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捡个夫君好种田 > 第59章 第 59 章

捡个夫君好种田 第59章 第 59 章

作者:三七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3:39 来源:文学城

谈好了生意,后续跟邻村商谈的事就交给王守实去负责跟进,袁四桂此次独身出来,又肩负着责任,赶着回村去将消息告诉给村人。

陈禾则是想着反正已经到了镇上,便和虞秋说一同回去铺子看看,几日没来得及照料,也不知是否会有人等。正巧还能够顺带将袁四桂那剩下来的样品给拿了去带到铺子里,试试散客的反应。

三人便在岔路口分道扬镳。

等到了地方,虞秋刚将铺子门口的木板卸下,就听见一旁粮铺的门槛边有人喊,扭头看去,发现是个穿青布夹袄的老妇,正是租给他们对街棚子的张老太。她双手交握在膝头,神色看着略有些不安。

“张老太,您怎么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陈禾搬了张竹凳递过去,又倒了碗热水给对方。

虞秋则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张老太的不对劲,租完铺子后他们也在镇上打过几次照面,她见了他们两个总是笑着打招呼,今日却连眼神都不敢抬。

张老太接过凳子,手指在布袄袖口反复摩挲,半天才开口道:“陈小哥,虞小哥,老身是来……是来跟你们说棚子的事。那对街的屋子,我想这两天就收回来,你们看能不能尽快把东西搬了?”

“收回来?”虞秋眉头一皱,“咱们签的契书明明还有十几天才到期,怎么突然要收回去?”他记得租棚子时,张老太说这地方是她家闲置许久的,儿子在县衙当差做不得生意,空在那儿也是浪费,如今这说辞变得也太快了。

陈禾也跟着点头,“是啊,再说我们那边还堆着不少干货和篷布呢,这两天哪来得及搬?再说按规矩,也没有租期没到就毁约的道理。”

张老太眼神躲闪着,声音压得更低,“不是老身要反悔,是……是咱家里出了急事,实在没办法。租金我退你们一半,就当是老身赔罪了。”

“急事?”虞秋捕捉到关键词,追问了一句,“您不妨说说是什么急事,若是能帮上忙,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您为难。”

这话刚说完,巷口就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绸缎马褂的后生挎着个鸟笼走过来,看见张老太就嚷嚷:“娘,事儿谈妥了没?我那边还等着回话呢!”

看见虞秋和陈禾都在,对方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却还是强装客气,“两位都在啊,正好,我娘跟你们说的事,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这棚子我们确实要收回来,你们赶紧搬东西,别耽误事。”

这男子正是张老太的小儿子张顺。租棚子时张老太同他们闲聊时提过,说他在镇上的衙门口谋了个文书的差事,平日里总爱学着官老爷的样子摆谱,出门必挎鸟笼,说话还要带着三分官腔。

“凭什么说收就收?”陈禾站起身,饶是平日里他脾气不错,此刻语气也难免带着几分愠怒,“我们签了契书的,你娘当初也是自愿租给我们的。再说了,当初定好了租期,若是你们要毁约,便按照契书上写的,拿赔偿来说话。”

张顺嗤笑一声,他对那契书上的条条款款倒是有些印象,但却不以为意,可见陈禾神色坚定无动于衷,他便也改了态度,敛了笑意,语气沉沉,还想伸手去拉扯陈禾。

“契书?拿来我瞧瞧?现在有大人物要这棚子当仓库,你们要是识相就赶紧搬,不然上面怪罪下来……”

虞秋哪能让他得逞,从旁一把拦住张顺的手,力道不大却让张顺动弹不得:“什么大人物?你把话说清楚。”虞秋又想起今年清明摆摊时被占去的位置,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张顺被虞秋的气势压了几分,却还是硬撑着,不愿露怯,“还能有谁?是县令大人的小舅子赵爷!赵爷要把这棚子改造成仓库,他都亲自跟我说了,要是办不好,我这差事都得丢!”

