时间,理发时,也站到店里的最里面去,眼睛看着镜子,连半分都不愿意移动。

有时阳光很好,但无论心底如何渴求,她都不会去看阳光。

刘知遇,让她避之不及。

她依旧在本子上写“万里无云,湛蓝晴朗”,但写时的心绪,已经完全不同。

对刘知遇的一切,她都装作没听见、不知道。

她这么做,都是源自于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

……

“你信基督教?什么是基督教?”

“基督教可以吃吗?”

“耶稣?我只知道板栗酥唉。”

“礼拜是什么?是礼拜天吗?”

叶慈仁安静地坐在位子上,被许多人包围着,听到这么多的问题,不自觉地红起脸来。

“叶慈仁,你除了嗓子不好,还有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她摇摇头,“没有,我和你们是一样的。”

那时候,叶慈仁还没有完全失音。

“可是你信基督教唉。”

“你觉得上帝是存在的吗?你见过上帝吗?”

“洗礼的时候会很难受吗?”

问题好多,她答不过来,她只听到了后面几个问题,想了一想,她回答说:“我相信上帝的存在。虽然我并没有见过上帝,但我相信上帝是个很好的神,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爱着我们。”

“洗礼的时候不会很难受的。”那很神圣,会让人从心底里感到纯洁的力量。

虽然知道自己的声音很难听,但一旦说到自己的信仰,小慈仁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最美妙的福音。

窗外的树叶簌簌地响了。阳光很耀眼地跳进来,让这个哄哄闹闹的教室暖洋洋的。

那是下午大约两点十三分,刘知遇趴在桌子上睡觉。他侧着脑袋,发出呼吸声。听到一声声的话,他转过头去,又转回来,懒洋洋地掀开眼皮,他看到被一群人围着的局促不安的叶慈仁。

他也听到几个关键的字眼,什么“上帝”,什么“基督教”,他看着叶慈仁软糯糯的样子,突然想起他最近做过的一道作文题目来。

作文题目介绍说《圣经》教基督徒们要宽容,即便有人扇了你左脸一巴掌,你不仅不可以还手,还要把右脸伸出去让他打。

是这样吗?

刘知遇打了个哈欠,眼睛眯起来,换了个姿势继续打呼。

那时候,刘知遇还是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破小孩。下午,他拉着一群好朋友截住叶慈仁,什么话都没说,扇了她一巴掌。

他问,你为什么不把右脸给我打?

叶慈仁收到信的那个夜晚,陷入了辗转反侧的失眠困境。

闭上眼,都是那句话——你为什么不把右脸给我打?

本以为,她已经完全地彻底地忘记了这件事,毕竟人只有遗忘,才能继续生存。但一旦往事像旧的伤疤一样被揭开,那伤口依旧会溃烂到鲜血淋漓。

她曾经几度觉得刘知遇这个名字十分熟悉,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她的心底,她已经将这个伤疤埋藏得这么深,深到她忘得失忆一样干净彻底。所以,这个名字,熟悉但是不记得。

所以刘知遇说,他帮她不是因为同情。

因为他在帮他自己的心,赎罪。

当新年近在眼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中国。

郑姐跳广场舞受了感染被隔离,而叶慈仁独居在小阁楼上,日日夜夜,煎熬而过。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城市里,许多红色的临时帐篷搭建起来,随后,小区也封闭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的刹那,从前满城的愉悦欢乐被病毒的侵袭压抑着,叶慈仁看着窗户底下沉寂在沉寂中的红色帐篷,她坐下来,笔下倾泻出时代的灰尘:二零二年……

她去报名了志愿者,于是在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那里,有了她的身影。

她给出入的小区居民登记过一张又一张的表格,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温,在这里,虽然只是个边陲的小城,但她依然恪尽职守——她的生命并没有因此绚烂,却因此沉重得有了分量。

空闲的时刻,叶慈仁坐在凳子上,看着天空中的云飘过一朵又一朵,担忧着郑姐。虽然郑姐前几天才刚刚和她联系,说一切都很好,但是只要郑姐一天不能回来,她的心就一刻不能放下。

渐渐的,那些洁白的云飘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

叶慈仁一愣,随即低下头来。

“姑娘?姑娘?帮忙登记一下。”

叶慈仁帮老太太填好表格,握紧了手里的手机。然后,她还是决定打一个电话给刘知遇。在秋日的黄昏里,叶慈仁和刘知遇一起走回家的时候,他曾说:“你给我打电话,你不说话,我就知道是你了。”

