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捡个夫君好种田 > 第42章 第 42 章

捡个夫君好种田 第42章 第 42 章

作者:三七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3:39 来源:文学城

“这是…送给我们的?”

陈禾瞧着关行远送来的东西,张大了嘴。

关行远点点头,面上竟显现出一点不好意思来,“思来想去也不知送些什么,你们要是喜欢就再好不过了。”

关于临别礼物的选择,他们一家始终有些拿不定,最后还是叶南浦出的主意:送一块招牌吧。

这个平日里不如妹妹一般活泼的孩子,不知何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主见,就像他笔下逐渐立起来的风骨,正在向着光明成长。

【禾秋山货】,底料是整块的楠木,底色温润,阳光下泛着绸缎般的浅黄,上头的字迹端庄古朴,采用阴刻填了朱红漆;边框缠绕着一圈深浮雕缠枝纹,四角蝙蝠衔铜,寓意吉祥。

“这、这太贵重了。”陈禾想将东西还回去,却见关行远笑着连连后退,双手背在身后,让人想塞东西都难。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更何况这东西也没让我费神。这回赶巧领着商队,料子是从别地预先收的货物,本就是拿来做招牌的;镇上的老秀才要价不高,题字也花不了几个钱。”

“我们是真心想谢谢你们,”关行远摸摸脑后,“若是没有你们帮忙,这事也不见得会那么顺利,两个孩子更是只怕已经遭了毒手。”

“你们要是觉得招摇,就当个柴火烧了。能发挥点作用,也不算白来一遭。”

这怎么能烧?陈禾抓着牌匾的手紧了紧,他侧头看看虞秋,只好点头应下,并对礼物表示由衷感谢。

关行远目的已经达到,冲二人挥挥手,他赶着回客栈,老爷子和弟弟妹妹还在那等呢,“行了,多的话不说,咱也该启程回家了。祝二位往后一切都好,生意兴隆啊!”

送走关行远,陈禾抱着牌匾,看向虞秋,“挂上?”

虞秋点头,进屋去搬了把椅子,踩着将原先的木牌取下来,将这块全新的招牌挂上去。

隔壁的丰永怡听到动静,探身出来查看,“呦,新招牌?不错啊。”

虞秋从椅子上跳下来,拨弄一把挂在招牌旁边的干辣椒串,“嗯哼,是挺好。”

“接下来你们有何打算?”

虞秋拍拍手,将不存在的灰尘抖掉,卖了个关子,“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

八月份,已是入秋。

昨个儿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如今空气里还泛着股土腥味,青石板路上留着浅浅的水痕,踩上去带着微凉的潮气。

山货铺新挂上的粗布门帘被虞秋一把拉起,他顺手用门旁的木钩固定住,省得挡了屋内的光。

“瞧一瞧看一看,新上的八月瓜、嫩菱角嘞!” 虞秋清了清嗓子,声音顺着湿热的风传开,街口路过的几个镇民都停下了脚步。

铺子门口的推车上车支着块加长的木板,陈禾正弯腰将三个粗瓷盘摆上去。他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节细白却带着明显肌肉线条的手臂,这是几个月来同虞秋一起挑货、搬货练出来的。

瓷盘里的货都是今早雨停后,二人一起去村里收的:一盘裂着紫红外皮的八月瓜,果肉溢着乳白色的甜汁,是今早刚从藤上摘的;一盘青红相间的鲜枣,颗颗饱满,沾着未干的露水;还有一盘剥好的嫩菱角米,浸在水里,泛着水嫩的光泽,陈禾怕菱角失了脆劲,便特意取了后院的井水镇着。

试吃盘旁边立着块炭笔写就的木板,是二人昨日改好的。

左边是虞秋写的 “八月新货,免费试吃”,炭笔字迹遒劲,就是有些缺胳膊少腿,好在这几月大家也看惯了,因此没人质疑;右边字迹清秀,是陈禾新补上去的字样“预存好礼,集章有奖”,下面还粘了块布做补充,“集章仅限八月至九月望日”。

“这就是你们想的主意?”一个略带调侃的声音传来,丰永怡抱着胳膊靠在自家门前,身上的青布长衫下摆沾了点水,晕开一抹深色,像是出了门才回来。

刚给酒楼送完货,回来就碰上邻居开门,丰永怡难免要过来唠两句嗑。

他目光扫过木板上的字,嘴里一字一句念叨着“预存好礼,集章有奖”,眼神里满是好奇,“我倒是想听听,这所谓的礼和奖,是怎么个说法?”

虞秋笑着迎上去,顺势勾住他的肩,半点不生分,“永怡兄,你来的正好,给你说说咱们的规矩,要不要来支持一下?”

