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 第33章 宝玉决:南下寻父

红楼梦续:宝玉云游记 第33章 宝玉决:南下寻父

作者:陛尊居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7:34:41 来源:文学城

《宝玉决:南下寻父》

1. 怡红残景:宝玉感荣府萧索

晨曦微亮时,宝玉才从昏沉中醒来。窗外的天是灰蒙蒙的,没有往日荣府里常见的清亮,只有秋风裹着寒意,从窗棂的缝隙里钻进来,吹得帐子边角轻轻晃了晃。他撑起身子,只觉得浑身发沉——自荣府出事后,他便常常这样,夜里总睡不安稳,梦里不是贾母在堂前唤他,就是怡红院的丫鬟们围着他说笑,可一睁眼,只有空荡荡的屋子,连个伺候的人都稀稀拉拉。

伸手摸了摸枕边的通灵宝玉,那玉还是温凉的,只是少了往日里偶尔会有的微光,倒像是也随这府里的光景,一同沉郁了下去。宝玉坐起身,披了件半旧的素色夹袄,这袄子还是袭人在时为他缝的,针脚细密,只是如今袖口处已磨出了淡淡的毛边,再没人替他浆洗缝补了。

“小爷醒了?”门外传来一声轻唤,是府里留下的老嬷嬷李嬷嬷,她端着一盆温水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这满院的沉寂,“天儿凉了,您可得多穿件衣裳,别冻着了。”

宝玉点点头,接过李嬷嬷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脸。水是温的,却暖不透心里的凉。他抬眼望了望怡红院的院子,往日里栽满了海棠和芭蕉,如今海棠枝桠光秃秃的,叶子落了一地,没人清扫;芭蕉也枯了大半,只剩下几片焦黄的叶子耷拉着,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响,听着竟有些刺耳。院角的那口井还在,只是井边的石头上积了厚厚的灰尘,连井绳都断了半截,垂在井沿上,晃晃悠悠的。

“这院子,倒真成了空壳子了。”宝玉轻声叹道,声音里满是怅然。李嬷嬷听了,也跟着叹气:“可不是嘛!以前这怡红院多热闹啊,丫鬟们跑前跑后,夜里点着十几盏灯,亮得跟白昼似的。如今呢?走的走,散的散,就剩下咱们几个老骨头守着,连灯都不敢多要点,怕费油。”她说着,眼圈就红了,“小爷,您要是还能像以前那样,跟老太太、太太撒娇,咱们府里也不至于……”

2. 府门传讯:狱卒叩门递消息

宝玉没接话,只是望着院外的方向出神。他知道李嬷嬷的心思,可如今的荣府,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呼风唤雨的国公府了。抄家之后,男丁或被流放,或被关押,女眷们也过得提心吊胆,邢夫人近日更是频频找事,前几日刚把尤氏母女赶了出去,府里的气氛就更僵了,人人都只顾着自己,哪还有心思顾念往日的情分。

正愣神间,院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李嬷嬷在吗?府里可有位宝二爷?”李嬷嬷听了,皱了皱眉,对宝玉说:“小爷,我去看看是谁,这时候怎么会有人来寻您?”

宝玉点点头,李嬷嬷便转身出去了。没一会儿,她就领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裳、面色黝黑的汉子进来了。那汉子约莫三十多岁,身上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气息,手里还提着一个旧布包,见了宝玉,连忙躬身行礼:“小人见过宝二爷。”

“你是何人?找我有何事?”宝玉起身问道,心里隐隐有些不安。那汉子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为难,又有几分急切:“小人是顺天府狱里的狱卒,姓王。前几日小人在狱里当值,见过令尊贾大人,今日是特意来给二爷递个消息的。”

“我父亲?”宝玉的心猛地一沉,连忙上前一步,抓住那狱卒的胳膊,“我父亲他怎么样了?他还在狱里吗?有没有受苦?”他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声音都有些发颤。自贾政被关入顺天府狱,他就一直想进去探望,可一来府里没钱打点,二来狱卒也不让见,如今总算有了父亲的消息,他怎么能不着急。

王狱卒见宝玉如此急切,连忙安抚道:“二爷您别着急,小人慢慢跟您说。令尊贾大人在狱里倒还算安稳,只是……只是前些日子,上面下了旨意,要把贾大人流放江南,昨日已经启程了。”

3. 宝玉惊魂:追问父途多坎坷

“流放江南?”宝玉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像是被人用重锤砸了一下,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幸好扶住了旁边的桌子,才没摔倒。他睁大眼睛看着王狱卒,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你……你说什么?我父亲被流放了?江南哪里?路途远不远?有没有人跟着照应他?”

