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 第51章 第 51 章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第51章 第 51 章

作者:林一琳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0 11:31:26 来源:xx

“晴儿,莫急,这事要讲得细些,你们才能明白。”谢品言轻轻拍了拍沈晴的肩膀,继续道:"我开始也不得其解。过了好久才想到:若是缚石一次沉塘,尸体各处皮肤**胶质化程度应该近似。但他的手掌皮肤明显脱落严重,最大可能是尸体曾浮出水面,被人捞起晾晒数日后又被重新沉塘了。而他面颈部的那些微小孔洞,是晾晒时被虫蚁咬噬所致。"

"但舅舅,张舟川尸体面部皮肤并无脱落,他的脸难道不是暴露在外吗?"沈晴问。

谢品言道:"溺毙之人在水中,多面部朝下。男子尤甚,手足最易暴露。因此手足表皮浸水的程度与面部有所不同。不过他的靴子很是考究,所以足部并无暴露。"他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的尸体应是在谨桓兄出事后浮起,被人拖至池边晾晒了数日。很可能为避尸体可怖面目,捞起之人遮过他的脸,但未遮四肢,这导致尸体手掌皮肤受影响,异状最大。而面颈部虽有遮盖,毕竟潮湿,免不了被蚁虫有叮咬痕迹。"

此时土根声音发颤:"谢公子,你说的把尸体拖到岸上的人,不会是我爹吧。那时正值元正时节……府中其他仆役皆返乡过节……我爹是谢府忠仆,只有他愿意独自留守陪伴谢老爷……"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

谢谨仙皱眉颌首道:“我们姐妹出嫁后,一般元正节里,厨娘备完初二我们姐妹的回门宴就回家了,偌大谢府,的确就没剩几个人……”

“嗯,而且我记得那年初二,我在父亲这里吃完饭,拜完年,随姐姐去你家住了几日。”谢谨芳也在一旁接话。

崔翊晨点头道:“我和品言,猜的也是昌伯。而昌伯为何把张舟川暴尸了几日。是因为那日前,发生了更严重的事——谢大伯,误杀了自己的儿子!”

谢品言指尖轻叩案几,烛光在那方褪色密函上投下颤动的阴影:"张舟川此人,在杭州州学时便声名狼藉。"他声音沉冷如铁,“那些他当年在秦楼楚馆讲的要与谨桓兄同去控鹤府谋出身的荒唐话,虽如今旧日同窗皆闭口不谈,实则杭州士林无人不知。”

崔翊晨在一旁冷声插嘴道:“不但杭州,湖州士子圈也一样。自常州归来后,我托张刺史,邀了好些湖州旧日学子相询,结果发现关于谨桓兄和控鹤府谣言,他们也多有耳闻。”

“谁人背后不说人啊……”谢品言低声道:“这些风言风语,最终自然传到了伯父耳中……”

雨势渐小,寒风依旧,窗外老树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几片枯叶拍打在窗纸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谨桓在失踪前……"忽然传来苦诚的声音,声调口气清冷,但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隐痛,"曾多次向我提起,世伯常因这些谣言,写信与他激烈争执。斥责他交友不慎,有辱门风。其实那段日子他既痛苦,又焦虑。我们也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彼时武后**,谨桓回乡之前还与我商量是不是不回湖州了,我俩直接去长安找反武人士,把名单交给朝廷里可靠之人。我也在犹豫是否请父亲写信给旧友引荐我们,但又怕那么做会暴露父亲的行踪,或害了父亲旧友。不管怎么说,我们商量的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和你外公明说的。

谢品言碾开了一粒滴落的烛泪,黯然说道:"所以那些日子他们父子频频争吵,焦点根本不是为了谨桓兄要外出闯荡。而是大伯误以为他唯一的儿子真要自荐枕席,辱没门楣。"

崔翊晨叹了口气道:“当时情形下,你舅舅在你外公面前百口莫辩,被骂多了,就会顶撞。你外公认为你舅舅已经学坏,有了龌龊心思。如此恶性循环,你外公便深信不疑,对你舅舅失望得无以复加。”

屋内一片死寂。一道穿堂风过,吹的烛火剧烈摇曳,谢氏姐妹不约而同都掩面痛哭起来。

烛光在谢品言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他望着烛火沉默半晌,转头正色道:"据张家杀手供述,张舟川于那年大年初一午后离家,并无给父母留下消息。"他顿了顿又道,"我想,他可能是怕被父亲知道后责怪于他。打算在其父发现纸笺失踪前就拿回纸笺。结果从此音讯全无。张家发现其失踪,探查杭州诸多可能去处无果后,初三大早便遣家中的门客,也就是杀手追来湖州。张舟川之死,应发生在初三晚上之前。他那日从院子后门进入谢宅,与谨桓兄见面后发生争执,被推下池塘。谨桓兄闯下此祸必然很是焦虑,思虑再三后,在书屋决定收拾衣物立刻从后门偷偷离开湖州,却不料被我伯父撞见,二人因堂兄要去东都的传言又争吵起来,所以,谨桓兄的殁日……"

"就在初三晚上。"谢品言声音陡然沉了下去,像浸透了冬夜的寒露。

谢谨仙一愣:"初三晚上?为什么说是初三晚上?"

