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 第39章 妙玉劫:强盗掳尼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第39章 妙玉劫:强盗掳尼

作者:陛尊居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7:34:41 来源:文学城

深秋的栊翠庵,总比别处多几分清寂。庵外的几株古银杏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斜斜映在青灰瓦上,偶有风吹过,便带着山间的寒气钻进窗缝,让佛堂里的烛火微微晃动。妙玉刚结束早课,正坐在禅房的竹椅上,指尖捏着一串沉香木念珠,目光落在案头那只汝窑青釉茶盏上——这盏是她从苏州带来的旧物,胎薄釉润,盏沿处还留着一道极细的冰裂纹,是她为数不多肯用心珍藏的物件。

小尼姑智空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进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庵主。她将瓷碗放在案边的小几上,低声道:“师父,今早山脚下的农户送了些新采的莲子,奴婢炖了半个时辰,您趁热用些吧。”妙玉微微颔首,视线却没离开茶盏,只淡淡“嗯”了一声。智空早已习惯她的清冷,也不多言,悄悄退了出去,只把禅房的木门留了一道窄缝,让外头的天光刚好能照进来,落在妙玉垂着的素色衣袖上。

妙玉捏着念珠的手指顿了顿,忽然抬眼望向窗外。此时已近正午,山间的雾气早就散了,能清楚看见远处山坡上的枯草,还有几只灰雀落在银杏枝上,叽叽喳喳地啄着残留在枝桠上的果子。她眉头微蹙,不知为何,今早总觉得心头有些发慌,像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往常这个时候,她要么在佛堂抄经,要么在茶寮煮茶,心思从来都是静的,可今日无论如何都定不下神,连手里的念珠都像是变重了,转着转着就会断了节奏。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那道窄缝,冷风一下子灌了进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拢了拢身上的僧衣,目光扫过庵院的大门——那扇木门是去年刚换的,漆成了深褐色,门闩是实心的桃木,又粗又沉,寻常人根本撞不开。庵里除了她,就只有智空和智清两个小尼姑,还有一个负责洒扫的老仆,平日里大门都是从里面拴紧的,除非有熟客来,才会开门。这栊翠庵建在半山腰,远离市井,往来的多是上山进香的农户,或是偶尔来拜访的贾府女眷,从来都是清净得很,怎么会突然心慌呢?妙玉轻轻叹了口气,只当是自己近日抄经太勤,累着了,转身又走回竹椅旁,端起那碗莲子羹,小口喝了起来。

1. 栊翠庵深秋日常与妙玉心绪

莲子羹熬得软糯,带着淡淡的清甜,妙玉喝了小半碗,心头的慌意稍稍压下去些。她放下瓷碗,走到案边,铺开一张素笺,研了些松烟墨,准备抄几页《金刚经》。笔尖刚落在纸上,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智清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师父,师父,山下的王大娘送了些晒干的野菊花来,说泡着喝能清肝明目,您要不要看看?”

妙玉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应道:“拿进来吧。”很快,智清就捧着一个粗布袋子走进来,袋子里装满了金黄色的野菊花,晒干后依旧带着淡淡的香气。智清把袋子递到案边,笑着说:“王大娘说这是她上个月在后山采的,挑了最饱满的晒了,特意给咱们庵里送来的。”妙玉低头看了看袋子里的菊花,花瓣完整,颜色鲜亮,确实是好东西,便点了点头:“替我谢过王大娘,再拿些茶叶回赠她吧,就拿上次从苏州带来的碧螺春。”

智清应了声“好”,刚要转身,就被妙玉叫住了:“今日山门可要拴紧些,若有陌生人来,别轻易开门。”智清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师父放心,奴婢知道的,往常也都是拴紧的。”说完,便捧着袋子出去了。妙玉看着她的背影,又想起方才心头的慌意,总觉得不踏实,便又加了句:“让老仆把院墙上的荆棘再扎密些,别留空隙。”智清在外头应了声“晓得了”,脚步声渐渐远了。

妙玉重新拿起笔,在素笺上写下“金刚经”三个字,笔锋清瘦,带着几分飘逸。可写了没几行,就又停了下来——她耳边总像是有声音在响,不是风声,也不是鸟叫,倒像是有人在远处走动,脚步很重,还夹杂着低低的说话声。她侧耳听了听,却又什么都听不见了,只有禅房外的银杏枝被风吹得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她摇了摇头,暗怪自己太过敏感,这深山里哪来的陌生人?定是山下农户路过罢了。于是深吸一口气,重新凝神,笔尖在素笺上缓缓移动,墨痕一点点铺展开来,将那些莫名的心慌暂时压在了心底。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禅房的窗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妙玉抄完两页经,觉得有些乏了,便起身到茶寮煮茶。茶寮在禅房旁边,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案上摆着各种茶具,有紫砂的壶,有青瓷的杯,还有几块用来煮茶的木炭,都码得整整齐齐。她从柜子里取出一小罐茶叶,是去年珍藏的龙井,叶片嫩绿,还带着淡淡的茶香。

刚把茶叶放进紫砂壶里,就听见智空在院门外喊:“师父,天快黑了,要不要把佛堂的灯点上?”妙玉应道:“点上吧,再把禅房的灯也点上。”很快,佛堂那边就传来了点蜡烛的“滋滋”声,接着,禅房的灯也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让茶寮里多了几分暖意。她往紫砂壶里倒了些热水,盖上壶盖,坐在茶寮的小凳上,等着茶叶泡开。

