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华枝春 > 第12章 过继

华枝春 第12章 过继

作者:怀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8 11:54:42 来源:文学城

过继

真娘发病时哭笑不休,跟着就浑身紧绷不住颤栗,牙齿“咯咯”作响,身体无以支撑,倒在床上像失水的活鱼那样不住搐动。

过去发病是唐妈妈按住她,如今唐妈妈年岁大了,换玉壶将她搂在怀中。

“冰心!扎针!”

冰心手握银针,真娘躁动,她根本无处下手:“按紧些,再按紧些!”

唐妈妈往真娘口中塞了软巾,怕她躁动时咬伤舌头,催促冰心:“赶紧扎呀!”

冰心一针下去,真娘的身子只麻了半边,几个丫头用软被罩住她,不让真娘动弹,但冰心怎么也下不去第二针了。

唐妈妈一面拍抚真娘一面恸哭了声:“我可怜的姑娘,自己同自己较什么劲,菩萨怎么不开眼!”

汤药煎好了也灌不下去,全散在被子上。

净尘师太到时,真娘已经不再哭笑,她大张着嘴喘息,像条失水的鱼。

净尘师太大步上前,又施两针,让真娘镇定下来。

真娘衣衫尽湿,浑身脱力,净尘师太带来的丸药根本无法嚼动,只得用温水化开,用小银勺一点一点往嘴里喂。

药效一起,人就昏沉起来,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屋中人人大汗淋漓,唐妈妈目中含泪,既是为姑娘,也是为三姑娘:“姑娘睡过去了,等她醒来之后……”

醒来之后如何,还会不会记得“阿容”都未可知。

朝华拖着隐隐作痛的脚走到和心园院门前,还没进门先看见园中半亭内有道月白色的单薄身影。

唐妈妈小声禀报:“老爷已经在这儿守了好几个时辰了。”

直到人睡下,他还在亭中痴守。

朝华打叠起精神进门,容寅一直望着内室的窗户,窗中偶有人影闪过,他便立起身来探头张望。

看见女儿进来,口唇微动想说些什么,却只是哽声道:“快去看看你娘。”

朝华进到内室,真娘趴睡在床上,脸贴着软枕,一把乌发撒在锦被外,这幅模样看着竟还有些稚气。

朝华挨着床沿坐下,伸手在真娘额上探了探,又替她掖过被角。

因喝了药又扎过针,真娘这会儿睡得踏实。

不仅真娘睡得实,小猫虎儿也盘在她枕头上,蜷起身子紧挨着主人的脑袋,睡得小身子一起一伏。

朝华牙关微松,身子便轻轻打颤,此时此刻张口却说了句全然无关的话:“这猫儿竟不躲?”

“它也晓得谁待它好呢。”唐妈妈扶住朝华肩,“姑娘一路奔波忧虑又伤了脚,赶紧回屋歇着去,这儿有咱们守着呢。”

朝华不能歇下,她得去见净尘师太。

净尘师太一直守着病人,等到真娘安静睡下,阮妈妈才将净尘师太引到厢房歇息。

她没带徒弟来,阮妈妈便指派了两个手脚利落的小丫头铺设被褥,又让厨房预备了新鲜斋饭,再使两个粗使婆子抬热水。

等净尘师太步入净室时,床上软被香枕,桌上清茶斋饭都已经预备齐全了。

净尘师太施以一礼:“劳烦。”

阮妈妈哪敢受下:“不敢当,师太辛苦。”

净尘师太刚用斋饭,朝华就到了,她一挥手,丫头婆子们都退在廊外。

朝华先给净尘师太见礼,开门见山问:“师太,我母亲的病是不是不会好了?”

净尘师太口中颂了声佛号,语带慈悲:“殷施主身陷迷津,若能早得仙舟,从此苦海得脱也是件好事。”

朝华先是怔住,跟着微微摇头。

她这半日奔波,鬓发微散,此时脸色苍白,开口就有几分凄然:“师太,我知佛法中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可是!可是……”

可是母亲没了这场幻觉,会死的。

朝华连说了两个可是,强咬牙关不肯落泪,后面的话出不了口。

净尘师太想起当年她初到容家看诊时的情状。

真娘人躺在床上,已无一丝生气血色。离死只有一步,是她自己生生把她自己扯了回来。就用这场幻觉。

那时的朝华只知伏在母亲床前流泪,十年过去,那个只会流泪的女孩长大了,越长越□□。

净尘师太轻叹出声:“这十年,像今日这样发作已是第三回了。”

第一次发作隔了五年,第二次是三年,这是第三次,间隔两年。

“只怕日后会发作得越来越频繁。”净尘师太从药箱中取出医方递给朝华,“此方虽可医情致癫狂之症,但服到最后,人会只思食思睡。”

从癫狂变为痴傻。

也有些富贵人家愿意更要个痴傻人,家中自有奴婢喂饭换衣,侍候精心得当,看上去像个完人。

但只有躯壳在,又怎么能算是活人?

朝华根本不必看,每回净尘师太上门看诊过后,她都会把药方记在医案上,她知道这些年的药量在逐年增加。

净尘师太又是一叹:“悲欢万状,合散如烟。唯有知觉,方得解脱。”

这道理人人皆知,就连母亲自己也读了那许多诗书,难道会不明白?做不到罢了。

朝华正欲再问,抬头却见净尘师太的目光是看向她的。

不由心头惊跳,这句是在开解她!

