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商言想要找到达尔文的目的很简单。他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想,社会层面的筛选机制与宇宙层面的规则窗口是否存在联系。
对异委会而言,达尔文是一个必须铲除的恐怖分子,而对魏商言来说,达尔文可能是一个理解了部分宇宙运行规律的社会学家。
他必须亲自接触到达尔文,确定其是否具备相关的理论,这对他的规则研究来说不可或缺。
因此,他带着莫执和林晚来到社会学家最容易出现的大学校园内。
只不过,三人都没想到,竟然在学校里遇见了一个很久没见的人。
"魏教授、莫医生、林晚,你们怎么在这里?"好听的女声从三人背后响起。
三人停住脚步转身看去,是好久没见的傅珂。
林晚脸上出现惊喜:"傅珂?你怎么也在这里?"
傅珂用手把长发撩到耳后,轻笑:"我是这里的研究生呀!"她自然的走入三人队伍中间,"你们不是在C省吗?又来「出差」了?"
她说到「出差」两个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林晚眼神自然的瞥一眼魏商言,特地隐瞒了自己等人过来的目的,狡黠一笑说:"魏老师「出差」参加学术讲座,我就是趁机来旅游的,嘿嘿。"
傅珂好奇的打量起魏商言:"魏老师参加的是什么讲座?"
魏商言没说话,只是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她。
傅珂眼神一转,用年轻女性特有的俏皮声音讲到:"让我猜猜,该不会是《基于计算模型研究的社会选择与群体演化》吧?"
莫执敏锐捕捉到关键词,他立刻试探道:"社会选择与群体演化……这场讲座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傅珂瞪大眼睛看着莫执:"你怎么知道!"
莫执回以疑惑,难不成傅珂和达尔文有什么关系?她知道内情?
傅珂突然崩不住表情大笑起来:"当然特殊啦!因为这场讲座,由本人——傅珂女士担任主持人!"
林晚适时表现出欣喜:"真哒?这可是高级别讲座,就算是担任主持人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了!"
傅珂点点头,她单手叉腰,用得意的表情赞同林晚的观点。
随后可能觉得自己太高调了,于是又摆摆手谦虚道:"也是运气。这次的主讲人是我的导师沈逸杰教授,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可不就捞到机会了?哎沈逸杰你们知道的吧?他可是国内知名社会学专家,他的研究成果……"
在傅珂源源不断和林晚吹嘘自己的导师时,莫执和魏商言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沈逸杰的怀疑。
莫执礼貌的等待傅珂说完,然后用非常绅士的态度问到:"傅珂女士,不知有没有多余的票可以让我和林晚也去看看你在讲台上的英姿呢?"
傅珂先是一愣,紧接着喜出望外地招呼道:"当然有当然有,欢迎三位来参加讲座。"
在傅珂的带领下,三人顺利进入会场。很快,学术报告开始。
傅珂穿着整套精致的职业服装走上讲台。
聚光灯下,她展现出极其专业的主持功力为观众们介绍了沈逸杰教授及他的研究成果,简单的引入本场学术讲座的主题——《基于计算模型研究的社会选择与群体演化》。
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沈逸杰走上讲台。
这是位年长男性,头发灰白却不显凌乱,眼神沉稳富有睿智感,身穿剪裁合体的中式立领服装,一举一动透露出良好的修养。他语速不快,字字清晰,以严谨、认真的思路进行着报告。
"经典的阿罗不可能定律①让我们反思集体决策中的困境,如何在尊重个人意志的情况下既满足公平又达成理性的集体决策的结果,迫使我们思考现实中所有制度的缺陷。"
"……"
"这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效率,还是某种更高级的适应性?"
"以上是所有内容,欢迎各位提问。"
沈逸杰的话音落下,台下众人纷纷举手示意。
他先是随意挑选了几位观众的问题回答,在快要接近尾声时,他看到坐在前排一位全程保持姿态端正,看起来在认真思索的年轻男性示意提问,于是很自然的选择了这位男士。
站起来的正是魏商言。
他接过话筒,没有询问任何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话题,而是直击这场报告的核心:"沈教授,感谢您精彩的分享。我有一个关于价值导向的问题想要询问您。您给出的计算模型出现了好几种社会发展的结果,我想问的是,您怎么看待这些不同发展模式导致的不同结果?"
魏商言尖锐的问题一经提出,原本有些沉闷的现场氛围瞬间泛起轻微的骚动,不少观众的目光在提问者和主讲人之间来回移动。
沈逸杰露出一个宽容、带着赞赏的笑容,仿佛在鼓励一个思维活跃的年轻后辈,只听他不疾不徐做出了回应:"这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到社会研究中「价值中立」的困境。我很乐意分享一些个人意见。"
他把目光移向观众席:"首先,我必须强调,我们的模型本身不做结果优劣的判断。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只是为我们客观展示了可能性。"
"当社会参数设定为A时,可能呈现出B形态,而设定为C时,可能又是D形态。至于B和D哪一个更好,这本身也是我们要探讨的社会选择问题……"
"最后",
他的话音停顿,特地与魏商言对视,"关于价值导向,我认为任何研究者都无法完全摆脱他本身的价值取向,但科学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尽可能将个人取向透明化,并将其置于批判和检验之下。这正是我们举办公开讲座、接受同行质询的意义。"
沈逸群的回答滴水不漏,他给出了科学的崇高目标,让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如果魏商言继续追问,将会显得没有规矩,给人胡搅蛮缠的感觉。
在观众的鼓掌中,傅珂走上台,她展示着标准的笑容:"感谢各位老师的提问。您的问题,也完美体现了我们科研人追求的科学精神。"
学术报告在演讲者和倾听者们积极的互动中结束。散场时,魏商言深深望向舞台后方,不发一言。
傅珂很快换上了便服找过来,一碰头,她就对魏商言说:"魏老师,数学专业对社会科学也感兴趣?"