这时,老仆从院外走进来,手里拿着几根刚砍来的荆棘,走到院墙根下,把荆棘扎在墙头的缝隙里。妙玉看着他弯腰忙碌的样子,问道:“墙外可有异常?”老仆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道:“没有,就是些野兔野鸡,没看见人。”妙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老仆扎完荆棘,又把院门口的木闩检查了一遍,确认拴紧了,才对妙玉说:“师父,您放心,这门闩结实得很,没人能撞开。”

妙玉端起刚泡好的茶,喝了一口,龙井的清香在舌尖散开,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望着茶寮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的慌意又淡了些——或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这栊翠庵向来安全,哪会有什么事?她喝完一杯茶,收拾好茶具,准备回禅房继续抄经,可刚走到茶寮门口,就听见院墙外传来一声低低的咳嗽声,很轻,却在这寂静的黄昏里格外清晰。

2. 黄昏异常声响与庵内戒备

妙玉的脚步一下子顿住了,全身的神经瞬间绷紧。她侧耳细听,可那咳嗽声之后,就再也没有别的声音了,只有风吹过院墙的“呼呼”声。她皱起眉头,朝着院墙外喊了一声:“是谁在外面?”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清冷,在山间回荡。

等了片刻,墙外没有任何回应。妙玉心里的慌意又涌了上来,她快步走到院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外面已经暗下来了,只能看见远处山坡上的模糊影子,什么都看不清。她又喊了一声:“外面有人吗?若是谁家迷路了,可到山下农户家借宿,此处是庵堂,不便留人。”依旧没有回应。

这时,智空和智清听见声音,也跑了过来,智空紧张地问:“师父,怎么了?外面有人吗?”妙玉摇了摇头,却没放松警惕:“方才听见墙外有咳嗽声,喊了两声,没人应。你们俩把院门关得再紧些,今晚都别出去了,老仆也去歇息吧,明早再洒扫。”智清点了点头,赶紧和智空一起,把院门口的木闩又往紧里推了推,还找了根粗木棍顶在门后,才放心地退了回来。

老仆也走了过来,说:“师父,要不我拿着灯笼出去看看?万一是什么歹人,也好早做防备。”妙玉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必了,天色已黑,山路难走,万一出事反而不好。咱们把门窗都关紧,守好自己的门,他们若真要进来,也没那么容易。”老仆听她这么说,便不再坚持,点了点头,回自己的住处去了。妙玉看着院门口的木闩,又看了看墙上扎着的荆棘,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可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盼着这只是一场虚惊。

夜色渐深,山间的寒气更重了。妙玉在禅房里抄经,案上的烛火跳动着,把她的影子映在墙上,忽长忽短。智空和智清已经睡下了,庵院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猫头鹰的叫声,让人心里发毛。妙玉抄了几行,总觉得耳边有动静,不是来自院外,倒像是来自庵堂内部,像是有人在轻轻走动,脚步很轻,却能清楚地听见鞋底蹭过地面的声音。

她停下笔,竖起耳朵听了听,那声音又消失了。她站起身,拿起案上的烛台,走出禅房。庵院里一片漆黑,只有佛堂的窗户还透着一点微弱的光。她拿着烛台,慢慢走到佛堂门口,推开门——佛堂里空荡荡的,只有供桌上的佛像和烛台,烛光摇曳,映得佛像的影子有些诡异。

她在佛堂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刚要转身出去,就听见院墙外传来“咔嚓”一声,像是树枝被踩断的声音。紧接着,又传来几声低低的交谈声,虽然听不清说什么,却能确定是人的声音,而且不止一个。妙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赶紧吹灭佛堂的烛火,轻手轻脚地走到院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外面黑漆漆的,只能看见几个模糊的人影在院墙下晃动,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长长的,像是刀或者棍子。

3. 深夜强盗窥探与庵内紧张

妙玉屏住呼吸,不敢出声,手指紧紧攥着门框,指节都泛了白。她看着那些人影在院墙下摸索,像是在找什么,心里清楚,这些人绝不是上山进香的农户,十有**是强盗。她赶紧退到禅房门口,轻轻敲了敲智空和智清的房门,压低声音说:“智空,智清,快起来,别出声。”

智空和智清睡得正熟,被敲门声惊醒,揉着眼睛打开门,看见妙玉脸色苍白,神色紧张,顿时也慌了:“师父,怎么了?”妙玉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嘘”的手势,低声说:“院墙外有强盗,你们俩赶紧躲到禅房的柜子里,千万别出来,也别出声。”智空和智清吓得脸都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只能点了点头,赶紧跟着妙玉走进禅房。

妙玉打开禅房里的一个大木柜,里面放着些旧僧衣和经书,她把里面的东西往旁边挪了挪,对智空和智清说:“快进去,把柜门关好,不管听见什么声音,都别出来。”智空和智清哆哆嗦嗦地钻进柜子,妙玉帮她们把柜门关好,又在柜子外面堆了几摞经书,挡住柜门的缝隙,才转身走到禅房门口,侧耳听着院外的动静。

院墙外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能听见“砰砰”的撞门声,还有强盗的吆喝声:“里面的人听着,赶紧开门!不然我们就撞破门进去了!”妙玉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那扇木门虽然结实,可也经不住这么撞,更何况那些强盗手里还有家伙。她想去找老仆,可转念一想,老仆年纪大了,手无缚鸡之力,就算叫醒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让他受惊,于是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只靠在门后,听着外面的撞门声越来越响。

