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 第11章 第11章

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第11章 第11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10:47 来源:xx

时间,是流量时代最神奇的发酵剂,也是最冷酷无情的显影液。

短短一夜,甚至不到一夜,互联网的舆论风向完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百八十度彻底逆转。

曾经汇聚成滔天巨浪、将姜柠无情踩入舆论泥泞的力量,如今以更加汹涌、更加狂热的姿态,反过来将她高高托起,奉上神坛。

“神仙姐姐”这个带着几分二次元色彩和极致推崇的称号,如同拥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病毒,迅速而牢固地附着在姜柠的名字后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微博、抖音、B站、知乎等所有主流社交平台的角角落落。

这个称呼里,混杂了网友对她那近乎非人技艺的顶礼膜拜,对她清冷脱俗气质的美化与想象,以及对她面对滔天恶意时,那份沉静如水、专注于己的定力的由衷折服。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厨师,更被投射成了一个符号,一种关于“纯粹”、“极致”和“打破偏见”的象征。

B站上,各种二创视频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技术流UP主将姜柠雕刻豆腐的片段进行极限放慢,十倍、二十倍,逐帧分析她那稳定到违背生理常识的手部肌肉控制和指尖微操,配上《布兰诗歌》或《命运交响曲》这类激昂雄壮的交响乐,

制作出标题为【人类手部稳定性天花板!凡人勿近!】的硬核分析视频,弹幕里满是【这手是被上帝吻过吗?】【我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视频】。

美学区UP主则将她直播的静谧片段与宋代花鸟画、唐代仕女图、或是意境悠远的古典诗词(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进行艺术化拼接,搭配空灵的古琴曲,

制作出极具东方禅意和美学的视听盛宴,标题往往带着【这才是中式美学顶格表达】【当技艺升华为艺术】。

更有不信邪的技术宅大神,试图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逆向工程,复现那朵“玉簪花”内部复杂的雕刻路径和结构支撑,在耗费数十小时后最终宣告失败,

视频以一句“对不起,是我僭越了,此技只应天上有”的悲愤(且幽默)结尾,反而收获了数百万的播放量和点赞,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颂歌”。

知乎的相关讨论帖下,早已从最初的质疑抨击,变成了大型“忏悔录”和“跨学科技术分析论文”现场。

之前那些匿名著述、跟风嘲讽的高赞回答被悄悄删除,留下的是各种“匿了,脸疼”、“取匿,向姜柠老师郑重道歉”的声明。

而新的高赞回答,则从美食烹饪、雕刻艺术、材料力学(分析豆腐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极限)、甚至运动医学(分析姜柠手部肌肉群和神经控制能力)等不同维度,深入解构那朵“玉簪花”背后所代表的恐怖技术壁垒。

越是深入分析,答主们越是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姜柠的强大,她的形象在这些长篇累牍、引经据典的分析中,被不断拔高,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耀眼的光环。

【知识壁垒】和【绝对实力】成为了形容她的高频词。

微博上,#给姜柠道歉# 不仅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更演变成了一场盛大的网络集体行为艺术。

无数曾经发表过不当言论,或者只是默默点过赞的网友,在这里写下篇幅不等的“忏悔小作文”,剖析自己之前的盲目跟风、被情绪裹挟的无知和诋毁他人带来的愧疚。

姜柠那原本只有官宣节目时一条微博、评论区此前被恶意攻陷的账号,如今画风彻底突变,焕然一新:

【姐姐看看我!我是你失散多年的野生妹妹啊!(疯狂举手试图引起注意)】

【老婆!你什么时候回家吃饭!(随即被后面涌来的评论‘拖出去’并附言‘不许亵渎神仙姐姐’)】

【姜老师,请问您缺腿部挂件吗?985本科会自己吃饭能帮您试菜的那种。】

【这声‘神仙姐姐’我先叫为敬!以后我就是‘柠草’了!(粉丝自称开始萌芽)】

【之前骂得有多狠,现在脸就有多肿,但我心甘情愿!这打脸,爽!】

【求问姜老师用的什么牌子的雕刻刀?想get同款!(尽管知道买了也学不会)】

她的微博粉丝数,以一种近乎荒诞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增长速度,迅猛突破了五百万大关,并且增长曲线依旧陡峭上扬,毫无疲态。

各种商业合作邀约(从顶级厨具代言到高端食品推广)、权威媒体采访请求(从专业美食杂志到主流电视台)、热门综艺节目邀约的私信,如同暴风雪中的雪片,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她的后台信箱。

其报价规格和合作条件,与《爱心私厨》节目开播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分。

《爱心私厨》节目组的官方微博,在事件发酵后发布了一条措辞谨慎、略显官腔的声明,表达了对“选手凭借自身过硬实力赢得认可”的敬佩云云。

然而,这条微博的评论区,依旧被战斗力爆表的“柠粉”(粉丝自称已开始固化)和大量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牢牢占据。

【节目组之前恶意剪辑的事就这么算了?装死?】

【必须给姜老师单独开一个‘神仙小课堂’环节!我们要看技艺展示!】

【后面的比赛要是再敢搞小动作,恶意剪辑或者压镜头,小心我们集体弃剧!收视率教做人!】

【赵思源导演呢?不出来走两步?之前是不是想搞黑红套路?现在脸疼吗?】

【保护好我方姜老师!节目组做个人吧!】

...