王狱卒叹了口气,走上前,把手里的旧布包递给宝玉:“二爷,这是贾大人托小人带给您的东西,里面是他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封亲笔信。贾大人说,他知道二爷惦记他,只是这次流放,路途遥远,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让您别太担心,好好照顾家里的女眷。”

宝玉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他颤抖着打开,里面果然放着几件贾政常穿的旧袍,还有一封叠得整整齐齐的信。他拿起信,只见信封上是父亲熟悉的字迹,写着“吾儿宝玉亲启”,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

“王大哥,”宝玉抹了抹眼泪,声音哽咽着问道,“我父亲……他走的时候,身体怎么样?路上有没有盘缠?会不会受冻挨饿?江南那边气候潮湿,他素来畏寒,有没有带够衣物?”他心里有太多的担忧,恨不得立刻就飞到父亲身边,替他分担些苦楚。

王狱卒见宝玉如此孝顺,心里也有些动容,他放缓了语气说:“二爷您放心,贾大人走的时候,小人偷偷给了他一些盘缠,还让一个相熟的差役多照看些。只是这流放的路,终究是苦的,从京城到江南,少说也得走两三个月,一路上风餐露宿,确实难熬。贾大人说,他到了江南那边,会想办法托人给您捎信,让您知道他的近况。”

4. 庭院闻争:内斗更显宅宇空

宝玉听了王狱卒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些,可一想到父亲要在路途上受那么多苦,他就心如刀绞。他从怀里摸出几块碎银子,递给王狱卒:“王大哥,多谢你特意来给我报信,还照顾我父亲,这点银子你拿着,买点茶喝。”

王狱卒连忙推辞:“二爷,您这就见外了。想当初贾大人在朝中任职时,曾帮过小人一个大忙,小人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如今能为贾大人和二爷做点事,是小人的本分,怎么能要您的银子呢?”说着,他就往后退了两步,不肯接银子。

宝玉见他执意不肯,也不再勉强,只是躬身道:“那我就多谢王大哥了。若是以后有机会,还请王大哥多帮我留意父亲的消息。”王狱卒点点头:“二爷放心,只要有贾大人的消息,小人一定第一时间来告诉您。时候不早了,小人还得回狱里当值,就先告辞了。”

送走王狱卒后,宝玉拿着父亲的信,站在院子里,只觉得一阵茫然。秋风又起,吹得院子里的落叶漫天飞舞,落在他的肩头,冰凉冰凉的。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争吵声,声音不大,却听得清清楚楚。

“凭什么这屋子归你们住?这是老太太以前住的院子,里面的东西都是老太太留下的,你们凭什么搬进来?”一个尖利的女声喊道,是贾赦的继室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

“你这话就不对了!如今荣府败了,谁还管什么老太太的院子?能住就不错了,难道还让这屋子空着?”另一个粗哑的男声反驳道,是贾府的远房族人贾芸的父亲贾芹。

“你们……你们这是要侵占荣府的财产!我要去告诉邢夫人!”王善保家的喊道。

“邢夫人?她自己还忙着把尤氏母女赶出去呢,哪有心思管我们?再说了,这荣府也不是她一家的,我们这些族人难道就不能分一杯羹?”贾芹冷笑着说。

5. 旧院触景:宝玉忆昔添悲戚

宝玉站在原地,听着院外的争吵声,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记得以前,荣府里虽然也有小摩擦,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了一点房产器物,就争得面红耳赤,连一点亲情都不顾了。他想起小时候,贾母还在的时候,每到过年过节,府里的人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贾母坐在上首,笑着给晚辈们发压岁钱,贾政会教他读书写字,王夫人会给他做他爱吃的点心,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忍不住迈开脚步,朝着贾母以前住的荣庆堂走去。荣庆堂离怡红院不远,可宝玉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碎玻璃上,心里又疼又凉。路上遇到几个洒扫的婆子,她们见了宝玉,只是低着头,匆匆行了个礼,就赶紧走开了,眼神里满是惶恐和不安,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恭敬。

