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嫁纨绔(重生) > 第6章 006 不相识

嫁纨绔(重生) 第6章 006 不相识

作者:秀生天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1 18:04:00 来源:文学城

燕府,松意堂外。

早有垂髫童儿在廊外的石亭边候着,童儿见到人来,提着盏红灯笼笑脸相迎。

半人高的童子眉心点了鲜艳的朱砂,红灯笼里不见烛光,并未燃灯,天色早已亮堂堂的了,不知他还挑盏灯笼有何作用。

奚静观心下生奇,朝那盏红灯笼瞥了几眼。

燕唐就走在她身边,见她困惑不解,开口道:“祖母他们老一辈的规矩罢了,无需留心。”

老太君喜静,松意堂格局与别处大有不同。

一行人先穿过几进月洞门,又过了花厅,兜兜转转,才见到了“松意堂”一匾。

奚静观打眼一望,就见房里坐着不少人,尤以女眷居多,彼此间正有说有笑,一团和气,颇为热闹。

燕府的老太君出身于古塘州陶氏,单字为珺。

时至今日,她已年至花甲,银丝满头,仍旧精神矍砾,福禄安康。

她嚼着软糯的糕点,不时看眼叽叽喳喳的小辈们,笑得很是慈祥。

老太君下首,是位仪容端庄的妇人,目含盈波,风姿尤存。

她唇角轻勾,噙着笑意,倒也随和。

细看起来,这妇人与燕唐倒有三分相似。

燕唐爱笑,不是随那有笑面虎之称的父亲,许是随了她。

奚静观了然,这妇人名唤元婵,是燕唐的生母,元侨的亲姑。

奚府与燕府常年没有走动,奚静观只认出来了这两位,旁的夫人纵是月貌花容,她也一概不识得。

几位小郎君与娘子聚在一处分枣,奚静观略略一扫,无一不面生。

二人走至门前,燕唐牵起了她的手,她呆愣一瞬并未收回。

既是做戏,还是做全套为妙。

郎才女貌甫一进门,十几道视线便一径落了过来。

奚静观从容提裙,与燕唐一同行礼:“祖母安好,母亲安好。

元婵脸上的笑意骤然一僵,房内的笑语欢声也寂静下来,同辈之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燕唐。

诡异的静默中,一道脆生生的声音响起来:“三婶真好看。”

新人见罢礼,宝珍婆婆这才提步进内。

她神采奕奕,附耳与燕老太君轻声说了几句话。

老太君笑得更是开怀,向奚静观招招手,道:“好孩子,过来,让我瞧瞧。”

奚静观甚为乖觉,轻移莲步来到她跟前,柔声道:“祖母。”

老太君两眼一眯,倒吸一口凉气,又惊又诧道:“小苑儿?”

奚静观接过点砂童儿送上的茶盏,往老太君面前一递,垂下了眼睫:

“祖母请用茶。”

燕老太君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面色也已苍白如纸。

燕唐慌忙上前,“祖母。”

他用袖子遮着手,挡住元婵的视线,指了指屏风后。

老太君满脸无奈,燕唐从前犯了错,总是不敢让父亲母亲知晓,他搬出祖母,为免责罚时,就会露出这般神情。

老太君心说: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松意堂今日来了不少小辈,旁支嫡系的混杂在一起,依他们的年纪,十有**,都认得许襄与奚静观。

元婵神色如常,却暗暗捏了把汗。

屏风后,祖孙二人不知嘀咕了些什么。

燕唐搀着老太君出来时,挨了一记元婵的眼刀。

燕唐心虚,目光倏然避开,不敢造次。

燕老太君落了座,笑眯眯接过奚静观奉上来的茶,叹气道:

“你与唐儿虽是差了辈分,但木已成舟,也只好如此。”

奚静观心头大石落地。

宝珍婆婆蓦然想起一件事来,碍于房内人多,低低问起燕老太君来。

燕老太君听了,连忙道:

“既然如此,还愣着做什么?找两个能说会道的人,快去奚府催请。”

下头的人面面相觑,一个旁支的小郎君年岁不大,挠了挠头,心直口快道:

“太君,三嫂她、她……”

他话至中途,又堪堪止住,唯恐触怒了人惹来无妄之灾,便改口问燕唐:“阿兄,你是不是领错人了?”