净尘师太又说:“初次发作,当时开悟,也许会好。”现在已经太久了,她见过的病案中,癫狂症越久越难好。

朝华苍白着面色回到濯缨阁,留下守屋的小丫头玉竹上前想解朝华的披风,被她摆手拒了:“抬热水来,不必煮香汤。”

等粗使婆子抬来热水,朝华又屏退丫头们,自己走到内室中。

沉璧在屋外守着,朝华解下披风脱掉裙衫,裙衫薄袜上除了污水泥点外,果然沾着点点血迹。

幸而她上了渡头就一直裹着披风,掩得密实才没被人看见。

脱掉鞋袜,雪白足踝上赫然两处青紫,若不赶紧揉散淤血只怕明天这一圈都会发青发紫。

她找出药油倒在掌中,搓到掌心发热替自己揉散淤血。

忽尔想到什么,轻唤一声“沉璧”。

沉璧立时推门进来,站到了床帐前,隔着垂花帐朝华吩咐她:“等会儿你去把船收拾干净。”血迹水草还有别的什么痕迹,都不能留过夜。

沉璧点头:“要不要查查那人是谁?”

“不急在此时。”城中出了那么大的事,总会听说的,不能让那个人知道她们暗中调查。

“是”沉璧站着没动,想了许久问,“姑娘刚才怕不怕?”

朝华没有回答,她给自己贴上膏药,等沉璧去收拾船只,她吹了灯缩在锦被中。

她当然害怕的,在舱中怕,现在也怕。

在舱中她是怕死,她要是死了,谁来护着母亲?

靠父亲吗?

眼睛被药油刺得不住流泪,朝华阖上眼,脑中涌动许多念头。

她知罗姨娘,但她不知沈聿,沈聿既已听见,就得防他,要趁这回把过继的事推进。

几乎一夜未睡,天大亮时,甘棠开门进来了。

朝华坐起身来,甘棠捧着水盂让她漱口,又送上温蜜水:“姑娘真是,怎么连头发也不拆就这么睡了?这怎么能睡得好。”

朝华饮了一口,舌尖尝到甜味,整个人精神一振:“你们几时回来的?”

“天刚亮时回来的,那边渡头一放行,咱们就坐船回来了。”官兵搜了一夜,连荐福寺这样的女尼寺都上下搜过了,也没能找到人。

官府安抚不住那些举子秀才们,只得撤了禁令,允许通行。

甘棠一面说一面替朝华拆头发,知道姑娘昨天夜里扭了脚,还说了沉璧几句,沉璧不能辩解,只好听训。

也不知是不是生气了,到这会儿也没见人。

甘棠数了数拆下来的小簪:“怎么少一只?”说着去摸枕头和被子,是不是夜里睡松了发髻掉在被子里。

朝华心中一动,小簪大概是掉在船上了。

花头短簪十分常见,哪个富户女儿妆奁中没有几对?不见了也不是大事。

“和心园可有报信来?”

甘棠知道夫人病情有变,一早就让芸苓去和心园守着,她轻声禀报:“夫人才刚醒来,唐妈妈正陪夫人说话……”

到这会儿也没提到“阿容”。

她不先提,谁也不敢提,连屋里侍候的丫头们也都是她叫到了名字才敢上前去。

朝华略吸口气:“给我找身素色衣裳,叫人问问父亲在何处?我要见他。再着人去和心园,叫丫头们把所有的风筝放出来。”

容寅也是一夜未睡,他在和心园守到半夜,又在见山楼中站到现在。

见山楼的二楼有一面窗正可看见和心园一角,那里置了抬秋千架,容寅几乎每日都会站在这面窗后,望着那一角,盼着真娘会在那儿打秋千。

朝华一步一跛走到见山楼下。

她昨天下狠劲揉散淤血,今天脚上虽也起了青紫,但胀痛已经好许多,要是走得慢些根本看不出来脚受了伤。

她是故意这么一跛一跛走到父亲面前的。

容寅站在窗边痴望,朝华上楼到一半时,叫了一声“父亲”。

容寅回头就见女儿跛着脚,急步上前扶她:“脚怎么了?”

“昨夜急着赶回来,道上又出了事,就扭了脚。”

“常福!快去请大夫!”容寅一边去扶女儿,一边高声吩咐管家。

“父亲不必忙乱,已经看过了。”朝华拉住父亲的袖子,“我来,是想求父亲一件事。”

容寅依旧絮絮:“你伤了脚,纵有急事也该阿爹过去,怎么伤了脚还非要自己走这一遭?”

“伤筋动骨一百日,要不养好了,以后落下病根可怎么好?” 一边说一边让人抬小步辇来,让朝华等会能坐步辇回去。

容寅知道长女来必是有紧要事,拉朝华坐到见山楼的东窗下,就是这一面窗能看见真娘:“朝朝有什么要说的?赶紧先坐下。”

容朝华看向父亲,衣裳还是昨日那一件,目中充血,眼下发青,连发中银丝都多添了几根。

是了,这会儿母亲的记忆已经在出嫁之后,但还不确定日子,她醒来必会问父亲在何处。

二人成婚之后,父亲常跟三五好友出门游学。

最后一次游学,纳回了罗姨娘。

朝华并没坐下,她等容寅坐下后,拖着脚跛了一步,在容寅欲起身扶她的时候,直直下拜,行了个大礼。

“朝华请求阿爹,为娘过继个孩子。”

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

全员小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过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