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雇佣个女侠闯荡江湖 > 第24章 姜汤

雇佣个女侠闯荡江湖 第24章 姜汤

作者:徐北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0:05:48 来源:文学城

唐晓宁的心,像是被这句平淡的话语里蕴含的温度狠狠烫了一下。

一股汹涌的暖流瞬间从心口炸开,席卷四肢百骸,让她指尖都有些发麻。

原来如此!她的李女侠并非不懂那些迂回曲折的手段,她的心里自有一杆秤,将责任、界限、效率划分得泾渭分明。

在李明华的世界里,柳依依这场倾盆大雨中的“苦肉计”,不过是一件需要按规矩、由专人处理的“琐事”。

而真正需要她全神贯注去“护周全”、“免烦忧”的,是她唐晓宁。

这种被如此清晰、不容置疑地摆在首位的感觉,真好……

唐晓宁只觉得一股热意直冲脸颊,她慌忙低下头,试图用垂落的发丝掩饰住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甜得快要溢出来的笑意。

她甚至不自在地用脚尖轻轻蹭了蹭干燥的青石板地面,才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些,带着点软糯的鼻音:“哦……这样啊……”

她顿了顿,飞快地抬眼偷瞄了一下李明华依旧沉静的侧脸,才小声继续道:“那……那我们快些回去吧?这雨瞧着像是越下越大了呢……”

“嗯。”李明华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没有多余的话语,但那目光却始终未曾从唐晓宁泛红的耳尖上移开。

两人再次并肩走在长长的回廊下。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瓦片和芭蕉叶,织成一片潮湿的静谧。

唐晓宁悄悄地将身体向李明华那边靠拢了一点点,手臂偶尔会不经意地擦过对方微凉的衣袖。

她偷偷侧过脸,视线描摹着李明华线条清晰、略显清冷的侧颜轮廓,只觉得心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和无法言喻的快乐填满。

仿佛这悠长寂静的廊道,便是世上最安稳的所在。

廊柱的阴影里,匆匆赶来的福伯恰好目睹了李明华拉着唐晓宁决然离去、以及后来两人在廊下低语的这一幕。

老管家布满皱纹的脸上先是掠过一丝愕然,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慨。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望着李明华护着唐晓宁远去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欣慰与了然,低声自语:“李姑娘心如明镜,照得分明啊……好,好。”

他默默转身,去安排后续事宜。

而此刻,被仆役阿贵小心翼翼搀扶起来、一瘸一拐往回走的柳依依,忍不住回头望向那已经空无一人的月洞门。

雨水混杂着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冰凉的绝望感比身上的湿冷更甚地浸透骨髓。

她没想到,即便是这样狼狈不堪,女侠竟连一丝靠近的犹豫都没有,甚至吝啬于一句关切的言语。

女侠的心,难道真是铁石所铸,怎么也捂不热吗?

还是说……那看似冰冷的石头心,早已被另一个人细水长流的温情悄然浸润,再也容不下旁人的一丝算计?

柳依依的脚踝扭伤确实不便,虽不算严重,但也需静养几日。

她被安置在后院仆役的房舍里,唐晓宁难得显出一份大度,明面上吩咐下去:“让她好生养着,这几日不必再做活了。”

这话传出去,俨然是大小姐的仁慈体恤。

然而,暖阁里只剩她们两人时,唐晓宁立刻扯了扯李明华的袖子,凑到她耳边,带着点狡黠又得意的神情小声嘀咕:

“让她安安分分在屋里待着养伤,总好过拖着条瘸腿还总想着法子往你眼皮子底下凑,碍眼又烦心!”

她眨眨眼,仿佛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李明华指尖轻轻拂过手中书卷的边缘,目光依旧落在书页上,只是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默认。

窗外的雨声沙沙,少了些刻意的动静,耳根子确实清净了不少,连带着心底也跟着宁静下来。

这日的雨,缠绵未歇,只是从先前的淅沥变成了细密的雨丝,无声浸润着庭院。

暖阁里烧着炭盆,倒是暖意融融。

唐晓宁窝在铺了厚软垫的榻上,百无聊赖地拧着之前周文远送来那个精巧的会走路的小木人的发条,看着它“咔哒、咔哒”地在紫檀小几上不知疲倦地转着圈。

“唉……”唐晓宁托着腮,长长叹了口气,声音拖得软绵绵的。

“这雨下个没完没了,闷死了,连园子都逛不成。”她泄愤似的又用力拧了两下发条,小木人步伐加快,差点冲出桌面。

李明华坐在窗边的圈椅里,目光从窗外被雨水洗刷得油亮青翠的芭蕉叶上收回,转向榻上那个浑身散发着“我很无聊”气息的人。

“你若想动,”她放下书卷,语气认真,“可在廊下空地温习前日教你的步法。雨丝细,不妨事。”

“才不要!”唐晓宁几乎是立刻否决,她停下玩弄小木人的手。

她撇了撇嘴,眼神带着点娇嗔地扫向李明华:“地上湿漉漉滑得很,万一我一个不小心,”她故意拖长了调子,意有所指,“摔了?那岂不是白白给了某些人借机‘嘘寒问暖’、‘体贴关怀’的机会?”