“哐当”一声巨响,院门口的木闩被撞断了,接着就是“吱呀”一声,木门被推开了。强盗们的脚步声和吆喝声一下子涌进庵院,还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照亮了整个庵院。妙玉躲在禅房里,透过门缝看见几个拿着刀和棍子的男人闯进院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凶狠,手里拿着一把短刀,正在庵院里四处张望。

“搜!仔细搜!听说这庵里住的是个有钱的尼姑,肯定藏了不少财宝!”刀疤脸喊道,声音粗哑,带着几分蛮横。其他强盗应了一声,便分散开来,有的去了佛堂,有的去了茶寮,还有的朝着禅房这边走来。妙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赶紧退到禅房深处,躲在书架后面,手里紧紧攥着一把剪刀——这是她方才从案头拿的,是用来剪灯芯的,此刻却成了她唯一的防身武器。

4. 强盗闯入庵院与妙玉躲藏

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了禅房门口。妙玉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连心跳都像是要停止了。她听见有人推了推禅房的门,没推开——方才她进来的时候,已经把门锁上了。“里面锁着门,肯定有猫腻!”一个强盗的声音响起,接着就是“砰砰”的撞门声,禅房的木门比院门口的薄,没撞几下,门锁就被撞坏了,门“吱呀”一声开了。

两个强盗举着火把走进来,火把的光把禅房照得亮堂堂的。他们四处打量着,目光扫过案头的经书、墙上的字画,还有角落里的书架。“妈的,全是些破书烂画,哪有什么财宝?”一个强盗骂道,语气里满是不满。另一个强盗则走到书架前,伸手翻了翻上面的经书,没发现什么,又走到柜子旁边,用刀鞘敲了敲柜子的门:“这里面是什么?打开看看!”

妙玉躲在书架后面,吓得浑身发抖,她知道柜子里藏着智空和智清,一旦被打开,她们肯定会被发现。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刀疤脸的声音:“别在这儿磨蹭了!去佛堂看看!那佛像下面说不定藏着东西!”两个强盗听了,互相看了一眼,没再打开柜子,转身走出了禅房,朝着佛堂的方向去了。妙玉松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她靠在书架上,大口喘着气,却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佛堂那边传来“哐当”的响声,像是供桌被推倒了,还有强盗的咒骂声:“妈的,这佛像下面也没东西!这尼姑是不是把财宝藏起来了?”接着,就听见刀疤脸喊道:“把那个尼姑找出来!问问她财宝藏在哪儿!找不到财宝,就把她掳走,说不定能换些赎金!”妙玉的心一下子又揪紧了——他们要找她!

她赶紧从书架后面走出来,想找个更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可禅房就这么大,除了柜子,根本没有别的藏身之处。就在这时,她听见脚步声又朝着禅房这边来了,而且比刚才更多。她知道自己躲不掉了,只能握紧手里的剪刀,站在禅房中间,心里想着,就算是死,也不能让这些强盗得逞。

很快,刀疤脸就带着几个强盗走进了禅房,火把的光落在妙玉身上,照亮了她苍白却依旧带着几分清冷的脸。刀疤脸上下打量着她,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原来还是个俊俏的尼姑!看来没白来,就算找不到财宝,把你掳走,也能卖个好价钱!”说着,就伸手去抓妙玉的胳膊。

5. 妙玉被发现与强盗威胁

妙玉赶紧往后退了一步,躲开刀疤脸的手,手里的剪刀对着他,声音虽然有些发颤,却依旧带着几分倔强:“你们别过来!这是庵堂,容不得你们撒野!”刀疤脸嗤笑一声,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撒野?老子今天不仅要撒野,还要把你带走!识相的就乖乖跟我们走,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旁边一个强盗不耐烦地说:“大哥,别跟她废话了!直接绑了带走!免得夜长梦多!”说着,就从腰里掏出一根绳子,朝着妙玉走过来。妙玉握紧剪刀,朝着那个强盗刺过去,可她一个弱女子,哪里是强盗的对手?那强盗伸手一挡,就把她手里的剪刀打落在地,接着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用力一拧,妙玉疼得“啊”了一声,却咬着牙,不肯屈服。

刀疤脸走过来,拍了拍那个强盗的肩膀,说:“别弄伤了她,弄伤了就不值钱了。”接着,他又看向妙玉,语气带着威胁:“我再问你一遍,财宝藏在哪儿?说了,我就放你一条生路;不说,就跟我们走,到时候有你好受的!”妙玉抬起头,冷冷地看着他,说:“我一个出家人,哪来的财宝?你们找错地方了!”

“找错地方?”刀疤脸冷笑一声,“我可听说了,你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才出家的,肯定带了不少值钱的东西来这庵里!别跟我装糊涂,赶紧交出来!”妙玉闭紧嘴巴,不再说话——她确实是苏州望族之后,出家时带了些财物,可那些财物要么用来修缮庵堂,要么用来救济山下的农户,早就所剩无几了,剩下的也都是些有纪念意义的旧物,她怎么可能交给这些强盗?

