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华胥拾遗 > 第6章 第六章(投雷加更一)

华胥拾遗 第6章 第六章(投雷加更一)

作者:书自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3-07 11:27:28 来源:文学城

韩嘉彦从三楼牖窗飞身而出,双臂张开以控身躯平衡,双足并起舒展点出,轻盈落于一层探出的遮雨檐瓦之上,身子顺势下蹲卸力。随即飞速扭身弹起,向着马车疾驰的方向追出,足尖闪电般连续蹬踏,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咔咔声响。

下方满是胡乱奔走的惊惶百姓,而那驾失控的车舆就在她身前下方,遮雨檐长度有限,她很快便跑到尽头,随即飞身而出,人如猿猴在半空中腾跃而起。

皇室车舆有着十分结实的华盖,而她大约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用双足狠狠踩踏华盖之人。结实的顶棚由坚硬的皮革制成,颇具弹力,她一踏上华盖就被弹起,随即又因马车正在向前急速飞驰而向后仰倒,眼看着就要从车侧滚落。

她上半身翻倒,右足却勾住了华盖顶端的固索,没有掉下去。就是身子“啪”地打在了车厢侧壁之上,引发了车内女子和孩童的惊呼声。

彼时那马已奔到桥墩近前,马儿虽然发疯,但也知道要避开障碍,可它身后拉着的车舆却会止不住前冲,届时会练车带马一起摔进河里。

她心中焦急,腹部狠狠一卷,猛地腾身而起,又从顶棚之上向前飞扑,直扑向那匹失控的大马,飞身拉住辔头缰绳,双腿扎稳在颠簸的车辕之上,发力狠狠一扯。这一扯马儿再度凄厉嘶鸣,提前转变奔跑方向,车舆歪斜,右侧车轮甚至抬了起来,险之又险地在河畔擦过。韩嘉彦,丢掉马辔急忙撤步,一脚踩在车厢侧的边沿上,使出千斤坠,将自己的大半身子悬挂在车身右侧,拉住车身重心,车身终于归正,双轮落地,没有落下河去。

但马儿仍然惊吓未止,拉着车沿着河道猛跑。

韩嘉彦顺着马性,任它跑了一段路,跑到了人流稀少的街道上,马儿在她控缰的力道下渐渐安稳,停止了奔跑。

她站在辕坐上喘息了片刻,才跳下车去,进一步安抚马儿。这马儿全身枣红,皮毛水滑,高大健硕。多好的马,宫中的御马皆为良马,性情温顺,单单一颗蹴球,当不会让马儿发疯。

她拨开马鬃,才注意到那马的左侧鬃毛下似有什么东西寒芒一闪,这是一根飞针!

她眉头蹙起,从腰间取下自己的巾帕,垫着手将那飞针从马身上拔了下来。马儿胡噜了一下,甩了甩头,似是减轻了痛苦,又似感谢韩嘉彦一般。韩嘉彦抚了抚马面,马儿温顺地眨了眨眼。

她举起飞针在鼻端嗅了一下,似乎没闻到药味。

怎么回事?她察觉到了不寻常的阴谋味道。

“敢问……车外是何人?”此时车内传出一个柔美动听的女子音,她强装镇定,可声线却止不住地发颤。

韩嘉彦眸光闪烁片刻,重又跃上车辕,隔着车舆前垂下的纱帘,她用自己的女子本音道:

“莫要害怕,我并无恶意,只是过路出手救人。马儿已经安稳下来,一会儿禁军便会赶来。”

“你是……”车内人听到了柔煦的女子音,一时略微安心,可又起好奇心,怎会有女子有这般的好身手,竟在这危急时刻出手救了她们?