“胡闹。”

元婵向他看了眼,二字掷地有声。

燕庑霎时没了底气,悻悻闭上了嘴。

老太君宽和地笑道:“庑儿瞎说什么胡话?我又不是老得看不见了,还能不认得自己的孙媳?”

见罢礼、奉罢茶,奚静观自觉无事了,便站在燕唐一侧装起花瓶,偷偷走了会儿神。

奈何天不遂人愿,老太君又堆起了满脸的笑,展颜道:

“好孩子,来,祖母有东西送你。”

她扬了下手,身旁的嬷嬷会意,双手送上个雕花的木盒。

老太君打开小巧精致的铜锁,拿出个小小的玉葫芦。

“母亲。”

元婵心头一震,大惊失色。

燕老太君充耳不闻,只说:

“这是我陶氏传下来的宝贝,母亲偏爱我,没给嫂嫂,留给了我。两年前我不慎给弄丢了,多亏唐儿机灵,给我寻了回来。”

她如是说着,不由地追忆往昔,脸上露出几分顽气。

“我记得你儿时戴着个顶好看的金玉项圈儿,将这玉葫芦挂在上头,定然相配。”

奚静观拿捏不准燕老太君的意思,转眸盯了眼燕唐,燕唐微扬了扬下巴。

奚静观乖巧接过,燕老太君又道:

“金衬唐儿,玉衬你。这宝贝,与你有缘。”

奚静观在女眷面前开了脸儿,又有老太君为其撑腰,头一日便在燕府站稳了脚跟。

众人又说了会儿吉祥话,向奚静观递了见面贺礼,老太君借口体乏,一干小辈便三三两两退了。

如此顺利,倒是出人意料。

奚静观还沉浸在方才的热闹里没有缓过神来,袖子忽然被人轻轻往下拽了拽。

“三嫂。”

奚静观低头去看,一个胖乎乎的女童穿着大红的衣裙,头上挽着两朵宛似莲花的发团,红绳系在上头,簪了两个如意结。

好一个添福娃娃。

燕唐俯腰将她抱起来转了一圈儿,说:“文姬是二叔父的小孙女儿,不久前才随父归溪,你没见过她,定然不认得。”

奚静观了悟,“原来如此。”

奚氏几代单传,称呼怎么顺口怎么来,燕氏与之不同,子孙一向众多,对排行次序之类,很是讲究。

老太爷燕虚静出了家,膝下共育有子女六人,只有二郎燕修之与四娘燕元英为老太君所出,其余皆为庶出。

燕唐有两位叔父,燕倾之排行老三,早早病故,只留下了一位独子,名唤燕席。

燕文姬玉雪可爱,小脸儿红扑扑的,笑起来一双眼睛都弯作了月牙。

奚静观勾了勾她肉肉的下巴,话锋一转,问燕唐:

“方才堂内多为女眷,怎么不见几位阿兄?”

“与你阿兄一样,都在京州回不来,就连平日里最为清闲的二哥,也丢下这么个磨人的小团子,速速回京了。”

燕唐停了一停,续道:“或许当真如你所言,京州并不太平。”

奚静观没说什么,又问:

“方才老太君说要催请,催请何人?”

燕唐瞧她一眼,道:“自然你那身边那几个丫头。若她们走错了门,清早赶往元府去了,岂非让人笑话?”

松意堂。

耳边彻底冷清下来,燕老太君对宝珍婆婆道:

“燕奚有缘,是件好事。小苑儿唐儿,倒也般配。”

她老人家话里有话,意有所指,宝珍装糊涂,回道:

“是,从前我还抱过奚小娘子呢。”

老太君歇了一会儿,到底放心不下,吩咐道:

“你差个口风紧的人到元府打听打听,切记切记,万勿让婵夫人知晓。”

宝珍婆婆依言:“老太君放心,奴婢自有分寸。”

巳时,燕唐引着奚静观在燕府认完了路,在回兰芳榭的半途中遇着了元婵。

燕唐还惦记着昨夜草席子里的死尸,便问道:“母亲,昨日府中可有哪个仆役亡故?”