陈禾和虞秋对视一眼,对这个人并不熟悉,都在对方眼里瞧到了相似的疑惑。

陈禾看着张顺那副的急切模样,心里忽然有了个猜测:且不说那个对街的棚子占地不大、就算做仓库只怕也堆不得大量货物,作为县令的小舅子,说来也是个官亲,人家未必就正好缺个堆放东西的地方。

况且张顺态度如此嚣张,连赔偿款项也不放在眼里,要么是他贪钱,觉着只要唬住他们就不用赔偿;要么就是……那小舅子跟他说了什么,让他觉得不用怕赔偿的事。

那么这件事就很值得考量了。是张顺自作主张,还是那位县令亲戚的意思?

若是前者,那便是张顺知道家里有个闲置的改造铺面,想要拿去讨好上头,却不曾想自家母亲已经把地方租给了他们,便急吼吼过来讨要;若是后者……

陈禾刚理清点头绪,还未开口就听得张顺反复念叨着些“赵爷催得紧”“耽误差事担不起”之类的话,看自己的眼神还带着点轻蔑,似乎存心给自己这个年轻哥儿施压,好让他顶不住压力率先松口。

陈禾自然不可能让人如愿,他收了原先的温和做派,语气坚定:“张文书,我们体谅你当差难,但做事得讲规矩。当初你娘说棚子闲置,我们签了契书交了租,现在租期还剩十几天,说还就还不合规矩,我们不能应。”

他加重语气:“棚子里还有卖给外地客商的货物,官府本就看重外商贸易。要是耽误交货,人家去官府递话,说咱们本地商户不守约,你觉得县令会护赵爷面子,还是顾镇上外商信誉?”

陈禾是故意拿外商噎人,不过他倒也没说谎,棚子那边确实有堆放些剩余的红枣片干货,是他们打算拿出来给藕粉加工的,说成是要卖给张锦川的也符合事实。

张顺噎了下,却硬撑道:“赵爷是县令小舅子,还能被外地来的拿捏?”

“赵爷更该懂分寸。”虞秋打断他,“真让外商觉得咱们不守规矩,丢的是镇子脸面,县令第一个不答应。到时候你丢差事,赵爷也讨不到好,你觉得他会怪谁?”

张顺一张脸涨成猪肝色,瞪着这个三番两次让他吃瘪的男人。张老太赶紧劝道:“顺子,签了契书,咱不占理,赔偿事小,可别连累赵爷。”

张顺看向母亲,语气不甘:“可人家急着要,要是最近给不出准话,我差事就没了盼头,往后谁给您养老?”

虞秋开口道:“按契书住到租期满,我们定会马上把东西搬走,不会多占一天。但提前搬,绝无可能,这件事错不在我们,就是告到官府去也是占理的。”

张顺咬了咬牙,知道这事儿真闹到官府,自己理亏不说,赵爷知道了说不定还会嫌他办事不力,反而丢了差事,只好不情不愿松口,“行,你们到时赶紧搬,别让我娘着急。”

他扶着张老太起身,张老太便跟着儿子往外走,路过虞秋和陈禾时,还不忘回头道:“真是对不住你们,也谢谢你们体谅。”

她一道歉,张顺也勉强道了句担待,随后扶着母亲朝巷口走去。

瞧着这对母子走远的背影,陈禾长出一口气,不自觉开始跟虞秋复盘,将自己的猜测也说了出来。

听到陈禾的话,虞秋不由顿了顿,“咱们今年清明在东街那摆摊,被人占了摊位的事,你还记得吗?那人当时也说自己是县令的亲戚,现在想来,只怕十有**又是这个小舅子。”

陈禾点头,“当然记得。后来我还遇见过他,当时还纳闷,后来才发觉他应当是生意不如咱们,记恨上了。”

