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 第42章 青楼遇:贾芸见妙玉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第42章 青楼遇:贾芸见妙玉

作者:陛尊居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7:34:41 来源:文学城

天刚蒙蒙亮,永定门内的刑部大牢外便凝着一层薄霜。贾芸裹紧了身上半旧的青布棉袍,指尖仍冻得发僵,可比起心头的寒凉,这点冷意倒算不得什么。他昨夜在牢外的石阶上蹲了大半宿,只盼着今日能求狱卒通个话,再探探父亲贾璜案子的底细。

自打贾璜因“贪墨官银”的罪名被收押,贾芸跑断了腿、耗尽了家产,却连父亲的面都没见着几次。衙门里的人要么推三阻四,要么索求无度,寻常百姓家的冤屈,在这京城的权势网里,竟轻得像一片飘絮。

“小兄弟,这天寒地冻的,你又来蹲守?”守门的狱卒老王头搓着双手走过来,脸上带着几分不耐,却又比往日多了些松动。他看贾芸连日来不离不弃,倒生出几分恻隐之心。

贾芸连忙上前,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两个热馒头,双手递过去:“王大哥,劳您费心了。我就想问问,我父亲……他近日还好吗?”

老王头接过馒头,往袖子里塞了塞,左右看了看没人,才压低声音道:“你父亲的案子,怕是牵扯了别的事,上头盯得紧,不好办啊。”

贾芸的心猛地一沉,忙追问:“牵扯了什么事?还请王大哥明示,哪怕是一点点线索,我也感激不尽。”

老王头咬了口馒头,含糊道:“前几日听牢里的管事闲聊,说你父亲当年经手的一笔银子,竟和去年栊翠庵妙玉被掳的案子沾了边。那些强盗掳了妙玉,不知怎的,竟用了一笔和你父亲账上对不上的银子周转。”

“妙玉?”贾芸浑身一震,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当年在荣国府走动时,曾远远见过那位栊翠庵的女尼,一身素衣、气质清冷,宛如月下寒梅,怎么会和强盗、贪墨案扯上关系?

1. 狱卒透秘牵旧案,贾芸心疑探根源

老王头见他神色有异,又补了一句:“这话我也是听来的,当不得真。只是你若想翻案,或许该从妙玉那边找找线索——听说那妙玉被掳后,就没了音讯,有人说被卖到了南边,也有人说……落在了京城的风月场里。”

“风月场?”贾芸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那位视清白如性命的出家人,若真沦落到那般地方,岂不是比死还难受?可他随即又定了定神,父亲的案子既与此事有关,无论妙玉身在何处,他都必须找到她。

谢过老王头后,贾芸转身走进晨雾里。街上的铺子渐渐开门,包子铺的热气、豆腐脑的香气混着寒风飘来,可他半点胃口也没有。他顺着街边的墙根走,脑子里反复琢磨着“京城风月场”这几个字——京城的青楼楚馆多如牛毛,从最奢华的烟雨楼、销金窟,到巷弄里的小馆子,少说也有上百家,他该从何处找起?

他先去了城南的几条巷子,那里多是些下等青楼,来往的都是些贩夫走卒。他装作寻欢的客人,挨家挨户地打听,可店家不是拿白眼瞧他,就是随口敷衍,连“妙玉”两个字都不愿多提。

日头升到中天时,贾芸已走得口干舌燥,脚上的布鞋也磨出了一个洞。他在街边的茶摊坐下,要了一碗粗茶,抿了一口,只觉得苦涩难咽。这时,邻桌两个穿绸戴缎的公子哥正闲聊,话里竟提到了“烟雨楼”。

“听说烟雨楼最近来了个绝色,性子冷得像块冰,却偏偏让老鸨当宝贝似的捧着,说是连客人的面都少见。”

“哦?还有这等奇人?我倒要去瞧瞧,究竟是何等人物,能让红姨这般上心。”

贾芸的心猛地一跳,烟雨楼是京城最有名的上等青楼,出入的都是达官显贵。若妙玉真被卖到风月场,以她的容貌和气度,倒真有可能被烟雨楼的老鸨看中。他放下茶碗,不顾脚痛,起身便往城西的烟雨楼赶去。

2. 街头闻风寻烟雨,贾芸初探上等楼

烟雨楼坐落在护城河边,朱红的大门前挂着两串大红灯笼,门楣上的“烟雨楼”三个字是用金粉写的,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楼前停着不少马车,个个装饰华丽,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物件。

贾芸站在街角,看着进出的人非富即贵,心里犯了难。他这一身半旧的棉袍,连门都未必能进去。思忖片刻,他从怀里摸出仅有的几两碎银子,这是他最后一点积蓄了。他走到旁边的成衣铺,花二两银子买了件稍显体面的青绸长衫,又找了家剃头铺打理了头发,这才硬着头皮往烟雨楼走去。

“站住,你是干什么的?”门口的龟奴拦住了他,上下打量着他,眼神里满是轻蔑。

贾芸强压下心头的不适,拱了拱手:“在下贾芸,特来拜访红姨。”他听刚才茶摊的人提过,烟雨楼的老鸨姓红,人称红姨。

龟奴嗤笑一声:“红姨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滚远点,别在这儿碍事。”