“没有。”

到底母子连心,元蝉一眼看透燕唐心中所想,又说:“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事儿,今早管事已经向我打过招呼了。”

说着,她若有似无地瞥了眼奚静观。

燕唐读懂其意,不由轻咳一声,自己一时嘴快,差点忘了昨儿个是洞房花烛夜。

常理来说,新婚燕尔,新郎官可跑不了这么远。

燕唐面不改色,将一口黑锅甩给了兰芳榭的童儿。

“说来也巧,昨儿元宵去找团圆说话,正好碰见了弃|尸的仆役,心觉事关人命,非同小可,就给记下了,今早才跑来问我。”

元婵收回目光,不知信没信这诳语,道:“死得是个乞丐,倒在松风园的井边,将打水的小丫头吓得不轻,管事闻讯来时,人已经全僵了。”

乞丐?

立在一旁装模做样的奚静观动了动心弦,迎亲途中惊扰花轿的,也是个乞丐。

“松风园?”

燕唐皱眉,那儿距松意堂可不远。

元婵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所谓道:“许是知晓府里大喜,怕过了晦气给新人,管事才不敢上报。”

她又叮嘱燕唐:“这事儿万莫传进老太君耳里,她若听了,怕是会多胡思乱想。”

“我自晓得。”燕唐道毕,又说:“人命关天,管事昨儿个问谁拿的注意?”

元婵的话到了嘴边,却被人半道截了去。

“问的我。”

奚静观转脸看向来人,只见他细长眉眼,面容俊雅,手里摇着把小羽扇,头上簪了两朵小小的艳红花。

元婵笑着对奚静观道:“这是老太君的亲侄孙,姓陶名融,表字璞贤,你该唤声表哥的。”

奚静观低眉福身,“融表哥。”

陶融赞道:“三弟妹与传言一般无二,柔弱又文静。”

燕唐忍俊不禁,抖了抖肩膀,奚静观暗暗给了他一脚。

折回兰芳榭,燕唐换身衣裳,将奚静观送的贺礼折扇别在腰间,大摇大摆就要出门。

“你如此慌张,要做什么去?”

那柄折扇闯进奚静观视野,她蹙了蹙眉头。

燕唐没个正形:“捉蛐蛐儿,你去不去?”

奚静观心头一松,她正愁没话将燕唐支开,如今他倒自己出笼了。

松意堂的两位嬷嬷不负所托,将喜官与福官接了回来。

马夫招来几个仆役,自车厢中抬下来几只沉甸甸的大木箱。

燕府上下看似云淡风轻,风平浪静,背地里却已经议论了一通又一通,乱猜了一回又一回。

燕三郎的嫡妻莫名其妙变成了个病秧子,无常守在了奚府门口,主母与老太君几位主子却不声不响,毫无动静。

这是阖府中了邪,还是着了魔?

有些好赌的家伙提前下了注,纷纷断言奚静观何年何月驾鹤西归。

福官打开木箱,将奚静观的衣裙折了折,口里道:

“小娘子有所不知,上门的婆婆真是好巧的一张嘴。奚公知晓你受了委屈,勃然大怒,提了刀欲登燕府要人,被她们劝说一阵,竟一反常态,让我与喜官跟着来了。”

奚静观睐睐眼睛,毫不意外。

燕老太君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人精,自然本领非凡,不容小觑。

奚静观问:“阿娘有没有什么嘱托?”

喜官接过话:“夫人说,过两日让昭郎君来看你。”

福官收好一只木箱,又说:

“京州昨儿也来了封信,大郎受昭要往兖州一趟,恰好途径锦汀溪,要娘子务必二十六日归府,他要见你。”

提及兄长,奚静观来了点精神,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催问道:

“信上还说了什么?”

福官晃了晃脑袋:“旁的倒没什么了。”

奚静观有些失望,又听她道:

“不过我与喜官临走前,老爷道了个人名,问你识不识得。”

奚静观毫无兴致,怏怏不乐道:

“谁?”

“官仪。”

奚静观思索一会儿,摇了摇头,如实道:“并不相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006 不相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