她特意加重了那几个词,仿佛在舌尖捻了捻醋意。

李明华似乎并未捕捉到她话里的弦外之音,只是顺着她的思路,微微蹙眉思考了片刻,然后一本正经地颔首:“嗯,言之有理。安全为上。”

她的神情坦荡,纯粹是出于对唐晓宁安全的考量。

唐晓宁:“……”

看着李明华那副全然不解风情的耿直模样,她一时语塞,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有时候跟这块不解风情的“木头”说话,真是累心又……别有一番趣味?

她忍不住伸手,隔着衣袖轻轻戳了下李明华结实的小臂。

恰在此时,丫鬟小翠端着个红漆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上搁着两只莹润的白瓷碗,碗口氤氲着温热的白气,一股辛辣中裹着甜香的气息瞬间在安静的暖阁里弥漫开来。

“小姐,李姑娘,”小翠声音清脆,小心地将托盘放在小几上,“厨房刚熬好的红糖姜汤,热热的,驱驱寒气,去去湿气。”

“来得正好!正觉得手脚有点凉呢。”唐晓宁立刻来了精神,暂时抛开了那点小小的“抱怨”,伸出手去。

她先端起靠近自己那碗,小心翼翼地吹了吹气,然后试探着啜饮了一小口,眉眼舒展,“嗯,好喝!暖暖的,甜丝丝的。明华,你也快喝呀!”

李明华依言端起自己面前那碗。

可她刚凑到唇边尝了一口,动作便微微一顿,握着碗沿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

一直留意着她反应的唐晓宁立刻捕捉到这细微的停顿:“怎么了?”

她放下自己的碗,探身过来,关切地问:“是不是太辣了?呛着了?”

李明华摇摇头,垂眸看着碗中深褐色、漂浮着几缕姜丝的汤汁,语气带着一丝困惑:“姜,放得多了些。糖……也似乎比平日要少。”

她对味道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这特意为她调整过口味的姜汤。

唐晓宁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府里厨房是知道的,李明华不嗜甜,往常送来的甜羹或姜汤,都会特意为她少放些糖。

今天李明华这碗……绝对不是按“李姑娘标准”熬出来的!

她眼珠一转,带着点狐疑和求证的心态,倾身靠近李明华手中的碗,小巧的鼻翼轻轻翕动,嗅了嗅那辛辣的气息。

接着,她伸出指尖飞快地在李明华碗里蘸了一点汤汁,放进嘴里尝了尝。

“呸呸呸!”舌尖传来的强烈辛辣感和寡淡的甜味让唐晓宁瞬间皱紧了小脸,像是吃了什么黄连苦胆。

“这哪里是红糖姜汤!分明是姜水!辣死人了!”她气呼呼地瞪大眼睛,转向小翠,“谁熬的?是不是那个……”

后面那个名字几乎要冲口而出。

除了还在养伤却“阴魂不散”的柳依依,还能有谁?

即使人不在后厨,她那套“女侠不喜甜”的“体贴”言论怕是早已深入人心了!

一股被冒犯的无名火“噌”地窜上唐晓宁的心头,还是熟悉的配方。

不过这人,怎么躺着也不消停?

“小翠!”唐晓宁扬声,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去厨房问问清楚,今天这姜汤是谁负责熬的?怎么熬的?是不是忘了李姑娘的规矩?”

她刻意强调了“规矩”二字,眼神锐利。

“是,小姐。”小翠被自家小姐难得一见的严厉气势吓了一小跳,连忙应声,飞快地退了出去。

关门时,她忍不住飞快地瞟了一眼正低头看着碗若有所思的李姑娘,又看了看自家气鼓鼓的小姐,嘴角悄悄抿起一个了然又无奈的小小弧度。

李明华看着唐晓宁柳眉倒竖、腮帮微鼓,一副为自己受了天大委屈、誓要“讨回公道”的生动模样。

她心里那点因姜汤不合口味而产生的不快,反而像被阳光晒化的薄冰,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熨帖的暖意。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自然而然地,将自己那碗姜味浓烈、甜味寡淡的“特调”姜汤推到了唐晓宁面前。

然后顺手端起了唐晓宁那碗甜度适宜、喝了一半的姜汤。

“无妨,”李明华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只是交换一件寻常物件,“我就喝这碗罢,喝几口就行。”

她顿了顿,看向唐晓宁因为尝了辣汤而微微发红的唇瓣,补充道:“我这碗不要了,太辣,伤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