贾芸忙从袖中摸出一两银子,塞到龟奴手里:“小哥通融一下,在下确实有要事找红姨,绝非无理取闹。”

龟奴掂了掂银子,脸色缓和了些,撇了撇嘴道:“等着,我去通报一声。”说罢,转身进了楼里。

贾芸站在门口,只觉得浑身不自在。楼里传来丝竹管弦之声,夹杂着男女的嬉笑打闹,与他记忆中栊翠庵的清寂禅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不敢想象,若妙玉真在这里,每日听着这些靡靡之音,心里该是何等痛苦。

片刻后,龟奴走了出来,摆了摆手:“红姨说了,不见外客。你还是走吧。”

贾芸急了,又摸出一两银子递过去:“小哥,麻烦你再通融一次,就说我找的是一位……一位从栊翠庵来的故人。”他不敢直接提妙玉的名字,怕走漏了风声。

龟奴眼睛一亮,又接过银子,迟疑了一下道:“你等着,我再去说说。”

3. 银钱铺路难进门,故人二字动红姨

这次,龟奴进去了许久。贾芸在门口来回踱步,心里七上八下的,既盼着能见到红姨,又怕得到妙玉真在这里的消息。

终于,楼里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之声,一个穿着艳俗、脸上涂着厚粉的中年妇人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这妇人便是红姨,她上下打量着贾芸,眼神锐利如刀:“你找栊翠庵来的故人?”

贾芸连忙拱手:“正是,红姨。在下有位故人,去年遭难被掳,听闻可能落在了此处,特来寻访。”

红姨冷笑一声:“哼,来我烟雨楼找故人的多了去了,个个都说得情真意切。你倒说说,你的故人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

贾芸迟疑了一下,他怕直接说妙玉的名字,红姨会起疑心,可若不说,又无法证实。思忖片刻,他低声道:“她法号妙玉,当年在栊翠庵修行,容貌清丽,气质清冷,左手腕上有一颗小小的朱砂痣。”

红姨的眼神微微一动,随即又恢复了常态:“妙玉?没听过。我这里的姑娘,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可没什么出家人。”说罢,便要转身进去。

“红姨留步!”贾芸急忙上前一步,“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若红姨能告知妙玉的下落,在下愿奉上五十两银子,绝不食言!”他知道,对付红姨这种人,只有银子最管用。

红姨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贪婪:“五十两?你倒是舍得。只是我这里确实没有叫妙玉的姑娘,不过……”她话锋一转,“楼里倒是有位新来的苏姑娘,性子冷得很,容貌也确实出众,你若愿意,我可以带你去见见,至于是不是你的故人,就看你的造化了。”

贾芸心中一喜,忙道:“多谢红姨,只要能见面,在下感激不尽。”

红姨摆了摆手:“跟我来吧。记住,见了苏姑娘,少说话,多看着,若是惹她不高兴,我可保不住你。”

4. 五十银钱换一面,冷艳苏姑现眼前

贾芸跟着红姨走进烟雨楼,楼内装修得极为奢华,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墙上挂着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粉味和酒气。走廊两侧的房间里,不时传来女子的娇笑和男子的喝彩声,让贾芸浑身不自在。

他们上了二楼,走到最里面的一间房门前。红姨示意丫鬟敲门,门内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谁?”

那声音虽带着几分沙哑,却让贾芸的心脏猛地一缩——这声音,竟有几分像当年妙玉诵经时的语调,只是多了几分疲惫和冷漠。

丫鬟推开门,红姨笑着走进去:“苏姑娘,今儿有位客官慕名而来,想与你聊聊天。”

贾芸跟着走进房间,抬眼望去,只见房间里布置得倒也算雅致,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琴,桌上摆着一盆水仙,只是这清雅的布置与楼里的靡靡之气格格不入。

而在那张铺着锦缎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子。她穿着一身水红色的锦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样,头上插着一支金步摇,随着她轻微的动作,发出细碎的声响。这身华贵的装扮,本该衬得人娇艳动人,可穿在她身上,却只让人觉得刺眼。

贾芸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只一眼,便如遭雷击,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那女子的脸上敷着一层薄粉,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清冷与倔强。她的眼睛很大,黑白分明,此刻正冷冷地看着进来的人,眼神里没有丝毫媚态,只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以及一丝藏不住的屈辱和不屈。

5. 惊见妙玉陷风尘,华服难掩旧风骨

这不是妙玉是谁?那个当年在栊翠庵里,煮雪烹茶、对月诵经,视世俗繁华如粪土的妙玉!

贾芸只觉得喉咙发紧,连话都说不出来。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清冷如仙的出家人,竟会穿着这样一身华服,被困在这烟花之地。

妙玉也看到了贾芸,她的眼神微微一怔,似乎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来。这些日子,来她房间的男人非富即贵,个个都带着贪婪的目光,她早已习惯了用冷漠来伪装自己。

红姨见贾芸呆呆地站着,推了他一把:“客官,怎么不说话?”