尽管评论区乌烟瘴气(对节目组而言),但不可否认的是,节目的收视率和网络平台点击量,因为姜柠这破圈级别的爆炸性热度,迎来了开播以来的最高峰值,数据曲线陡峭得令人心惊。

广告商的询价电话几乎打爆了节目组招商部的线路,许多品牌方更是指名道姓,要求与“姜柠相关环节”进行深度捆绑合作,价码开得一个比一个豪爽。

监控室内,总制片人赵思源看着手中这份漂亮得不能再漂亮、远超预期的数据报告,心情却复杂得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混杂在一起,最终沉淀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憋闷。

数据,流量,热度,这些确实是他一直以来追求和赖以生存的根本。

但如今,这漂亮数据的核心驱动力,这个节目的“流量密码”和“救命稻草”,却是一个他几乎已经彻底得罪、并且完全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年轻女人。

这种失控感,让他如鲠在喉。

“赵制片,这是根据目前情况,紧急调整后的下一期剪辑大纲和后续环节策划,您过目。”

助理将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件小心翼翼地递到他面前。

赵思源深吸一口气,接过文件,粗略翻看。

文件中,姜柠的镜头时长和正面特写被大幅、甚至是不合理地增加,之前那些可能引起争议、带有引导性的片段被干净利落地彻底剔除,

剧本大纲也进行了调整,弱化了其他选手的戏剧冲突,突出了姜柠的“实力派”形象。

更有甚者,策划团队还紧急提出了一个名为“姜柠的传统技艺小课堂”的衍生节目方案,希望能借助这股东风。

整个剪辑和策划思路的核心,简单而**—— “捧”,毫不掩饰地、倾尽资源地、甚至带着点讨好意味地捧。

赵思源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将文件随手扔回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一股邪火在他胸中窜动,却找不到出口发泄。他比谁都清楚,在当前的舆论态势和资本趋向下,这是唯一明智、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的选择。

观众爱看,资本追逐,他只能顺势而为,哪怕这“势”让他无比膈应。

“就……按这个办吧。”

他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一丝不甘,

“另外……通知下去,以后姜柠在节目组的一切合理需求,只要不过分,制作层面尽量满足,不要与她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是,赵制片。”助理应声,迅速退了出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赵思源一人,他重重地靠在舒适的椅背上,用力揉着发胀的眉心。

姜柠那双平静无波、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让他心头一阵莫名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这个女人,就像一颗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无法预测轨迹的子弹,偏偏还拥有着瞬间摧毁现有格局的恐怖威力。

她不在乎规则,不按常理出牌,只遵循自己内心的那把尺。

他意识到,必须重新、彻底地评估姜柠的价值,不仅仅是她当下带来的流量,更是她未来潜在的、更大的影响力。

同时,他也必须未雨绸缪,思考如何在她身上,为节目组、也为他自己,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并且,要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埋下一些能在关键时刻制约她的“暗桩”或平衡力量。

“捧杀”的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浮现,但这一次,他告诉自己,需要更精巧的设计,更耐心的布局,绝不能重蹈覆辙。

与网络世界和节目组内部的喧嚣、算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柠那个位于城市一隅、朝向南方、采光极佳的小公寓。

这里仿佛自带一个透明的结界,将外界的惊涛骇浪隔绝开来。

“柠宝!我的宝!你火了!你真的火了!你看你看!快看啊!”

林妙妙几乎是以撞门的姿势冲进来的,连鞋都来不及换,手里高高举着平板电脑,

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如同中了头彩般的兴奋红光,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她将平板几乎是塞到了正坐在窗边看书的姜柠手里,屏幕上正是姜柠那暴涨到五百多万(并且仍在快速刷新)粉丝的微博主页,以及下面那些堪称“群魔乱舞”、热情洋溢到极点的粉丝评论。

姜柠的目光从手中那本泛黄的《山家清供》上移开,接过平板,只是淡淡地、快速地扫了一眼那惊人的数字和那些狂热的留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看到的只是天气预报里一个寻常的温度数字。

随即便将平板递了回去,语气平淡得令人发指:

“看到了。”

“就这?!”

