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家打工人日录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家谱2

皇家打工人日录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家谱2

作者:八个柠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5 21:01:46 来源:文学城

“南信侯的三妹妹,便是德清伯世子陆慕的妻子,世子与这位小杜夫人并未生女,只有一个庶女,唤作三娘。”点绿如数家珍,继续念叨,笔记都没有,全在脑子里了。“世子杜璟的轶事中,另一位主角便是这位陆三娘,二人同样青梅竹马,一同长大。但是,两府也没有商议亲事的意思。”

明媚对杜璟这位世子的观感更差了,他还是古代版脚踏两条船的。

德清伯是江南人,明媚翻了翻名册,发现他的妻子大杜夫人也在参宴名册上,正是南信侯的大姑姑。

“南信侯的姑姑有两位,一位是德清伯夫人,一位是济宁侯夫人。”点绿想了想,又补充了新信息。

“济宁侯?似乎是河东人?”明媚手里的单子上,没有济宁侯府上的女眷。

“他家没有适龄的姑娘,济宁侯任职是吏部尚书,娶妻杜家二姑,妹妹嫁给太安伯,女儿嫁给了高泉伯世子。”点绿想了想,从脑子里翻出了济宁侯家的家谱。

高泉伯,河东人,是从尚书右仆射上病退的那位倒霉蛋儿,宗族在冬日炭事上损失惨重。

“太安伯是?”明媚对此人较为陌生,似乎不是河东司隶这片的,她还没细琢磨其他地区勋贵的情况。

“太安伯,是关西人,任职刑部尚书,娶妻济宁侯妹妹。若说其他牵连,那他的嫡母是南安伯的姑姑,这应该也算。”点绿很快就给出了回应,这点事儿难不倒她,“南安伯,也是关西人,任职刑部侍郎,娶妻少府令金城侯的妹妹。”

明媚把这些信息汇总,全部添到草图上,各府姻亲关系一目了然。

还没等她深想,前头来话,秦王叫她去东院书房。

看了看衣服,图方便好换装,穿了玫瑰紫圆领袍,头上为了好搭配衣服梳了双环发髻,首饰还是文卿给选的一套红绿碧玺繁星簪。

重新梳头发麻烦,干脆扯过那件绣莲花纹样的高腰水绿色襦裙,披上一条桃夭披帛,这就走了。

点绿带上提篮,把娘子画的草图也装上,没准儿过去就是说这事儿,能用上。

招呼上三秋,再带上女卫两名,一行人安步当车,顺着回廊往外走。

东院书房

明媚与文卿面面相觑。

秦王一条胳膊圈着少府令的脖子,一只手去揪人家的胡子,查来查去,查自己人头上了。

少府令夏侯可连称冤枉,本朝勋贵就那么几个,互相结亲太常见了,没有那么泾渭分明,要不怎么一赶上大案子,就能死一串呢。

苏记看这个场面,伸了两次手,还是算了。

他与顾叹转过身,各自去翻卷宗。

今日,难得秦王晓得管正事了。

他们带了所有南山案的卷宗过来,本意是阶段性汇报工作。

没成想,秦王是为了菱芽娘子来的。

苏记一来便瞅见屏风后有人影,虽说来的是柳妃,但背后定然是明娘子在出力。

他昨日叫了崔惟来,今日秦王便叫他,苏记心中自有计较。

至于菱芽娘子那边,早都安置妥当了,借口罢了。

两人在秦州时便有默契,仲芳不会对他撒谎,但不想说的事,他嘴巴也硬。若是熬的过他,他就招了。熬不过,那不好意思,就不说。

他既然出府,本次与崔惟相持就算结束了。日后若再揪着他翻旧账,崔仲芳便也不会这么轻易就范了。

为了看清明娘子的谋划,他提议请她过来。

秦王从谏如流,自然无所不允,恰逢少府令来寻,便都撞在了一起。

“殿下啊,我此来,正是我那做刑部侍郎的妹夫有密报啊。”夏侯可不敢挣扎,凑到秦王耳边小声说道。

“刑部,还真热闹哈。”秦王讪讪的松开手,“大容兄,是本王错怪你了,别介意啊,别介意,哈哈哈。”

这些年,刑部历来是关西佬的自留地,针扎不进,水泼不湿的,怎么滴,还出来跳反的了。

夏侯可直拍大腿,可不敢这么说,哪里有什么自留地不自留地的,都是圣人恩典啊。

苏记找出刑部卷宗,其中一条是洛伊令提供的,是说前三年开始,洛伊府上报到刑部的案卷,凡是与滇王一系有关的,都被刑部压下去了,其中数宗人命案中都有提到南山园子。

洛伊令在查案前,被苏记暗示去查死士藏匿之所,他带着人马在南山查,经王秀带来的农女指引,找到了被焚毁的两个村子,在滇王别院与太子别院的必经之路。结合尚书令这当舅舅的太过敷衍案情的态度,认为此事可能与滇王园子有关。