魏商言淡淡说:"沈教授采用数学计算模型量化社会发展趋势,我很好奇他怎么做的。"
傅珂一笑:"不如去办公室深入探讨一下?顺便请远道而来的三位喝杯茶。"
她的邀请恰好和魏商言几人观察沈逸杰的目的不谋而合,于是三人没有拒绝,来到了社会科学院。
此时,沈逸杰也刚好回到办公室。他认出了魏商言,笑着和他打招呼:"这位老师的提问相当犀利,如果我不是有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差点要踏入你的陷阱里了,呵呵。"
魏商言对待这位疑似达尔文的教授,露出商业笑容:"是我冒失了。沈教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最后的提问振聋发聩。非常抱歉,其实我更想知道您会怎么回答自己的问题?"
是追求系统的整体稳定,还是注重个人的适应发展?
魏商言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沈逸杰的脸,因此精确的捕捉到对方产生了一瞬的失神,尽管他飞快调整,以得体的笑容掩盖。
沈逸杰态度和蔼的说:"就如工程师需要测试桥梁的极限承重一样,我们要做的也是找到社会的承重上限。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推崇极限本身。"
魏商言轻轻挑眉,这位沈教授在面对他咄咄逼人的问题时一直避重就轻,反而加重了他的怀疑。
这时,沈逸杰转而谈起他的研究灵感来源,他在某个论文里看到了《古代仪式与社会结构关系》的研究,为了佐证这些观点,他搜集到一些未公开文稿。
考虑到这几位不仅有着强烈的学术兴趣,而且还是爱徒傅珂的朋友,他很热情的拿出手稿给几人观看。
傅珂为沈逸杰递上手套,笑着给魏商言等人解释:"这是某个传奇学者生前留下的未公开手稿,是学术界的珍宝,老师偶尔会和学术界朋友们一起鉴赏。"
沈逸杰则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手稿在办公桌上摊开。魏商言、莫执、林晚出于学术兴趣和礼貌,也自然围拢在周边观看。
魏商言顺着沈逸杰的介绍仔细的观看,手稿的内容没有什么特殊,反倒是沈逸杰翻阅中露出的某个符号很特别。
恰好此时,沈逸杰介绍到了这个符号,众人的视线也随着他的声音落在上面:"这个神秘符号代表着某一场特殊的仪式,很可惜……"
他的话还未停,办公室内的灯管好像电压不稳定那样突然闪烁,一股混合着旧报纸和油墨的气味萦绕在鼻尖。
视线中,手稿上的符文似乎活了过来,它像个刚睡醒的人类伸了个懒腰,爬起身站立之后好像四面环顾那样看向围着它的五个人。
在鸦雀无声中,魏商言迅速看向沈逸杰,发现他正露出惊吓的表情。魏商言眉头一皱,下一秒,人已出现在一座宏伟的、华丽的欧式建筑内。
这是一间有着内外套房格局的房间。屋顶裸露着木质结构,巨大的房梁展示着精巧繁复的雕刻工艺,四周墙壁用花纹极其复杂且巨大的编织毯悬挂遮挡,间或摆设着璀璨夺目的艺术装饰品,地面铺设着细腻柔软的东方地毯,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干草的熏香。
魏商言快速观察环境,除了他四下无人,房门紧锁,屋内没有任何声音,好像除了他以外其他事物均被时间暂停。
他从角落的铜镜中看见自己长着一张陌生的脸,灰白色头发浓密却没有光泽,精心修剪的胡须遮盖了松弛且无血色的皮肤,鼻子挺拔笔直,眼神浑浊但充满锐利。
这是一位有着中世纪贵族气质的年长男人。
魏商言看着镜中的自己陷入沉思。
这一次规则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从现状看,他似乎成为了另一个人。
也就意味着,其他四人或许存在同样的情况,这会给互相识别带来障碍。
其次,规则应该是附身于沈逸杰的手稿。
那这里就有两点疑问:
一是沈逸杰为什么会在规则唤醒时表情惊讶?他在演戏?
二是沈逸杰为什么要当着他们三人的面激发规则?
魏商言心中一阵盘算,但当前重点还是放在本场规则上。
没过多久,房间内出现无机质感的声音。
①阿罗不可能定理:社会选择核心理论之一。指"程序民主"在某些条件下难以实现"实质民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集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