走到荣庆堂门口,宝玉停下了脚步。只见荣庆堂的大门虚掩着,门上的朱漆已经脱落了大半,露出里面暗沉的木头,门环上也生了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亮。他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堂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几张破旧的椅子和一张桌子摆在那里,桌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打扫了。以前贾母坐的那张紫檀木大椅子,如今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位置,显得格外凄凉。墙上原本挂着的字画,也被人摘走了,只留下几个钉子,孤零零地钉在墙上。

宝玉走到堂屋中央,闭上眼睛,仿佛还能看到贾母坐在椅子上,笑着跟众人说话,仿佛还能听到丫鬟们端着茶水走动的声音,仿佛还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檀香和点心的香味。可一睁开眼睛,眼前只有空荡荡的屋子和满目的萧条,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在他的心上割来割去。

6. 嬷嬷诉情:旧话重提更心伤

“宝二爷?您怎么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宝玉回头一看,是以前伺候贾母的张嬷嬷。张嬷嬷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大半,脸上布满了皱纹,见了宝玉,连忙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张嬷嬷,”宝玉走上前,扶住张嬷嬷,“我来看看这里。”张嬷嬷叹了口气,拍了拍宝玉的手:“唉,有什么好看的?都成这样了。自从老太太走了,这荣庆堂就没人管了,前些日子,贾芹他们还来这里搬东西,说要拿出去卖钱,我拦着不让,他们还推了我一把,说我一个老不死的,多管闲事。”

宝玉听了,心里又气又疼:“他们怎么能这样?这都是老太太留下的东西,怎么能拿去卖钱?”张嬷嬷摇摇头:“如今这府里,早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谁还管什么老太太的恩情?能顾着自己就不错了。”

她拉着宝玉走到里屋,里屋更是破败,贾母以前睡的床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床架,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被褥。张嬷嬷指着床架说:“二爷您看,这床还是老太太年轻时陪嫁来的,质量多好,可还是被他们搬走了,说是要拿去换银子。我看着心疼,可也没办法,我一个老太婆,哪里拦得住他们?”

宝玉看着那空荡荡的床架,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张嬷嬷,辛苦你了。都是我们没用,没能守住老太太留下的东西,没能守住荣府。”张嬷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二爷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命。以前咱们府里多风光啊,谁能想到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只是可怜了老太太,一辈子操劳,到最后,连个安稳的住处都没能留下。”

她顿了顿,又说道:“二爷,您如今也不容易,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前几日邢夫人把尤氏母女赶出去的时候,我就想着,这府里怕是再也待不下去了。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别让老太太在天之灵担心。”

7. 通灵微光:宝玉初萌寻父念

宝玉点点头,心里却越发沉重。他知道张嬷嬷说的是实话,如今的荣府,就像一艘破船,在风浪里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沉没。他留在府里,除了看着族人互相争斗,看着府里的东西一点点被变卖,什么也做不了。

他从怀里摸出通灵宝玉,放在手心,那玉依旧温凉,只是在他的手心里,忽然微微发出了一点淡淡的微光,虽然很微弱,却清晰可见。宝玉愣了一下,他记得以前,只有在他遇到危险或者心里特别不安的时候,通灵宝玉才会发光,可如今,它怎么会突然发光呢?

“这玉……”张嬷嬷也看到了通灵宝玉的微光,惊讶地说道,“二爷,这玉怎么会发光?难道是有什么征兆?”宝玉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这玉为什么会发光,可他看着那微弱的光芒,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去找父亲。

父亲被流放江南,路途遥远,肯定需要人照顾。如果他能去江南,找到父亲,陪在父亲身边,不仅能照顾父亲,也能避开荣府的这些纷争。可是,他走了,王夫人和宝钗怎么办?王夫人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宝钗一个女子,在这府里,也未必能安稳。

宝玉握着通灵宝玉,心里矛盾极了。他抬头望了望荣庆堂的屋顶,屋顶上有几处已经漏了,阳光从缝隙里照进来,落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光斑。他想起父亲在信里说的话,让他好好照顾家里的女眷,可如果他留在府里,除了看着府里衰败,还能做什么呢?或许,去找父亲,才是最好的选择。