刀疤脸见她不肯说,也没了耐心,对旁边的强盗说:“别跟她废话了!把她绑起来,带走!再去其他地方搜搜,说不定能找到些值钱的东西!”几个强盗应了一声,拿出绳子,就要绑妙玉。就在这时,柜子里传来一声细微的响动,像是有人不小心碰掉了里面的经书。刀疤脸的耳朵尖,一下子就听见了,他朝着柜子的方向看过去,眼睛眯了眯:“那柜子里是什么?打开看看!”

妙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赶紧说:“没什么!就是些旧经书!”可刀疤脸根本不信,朝着一个强盗使了个眼色。那个强盗走过去,一把拉开柜子的门,智空和智清吓得缩在里面,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哟,还有两个小尼姑!”刀疤脸笑了起来,“正好,一起带走!多两个人,说不定能多换些钱!”

6. 智空智清暴露与强盗掳人意图

智空和智清吓得哭了起来,声音颤抖着说:“别抓我们!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刀疤脸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哭什么哭!再哭就把你们扔到山下去喂狼!”智空和智清吓得赶紧闭上嘴,不敢再哭,只敢小声啜泣。妙玉看着她们,心里又急又疼,却无能为力,只能对着刀疤脸说:“她们还小,什么都不懂,你们别抓她们!要抓就抓我一个!”

刀疤脸看了她一眼,笑道:“抓你一个?哪有抓三个划算?放心,只要你们乖乖听话,到时候拿到赎金,说不定还能放你们回来!”说着,就示意强盗把智空和智清也绑起来。几个强盗上前,粗鲁地把智空和智清从柜子里拉出来,用绳子绑住她们的手脚,又用布堵住她们的嘴,让她们说不出话来。

妙玉看着这一切,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可她知道自己反抗也没用,只能任由强盗把自己的手脚也绑起来,嘴里也被布堵住了,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刀疤脸看着被绑好的三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其他强盗说:“再去搜搜其他地方,看看有没有值钱的东西,搜完了就走!”

几个强盗应了声,转身去了茶寮和老仆的住处。过了一会儿,他们拿着几个包裹回来,里面装着妙玉珍藏的茶具、几件旧衣服,还有老仆攒下的一点碎银子。“大哥,就这些东西,没什么值钱的!”一个强盗说道。刀疤脸接过包裹,看了一眼,骂道:“妈的,真是个穷尼姑!算了,有这几个人就够了!走!”

说着,就示意强盗把妙玉、智空和智清往外拖。妙玉被拖得踉跄了几步,膝盖磕在地上,疼得她皱紧眉头,却依旧倔强地抬起头,看着自己住了这么久的栊翠庵——佛堂的烛火还在燃烧,案上的经书散落在地上,茶寮的门敞开着,里面的茶具被翻得乱七八糟。这里曾是她的清净之地,是她逃避世俗纷争的港湾,可现在,却被这些强盗弄得一片狼藉,而她,也要被掳走,不知去向何方。

强盗们拖着妙玉、智空和智清走出庵院,朝着山下的方向走去。山路崎岖,又黑又滑,妙玉的膝盖被石头磕破了,渗出血来,可她却感觉不到疼,心里只有绝望和无助。她回头望了一眼栊翠庵,那盏在佛堂里燃烧的烛火,像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光,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7. 强盗掳走三人与山路前行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山坳里,刀疤脸停下脚步,对其他强盗说:“先在这儿歇会儿,等天亮了再走,夜里山路不好走,别把人摔死了。”几个强盗应了声,把妙玉、智空和智清扔在地上,然后围坐在一旁,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吃了起来。

妙玉躺在地上,手脚被绑得紧紧的,嘴里的布堵住了她的呼吸,让她很不舒服。她侧过头,看着身边的智空和智清,她们俩吓得缩在一起,眼睛里满是恐惧,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妙玉心里很不是滋味,若不是因为她,智空和智清也不会遭遇这样的事。她想安慰她们,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什么也说不了。

一个强盗吃完干粮,走到妙玉身边,蹲下来,用刀背拍了拍她的脸,笑道:“小尼姑,长得还真不错,可惜当了尼姑,不然肯定能当大哥的压寨夫人!”妙玉瞪着他,眼里满是愤怒,却无能为力。那个强盗见她瞪着自己,也不生气,反而笑得更开心了:“怎么?不服气?等咱们到了地方,有你服气的时候!”

刀疤脸看了那个强盗一眼,说:“别跟她废话了!赶紧歇会儿,天亮了还要赶路!”那个强盗应了声,站起身,回到同伴身边,和他们一起聊着天,说的都是些打家劫舍的事,语气里满是得意。妙玉听着他们的话,心里越来越害怕——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她不知道自己和智空、智清能不能活着离开。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天快亮了。刀疤脸站起身,对其他强盗说:“别歇了!天亮了,赶紧走!再不走,万一被人发现了,就麻烦了!”几个强盗应了声,站起身,把妙玉、智空和智清从地上拉起来,继续朝着山下的方向走去。

山路渐渐平坦了些,能看见远处的村庄了。刀疤脸把妙玉、智空和智清带到一处废弃的破庙里,对其他强盗说:“先把她们关在这里,我去打听一下消息,看看能不能找到买主,或者能不能拿到赎金。”几个强盗应了声,把妙玉、智空和智清推进破庙里,用一根粗木棍把庙门顶住,然后守在庙门口,防止她们逃跑。

8. 三人被关破庙与刀疤脸探消息

破庙里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角落里堆着些干草,还有几只老鼠在四处乱窜,看起来阴森恐怖。妙玉、智空和智清被扔在地上,手脚还被绑着,嘴里的布也没取下来。智空和智清吓得浑身发抖,紧紧靠在一起,看着妙玉,眼里满是求助的目光。