没人接。

她不知为何,有些失落。随即,她又释然——他们本就不该有任何交集。

日子一天天过去,倒春寒都来了,那天下了一场雪。虽然没有白雪皑皑,却仍然给这个仓皇而不安的城市带来了一点宁静的安抚。

郑姐带着口罩,紧紧裹着她入院前穿着的薄薄冬装外套,看到叶慈仁,朝她挥手。

叶慈仁立刻站了起来,跑向她,双臂张开想要抱住她,郑姐连忙后退几步,站到一米外去,做了个“STOP”的手势。口罩遮住她们的下半张脸,但仍然可以看出郑姐的眼里露出笑意,“我刚好,离我远点啊。”

叶慈仁红了眼眶。

“我没事了。太好了。”郑姐走了几步,一个中年妇女,几乎就要雀跃地跳起来:“从前不知道,原来呼吸空气也是一件很珍贵的事。”她眼里闪烁着生命的愉悦光彩。

“对了,有一件事没有和你说。”郑姐说:“刘知遇他去武汉了。”

刘知遇离开家前,离开这个小城前,最后一站是乔治理发店。

他的鬓边的发还是长短不一的,他坐到椅子上,感受到来自头顶的凉意。郑姐给他剪完寸头,他站起来,叶慈仁刚好从楼上下来,走到转角的地方。

她看到刘知遇,转身又上楼了。

郑姐想要叫住叶慈仁,刘知遇摇摇头,随后看了一眼镜子,“这样就好了。”

坐上大巴车离开,杨周扬一个劲地回头看,他的女朋友站在车窗下,满脸的不舍。刘知遇笑他,再转头就要掉了。

杨周扬叹一口气,往后使劲靠到椅背上,“你和你的小姑娘道别了?”

“没有。”

杨周扬看他说的轻描淡写,不由得啧啧两声,“看起来不太好。”又情不自禁地转头看去,车已经开了,远远的人群变小了。

“回不来怎么办?”

“不怎么办。”

“我说认真的。”

“我也是。”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按下手印的时候,所有出征的人都明了,一去不返就是最坏的结果。

杨周扬说,如果安全回来,就和女友完婚。刘知遇则想,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得到原谅。

可是手机上始终没有讯息。

来到武汉,他们换上白大褂,日夜不眠。休息时刻,就是浅浅的睡。医院,地狱上的天堂里,每天都有人痛苦的死去,都有人绝望的进来,都有恸哭,都有人喜极而泣。生命之中,所有的时刻都被镌刻上了努力的印记。他们参与了一场和死神的拔河赛,后方无路,所以义无反顾地前行。

刘知遇看到手机有过一个未接来电,是叶慈仁,他仿佛心里有了曙光。他回了一个电话过去,但是没有人接。

“刘知遇,走了。”杨周扬叫他。

他放下手机的那一瞬,又想发个短信过去,但最终作罢。他们又投入无尽无尽的循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役。

郑姐和叶慈仁说起在医院的事。

“有个小姑娘,看上去很小的年龄,已经在医院门口帮着搬东西,忙来忙去了,我好几次看到过她,印象很深刻。我看到她的名牌,好像是叫陈落敏。一想到以后我们国家有这样尽职尽责的‘花朵’,我就对未来充满希望……”

叶慈仁听到陈落敏的名字的时候,有一瞬间的讶异。不过想起在学校里与她的接触,又觉得不值得奇怪。

她点点头,表示赞同。

突然,叶慈仁的电话响起来,郑姐瞥到手机屏幕上一个“刘”字,就把头扭过去了。叶慈仁看着屏幕,像是在出神,像是在思索,但是她没有拿起电话。

郑姐道:“年轻小伙子,剪什么样的头都帅气。”

郑姐的话让叶慈仁想起那天她下楼,在拐角看到刘知遇的时候,就像脚底抹了油一样想要离开,她的确也这么做了。她轻声地又折回楼上了。

然而刘知遇站立在镜子前,打量自己剃了个干净利落的寸头的模样,却一直若隐若现地浮现在她眼前。

深夜,她拿着手机无法入眠。她看着屏幕熄灭,又被她点亮,再熄灭,再点亮……如此反复,她觉得睡意就要袭来了。入睡前,她编辑了一条短信给刘知遇。

你回来,我原谅你。

小时候的叶慈仁是个很勤奋但是成绩并不理想的小孩。在班里,找不出比她更勤奋的孩子,可惜的是,就和很多人一样,认真踏实,却没有相应的回报。正因为如此,她经常被冷遇,被嘲笑。