贾芸这才回过神来,强压下心头的震惊和酸楚,对着妙玉拱了拱手,声音有些沙哑:“苏姑娘……别来无恙?”他不敢直接叫她妙玉,怕暴露了她的身份,给她带来麻烦。

妙玉的眉头皱了皱,她仔细打量着贾芸,看着他身上的青绸长衫,看着他眼中的关切和震惊,忽然想起了什么——当年在荣国府,她曾见过这位少年,是贾琏的远房侄子,名叫贾芸,为人倒也算忠厚老实。

认出贾芸的那一刻,妙玉的身子微微一颤,脸上的冷漠瞬间被慌乱取代。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锦裙,仿佛想把自己藏起来,眼神里充满了羞耻和难堪。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地方,被熟人撞见。

红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道:看来这贾芸和苏姑娘果然认识。她笑着走上前,端起桌上的茶杯:“苏姑娘,这位贾公子是你的旧识?那可真是缘分。你们聊着,我先出去了。”说罢,便带着丫鬟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房门。

6. 故人相认皆慌乱,羞耻难堪藏眼底

房间里只剩下贾芸和妙玉两人,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窗外传来的丝竹之声,显得格外刺耳。

妙玉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的华服,手指紧紧地攥着裙摆,指节都泛白了。她能感觉到贾芸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里没有贪婪,只有震惊和同情,可正是这份同情,让她更加羞愧难当。

“你……怎么会在这里?”终于,妙玉抬起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打破了沉默。

贾芸叹了口气,走到她面前,轻声道:“妙玉姑娘,我是来寻你的。我父亲的案子,牵扯到了你被掳的事,狱卒说,或许能从你这里找到线索。”

提到被掳的事,妙玉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带着一丝恨意:“那些强盗……他们掳了我,抢走了栊翠庵的财物,又把我卖给了这里。”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我拼命反抗,他们便打我、饿我,可我……我始终没让他们得逞。”

说到这里,她的眼眶红了,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她是出家人,本该六根清净,可如今却身陷风尘,受尽屈辱,若不是心中还有一丝不甘,恐怕早已寻了短见。

贾芸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酸楚不已:“姑娘受苦了。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的。”

妙玉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救我出去?谈何容易。红姨把我看得很紧,这里守卫森严,而且……赎我的银子,怕是要成千上万两,你又哪里来这么多钱?”

7. 细说被掳屈辱事,倔强未改守清白

贾芸沉默了。妙玉说得没错,他现在身无分文,连父亲的案子都毫无头绪,又怎么有能力救她出去?可他看着妙玉眼中的绝望,又实在不忍心丢下她不管。

“总会有办法的。”贾芸咬了咬牙,“姑娘,你再忍耐几日。我会去想办法凑钱,同时也会继续查我父亲的案子,只要能找到那些强盗的线索,或许就能一箭双雕,既洗清我父亲的冤屈,也能救你出去。”

妙玉看着贾芸坚定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动。这些日子,她见多了那些只会花言巧语的男人,从未有人像贾芸这样,真心实意地想救她。可她还是有些怀疑:“那些强盗心狠手辣,而且背后似乎还有人撑腰,你一个人,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知道此事凶险,可我别无选择。”贾芸道,“我父亲被关在牢里,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你又被困在这里,我若不拼一把,难道眼睁睁看着你们出事吗?”

他顿了顿,又道:“姑娘,你再仔细想想,被掳的时候,那些强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比如口音、穿着,或者说过什么特别的话?还有,他们用的那些银子,有没有什么记号?”

妙玉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被掳那天的情景。那天夜里,她正在栊翠庵里诵经,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打斗声,紧接着,一群蒙面人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地就把她掳走了。

8. 贾芸立誓救芳驾,细问线索寻根源

“那天夜里太黑,我没看清他们的脸,只记得他们的口音很奇怪,不像是京城本地人,倒像是南边来的。”妙玉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他们抢走了庵里的一尊玉佛和几箱银子,那些银子都是施主们捐赠的,上面似乎刻着‘荣国府’的印记。”

“荣国府?”贾芸心中一震,“这么说,那些银子是荣国府捐给栊翠庵的?那我父亲的案子,岂不是和荣国府也有关系?”

妙玉点了点头:“我也是后来才想起来的。那些强盗掳走我后,曾在一间破庙里停留过,我听到他们说,这些银子要拿去给‘府里’的人周转。当时我没明白‘府里’指的是哪里,现在想来,或许就是荣国府。”

贾芸只觉得脑子越来越乱。父亲贾璜只是个小小的京官,怎么会和荣国府、和妙玉被掳案牵扯到一起?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

“姑娘,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线索?比如那些强盗提到过什么人名,或者地名?”贾芸又问。

妙玉皱着眉,仔细回想了半天,才道:“我好像听到他们提到过‘薛大爷’,还有‘平安州’。至于其他的,我就记不清了。”

“薛大爷?平安州?”贾芸把这两个名字记在心里。薛大爷,难道是薛蟠?可薛蟠不是早就因为打死人的案子被流放了吗?怎么会和强盗扯上关系?平安州则是一处偏远的州府,据说那里民风彪悍,常有强盗出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