8. 决意初定:宝玉暗下寻父心

“张嬷嬷,我先回去了。”宝玉定了定神,对张嬷嬷说道。张嬷嬷点点头:“二爷您慢走,路上小心。”宝玉走出荣庆堂,关好门,转身朝着王夫人的院子走去。他想,不管怎么样,都要先跟王夫人和宝钗商量一下,听听她们的意见。

路上,他又遇到了几个族人,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见了宝玉,也只是象征性地拱了拱手,眼神里满是冷漠和疏离。宝玉看在眼里,心里更不是滋味。他知道,如今的他,在这些族人眼里,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备受宠爱的宝二爷了,只是一个失去了靠山的落魄公子罢了。

走到王夫人的院子门口,只见院子里的花草也已经枯萎了,只有几棵老槐树还立在那里,枝叶稀疏,显得格外萧瑟。一个丫鬟见了宝玉,连忙迎了上来:“二爷,您来了?太太刚醒,正在屋里咳嗽呢。”

宝玉点点头,快步走进屋里。屋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王夫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见了宝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宝玉,你来了?快坐。”宝玉走到床边,握住王夫人的手,王夫人的手冰凉,还在微微颤抖。

“母亲,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一点?”宝玉轻声问道,心里满是心疼。王夫人摇摇头,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咳嗽得厉害,夜里也睡不好。你父亲……有消息了吗?”一提到贾政,王夫人的声音就哽咽了,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宝玉心里一紧,他知道王夫人一直惦记着贾政,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贾政被流放的消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王夫人:“母亲,方才狱里的一个狱卒来给我报信,说……说父亲他……”

9. 慈母悲泣:闻父流放泪难止

“你父亲怎么了?”王夫人急切地问道,抓住宝玉的手更紧了。宝玉咬了咬牙,说道:“母亲,您别着急,听我说。父亲他……他被流放江南了,昨日已经启程了。”

“流放江南?”王夫人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宝玉,声音颤抖着说:“你……你说什么?流放?为什么会流放?不是说只是关在狱里吗?怎么会突然流放呢?”她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情绪激动起来,咳嗽得更厉害了。

“母亲,您别激动,小心身体。”宝玉连忙给王夫人顺了顺气,轻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放,那狱卒说,是上面下的旨意。不过母亲您放心,父亲走的时候,那狱卒给了他一些盘缠,还托了相熟的差役照看他,应该不会太受苦。父亲还托他给我带了一封信,让我们别担心。”

说着,宝玉从怀里拿出贾政的信,递给王夫人。王夫人接过信,双手颤抖着打开,只见信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依旧有力,写的都是让他们保重身体,不要惦记他的话。王夫人看着信,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嘴里喃喃地说:“老爷,你怎么就被流放了呢?江南那么远,你身体不好,怎么能受得住啊?”

她哭了一会儿,忽然抓住宝玉的手,眼神里满是期盼:“宝玉,你父亲被流放了,我们不能不管他啊!你能不能……能不能去江南找他?你去把他找回来,好不好?”

宝玉看着王夫人满是泪水的眼睛,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王夫人有多惦记贾政,也知道自己心里早就有了去找父亲的念头。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母亲,您放心,我会去江南找父亲的。我一定会把他找回来,让他平安回到咱们身边。”

10. 母子嘱托:千言万语藏牵挂

王夫人见宝玉答应了,心里稍微安定了些,可还是忍不住担忧:“宝玉,江南路途遥远,一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一个人去,娘实在不放心。你有没有想过,要带些什么东西?要不要找个人跟你一起去?”

宝玉摇摇头:“母亲,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如今府里人手紧张,也没什么合适的人能跟我一起去。我会多带些衣物和盘缠,路上也会小心的。您在家好好养病,别惦记我,等我找到了父亲,就立刻给您捎信回来。”

王夫人点点头,擦干眼泪,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放着几锭银子和一个玉坠。她拿起银子和玉坠,递给宝玉:“这些银子你拿着,路上用。这个玉坠是你外祖母给我的,据说能保平安,你带上它,就当是娘在你身边陪着你一样。”

宝玉接过银子和玉坠,玉坠是暖白色的,上面刻着一个“安”字,入手温润。他把玉坠系在腰间,又把银子收好,对王夫人说道:“母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您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药,别为我和父亲操心。”