顺着滇王这条线,顺势就查到了刑部。后面又添了园子里聚众吸食更生散的事儿,发现运货去南山的路子都在刑部控制下。

与这园子相关的事件里,刑部出现的频率,比孟蒗这正经舅舅还高。

再翻出一卷,正是之前少府令所录。少府令在查案前,被苏记暗示去查死士来源,发现这里面有不少刑余之人,身体多少都留有痕迹。少府内部便有刑堂,这方面他们的专业程度不比刑部的差。

他想到了刑部,刑部侍郎是他妹夫,他便去询问刑部侍郎南安伯。

南安伯踌躇至今,看来是叫少府令做通了工作,写了密报。

南安伯的姑姑,是太安伯的嫡母,这些年母子关系不好,间接导致南安伯在刑部被排挤。

但是南安伯知道些内情,越是不得志,就越要盯着尚书的举动。

他密报中有提到,近三年河东籍的罪犯能放的都放了,都是身为刑部尚书的太安伯亲信经手操办的。

此事不同寻常,关照关西人还说的过去,关照河东人,就有问题了。而且,这些人都被秘密分批接走了。

据南安伯姑姑透露,是济宁侯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刑部尚书太安伯的妻子,收纳的这些人,听说陆续都送回河东老家去了,但也可能是秘密养在洛伊府下某处,以备用时。

“滇王,是三年前离京就藩。所有的时间点,正好卡在滇王去南中封地时。”少府令说道。

“孟蒗任职尚书令,也是滇王就藩的同一年。”姗姗来迟的洛伊令杨冈补充道,“那年,孟令君一日九迁,羡煞旁人。”

“菱芽是三年前入园,当时园中便已是杜夫人执掌。”明媚回想了一下,与文卿说道。她确定当初菱芽回宫述职时,是提过这事儿。滇王在京中,只有这一位嫡亲舅舅,他的赐园由舅母管着,合情合理。

“杜夫人是诰命,菱芽的园中女官。若说杜夫人是滇王的长辈,私下里这么讲合情理。若是拿到台面上,杜夫人算不得园子的主人。既然所有事情都是在滇王离京后发生的,与他便可以称是没关系,自然菱芽的行为就不算背主。”文卿迅速想到其中关窍,为菱芽开脱。

孟蒗的夫人,滇王的舅母,得管济宁侯喊姑父。

众人围着一张勋贵杜氏的家谱草图看,这么画出来还真一目了然。

虽说勋贵之间的姻亲关系,是必修课。但能把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事儿都记住,也考验记忆力,时不时就忘了几处而不自知。

谁能想到,滇王与五皇子不仅是亲兄弟,他们母家也有姻亲关系。贵妃的表姐,是德妃的嫂子。

但是,宫中孟德妃与陆贵妃,并不交好,还有些相看两厌。

德清伯陆予身为御史大夫,一向是独来独往,谢绝一切姻亲走动。

可他的孙女,却与杜璟长于一处,可见两家不是一点不亲近的。

各方消息汇聚之后,济宁侯是所有线索的集合点。

“而且他是河东人,有作案动机。”洛伊令说道。

若是勋贵作乱,比皇子要杀太子,可好处理多了。

屏风后,文卿听到菱芽不当定为背主,便不在意后头的事儿了,自己寻了茶碗,取出一套话本子看。

明媚却靠近了两步,继续听外头的话儿。

若非少府令与洛伊令都到了,她们原也不用非得遮一下。

草图是她画的,其中人物关系点绿说的很清楚,官职爵位也清晰。

外头一众人你三言,我两语,解释的清楚明白的。

幕后黑手,基本已经解密了。

但是,深受后世历史大案熏陶的明媚,却敏锐的察觉到一丝丝违和。

皇帝就这么放心儿子与朝中大员亲近?

滇王的舅舅当尚书令,他本人还是降将,功勋甚至不足以在南山拥有自己的园子。

他娶妻杜氏女,妻子娘家通过联姻将手伸出甚远,勾连朝中勋贵不说,连掌握实权的部堂都在其中。

老南信侯死的早,本代南信侯没本事,这才显不出杜氏锋芒来。

也许,正因如此,皇帝才会弃用南信侯?

开国之君,麾下各方势力混杂,更符合皇帝稳固天下的利益需求。若是底下沆瀣一气,蛇鼠一窝,上头就该想办法了。

开国之初的逆案,应是震慑了一部分人。

那作为杜氏女婿的孟蒗上位如此迅速,又是因为什么?

南中归附后,封滇王镇守,又重用原南中王的子嗣,是为了边疆永宁?

明媚想不通,不得不重新再捋一遍。

“詹事府来人,说奉太子殿下的令,送东西来了。”鱼士良在外头行礼,高声叫道。

今儿还挺忙活儿,怎么事儿都往一起赶了。

一口大箱子送进书房,一众人正发蒙。

苏记抽出一把礼剑,挑开了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