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棠玉华 > 第15章 第 15 章

锦棠玉华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乔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8 01:24:50 来源:文学城

==第十五章:阿琦==

寒风习习,明月高悬,宫里亮如白昼,徐贵妃身边的张女官亲自送秦逸寒出去,“殿下慢走。”

“张女官留步。”

秦逸寒在人前一副冠冕堂皇的模样,含笑告辞,等张女官回宫复命,秦逸寒问紧跟着他的内侍,“她人呢?”

“回太子殿下,今夜御花园有花灯,谢姑娘说她想出去走走。”内侍小心翼翼地瞅了秦逸寒一眼,解释道。

“那走吧。”秦逸寒眼底有几分晦涩,抚了抚袖,而御花园的莲花池旁边正站着一男一女,男人一袭绯色鹤纹云袍,身高八尺,浅笑晏晏,而他对面的女子明明只有一个侧颜,却难掩姣好之容,亭亭玉立,像一朵盛夏时节在莲花池中盛放的荷花。

为首提灯的两名婢女无声退至一旁,那不是小侯爷文墨跟谢姑娘吗,其实宫里人人都知,清阳侯府的小侯爷才是谢姑娘的未婚夫婿。

秦逸寒脚步一顿,脸色瞬间冷如寒冰,身后跟着的内侍齐齐跪了下去,他们在太子殿下身边伺候多年,甚是清楚太子殿下的秉性,太子殿下这是生气了。

秦逸寒就这么看着两人“你情我侬”,右手一抬,内侍连忙将山水泼墨图折扇送到他身上,秦逸寒摇开折扇,笑吟吟地走上前,“哎呀,哪阵风将小侯爷招来了御花园。”

谢思琦浑身一僵,脸色霎时白了下去,俯身一礼,头叩到地面,“臣女见过太子殿下。”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清阳侯府小侯爷文墨在朝中已有官职在身,是继小国舅谢无宴之后京中年轻公子的佼佼者,他在秦逸寒面前表现得不卑不亢,丰姿奇秀。

可他越这样就越让人讨厌,秦逸寒扯唇一笑,眸底是化不完的寒意,“方才众大臣不是皆离了宫,小侯爷怎么深夜还在宫里闲逛,可是这宫里有什么让小侯爷念念不忘?”

这“念念不忘”既是说物,亦有可能在说人,这般含沙射影,但凡是个人都能听出来,文墨佯装听不懂太子的弦外之意,“微臣这就要回府了。”

秦逸寒朝身后的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立马笑眯眯上前,“小侯爷,您这边请。”

文墨垂下眼睫,面色清冷,毫无留恋地离开,风声簌簌,夜色更冷,这时,秦逸寒状似才想起来还有一个人在地面上跪着,他伸出冷白的手指,叹了口气,“孤竟还忘记阿琦受不得寒,阿琦这一年来已经病了好多次,若是再病了,孤定是要心疼的。”

谢思琦哪怕是跪着,都挺直了腰板,她面无表情,正要起身,秦逸寒突然将她打横抱了起来,谢思琦身子僵硬的愈发厉害,她作势就要挣扎,秦逸寒力气无端加大,将她牢牢困在怀里,呢喃:“阿琦见到旧情人就不想理我了?这我可不乐意了。”

谢思琦气得胸口都在震颤,觉得可笑,她甚至想质问一句,何为旧情人,那是她的未婚夫婿。

可秦逸寒仿佛也不需要她的答案,稳稳当当地将她从御花园抱到了马车上,这一路遇到了很多宫人,但宫人个个都是低着头,在宫里存活下来的人,都清楚如今这后宫是谁在做主,储君的马车连横木都是金子做的,马车上应有尽有,像一个小楼阁,暖和得要命,一滴汗珠从谢思琦脖子上滑落,秦逸寒将脑袋埋在她怀里,“阿琦喜欢我吗?”

谢思琦选择一言不发,侧颜绝美,见状,秦逸寒眼里闪过几分失落。

他自言自语,“我喜欢阿琦就够了。”

谢思琦闭了闭眼,在心里默默地念一句——

疯子。

秦逸寒所居住的太子府在距离皇宫最近的永胜街,隔着一条小巷便是温国公府,秦逸寒住的地方是正殿,谢思琦住的地方是芳华苑,小丫鬟奉命扶着谢思琦去芳华苑歇着,一入屋,下人呈来一碗热乎乎的燕窝,小丫鬟笑道:“奴婢还从未见过太子殿下对哪位姑娘像对谢姑娘这么上心呢。”

她的目光跟语气里全是羡慕,可谢思琦眼里没有一丝波澜。

上心……

他对她的上心便是跟他的母妃一起逼得她姐姐自缢身亡,本该被记在史册上受后世敬仰的贤后成了盛朝百年来第一位被废的皇后,她的父亲生性儒雅,待人宽厚,最后却病死在牢狱之中,得知父亲死讯,她的嫡母一条白绫追随父亲而去,三叔是那样一个少年时便天纵英奇才之人,因为担心她,被废了一条手臂,她的弟弟妹妹,还有棠棠,本该是一世无忧,如今却被迫在边关吃苦,这就是他秦逸寒的上心,害得她家破人亡,害得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除非她死了,否则她一定要了秦逸寒的命。

见谢思琦呼吸有几分急促,小丫鬟顿时急了,“谢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屋内的金丝炭烧得还不够旺?”