他指着木板上的字,“预存二百文,往后你在我们这买东西,每花一百文就少付十文;存五百文更划算,直接送你一个咱亲自编的竹簸箕,就是上次你说装货结实的那种;就算不预存也没关系,每次消费满三十文,我给你盖个章,集满五个章,就能换半斤鲜枣或者一斤毛豆,都是刚收的新鲜货,不比你去集市上买的差。”

陈禾在旁补充,“永怡哥,今早的八月瓜熟得正好,没涩味,你先尝尝?”他拿起竹签扎了块八月瓜递过去,指尖还留意着避开丰永怡的手。

丰永怡接过尝了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闷热天气带来的黏腻感都消了些。

他挑眉看向虞秋,“行啊,你这法子实在。最近正好家里要晒枣干,我先存二百文,再称三斤鲜枣,算算能少多少钱?”

虞秋不说二话,当即拉着人进了铺子,随后从柜台里掏出个木盒,掀开盖子,里面是五十片巴掌大的厚竹片,边缘磨得光滑发亮。

每片竹牌正面都刻着 “禾秋山货” 四个字,同木板上的炭笔字迹很是相似,旁边还有俩圆乎乎的线条画:几株弯着腰的嫩禾苗,穗子上坠着片小小的枫叶,线条简单却透着灵气。

“这竹牌是后山楠竹做的,我俩头次做这个,赶了三夜才做了五十片。正面这画是我瞎琢磨的,怎么样,还行吧?”好在虞秋有点简笔画功底,不然还得出一笔钱找太太约稿。

陈禾看着竹牌上的画,耳尖微微发红,转身去收拾丰永怡要的鲜枣了。

丰永怡没去盯着,他们都什么关系了,不至于连这种小事都信不过,以他对陈禾的了解,不给他多塞两个就不错了。

他靠在虞秋身前柜台上,拿起一片竹牌,盯着正面的简笔画看了会,笑道:“你俩这画倒新鲜,禾苗配枫叶,一看就想起你俩的名字。我粮铺前几天还丢了两袋糙米,也是没做记号才找不着的,早知道我也学你俩,画个麦穗记号。”

“现在学也不迟啊。”虞秋一边打趣,一边算好了账。

他从匣子里取出一枚印章,按了印泥,在竹牌背面的空白处稳稳盖了下去,“鲜枣十四文,三斤本该四十二文。你存二百文,按每百文减十文算,四十二文就收你三十七文,省五文钱,相当于多给你添了小半斤枣。竹牌你收好,下次来买再盖,集满五个印,就能换半斤鲜枣,折算下来更划算。”

陈禾已经称好了鲜枣,用粗纸包好递过去,还特意多放了两颗:“上头这两颗是刚挑出来的,更甜些,你拿回去给嫂子尝尝。我们收枣时都挑红透的,青的就留着再晒两天,没敢收。你粮铺要是需要枣干,等过阵子晒好了,我们给你留些,到时候直接来我们这取就行。”

丰永怡接过枣子和竹牌,笑着点头,“成,我回头也跟粮铺的老客提提,让他们也来凑凑这限量的热闹。不过你俩可得给我留些竹牌,别等我粮铺忙完,都发完了。”

-

午后,日头微偏。

这会儿人要少些,二人只接待了几位散客。他们虽对活动感兴趣,但大多都持着观望态度,以至于一盒子竹牌才给出去十几个个,就冷冷清清无人光顾了。

陈禾眼里不自觉染上些忧愁,他拿着布巾将试吃盘边沿的水痕拭去,尽量保证台面整洁。

“别慌,”虞秋从后院走过来,用仍带着水珠的竹杯碰了碰陈禾的小臂,将新做的冷饮递给他,“下午大家都犯懒,不是咱东西不好。待会见着人了,我主动点去说说,兴许大家只是缺个话头呢?”

陈禾抬眼望他,轻轻点了点头,刚想要说些什么,就瞧着袁秋英往铺子这边走来,身旁还有几位同她年纪相仿的妇人,像是关系较好的亲朋上街来逛逛。

陈禾还未反应过来,虞秋便真的履行了他所说的,端上一碟新切开的八月瓜就走上前去了。

“秋英婶子,我还想着你咋不来了呢。”虞秋边说边上道地将手上的瓜递了出去,“上回你说徐大哥爱吃这八月瓜,我特地给你在铺子里留着,也不知徐大哥近来可好?”

徐大哥就是袁秋英那个上了战场又回来的儿子,目前凭着一身力气在做帮工,虽少了一只手,但干起活来倒比一些身体健全的懒蛋还利索。

“好着呢,多谢你还记着他。”袁秋英笑笑,给周围的姐妹介绍,“呐,这就是我说的,那个山货铺的虞老板,怎样?没诓你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