王夫人又嘱咐道:“宝玉,路上遇到困难,要是有认识的人,就多问问,别逞强。江南那边气候潮湿,你要多注意身体,别着凉了。还有,你父亲素来爱吃甜的,你要是找到了他,就多给他买点甜食,让他也高兴高兴。”

宝玉一一答应下来,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王夫人虽然平时严厉,可心里一直很疼他和贾政,如今父亲被流放,她心里肯定比谁都难受,却还在为他操心,这份母子情深,让他心里暖暖的。

11. 宝钗闻讯:闻讯寻父暗忧心

从王夫人的院子里出来,宝玉径直朝着宝钗的院子走去。宝钗自从嫁给宝玉后,就一直住在原来的蘅芜苑,如今蘅芜苑也不如往日那般精致了,院子里的香草大多已经枯萎,只剩下几株顽强的还立在那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宝玉走进屋里,只见宝钗正坐在桌边,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一件旧衣裳。她穿着一件素色的衣裙,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脸上没有施粉黛,却依旧清丽动人。见了宝玉,宝钗放下针线,站起身:“宝玉,你来了?母亲怎么样了?有没有好一点?”

宝玉走到桌边坐下,叹了口气:“母亲还是老样子,咳嗽得厉害。方才狱里的狱卒来给我报信,说父亲被流放江南了,昨日已经启程了。我跟母亲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江南找父亲。”

宝钗听了,心里一紧,脸上却依旧平静:“你决定要去江南找父亲了?江南路途遥远,你一个人去,会不会太危险了?有没有想过,要带些什么东西?”

宝玉点点头:“我已经跟母亲商量好了,会多带些衣物和盘缠,路上也会小心的。我来跟你说一声,是想让你在家好好照顾母亲,我走了以后,母亲就拜托你了。”

宝钗点点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母亲的。你路上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江南一带多水,你要是遇到过河或者乘船,一定要小心,别掉进水里了。”

她顿了顿,又说道:“我这里还有一些银子,你拿着,路上用。还有,我给你收拾了一些常用的药品,有治感冒的,有治腹泻的,你都带上,万一在路上生病了,也能应急。”

说着,宝钗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袱,递给宝玉。宝玉接过包袱,入手沉甸甸的,他知道宝钗一直很细心,如今他要去江南,她肯定早就为他准备好了这些东西,心里满是感激。

12. 灯下理囊:细备行装藏关切

“宝钗,谢谢你。”宝玉轻声说道。宝钗笑了笑:“我们夫妻之间,还说什么谢不谢的。你能去江南找父亲,是好事,说明你有担当。只是路上一定要小心,别让我和母亲担心。”

她拉着宝玉走到床边,打开包袱,一一给他看里面的东西:“这里面有几件厚衣裳,江南冬天冷,你要多穿点。还有几件单衣裳,路上天气热的时候穿。我还给你准备了几双鞋子,都是结实的,路上好走路。”

她又拿起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放着几包药品:“这包是治感冒的,这包是治腹泻的,这包是治外伤的,你都记好了,别弄混了。还有,我给你准备了一些干粮,路上饿了可以吃,都是你爱吃的,有松子糕,有杏仁酥。”

宝玉看着包袱里的东西,每一件都透着宝钗的细心和关切,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宝钗自从嫁给她后,一直很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他要去江南,她不仅没有反对,还为他准备了这么多东西,这份情谊,让他心里暖暖的。

“宝钗,”宝玉握住宝钗的手,轻声说道,“我走了以后,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也要好好照顾母亲。别为我担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宝钗点点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担忧,却还是强装镇定:“你放心,我会的。你路上要多给我和母亲捎信,让我们知道你的近况。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别硬撑着,赶紧想办法回来,或者找当地的官府帮忙。”

宝玉答应下来,心里却有些愧疚。他知道宝钗心里肯定很担心他,却还在为他着想,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平安回来,不辜负她的期望。

13. 夜阑人静:夫妻对坐诉衷肠

夜幕降临,荣府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声和风声,打破了这满院的沉寂。宝玉和宝钗坐在屋里,桌上点着一盏油灯,灯光昏黄,却照亮了两人的脸庞。