***

“吾女亲启:

女在千里,母心担忧,望我女千万保重。

母无能,使得吾女在外受苦,母心实在难安,经常夜不能寐,菩提树下,母唯有一愿,折寿十年,换吾女喜乐常宁。

按吾女嘱托,徐家小女已伴废太子身侧,她有千言万语相告,只待吾女回京,沐家小子已入翰林院,得鸿儒教导,吾女且安心。

朝宁九年腊月中旬,天降异象,乃不吉之兆,圣上有意择皇子前往边关,宫中皇子众多,母怀疑是燕王秦逸墨,望吾女心有警惕,若无意外,帝可能削边关兵权,召威远将军归京。

南边已有流民起义,强占城池,边关动荡,恐天下局势更危矣。

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保重,母不在,吾女切记珍重自己,莫要担忧记挂家人,待邪崇退散,四海清明,你我母女再相聚。

母留。”

屋子里面极其安静,翠兰试探性地望了温棠一眼,“姑娘要将此事告诉林将军吗?”

“林将军肯定比我先知道。”温棠将信反扣在桌面,神色凝重。

翠兰皱眉,“林将军戍守边关多年,若是被贸然收回兵权,那军心必定不稳。”

本朝戍守边疆的将士大概有四万人,他们之中绝大数人连圣上的面都未见过,他们听从威远将军的命令,是因为威远将军是一个好的将领,可一旦威远将军被召回京,那军心必受其影响。

温棠垂了垂眸,掐紧了手心,因为是上元灯节,谢无宴今日不必去军营,用完午膳,谢时予拉着谢禾蓁离开,谢无宴眉目清润,不疾不徐地问:“怎么,今日有心事?”

“是有一桩事。”

谢无宴长指修长,慢条斯理剥了个橙子给她,“温姑娘不妨说来听听?”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可若是君还以其他条件相要挟,那将又该如何?”

威远将军父子都在边关没错,可林家女眷都在京城,一旦圣上用林将军的妻女相要挟,那林将军势必陷入两难的境地,但论行兵打战,戍守边关,无人能比得上林将军,燕王此人,刚愎自用,行事冲动,圣上为何派他过来,温棠心知肚明。

“若圣上起了疑心,那将军无疑会成为困兽之斗,唯一的破局之法可能会是以心攻心。”

温棠一双眼睛犹如秋水,霎时明亮起来,她明白了。

谢无宴唇角微微上扬,问她,“今日是上元灯节,你可要放孔明灯?”

边关城民风淳朴,上元灯节气氛热闹,沿街有猜灯谜、吆喝着卖糖葫芦、卖面人儿、卖馄饨的。

温棠跟谢无宴一出现,便有人朝他们看过来,少女目光看向了糖葫芦,少顷,谢无宴便付了钱,将一串糖葫芦递给她,正在这时,街市小巷里面传来姑娘的惊呼声,“救命啊。”

“翠兰。”温棠将冰糖葫芦交给翠兰,去了小巷子。

只见一名锦衣华服的男子握着一女子的柔夷,试图强行将对方带回家,而一个小男孩匍匐在他的脚下,试图跟他求情,温棠蹙起眉,凌枫正高兴着呢,忽然手臂传来一阵疼痛,凌枫疼得龇牙咧嘴,恶狠狠瞪了回去,“你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小爷……”

直到看清来人,凌枫脑子瞬间清醒,连忙放开被他抓着的女子,“温……温姑娘。”

这时,凌枫才注意到她身后还有一个人,眼皮耸拉得更加厉害,“谢郎君。”

谢无宴负手而立,声音愠沉,“凌公子,这便是你们凌家的教养吗?”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凌枫在二人面前连腰都挺不直了,他点头哈腰,“今日确实是我冒失了,我这就回家跟我爹认错去。”

说罢,凌枫夹着尾巴就要走,谁知被温棠喊住了,凌枫小心翼翼地看她,“温姑娘还有何指示?”

温棠嗓音轻细,让他向被他逼迫的女子还有她的弟弟赔不是,还说若有下次,那就官府见了,凌枫咬了咬牙,认认真真跟角落里的女子还有小男孩赔个不是,然后好声好气地问温棠他能不能走了。

凌枫这一走,被困在角落的女子牵起弟弟的手跟温棠道谢,她眼含着期盼,“承蒙姑娘相救,小女子跟弟弟才没有落入歹人之手,姑娘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小女子父母都已过世,只余小女子跟弟弟二人,若能有幸在姑娘身边为奴为婢,将是小女子最大的福分。”

“可是我观姑娘谈吐,并不适合为奴为婢。”翠兰知晓自家姑娘心善,定是会答应,可未曾想姑娘没有答应,“这一千两银子,姑娘且先收下,不妨先带着你弟弟找个落脚的地方。”

温棠安排此事的时候,谢无宴始终一言不发。

那名女子显然也没想到她会这样安排,愣愣地将那一千两银子接了过去,泪睫于下,感激涕零,“那就多谢姑娘了。”

街市上的百姓们慢慢多了起来,温棠跟谢无宴沿着启祥街往卖孔明灯的地方去,卖孔明灯的老板认识温棠,递给他们两盏孔明灯,还有两张红布跟朱笔。

孔明灯寓意着“祈福”,众多孔明灯中,温棠跟谢无宴的那两盏孔明灯紧挨在一起,温棠回头看他,“谢郎君方才许的什么愿?”

“温姑娘真想知道?”她的眼睛明亮弯弯,比灯火还要璀璨,谢无宴弯了下唇角,问。

宝子们,来啦。

下一章晚上12点见。

[1]:出自《孙子兵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