他有些忧心,打算回家就把那租用棚子的契书翻出来,真闹到官府去了,那可是凭据。

“咱们之后跟张锦川交货时,也提一嘴棚子的事,跟他先通个气,别对不上账让人起了疑心。”

虞秋点头同意,两人又商量了几句,便将这个插曲暂时抛却,去忙理货了。

-

往后十来天,张顺倒是没敢来闹事,铺子里收来的山货也在这段时间内慢慢晒完了,陈禾便有意无意地一趟趟将自家留在晒棚那边的东西给搬回来。

有时候是一块篷布、一个竹篓,或者是一把钉耙、几根绳索和几个钩子,都是零散的小工具。

到了该交还棚子的日期,陈禾照常在铺子里整理山货。

听见门外的脚步声时,他便有所料想,放下手中的栗子,拿了布巾擦了擦手迎出去,就见张老太挎着个竹篮站在阶下,见了自己时眉头也不似那日时紧皱,虽还有隐约歉意,但神情倒是松快了些。

“您来了?”还是陈禾先开了口,他朝张老太略微一笑算作是打过招呼,便引着人往对街走,“棚里的东西我都清得差不多了,您随我去点点?”

张老太跟着他走,目光却没往晒棚去,反倒落在身前这个小哥儿身上。她喉头滚了滚,忽然停下脚,声音比往常低了些,不过此时街面安静,陈禾倒是都听清了。

“小陈啊,先前……先前是我对不住你们。”

陈禾愣了愣,还没接话,就见张老太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那几日顺儿天天在家跟我闹,说让我看在他官场前途的份儿上,逼着我来跟你要棚子。我知道你那时候收了不少山货,正等着晒,可我老婆子……架不住他磨啊。”

她说着,从怀里掏出那张租契,递过来时手还带着点抖,“这契我一直收着,没敢给顺儿。你放心,今日我出门都瞒着他呢,绝不会让他像上次那样胡来。方才我来的路上还琢磨,要是你没把东西清完,我就帮你搭把手,也算老身给你赔个不是。”

陈禾接过来,见契书上面的字迹还好好的,连纸面都没半点褶皱破损,心也不由得软了些,面上笑意也更加真切,拉着人进了棚子,“那就不用了,您看,棚里我们早清干净了,您先前借我使的油布和晾竿,我都叠整齐收好了,就等您来查验。”

张老太跟着进了晒棚,见了里头被收整得好好的工具,一时间眼眶更红,“你这孩子……上次我们去你铺子那样跟你闹,你还把棚子照看得这么好。我后来夜里想,要是真把你逼走了,你那些山货烂在屋里,我这心里也不会安生的。”

她忽然想起什么,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没将话吐出口,只转身往门口走,“你等着,我去买点东西。”没等陈禾阻拦,就快步出了院门。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她便挎着明显更加沉甸甸的竹篮回来,里面装着个纸袋,打开来看是大半袋微黄的粉末,还有几个油纸包,上头印着徐记糕饼铺的印章。

“这面是我家托亲戚新收来的稻米打的,你拿回去摊饼熬粥喝都成,可甜着。”她把竹篮往陈禾手里塞,又把捆好的油纸包也递过去,“这个是给你买的糖糕,上次我记着听你说,你平日里爱吃些甜嘴的,还望你不要推辞。你要是不收,我这心里总跟压着块石头似的。”

陈禾看着她恳切的眼神,心知要是不接,老太太只会更加为难不安。他无意为难老人家,便没推辞,接过东西,将空竹篮还给对方,“那我就谢过阿婆了。其实上次的事,我也知道您是一时着急,没往心里去。”

张老太这会儿完全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点笑来,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能这么想,是个顶好的孩子。顺儿那边我也跟他说了,再不许他干这不讲理的事,要是他再敢来闹,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两人又核对了下棚子的状况,确认没有一星半点的损坏,张老太便挎着空篮子准备离开。走的时候,她还不忘回头同陈禾告别,又说了些米面的吃法,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