妙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现在害怕也没用,只有想办法逃出去,才能保住自己和智空、智清的性命。她环顾了一下破庙,看见角落里有几块石头,心里有了个主意。她慢慢挪动身体,朝着角落里的石头爬过去,智空和智清见她在动,也跟着慢慢挪动身体,朝着她的方向爬过来。

爬到石头旁边,妙玉用肩膀顶着一块石头,慢慢把石头挪到自己身边,然后用被绑着的手抓住石头的一角,朝着绑在手腕上的绳子磨了起来。绳子很粗,石头也不够锋利,磨起来很费劲,而且很疼,可妙玉却不敢停下——这是她们唯一的希望。智空和智清看着她,也学着她的样子,找了几块小石头,朝着自己手腕上的绳子磨了起来。

磨了大约半个时辰,妙玉手腕上的绳子终于磨断了一点,她心里一阵欢喜,更加用力地磨了起来。就在这时,庙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接着就是刀疤脸的声音:“里面怎么样?她们没闹吧?”守在庙门口的强盗应道:“没有,挺老实的,就是那两个小尼姑一直在哭。”刀疤脸“嗯”了一声,说:“我打听了一下,这附近有个地主,家里很有钱,说不定愿意出钱赎人。我先去跟他谈谈,你们看好她们,别让她们跑了!”

妙玉听见刀疤脸的话,心里咯噔一下——那个地主她知道,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而且心狠手辣,怎么可能愿意出钱赎她们?刀疤脸肯定是白费功夫。可她也不敢放松,依旧用力磨着绳子,生怕刀疤脸回来发现她们的小动作。

又过了一会儿,刀疤脸回来了,语气里满是不满:“妈的,那个老东西,一听说要赎尼姑,直接把我赶出来了!还说我们是骗子!”守在庙门口的强盗说:“大哥,那怎么办?总不能把她们再送回去吧?”刀疤脸皱了皱眉,说:“送回去?那我们这一趟不就白跑了?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就把她们卖到城里的窑子里去,总能换些钱!”

妙玉听见“窑子”两个字,心里一阵冰凉——她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去那种地方!她更加用力地磨着绳子,手腕被石头磨得出血了,可她却感觉不到疼,只想着赶紧把绳子磨断,带着智空和智清逃出去。

9. 刀疤脸寻赎金无果与卖人想法

就在妙玉的绳子快要磨断的时候,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还有人的呼喊声:“里面的人听着!赶紧出来投降!我们是官府的人!”刀疤脸和几个强盗一下子慌了,刀疤脸骂道:“妈的,怎么会被官府的人盯上了?肯定是那个老东西报的官!”

守在庙门口的强盗赶紧把顶在庙门上的木棍挪开,拉开庙门,想要逃跑,可刚一开门,就被外面的官差围了起来。官差们手里拿着刀和弓箭,对着他们,喊道:“不许动!再动就射箭了!”刀疤脸和几个强盗看着围上来的官差,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只能乖乖地举起手,不敢反抗。

官差们冲进来,把刀疤脸和几个强盗绑了起来,然后走到破庙里,看见了妙玉、智空和智清。一个领头的官差走过来,解开她们嘴里的布,又解开她们手脚上的绳子,问道:“你们就是被掳走的尼姑?没事吧?”妙玉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我们没事,多谢官差大人相救。”

智空和智清见得救了,忍不住哭了起来,对官差说:“多谢官差大人!是那些强盗把我们掳来的,还想把我们卖到窑子里去!”领头的官差皱了皱眉,对旁边的官差说:“把这些强盗带回去,好好审问!再把这三位尼姑送回栊翠庵。”几个官差应了声,押着刀疤脸和几个强盗走了出去,还有两个官差则护送着妙玉、智空和智清,朝着栊翠庵的方向走去。

走在回栊翠庵的路上,妙玉心里百感交集——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更没想到官府会这么快找到她们。她问护送的官差:“官差大人,你们怎么知道我们被掳到这里来了?”那个官差说:“是栊翠庵的老仆报的官,说你们被强盗掳走了,我们根据他提供的线索,一路追过来,刚好遇到那个地主说有强盗找他赎人,就顺着方向找到了这里。”

妙玉点了点头,心里对老仆充满了感激——若不是他及时报官,她们说不定真的会被卖到窑子里去。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回到了栊翠庵。老仆早就等在庵院门口,看见妙玉她们回来,激动得泪流满面:“师父!你们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妙玉走进庵院,看着被强盗弄得一片狼藉的佛堂和茶寮,心里有些难过,却也松了一口气——幸好她们都没事,这就够了。智空和智清也哭着扑到老仆身边,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官差们见她们安全回到庵院,便说:“你们没事就好,我们还要把那些强盗带回官府审问,就不打扰了。”妙玉连忙道谢:“多谢官差大人相救,大恩不言谢!”官差们笑了笑,转身离开了栊翠庵。

10. 官府解救与众人返回栊翠庵

官差们走后,妙玉让智空和智清去收拾禅房,自己则和老仆一起收拾佛堂。佛堂里的供桌被推倒了,佛像也歪了,经书散落在地上,烛台也摔碎了。妙玉小心翼翼地把佛像扶起来,擦去上面的灰尘,又把散落在地上的经书一本本捡起来,叠放整齐。老仆则把推倒的供桌扶起来,用抹布擦去上面的灰尘和污渍。