“大姐,你别忘了,更夫曾来告状说那晚有吴家仆役跑来谢宅偷东西……”谢品言抬头道。

“小舅舅,你的意思是这个偷东西的吴家仆役看到了外公害死舅舅的全过程?”沈晴忍不住插嘴道,“这不可能吧。若吴家早知道舅舅死了,怎么他家小姐,就是后来鲁夫人,哪怕婚后每年都会托人来问舅舅的近况?”

“她家仆役是看到了,但和没看到没区别。”崔翊晨站了起来,走到了窗边,“我们已经找那日翻墙的吴家仆役问过事情经过。那人是吴家旧仆石氏兄弟的弟弟,我们姑且叫他小石头。那夜他翻墙入谢府,也并非为了偷东西,而是两兄弟为了打赌给吴小姐讨说法。”说到这里,崔翊晨手指在窗框上比划起小石头当时看到的情形,“他攀上墙头时,远远望见书屋窗纸上映着两道身影,一深,一浅。深色的矮些,浅色的高些。有激烈争执声,但听不真切。待他反手翻墙,落地再回首时,发却现窗前变得空无一人。不过当时他来不及惊奇,便听到前面园子草丛里传来细细簌簌的声响,他就循声走近了几步,隐约见到是两个黑影。小石头便当有真毛贼。低声骂了句‘怎么还有人在元正节里做贼!"

谢品言蹙眉道:“恰在此时,墙外更夫忽然敲锣高喊‘捉贼’。小石头便被更夫的梆子声惊得准备逃走。"烛光在他国字脸上切割出深浅不一的阴影:"但逃窜前,小石头抬头无意间看到,书屋窗纸上,两道身影再度浮现——只是这次,他们都矮了半截,只露出差不多比一个头多一点点的影子。"

崔翊晨接口道:"我们昨日审问得知,他看到的两个黑影正是刚到湖州不久的张家杀手,他们初三早晨离开杭州,傍晚到了湖州,后打听到谢宅地址,比小石头早一步溜进了谢宅。但被更夫一叫,这俩同小石头一样,都很快离开了谢府。"

谢品言忽然站得笔直,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起初,我与翊晨也参不透小石头所言'身影时高时低,时隐时现'的玄机。小石头自己也说他从攀爬进谢宅围墙到又翻墙出来,时间很短,后面被更夫当贼更是心情紧张,逃跑的时候还摔瘸了腿。情急下看花眼也是有可能的。直到后来翊晨提及,会不会就是那个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窗内的两人,一人突然袭击另一人,被袭者倒地后,袭击者随即附身搀扶——这般情形下,窗上的投影,自然会先消失,复又出现。"

谢谨芳突然站起,手掌死死按住床榻一角,颤抖着说:"你是说……当时爹砸了弟弟的脑袋,弟弟摔倒在地,他又去扶……"

"谨桓兄的致命伤在此。"谢品言指尖轻触自己后脑,"是枕骨处的骨裂伤,这里的伤,往往不是立刻殒命,有可能在砸头部后数个时辰,甚至数日后死亡。”

" 我后来问过王小姐,她说有本医书叫《灸经图》,记载人脑后玉枕穴有髓如泉,若谢大伯刚好击打在这个穴位,除了流血外,很容易有脑液流出,但人不会马上死去,而是肢体无力,"崔翊晨突然接话,声音冷峻如刀,"谢大伯击倒亲子后,必是悔恨交加,立刻去扶儿子,谨桓兄站起后感觉站立困难,谢大伯便将他扶坐至窗边圈椅。"他走到窗前,突然矮身模拟当时场景,"所以小石头最后所见再次出现的人影,矮了半截。"

谢品言的手指缓缓抚过案几上那方端砚,黑如点漆的砚台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当我们推测到是大伯失手伤了谨桓兄后,便开始猜想大伯即兴所可能用的凶器。在书屋,以谨兄的伤口看,最大可能就是砚台,镇纸之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