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良禽 > 第5章 第五章

良禽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书自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8 18:27:12 来源:文学城

元凤四年秋八月,楼兰城,午后。

卓罗医馆内,慕沙正靠在医案后困倦地打着瞌睡。忽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人张惶地跑了进来,吵醒了慕沙:

“阿妹!快,收拾行囊,我等须即刻出城。”

“二哥?怎的这般着急?”慕沙愕然地望着眼前急得满面通红的二兄长格木。这时的格木已年入三旬,蓄络腮胡,早已娶亲有了自己的孩儿。

“城西传来的消息,汉使杀了大王!”格木道。

“甚么?汉使怎么会杀……杀大王?”慕沙震惊得无以复加。

格木焦急道:“不会有假,大王于城西郊外设账宴饮,为汉使践行。不知怎的,突然就发难杀了大王,有人亲眼看到汉使割下了大王的头颅!眼下城中就要兵变,外面恐怕要有汉军压境,阿父、阿母、长兄都已在收拾行囊,楼兰要变天了,我等须即刻出去躲难。”

慕沙哑然,半晌反应不过来。格木则扯着嗓子呼喊:

“卓罗姨娘!孺狼!”

“她们不在。”慕沙应道。

“去哪儿了?”格木大急。

“她们向北出城,去了沙谷。师尊陪孺狼驯鹰,已然去了五日了。”慕沙道。

“那倒是正好。这样,你替她俩收拾行囊,即刻出城去寻她们。寻到后就在沙谷道旁候着,我与大哥带着阿父阿母随后就来。”

兄妹二人当即分头行动,慕沙急匆匆收拾了几件衣裳,将医馆内存着的细软钱财打满了两个大褡裢,又拿了床铺盖、几件毡毯,打成卷驮在马背上,将医馆大门落锁,立刻打马出城。

一路上,楼兰城中兵戈声渐起,有楼兰军队士卒散乱于街道,正在踹门抓人。此番光景前所未见,慕沙更不敢多加逗留,打马疾走。

未几,行至北城门,见守门卫士已然落下城门,只启偏门,供一人一马出。诸多出城客商被迫排起长龙,怨声载道,却大多不明所以。慕沙心中不由得大急,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牵马排队。

好不容易排到慕沙,守门卫士打量她一眼就将她放走了,却拦住了她身后一个汉人客商,不许放行,双方顿时理论起来。慕沙匆匆一撇,发现军士已然拦下十数个汉人客商,均被羁押在城门旁。

看来这些卫士是接到了命令,但凡是汉人面孔,皆要抓走,不可放行。

她松了口气,自己一家人都不是汉人面孔,师尊和孺狼的面容也与汉人迥异,当不会被抓。不过她一家人因着行商缘故,都与汉人关系深厚,难保不被牵连,能躲还是要尽量躲远些。

汉使到底为甚么突然杀大王?慕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她顾不得那么多,出城后紧赶慢赶,向沙谷行去。

沙谷是一条位于楼兰城以北的深渊峡谷,为孔雀河故道。长年风凿石壁,披沙袒石,棱岩峭绝。谷底干涸可行车马,仰望壁立千仞处,有雕巢高悬。

慕沙打马疾走,费了一个昼夜才赶到沙谷口,远远的,就见一只金雕在峡谷上方的高空盘旋,慕沙仰望着,不自禁打马去追。随着那金雕拐过一处谷道弯,忽见前方有个骑在马上的少年人,正口含双指,往天空打唿哨。

尖促的唿哨吸引了空中盘旋的金雕的注意力,金雕猛扑下来。少年人单手控马,迎着金雕俯冲的方向,扬起右臂,金雕探出利爪牢牢抓住她手臂,少年人勒马回缰,顺势卸去金雕俯冲的力道。