收拾了大约一个时辰,佛堂终于恢复了原样,只是摔碎的烛台再也无法复原了。妙玉看着那堆碎瓷片,轻轻叹了口气——这烛台是她刚到栊翠庵时买的,用了好几年了,没想到就这么碎了。老仆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道:“师父,别难过了,碎了就碎了,明天我再去山下买一个新的回来。”妙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供桌前,点燃了两支新的蜡烛,插在烛台上,然后对着佛像拜了三拜,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以后栊翠庵能恢复往日的清净,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

智空和智清也把禅房收拾好了,她们走到佛堂,对妙玉说:“师父,禅房收拾好了,您要不要去歇歇?”妙玉摇了摇头,说:“我没事,你们俩受了惊吓,先去歇歇吧,晚饭我让老仆做些清淡的。”智空和智清点了点头,她们确实累坏了,也受了不少惊吓,便转身回禅房歇息去了。

老仆去厨房做饭了,佛堂里只剩下妙玉一个人。她坐在供桌前的蒲团上,看着跳动的烛火,心里却怎么也静不下来。这次被掳的经历,像一场噩梦一样,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她想起那些强盗的凶狠,想起自己和智空、智清的无助,想起破庙里的恐惧,心里就一阵后怕。她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在这栊翠庵里安心修行。

过了一会儿,老仆把晚饭做好了,是几碗清淡的米粥,还有一碟咸菜和一碟炒青菜。他把饭菜端到禅房,叫妙玉和智空、智清过来吃饭。妙玉走到禅房,看见智空和智清已经坐在桌旁了,只是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没什么胃口。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青菜,放进嘴里,却觉得没什么味道。老仆看着她们,叹了口气,说:“多吃点吧,吃了饭,身体才能好起来。”妙玉点了点头,强迫自己吃了半碗米粥,智空和智清也勉强吃了一点。

晚饭过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妙玉让老仆把院门关紧,又把墙上的荆棘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回到禅房。她坐在竹椅上,拿起案头的念珠,想要抄经,可刚拿起笔,就想起了在破庙里的情景,手忍不住发抖,怎么也写不下去。她只能放下笔,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全是白天的画面。

11. 庵内恢复与众人惊魂未定

就这样过了几天,智空和智清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脸色也恢复了些血色,开始帮着老仆打理庵里的事。妙玉的状态却依旧不好,她总是失眠,夜里常常被噩梦惊醒,白天也没什么精神,抄经的时候总是走神,煮茶也常常忘了放茶叶。老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每天做些她爱吃的东西,希望她能早日恢复过来。

这天早上,妙玉刚起床,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敲门声,还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妙玉师父在吗?我是惜春。”妙玉愣了一下,惜春是贾府的四小姐,平日里偶尔会来栊翠庵拜访她,和她一起抄经、煮茶。她赶紧让智空去开门,自己则整理了一下僧衣,走到院门口。

惜春走进来,看见妙玉,连忙问道:“妙玉师父,我听说你前些天被强盗掳走了,没事吧?我这几天一直忙着家里的事,今天才知道消息,赶紧过来看看你。”妙玉笑了笑,说:“多谢惜春姑娘关心,我没事,已经回来了。”惜春上下打量着她,见她脸色苍白,眼神也有些疲惫,知道她肯定受了不少苦,便说:“师父,你肯定受了不少惊吓,要好好歇歇,别太累了。”

妙玉点了点头,把惜春让进禅房。智空端来一杯刚泡好的茶,放在惜春面前的小几上。惜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师父,我听府里的人说,那些强盗已经被官府抓住了,是吗?”妙玉说:“是,多亏了官府的人及时赶到,我们才得救的。”惜春叹了口气,说:“现在这世道真是不太平,连你这清净的庵堂都能被强盗盯上。对了,官府有没有问出什么?那些强盗为什么要掳你?”

妙玉摇了摇头,说:“我也不清楚,官差们把强盗带走后,就没再来过。或许是因为我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他们误以为我这里有财宝吧。”惜春点了点头,说:“肯定是这样!那些强盗就是眼馋,以为出家人都有钱。师父,你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别再出事了。”妙玉说:“多谢惜春姑娘提醒,我会的。”

两人聊了一会儿,惜春看妙玉精神不好,便说:“师父,你累了,就好好歇歇,我不打扰你了,过几天再来看你。”妙玉点了点头,送惜春到院门口。惜春走后,妙玉回到禅房,心里却更加不安了——她总觉得,那些强盗被抓住了,事情却不会这么轻易结束,说不定还会有别的麻烦。

12. 惜春探望与妙玉隐忧

果然,没过几天,官府就派人来了栊翠庵,说是要找妙玉了解情况。妙玉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官府又要问什么。她让智空把官差请进禅房,自己则坐在一旁,等着官差问话。

领头的官差是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他坐下后,喝了一口茶,说:“妙玉师父,我们今天来,是想再问问你,那些强盗掳走你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有没有提到什么人?”妙玉想了想,说:“没有,他们就是问我财宝藏在哪儿,我说没有,他们就把我掳走了,还想把我卖到窑子里去。”

官差点了点头,又问:“那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强盗有什么特别的标记?比如纹身、伤疤之类的?”妙玉想起刀疤脸脸上的刀疤,说:“为首的那个强盗,脸上有一道刀疤,从左眼一直到嘴角,很显眼。其他的强盗,我没太注意。”官差点了点头,把她说的话记在纸上,然后说:“好,我们知道了。另外,我们还想问问,你和贾府的人来往密切吗?”