林妙妙夸张地瞪大眼睛,几乎要跳起来,

“你就这反应?!五百多万!活生生的五百多万粉丝!

不是买的僵尸号!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你现在随便发一条广告,报价起码七位数起!还是别人求着你的那种!

无数顶级品牌方排着队想找你合作!

你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知道吗?

我的神仙姐姐!”

姜柠放下书,起身走到小小的阳台,拿起喷壶,细心地给一盆长势喜人的罗勒浇水,侧脸在清晨柔和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宁静柔和,与林妙妙口中描述的“人生巅峰”仿佛处于两个平行世界。

“妙妙,”

她的声音透过阳光传来,清晰而平静,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靠这个堆砌起来的人生巅峰,是沙做的城堡,潮水一来,就散了。”

“可是……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啊!”林妙妙跟到阳台,语气急切。

“我做菜,”

姜柠打断她,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好友,

“不是为了这些。是因为我喜欢,是因为我觉得,那里面,有‘道’。”

林妙妙看着好友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华与浮名的眼睛,满腔的激动、规划和对于未来商业蓝图的设想,瞬间被堵了回去,消散于无形。

她了解姜柠,知道她这话绝非矫情,而是发自肺腑。

她叹了口气,像是被戳破的气球,垮下肩膀,无奈道:

“好吧好吧,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呀,简直就是这个浮躁时代、这个名利场里的一朵……嗯,绝世独立的奇葩。”

姜柠闻言,只是微微弯了弯唇角,那笑意很淡,却瞬间柔和了她清冷的面部线条,如同冰河解冻。

她走回客厅,目光自然而然地再次落在那本摊开的《山家清供》上。那本纸张泛黄、散发着墨香与时光气息的古籍,似乎比平板电脑上那数百万不断跳动的粉丝数字,更能吸引她的全部注意力。

“不过说真的,柠宝,”

林妙妙也冷静下来,凑到她身边,语气变得认真而务实,

“你现在拥有这么高的热度和关注度,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借助这个影响力,把你真正想推广的、那种尊重食材本源、蕴含文化底蕴的饮食理念和技艺做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了解。

总不能一直靠你一个人埋头研究,孤芳自赏吧?

好东西,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姜柠擦拭着手中那柄薄如柳叶的刻刀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林妙米的话,精准地戳中了她内心深处一直在思考、却尚未找到明确路径的问题。

独善其身,固守一方天地固然清净自在,但若想让“食之道”真正被更广阔的世界知晓、理解、甚至传承下去,或许,真的需要学会借助这个时代特有的力量和渠道。

“嗯,”她轻声回应,目光依然停留在锋利的刀锋上,

“我会认真考虑的。”

正在这时,她的手机在一旁的桌上屏幕亮起,发出一下轻微的震动。

是一条来自节目组官方号码的短信,措辞前所未有的客气和周到,详细通知她下一期录制的主题、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并在最后特意用加粗字体询问她是否有任何特殊需求或个人偏好,节目组将尽力协调配合。

姜柠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那条透着小心翼翼和讨好意味的短信,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却没有回复,只是随手将手机重新放回了原处,屏幕暗了下去。

她心里明镜似的。

节目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并非源于对她个人的认可或尊重,而是纯粹源于她此刻所展现出的、无法被忽视的巨大流量价值和舆论影响力。

这种建立在冰冷利益计算基础上的“尊重”和“优待”,脆弱而善变,如同镜花水月。

她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迷失方向,也不会因此而放松警惕,天真地以为前路就此一帆风顺。

外面的世界正因为她而沸腾不息,热搜榜易主更迭,“神仙姐姐”的名号响彻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但在这方属于她的、朝南的静谧小天地里,她依然是那个姜柠。

那个会为古籍中一道失传菜谱的记载而心生喜悦,会为窗台香草萌发新芽而驻足欣赏,会在那方小小的厨房里,与自己、与食材、与流淌千年的饮食文化默默对话的姜柠。

她拿起那把薄如柳叶、寒光流转的刻刀,在指尖灵活而稳定地轻轻转动,反射出的光芒在她清亮的眸中跳跃。

名声如潮水,汹涌而来,终有退去之时。

唯有手中千锤百炼的技艺,和心中那份对“食之道”的坚守与追寻,永恒不变,熠熠生辉。

热搜易主,是外界喧嚣赋予她的一场加冕礼。

而对她而言,这仅仅是意味着,她意外地、也是必然地,拥有了一个更广阔、音量更大的、可以用来传“道”的讲台。

风波并未平息,只是换了一种更复杂、更考验心性的形式,悄然环绕在她身边。

而她,已然整饬好内心,准备好,迎着这由自己亲手掀起的风浪,乘风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