勒得紧了,逼得马儿扬起前蹄,少年人擎雕跃马,大笑出声,谷间猎猎秋风吹拂着她头顶雪白的狐皮帽,金阳在她的蹁跹长睫与莹白皓齿间跳跃,她笑得恣意狂放。

“阿母!您快瞧!真是好雕!”少年人向远处高呼,那里的山壁下暖阳间,坐着个沉静的女子,乌发已掺杂些许白丝,皱纹浮上面庞,正是卓罗。

“熬了三年,它现在彻底听你的了,你给它起个名。”卓罗应道。

“就叫天山!”少年人应得干脆,似是早就思量好了。

“怎的叫这么个名儿?”卓罗笑起来。

“天山是阿母的家乡,驯鹰也是阿母家乡的风俗,所以叫天山。”少年人道。

“那也是你的家乡,你家的风俗。”卓罗纠正道。

眼前的景象让慕沙愣怔了许久,直至卓罗先发现了她。

“慕沙?你怎的来了?”卓罗呼喊道。

少年人卫绛回头,这才注意到了远在谷弯口的慕沙。慕沙忙打马来到近前,下马说明情况。说话间,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往卫绛身上瞟。

她与孺狼这些年形影不离,总把她当成小妹,却至此刻才惊觉她已出落成大姑娘了。她个子极高挑,比慕沙高出一头,甚至比许多成年男子都要高,站在身边投下一片阴影。肩背宽伟,膂力过人,一身楼兰猎人的裘装,衬得她英气十足。若只瞧背影,真不似个年方及笄的少女,更像是个弱冠出头的英伟少年郎。但她那漂亮的面庞,飒爽清脆的声线,却又分明昭示着她的性别。

这孩儿真是与众不同啊,她心中喟叹。

孩儿茁壮成长,大人却日渐苍老。卓罗身子骨不好,近些年腿疾腹痛频发,行路骑马已有些困难了,时常需要卫绛搀扶、提抱,每每发病,那痛苦状让人揪心。她总说她的病症兴许只有汉地神医有本事医治,她医者不能自医,只能控制,无法根除。

“啊?怎会如此?”听闻汉使杀了楼兰王,卫绛沉不住气,惊愕出声。停在她手臂上的金雕扑棱了下双翅,似是显得有些不耐。卫绛抬臂将它放飞,摘下了厚重的护臂。

“你说为何?”卓罗不慌不忙,似是有意考验卫绛,问道。

“这……难道是因为近些年大王总是拦阻汉地客商?”卫绛挠头道。

“可不至于罢,汉使不过带了十数个随侍,怎敢在楼兰地界直接杀死大王?这不是惹祸上身吗?”慕沙道,这正是她想不通的地方。

卓罗沉吟片刻,道:“你二哥说得没错,楼兰要变天了。先王十数年前内附汉朝,将今王送去匈奴为质,又将次子尉屠耆送去汉朝为质。后先王去世,今王自匈奴而返,立为王,亲匈敌汉,上位数年来,屡屡遮杀汉使,堵塞商道,劫掠商队,引得汉朝愤怒。早就有取死之道,只是今日大限至而已。

“汉使并非毫无准备,必有汉军后盾。但汉军要赶来还需要些时日,这段时日里,楼兰上层不服者,多半会针对汉地客商和与汉地关系深厚的楼兰人。我等确实该避一避。

“我推测,数月内,汉朝必送尉屠耆回楼兰为王,稳定局势,届时内乱勘定,商道重启,可转危为安。”

慕沙震惊:“今王竟然真杀过汉使?我怎听说只是骚扰商队?”

“胆小之辈,自己做过的事不敢声张,我与格尔冬消息灵通才有所耳闻,城中百姓大多被他蒙在鼓里。他不知汉家雄心,不察汉匈之势,更不明自身处境,这是害了楼兰啊。”卓罗叹息道。

闻言,慕沙不由得心有戚戚。

“阿母,我们这些时日该去哪儿?”卫绛问。

“待与你格尔冬阿伯一家会合,我们先溯河而上,向西去大湖草场那里寻克里马,他那里是大马场,有很多毡房可供我等落脚,今冬恐怕要在那里过了。”卓罗已有主张。

卫绛的心是野的,她恨不能十二时辰都在野外撒欢,也不觉得当下局势有多危难。甚么汉使、甚么变天,离她太远了,她最关心的是冬草场那些饱食牧草、即将越冬的肥美野兔,当下一切正中她下怀,乐得如意。

可慕沙却显得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她的心绪全落在卓罗眼中,卓罗心如明镜,一时并未点破。

在沙谷等候三个时辰,三人都未曾等来格尔冬一家人,时已入暮,日头西斜。慕沙焦急万分,卫绛也心烦不耐,卓罗心知情况不对,道:

“我等往回走,先到城郭附近探听消息。”

三人上马,急急打马回返。待回到楼兰城附近,已然月上中天。三人在城外脚店落脚,敲门敲了半晌,店主才来开门。见是本地人,才敢放她们进来。

“店家,城中是甚么情况?眼下还能进去吗?”卓罗问。

“进去怕是不成了,里面的人也出不来,当下戒严了。而且,城防军全归汉使把控了,说是汉军即将兵临城下,没人敢轻举妄动。”店家愁眉苦脸道。

“这可怎么是好?”慕沙担心家人,急地抓住了卓罗的手臂。

“莫担忧,既然城防军是被汉使控制,想必你家里人出不了事。我等先在城外等几天消息再说。”卓罗安抚道。

“阿母说的是,阿姊,你家惯与汉地来往,汉使没道理为难你家里人。”卫绛也跟着安抚。

“这汉使了不得啊,就带了十来个人,就敢杀大王、控军队,我看……咱楼兰是不得活了,还是早日逃命去罢。”店家唉声叹气。

“诶,店家可莫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说不定往后你这生意比以前更好呢。”卓罗笑道。

可她的话,店家却一时半会儿听不进去。

慕沙提心吊胆等了两日两夜,终于等来了消息,戒严暂时解除,但出入依然严管,只有输送粮食的商人可以每日进出城中,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检查。卓罗委托一个相熟的菜贩去找格尔冬递话,告诉格尔冬她们当下的位置,请他传消息出来。

又等了一日,有人找到了她们落脚的脚店。来者是城防军的一个年轻兵士,也是相熟的街坊,他告诉卓罗、卫绛和慕沙:

“格尔冬说,汉使派人请城中所有大商人宴饮,要求诸商接下来都要听从汉朝安排,家里短时间内是出不了城了,但性命无碍,财产无损,一切安好,勿要担忧。克尔赛身为城防军大将,因企图反抗汉使已被斩杀,因此,此前给慕沙娘子安排的婚事也得作罢。格尔冬让慕沙娘子依从卓罗神医,自决去留。”

听闻消息,卫绛吃了一惊,慕沙倒是突然松了一口气。

卓罗让兵士稍待,她领着慕沙、卫绛进了内屋,低声道:

“慕沙,眼下克尔赛身死,克里马是他的父亲,我等此时去大湖草场也不合适了。你接下来,可是要跟我母女俩走?”

“我无处可去,自然跟随师尊。师尊、孺狼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慕沙忙道。

“我们若是要向东入关去汉地,你是否要跟着?”卓罗又问。

“汉地?阿母,我们要去汉地吗?”卫绛眼前一亮。

卓罗瞪了她一眼,让她先别说话,她将目光投向慕沙,柔和道:“去了汉地,恐怕短时间内是回不来了,要与你家里人长期分离,你心中可有数?”

“我愿去汉地,师尊、孺狼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慕沙答无犹疑。

“好。”卓罗笑起来,随即又转向卫绛,道,“你呢?可要去汉地,去长安?”

“当然要去!我可从不知汉地是何风貌,听闻那里极为繁华,正想见识一番。”卫绛哪里会反对,兴奋道。

卓罗早就猜准她心思,也知晓这一日终会到来。她幽幽叹了口气,出了里屋,向那兵士道:“请转告格尔冬,卓罗携慕沙、孺狼去长安,三五年内难归,若是他要寻我三人,请他至长安城南太乙山太乙宫相询,自能寻得下落。”

兵士记住,行礼告辞离去。

卓罗则催慕沙、卫绛即刻收拾行李出发,凛冬将至,她们需要在隆冬来临、大雪封路前穿越茫茫戈壁,赶到玉门关。时辰一刻也耽误不得。

揭晓上一章的无奖竞猜答案,这位带着十来个人就敢斩杀楼兰王的生猛汉使,名叫傅介子,青史留名的人物。大家要习惯武帝中后期汉使的作风,那个时代的汉使都是活阎王(笑)

孺狼长大了,也该回长安了,正应了这卷的卷名:青锋入汉庭。

另外,太乙山,就是终南山,在西汉时终南山称作太乙山。

至于太乙宫是什么来路,后文会有详述,总之不是道教,西汉昭宣时期还没有道教,也没有佛教,这非常重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