妙玉愣了一下,不明白官差为什么会问这个,她说:“还算密切吧,贾府的女眷偶尔会来庵里拜访我,和我一起抄经、煮茶。”官差又问:“那你知道贾府最近出了什么事吗?”妙玉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很少下山,也很少打听外面的事。”

官差看了她一眼,说:“是这样的,最近贾府因为一些事情,被朝廷盯上了,很多和贾府来往密切的人,都被我们调查了。我们怀疑,那些强盗掳走你,可能和贾府有关,说不定是想通过你,要挟贾府。”妙玉心里一惊,说:“和贾府有关?不可能吧?那些强盗只是想要财宝,没提到贾府啊。”

官差说:“我们也只是怀疑,还在调查中。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如果你想起什么,随时可以去官府找我们。”妙玉点了点头,说:“好,我知道了。”官差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妙玉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便起身告辞了。

官差走后,妙玉的心里更加不安了——她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和贾府的事扯上关系。她知道贾府是名门望族,树大招风,肯定会有不少麻烦。现在官府怀疑她被掳和贾府有关,说不定以后还会经常来调查她,这栊翠庵,恐怕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清净了。

13. 官府二次调查与贾府关联疑云

接下来的几天,官府果然又派人来了几次,每次都是问一些和贾府有关的问题,还有和那些强盗有关的细节。妙玉每次都如实回答,可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她担心,官府会因为贾府的事,迁怒到她身上,到时候她连这栊翠庵都待不下去了。

这天,老仆从山下回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他听说,贾府因为贪污受贿,被朝廷查抄了,府里的人都被抓了起来,只有少数几个人逃了出去。妙玉听了,心里一阵震惊——她虽然和贾府的人来往不算特别密切,可也认识不少贾府的女眷,比如惜春、黛玉、宝钗她们,没想到贾府竟然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她赶紧问老仆:“你听谁说的?消息可靠吗?”老仆说:“是山下的农户说的,他们也是听城里的人说的,应该可靠。听说官府查抄贾府的时候,搜出了很多金银财宝,还有不少贪赃枉法的证据。”妙玉点了点头,心里却更加担心了——贾府被查抄了,官府肯定会更加怀疑她被掳和贾府有关,说不定还会把她当成贾府的同党,到时候她就麻烦了。

果然,当天下午,官府就又派人来了,这次来的官差比以前更多,而且态度也更加严肃。领头的官差是个年轻人,脸上带着几分傲慢,他走进禅房,直接对妙玉说:“妙玉师父,我们怀疑你和贾府的贪污受贿案有关,现在要带你回官府接受调查,请你配合!”

妙玉心里一惊,说:“我和贾府的贪污受贿案没关系!我只是一个出家人,从来没参与过贾府的事!”那个官差冷笑一声,说:“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了算的!到了官府,自然会查清楚!如果你不配合,我们就强行带你走!”

智空和智清吓得赶紧上前,对官差说:“官差大人,我师父是冤枉的!她真的和贾府的事没关系!你们别抓她!”那个官差不耐烦地说:“别妨碍我们办公!再妨碍,连你们一起抓!”智空和智清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看着妙玉,眼里满是担忧。

妙玉知道自己反抗也没用,只能对智空和智清说:“你们别担心,我会没事的。好好看着庵堂,等我回来。”智空和智清点了点头,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官差们上前,拿出绳子,想要绑妙玉,妙玉说:“我自己走,不用绑。”官差们看了她一眼,没再绑她,只是押着她,朝着山下的方向走去。

14. 贾府查抄与妙玉被牵连

走到山脚下,刚好遇到几个上山进香的农户,他们看见妙玉被官差押着,都很惊讶,纷纷议论起来:“这不是栊翠庵的妙玉师父吗?怎么会被官差抓了?”“是不是她犯了什么事啊?”妙玉低着头,不敢看他们,心里又羞又愧——她一个出家人,竟然被官差押着走,还被这么多人议论,实在是颜面尽失。

官差们押着妙玉,很快就到了官府。他们把妙玉带到一间审讯室里,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个身穿官服的男人,看起来像是个官员。那个官员抬起头,看了妙玉一眼,说:“你就是妙玉?”妙玉点了点头,说:“是。”

官员又问:“你和贾府的人来往密切,是吗?”妙玉说:“只是偶尔来往,不算密切。”官员说:“那你知不知道贾府贪污受贿的事?”妙玉说:“不知道,我从来没听说过。”官员冷笑一声,说:“你没听说过?我可听说,贾府的人经常去你那里,说不定就是在你那里商量贪污受贿的事!”

妙玉说:“没有!他们去我那里,只是为了抄经、煮茶,从来没商量过什么事!”官员说:“你还嘴硬!我问你,那些强盗掳走你的时候,是不是想通过你要挟贾府?”妙玉说:“不是,他们只是想要财宝。”官员说:“你以为我会相信你吗?那些强盗已经招供了,说他们是受了贾府的人指使,掳走你,是为了转移官府的注意力,好让贾府的人有时间逃跑!”