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叶慈仁的父母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她被外婆抚养。外婆告诉她基督的故事,告诉她上帝是个多么仁慈的神,告诉她在遥远的地方,上帝在护佑我们。

叶慈仁相信外婆,也相信上帝。

但是小学四年级那年,是一个转折点。刘知遇打了她以后,她哭着对外婆说要转学。而那个时候,她们很穷,没有能力再转到另一所城里的小学。

哪怕不能在城里读书,叶慈仁说她也愿意。她不愿意回到那个伤心的地方,不愿意再看到刘知遇。

于是她回到了乡下,在乡下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在乡下,时间仿佛被放慢。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读完了初中、高中,并且考到了一所现在所在城市的大学。也是这期间,她的嗓子越来越坏,直到不能说话。

高考完,她没有像同龄人一样享受那个没有作业的假期,而是日夜兼职打工,赚取自己读书的费用——外婆年迈了,卖菜的钱已经不能供她上大学了。

也是在寻找兼职工作的时候,她遇到了郑姐。后来当她陷入窘境的时候,郑姐帮助了她。叶慈仁的手语,郑姐是可以看懂的。好多次叶慈仁对郑姐无由的善意感到感激,想要说感谢的话的时候,看到郑姐看着她的手势并且微微点头,心底有个声音就告诉她,不必。

如果郑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那么刘知遇就是恶魔。

那一场在他看来,在旁人来看那么轻巧的恶作剧,又何尝不是间接地毁了她的一生?她遭遇信仰危机,然后走上一条不一样的路。如果当初没有那件事,也许她的人生轨迹会不会就不一样?

人生无法重来,就好像做了的事无论多么后悔也不能改变分毫。

无数个白天夜晚,不经意间的想起那时候的选择,叶慈仁总是忍不住想,如果不回乡下,她会怎样?她的人生又会如何?

如今,刘知遇走到她的面前,一张轻薄的纸上,写着往事,然后祈求她原谅。

叶慈仁看完信以后,无论刘知遇对她多好,她都下定决心不原谅,一辈子也不原谅他。可是世事就是那么反复无偿,让人无语,让人觉得好笑。

她毕竟不能对他所做的一切视而不见。

叶慈仁放下手机,迷迷糊糊地闭上眼。

在做志愿者的间隙,叶慈仁看到报道,一个个的生命逝去,其中不仅有被病毒带走的,还有那些过度劳累倒下的医生、护士、警察。

她不禁遥想千里之外的武汉,刘知遇身处的地方。然后,被自己吓了一跳。

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替自己做出了选择。

当疫情一天天好转,她的心情终于能够渐渐平和下来。

刘知遇一直没有给她那条信息回复,但她并没有因此不安,反而,她很平静。就仿佛在春天里等一场花的盛开一样平和,因为知道花一定会盛开,所以不会紧张,不会不安。

春末,她投稿给杂志社的文章也终于有了回应——她的文章被选中了。

如果不能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那么就用笔说话吧。

盛夏伊始,全城解禁。

最后一个红色小帐篷也拆了,街上,人往人来,路边有几丛栀子花,开得很好,香味飘散,像夏天一样浓烈。

叶慈仁睁开眼,眼前是十字架。十字架前,神父仍然闭眼,在他身前,是一列整齐的骨灰盒子,里面装着不久前逝去的人们。

在不久之前,这里,教堂里,还是尸体满地,像是无人经过的荒原一样寂寥。

祷告结束了,人们有序地离开教堂。

走出教堂没有几步,叶慈仁看到一辆大巴车在不远处停下来。下来许多人,男男女女,都是欢颜。

一开始,叶慈仁并没有在意。

当警钟蓦地响起,车的喇叭声也随之响起,那些拿着背包拿着行李箱的、围绕在大巴周围、已经走出去有段距离的人们,都停住了脚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默地站立着,为这次国殇,默哀。

叶慈仁也停下脚步,闭上眼,虔诚地祈祷。

当她睁开眼,看到不远处,杨周扬使劲勾了勾刘知遇的脖子,然后笑着推了刘知遇一把。叶慈仁才反应过来,这是派去驰援武汉的队伍。

他们回来了。

刘知遇看到她了,朝她走来,眼神不避不躲,仿佛还咳嗽了一声。

“我回来了。”他走过来,没有停顿,张开双臂,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为地就拥抱住她,“我回来了。”

叶慈仁回抱住他,那天在操场上看到满天星空的感觉仿佛又回来了。

这回她看到了初夏的栀子花香蓬勃地漂浮在空气中,争先恐后地钻入她的鼻腔,伴着久别之人风尘仆仆的气息。

“嗯,那我原谅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