“宝玉,你明天就要走了吗?”宝钗轻声问道,眼神里满是不舍。宝玉点点头:“嗯,明天一早就走。早点走,就能早点找到父亲。”宝钗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茶杯,给宝玉倒了一杯茶。

宝玉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是温的,带着淡淡的茶香。他看着宝钗,只见她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片阴影,脸上带着几分落寞。他知道宝钗心里肯定舍不得他走,只是不愿意说出来,怕他担心。

“宝钗,”宝玉轻声说道,“我知道你舍不得我走,其实我也舍不得你和母亲。只是父亲被流放江南,我不能不管他,他是我的父亲,我必须去救他。”

宝钗抬起头,看着宝玉,眼神里满是理解:“我知道,我没有怪你。你能这么做,说明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有担当的丈夫。我支持你去江南找父亲,只是希望你能平安回来,我们一家人早点团聚。”

宝玉握住宝钗的手,她的手很软,也很暖。他对宝钗说道:“宝钗,谢谢你。谢谢你理解我,支持我。等我找到了父亲,我们一家人就离开这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过日子,再也不管荣府的这些纷争了。”

宝钗点点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好,我等你。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团聚的,到时候我们就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种点田,养点花,过平静的日子。”

两人就这样坐着,聊了很久,从以前的往事,聊到对未来的期盼,直到油灯快燃尽了,才各自休息。宝玉躺在床上,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家人的牵挂,他知道,明天等待他的,将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找到父亲,带着他平安回家。

14. 临行前夜:荣府寂寂忆往昔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宝玉就醒了。他轻轻起身,生怕吵醒宝钗。宝钗也醒了,她坐起身,对宝玉说道:“我给你煮了点粥,你先喝点粥再走,路上也有精神。”

宝玉点点头,跟着宝钗走到外屋。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粥,还有一碟小菜。宝玉拿起碗,喝了一口粥,粥很稠,也很暖,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宝钗肯定很早就起来给他煮粥了,心里满是感动。

喝完粥,宝玉拿起包袱,对宝钗说道:“宝钗,我走了。你在家好好照顾母亲,别惦记我。”宝钗点点头,眼睛里满是不舍:“你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会在家等你和父亲的消息。”

宝玉走出蘅芜苑,只见李嬷嬷和张嬷嬷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李嬷嬷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宝玉:“二爷,这里面是几个馒头和一些咸菜,你路上饿了可以吃。天气冷,你要多穿点衣裳,别冻着了。”

张嬷嬷也递过来一个小布包:“二爷,这里面是一些茶叶,你路上渴了可以泡点茶喝。这茶叶是老太太以前最喜欢喝的,你带上它,就当是老太太在保佑你平安。”

宝玉接过布包,对李嬷嬷和张嬷嬷说道:“谢谢你们。你们在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劳累了。”李嬷嬷和张嬷嬷点点头,眼圈都红了,看着宝玉,舍不得他走。

宝玉转身,朝着荣府的大门走去。他回头望了望荣府,只见荣府的屋顶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暗沉,院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丝生气。他想起以前在荣府里的日子,那些欢声笑语,那些美好回忆,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他知道,这次离开荣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必须去江南找父亲,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使命。

15. 踏出府门:迈步踏上寻父路

走到荣府的大门前,宝玉停下了脚步。大门依旧是以前的样子,只是门上的铜环已经生了锈,门板上也有了几道裂痕。他想起小时候,每次跟着贾母出去,都是从这扇大门走出去,那时的大门前,总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如今,大门前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乞丐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一点施舍。

宝玉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递给乞丐,乞丐连忙道谢。他深吸一口气,推开大门,走了出去。门外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早起的商贩在摆摊,吆喝着生意,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宝玉朝着南方走去,脚步坚定。他知道,江南路途遥远,一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恶劣的天气、凶猛的野兽、贪婪的强盗,可他一点也不害怕。他手里握着通灵宝玉,腰间系着王夫人给的玉坠,怀里揣着父亲的信,这些东西,就像一道道护身符,给了他勇气和力量。

他回头望了望荣府的方向,荣府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再也看不见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一段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找到父亲,带着他平安回到荣府,回到王夫人和宝钗的身边,让他们一家人团聚。

阳光渐渐升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宝玉迈开脚步,朝着江南的方向走去,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他知道,这条路很长,很艰难,可他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找到父亲,直到实现他的承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