妙玉心里一惊,说:“不可能!那些强盗怎么会这么说?他们肯定是在撒谎!”官员说:“撒谎?他们都已经签字画押了,还能有假?我看你就是不老实!如果你再不说实话,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说着,就示意旁边的官差,要对妙玉用刑。

妙玉看着官差手里的刑具,心里一阵恐惧,可她知道自己是冤枉的,不能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她抬起头,看着官员,说:“我没做过就是没做过,就算你对我用刑,我也不会承认!”官员见她不肯承认,气得拍了一下桌子,说:“好!你有种!我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什么时候!”说着,就对官差说:“给我用刑!”

就在这时,审讯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官差走进来,对那个官员说:“大人,不好了!上面传来消息,说贾府的案子查错了,那些贪污受贿的证据都是假的,是有人故意陷害贾府!现在要把贾府的人都放了,和贾府有关的人,也都要释放!”

15. 官府审讯与贾府冤案转机

那个官员听了,心里一惊,说:“什么?查错了?怎么会这样?”那个官差说:“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只是上面的命令,让我们赶紧释放所有和贾府有关的人,包括这个尼姑。”官员愣了一下,然后对旁边的官差说:“把她放了!”

官差们赶紧解开妙玉身上的绳子,妙玉揉了揉被绑得发疼的手腕,心里一阵庆幸——幸好是场误会,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个官员看着妙玉,脸上有些尴尬,说:“妙玉师父,实在对不起,是我们查错了,委屈你了。你可以走了。”妙玉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出了审讯室。

走出官府,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妙玉抬头看了看天,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栊翠庵了。她沿着山路,慢慢朝着栊翠庵的方向走去。山路很黑,她只能借着月光,一步步往前走。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看见了栊翠庵的灯光,她心里一阵温暖,加快了脚步。

走到庵院门口,智空和智清还有老仆早就等在那里了,他们看见妙玉回来,都激动得哭了起来。智空跑上前,抱住妙玉,说:“师父!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妙玉拍了拍智空的背,说:“我回来了,没事了。”

老仆也走上前,说:“师父,你饿了吧?我给你做了晚饭,快进去吃吧。”妙玉点了点头,跟着他们走进禅房。禅房里的灯亮着,桌上摆着几碗热乎的饭菜,都是她爱吃的。她坐在桌旁,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饭,心里满是温暖——这栊翠庵,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事,却依旧是她的家,是她的避风港。

晚饭过后,妙玉把自己在官府的经历告诉了智空、智清和老仆。他们听了,都很气愤,说官府太不负责任了,竟然冤枉好人。妙玉却笑了笑,说:“算了,都是误会,现在没事了就好。以后咱们好好打理庵堂,别再管外面的事了。”智空、智清和老仆点了点头,他们也希望,以后栊翠庵能恢复往日的清净,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

从那以后,妙玉就很少和外界来往了,她每天都在佛堂抄经、诵经,偶尔会和智空、智清一起煮茶、下棋,日子过得平静而安稳。那些被掳的经历,还有被官府冤枉的事,渐渐被她埋在了心底,只是偶尔在夜里,还会被噩梦惊醒。但她知道,只要她还在这栊翠庵里,只要身边还有智空、智清和老仆,她就能坚持下去,继续她的修行之路。

16. 妙玉归来与庵堂重归平静

日子一天天过去,深秋渐渐变成了寒冬。栊翠庵里落满了雪,银装素裹,格外美丽。妙玉坐在禅房里,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捏着念珠,心里平静得像一潭湖水。智空和智清在院子里扫雪,老仆则在厨房里煮着热茶,庵院里一片祥和。

这天早上,妙玉刚结束早课,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敲门声。她有些疑惑,这么冷的天,会是谁来呢?她让智空去开门,自己则走到院门口。门打开后,外面站着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看起来很面熟,却又想不起来是谁。

那个女子看见妙玉,连忙上前,说:“妙玉师父,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惜春啊!”妙玉愣了一下,仔细看了看她,才认出她来。惜春比以前瘦了些,脸色也有些苍白,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带着几分倔强。妙玉赶紧说:“惜春姑娘,快进来吧,外面冷。”

惜春走进来,看着院子里的雪景,说:“师父,好久没来了,你这里还是这么清净。”妙玉把她让进禅房,智空端来一杯热茶,放在惜春面前。惜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师父,我这次来,是想跟你告别。”妙玉愣了一下,说:“告别?你要去哪里?”

惜春说:“贾府的事虽然是场误会,可经历了这么多,我也不想再留在贾府了。我想找个地方,安心修行,就像师父一样。”妙玉看着惜春,说:“你想通了?”惜春点了点头,说:“嗯,以前我总觉得,在贾府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好,可经历了这么多事,我才明白,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妙玉点了点头,说:“你能这么想,很好。如果你不嫌弃,就留在栊翠庵吧,咱们一起修行。”惜春听了,眼睛一亮,说:“真的吗?师父,你愿意收留我?”妙玉笑了笑,说:“当然愿意。这栊翠庵虽然不大,却也清净,正好适合修行。”

惜春激动得哭了起来,说:“多谢师父!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修行,不辜负师父的收留之恩!”妙玉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用谢,咱们都是出家人,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惜春就留在了栊翠庵,和妙玉一起修行。智空和智清多了个伴,也很开心。老仆则每天做些好吃的,照顾着她们的生活。栊翠庵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清净,只是这份清净里,多了几分温暖和安稳。妙玉知道,她的修行之路,还很长,可只要身边有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她就不会孤单,也不会害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