她还待再问,却被韩嘉彦打断:“舆内贵人,此事与我无关,不过我在马身上发现了一根飞针……”

车内女子迟疑了片刻,道:“你且撩开帘来,将那飞针放在舆板上。”

“是。”韩嘉彦挑起车帘一角,将那飞针缓缓放下,收回巾帕。

借着这个机会,她抬眸飞快地看了一眼车内的人。一五六岁的小女童正害怕地缩在一位二八年华的少女怀中,瑟瑟发抖。二人均是一身宫廷华服,少女容貌美绝,余悸未散,肤色泛白,眸中含泪,楚楚动人,只一眼就让韩嘉彦心神恍惚,差一点移不开眸光。不过因着情况特殊,她强敛心神,垂下眸光,没有多看。

车内正是温国长公主赵樱泓与徐国长公主赵桃滢姊妹。

赵樱泓见撩开车帘的人竟是个身着翻领胡服,头戴幞头、面容遮盖在银色面具之后的男装女子,暗暗心惊,却仍然强作镇定,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胆怯软弱来。

但她的戒备似乎有些多余,那银面女子未有任何其他动作,只是一揖手,道了句:

“贵人,您多保重。那马儿无辜,若是可以,希望您能保它不死。”

说罢,银面女子猛地扭身跳下车去,如一阵轻烟般飞快消失,不知何踪。而此时,车舆后方已经传来了本次仪仗护卫首领——殿前司御龙弓箭直指挥蔡香亭焦急的呼喊:

“长公主!您可有大碍?!”

“无碍,蔡指挥且安心。”赵樱泓高声回道。

“大幸,大幸!”蔡香亭大呼,随即又立刻滚下马来,单膝跪于车舆前,请罪道:“臣护驾不利,让长公主等受惊,臣罪该万死!”

他等了片刻,并未等到车内人给出任何话语,一时心下拔凉,自知可能逃不过惩戒了。

在殿前司禁军们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中,车内的赵樱泓用自己的巾帕盖住了车舆底板之上的那根飞针,将其裹住收入袖中。此过程中,她已收敛全部的惊惧与不安,显出沉稳的颜色来。

当她抱着桃滢被禁军接下车舆时,她仍是那个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温国长公主。

……

跑出去五条街,天已昏暗下来,夜幕降临,暮鼓次第响起。

韩嘉彦摘去面具,辨明当下方位,在少保祠附近,于是抬步向北,往西北侧不远处的祆庙行去。祆庙前有个万氏书画铺子,内里黑漆漆,大门紧闭,似是无人。她绕到铺子后院,利落地翻墙而入。便瞧见她师兄浮云子果然坐在石墩上,正一面饮着葫芦中的茶,一面等她。

“哟,大侠凯旋,当贺之。”说着,便剥开手边一个油纸包,里面的烧鸡冒出热腾腾的香气。

他又把葫芦让给韩嘉彦,韩嘉彦接过喝了一口,拧眉道:“师兄您也忒抠门,云水间剩下的那壶茶水都被您灌在这里面了罢。”

“那可都是你的钱,师兄怎么能浪费呢?”浮云子捻须笑道。

韩嘉彦无语地坐在另外一个石墩子上,自撕了一条鸡腿拿在手中,大口咬着吃。

“瞧你?饿坏了?”

“今儿奔波了一整天,就吃了几个小茶点,实在饿了。”韩嘉彦含混地道。

“你这爱管闲事的毛病,甚么时候能改一改?”浮云子点了点她道。

“师兄您还别说我,您不也是行走天下,救济苍生吗?”韩嘉彦乜眼道。

“我那救的是黎民百姓,你救的那是个大麻烦!好端端的你救甚么皇家人?”浮云子驳斥道。

“皇家人那也是人,情况危急,我也没多想。”

“那是长公主的车舆?”

“嗯,应当是温国长公主和她的幺妹徐国长公主,我认出她们,但假装并不知晓她们的身份。而且,车驾看似是被孩童的蹴球惊吓,实则有歹人在暗处向拉车的御马打了一根飞针。那飞针看着……似是没有喂毒,但我没看清飞针的手法,辨不出门派来。”

“这下麻烦了,原本我俩在汴京可以低调行事,你这么一闹,万一身份暴露,咱们甚么事都办不成了。”

“您别多虑,我把这身衣服烧了,那面具我也不戴了,不会有人知晓的。而且,我方才救人,用的是女子音,没人会把救人的胡服女子与我联系在一起。”韩嘉彦从容道。

“你让那个公主听到了你的本音?”浮云子吃了一惊。

“那公主与我全无瓜葛,这才是最好的掩藏。”韩嘉彦道。

浮云子沉吟了下来。默默饮了两口茶,放下葫芦,他忽而话题一转,道:

“我此前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哦,你是说那漆器商人。找到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咱们刚才喝茶的杏园茶肆,同一条街上有一家温州漆器铺子,老东主就是我们要找的人。”韩嘉彦吃完了一个鸡腿,没吃饱,又扯了一条吃。

“唉……你说他个蜀中人,叫什么温州漆器铺子啊!让我们这一通好找!”浮云子气得胡须都飘了起来。

韩嘉彦差点笑喷出来,解释道:“他跟着的老雇主是温州人,他倒是个念旧的。而且,温州漆器闻名海外,商人打着这个名号好做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与他谈过了?”

“嗯。他与我娘亲还有师父的渊源,就在嘉祐八年四月廿九,他那时还是汴京城的车夫,被师父雇了,一大早接他们出城,将他们送去了巩县。四年后再遇师父,便开始往来送信。可惜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惜命,不该问的甚么都没问,所以他甚么都不知道。”

韩嘉彦吃完了鸡腿,用自己的巾帕擦干净手上的油腻,才从怀中小心取出了那张巾帕,递给浮云子看。

“他只有这个,是我娘亲当时落在他车上的。”

等浮云子接过巾帕,韩嘉彦收回手时顺带拿过浮云子摆在石案上的葫芦,一气儿将里面的茶全喝光了。

浮云子却震惊地端详着手中的巾帕,半晌才憋出一句:“竟是……宫中物……”

他手中的那张巾帕是上好的苏杭丝绢帕子,以苏绣的工法在其上绣了花鸟,这都不稀奇,也不能代表什么。然而在帕子的一角,绣了一个纹样:嘉佑宫幂。

“嘉祐八年……四月廿九……翌日清晨不正是仁宗皇帝大行?巩县不正是皇陵所在?彼时你父亲韩琦正任仁宗皇帝的山陵使,就在巩县。他们就是去找他的……”浮云子语气发虚地缓缓道。

韩嘉彦默然坐在一侧,一言不发,眸中思绪翻滚。

浮云子起身负手,在院中徘徊了片刻,忽而对韩嘉彦道:

“查还是要继续查,分两步走,你全力应试,我则暗中去会一会茶帮,搞清楚他们当年为什么会和师父争夺那画。不过,我需要你帮我撒一撒烟雾,吸引他们的注意。”

“如何撒烟雾?”

“你那银面哪儿来的?”浮云子不答反问。

韩嘉彦道:“我初到蜀中时恰好是端午节,那里的人跳傩戏,集市上还卖傩面。这面具是一个苗人卖给我的,你知道苗人尚银。”

“这样,银面不要毁掉,胡服换成夜行服,过段时间我给你赶制出来,你再把屋里那把师父传你的剑带上。”浮云子指了指一侧万氏书画铺子的库房道。

“带上剑作甚么?城中不能携刀剑,会被查的,我一个书生,又寄人篱下,你要我往哪儿藏那剑?”韩嘉彦问道。

“那这样,你以后但凡夜行,就先来我这里拿剑。”

“夜行做甚么?”

“撒烟雾啊,你个傻闺女,以后你就以银面女侠的身份在暗夜里活动。”

韩嘉彦呆愣愣看着他:“银面女侠?”

浮云子面上露出狡黠笑容,捻须思索了片刻,给她起了名字:“就叫……侠女彦六娘,如何?”

韩嘉彦面现羞耻神色,恨恨道:“我不要!要当夜行侠你自己去!”

说罢便夺过他手中的巾帕塞回自己怀里,瞪他一眼,随即转身疾奔,轻身越过墙头离去。

“诶!”浮云子喊了一声,然而韩嘉彦已经走远了。

浮云子一回头,发现烧鸡两条腿都没了,葫芦里的茶也喝光了,他忍不住骂了句:“臭丫头片子,干啥啥不行,抢食头一名!”

这章没啥知识点,就是要说明一下:此文出现的绝大多数诗词,都是功用性的。要么衬托场景,要么衬托人物心理。我会大致分出年代,具体界限大概是按朝代来,本朝时期内的诗词,亦或是词人本人的作品,我就不会再细究创作时间了。

另外,鉴于本人不会写诗词,我也不打算难为自己和大家,所有原创角色,包括历史上鲜少有诗词传世的人物(比如韩嘉彦本人),我会引用更为后世的作品,比如明清时期的诗词来作为他们作品的补充。还请谅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投雷加更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